1、12 一、理解课程领导力 二、提升课程领导力 三、课程计划与课程领导力的实现 四、重视校本研修3一、一、理解理解课程领导力课程领导力1.课程领导力课程领导力 课程领导力课程领导力是指学校领导者领导学校全体教师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全面提升教育质量的能力;它是学校对课程规划、建设、决策、引领、实施、管理和评价的能力。4 包括对国家课程的正确理解和对学校课程的准确定位、相互补充与整体功能的思考;包括发展和完善各种实施策略,建立健全各种保障系统,保证课程政策与要求落到实处;包括对学校内外教育教学资源的挖掘、组织和整合;包括对学校课程文化的建构能力等等。52.学校领导者的课程领导力学校领导者的课程领导力
2、 学校领导者的课程领导力学校领导者的课程领导力是指学校领导者领导教师团队根据国家的教育政策和国家的课程标准,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设计、编制、开发、实施学校课程,从而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办出学校特色品牌的能力。学校领导者的课程领导力,是一所学校的软实力、品牌力。6 学校领导者的课程领导力就是整合各种资源和协调各种人员的能力。校园内一切看得见的和看不见的元素,都是学校领导者可以开发和运用的课程资源。在学校里,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废品,只有放错地方的资源。73.学校领导者课程领导力的核心要素学校领导者课程领导力的核心要素(1)课程价值领导力。)课程价值领导力。课程价值是学校办学人才观的具体体现。学
3、校领导者课程价值领导力包括以下两个含义:一是学校领导者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以及社会发展趋势,把握、确立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及素质规格的能力;二是学校领导者把自己关于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及素质规格的认知转化为学校全体教育者的教育人才观的能力,即用学校领导者的人才观来统领学校教育者的教育教学行为的能力。8 课程价值是价值观念为核心的学校课程的一整套的观念体系、制度安排、行为方式、语言符号、以及环境建设等所构成的生态系统,是学校领导者课程领导力的基础。而学校领导者课程领导力的课程价值领导力具体表现对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理念和社会发展趋势的深刻把握和理解,从而能够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育人价值观、培养目标
4、等;9 另外,学校领导者的课程价值领导力还表现在学校领导者对国家课程标准的深刻的领悟,从而能够确立正确的“课程意识”。10(2)课程的理解能力。)课程的理解能力。学校领导者的课程理解力不仅是对国家课程标准的理解,而且还要能较系统的了解课程概念、课程观、课程流派、课程开发、课程评价与管理等相关课程知识。同时,还要对教师的能力和教法的理解,以及学生的生理特征和学习能力的理解。一名学校领导者只拥有了“大课程”的理解力,才能开发出适合学校和学生的课程。11(3)课程规划能力。)课程规划能力。课程规划能力就是学校领导者把自己的课程价值观转化为学校课程开设计划、构建学校课程开设体系的能力。从国家对课程的管
5、理看,一般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学校领导者对学校课程的规划和学校课程体系的建设既要充分考虑国家、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对课程开设的基本要求,又要从学校的办学传统、办学特色以及学校的课程开设能力出发,科学规划学校的课程开设计划,建立完善的学校课程体系。12 这里,学校领导者对学校课程的规划,既包括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也包括学校课程。学校领导者在国家课程标准的指导下,规划学校的各门课程,组建开发团队、制定计划、设计课程方案、构建学校课程体系等等。学校领导者对学校课程的规划还要从学校的自身的历史传统、办学思想、办学特色、学校所处地区的经济文化状况以及学校的教师科研能力出发,统筹规划学校的课程开
6、设计划,建立立体的、完善的、多层级的学校课程体系。13(4)课程开发能力。)课程开发能力。新课程的最大特点之一就是为学校留下了课程开发的广阔空间。这既包括学校对国家必修课程“校本化”的研究,更包括国家选修系列课程和学校校本课程选修的开发。如果一所学校没有较强的课程开发能力,就根本不可能实施好新课程方案。14 学校领导者的课程开发能力,主要指学校领导者领导广大教师着眼于国家要求和学校实际,开发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资源的能力。学校领导者课程领导力最重要的表现形式就是课程的开发能力。学校发展的第一空间是有形的,看得见,摸得着的。而学校领导者的课程开发能力是学校发展的第二空间,它是隐形的,但是
7、最为关键。学校领导者课程开发力包括学校对国家课程的“校本化”或者二次开发、三次开发、四次开发等等。15(5)课程设置和实施能力。)课程设置和实施能力。课程设置能力即学校领导者领导学校合理设置高中学校各年级课程的能力。这包括:一是要统筹考虑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的关系,二是要统筹考虑各年级课程开设的关系,三是要统筹考虑国家必修课程与国家选修1课程、学校校本课程的关系,四是要统筹考虑国民素质教育课程与升学预备教育课程的关系,等等。16 课程设置能力是每个学校的学校领导者领导学校合理设置学校各年级课程的能力。学校领导者的课程设置能力要有整体观,每一门课程的设置都要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点,
8、而且要有梯度,形成系统和完整的课程体系,避免学校课程的“碎片化”建设。开齐课程、开足课程、开好课程的能力。17 学校领导者领导课程实施的能力,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学校开齐开齐课程的能力。就是学校领导者领导学校,能够把国家规划的所有课程开齐。二是学校开足开足课程的能力。就是学校按照国家规定的课时开设课程的能力,即不超课时开设课程,也不减少课时开设课程。三是学校开好开好课程的能力,即按照国家课程标准或校本课程标准,让学生通过学习达到课程标准的能力。18(6)课程管理和评价能力。)课程管理和评价能力。课程管理包括课程计划的管理、课程资源开发的管理、课程实施质量的管理等方面的能力。课程评价是指检查课程的
9、目标、编订和实施是否实现了教育目的。课程评价对象的范围很广,它既包括课程计划本身,也包括参与课程实施的教师、学生、学校,还包括课程活动的结果,即学生和教师的发展。课程评价是强化课程管理,提升课程执行力,确保课程目标实现的重要手段。19(7)课程的整合和协调能力。)课程的整合和协调能力。学校领导者课程整合的能力是要把各种资源整合到课程中去,为课程服务。同时,学校领导者又要根据课程的特点进行整合,如把两门不同学科的知识整合到一起的能力,甚至多门课程整合在一起的能力。另外,学校领导者不仅要有整合“物”的能力,而且要有整合“人”的能力,发挥团队精神和集体智慧,开发出优质的适应学生发展需要的课程。20(
10、8)课程的实践能力。)课程的实践能力。学校领导者是学校课程创新的第一人,学校领导者是学校文化的旗手,不仅要研究教师的教的方法,也要研究学生学的方法。这些,都需要学校领导者能够具有课程的实践能力。学校领导者的课程实践能力有的是亲自上课来获得的,也有的是通过“走课”、“听课”或者“巡课”来获得的。只有学校领导者具有一线的课程经验,才能高屋建瓴的建设好学校的课程。21二、提升课程领导力二、提升课程领导力1.课程领导与学校领导者课程领导力课程领导与学校领导者课程领导力 学校领导者的课程领导力,就是以校为本,推进课程改革的能力学校领导者的课程领导力是学校领导者领导力的核心,也是学校领导者的核心竞争力。2
11、2学校领导者的课程领导包括:学校领导者的课程领导包括:第一,规划学校的发展愿景和课改方案;第二,建立和健全学校的课程开发组织;第三,引发教师内在动机,组织合作的教师团队,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第四,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第五,与家长和社会沟通以取得支持;第六,把有效的经验积淀下来形成制度,同时建设制度文化。”(张民生)23学校领导者的课程领导力包括学校领导者的课程领导力包括:第一,课程价值领导力。第一,课程价值领导力。一是学校领导者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以及社会发展趋势,把握、确立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及素质规格的能力;二是用学校领导者的人才观统领学校教育者的教育教学行为的能力。第二,课程规划能
12、力第二,课程规划能力。即学校领导者把自己的课程价值观转化为学校课程计划、构建学校课程体系的能力。24 第三,课程开发能力。第三,课程开发能力。学校领导者领导教师着眼于国家要求和学校实际,开发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的能力。第四,课程设置能力。第四,课程设置能力。即学校领导者领导学校合理设置学校各年级课程的能力。25 第五,课程实施能力。第五,课程实施能力。一是学校开齐课程的能力。即学校领导者领导学校能把国家规划的所有课程开齐。二是学校开足课程的能力。即学校按照国家规定的课时开设课程的能力。三是学校开好课程的能力,即按照国家课程标准或校本课程标准,让学生通过学习达到课程标准的能力。第六,课程
13、管理能力。第六,课程管理能力。包括课程立项的管理、课程资源开发的管理、课程实施质量的管理等。(张志勇)26学校领导者的课程领导力也可体现为:学校领导者的课程领导力也可体现为:课程的解读力,即学校领导者对课程政策及“三级课程”的理解;课程资源的整合力,即对校本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开发及对校外资源的统筹和整合能力;课程实施的执行力,即课程的选择、规划、设计以及课程实施的组织、管理能力;27 课程实施的评价力,即对课程实施过程、方法和实施结果的评价以及影响因素的分析能力;课程文化的建构力,即如何构建一种开放、分享、共进的课程文化,营造和谐、民主、平等的教研氛围。(邱正可)282.学校领导者对课程的价值思
14、想领导学校领导者对课程的价值思想领导 学校领导者的领导首先是思想的领导,学校领导者的课程领导首先是价值思想的领导。价值思想是一个学校组织文化的核心所在,价值思想直接决定了学校的发展走向。学校领导者通过价值思想为学校发展定调,用价值思想去引导、组织、管理、评价课程改革、课程建设,影响整个团队。29教育者三问:教育者三问:一问:事实层面(教什么);二问:技术层面(如何教);三问:价值层面(为什么)。价值思想的缺席,是最可怕的缺席,价值思想的缺席是灵魂的缺席,一个缺乏组织灵魂的学校将会是一盘散沙。30追问我们的课程改革:追问我们的课程改革:第一,为谁而改?为教师而改?为学生而改?为学校而改?为政府而
15、改?为知识而改?为课改而改?第二,为什么而改?改了怎样?不改又会怎样?改的意义?改的价值何在?31 学校领导者加强课程领导力的关键在于把握课程本质,指引教学理念,建设共同研究的团队,善于在实践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不断实现教学质量和团队专业能力的提高和升华。323.学校领导者课程领导力建设学校领导者课程领导力建设(1)增强课程意识。)增强课程意识。学校领导者应该对课程改革有系统的思考,整体的把握,既关注学校课程目标、课程推进策略的制定,也重视课程推进机制以及课程实施的实际效果和课程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33(2)提高两种能力。)提高两种能力。一是整合课程资源与开发课程
16、,实现课程校本化的能力。二是保障课程有效实施的能力。即开足、开齐、开好各门课程。学校领导者既要严格执行课程计划,更要具有合理调配学校内外的教育资源,合理分配师资力量,合理组织教学、教研活动,合理评价课堂教学质量的能力。34(3)抓实三个环节。)抓实三个环节。一是强化教学过程管理。一是强化教学过程管理。包括课程计划管理和教学常规管理。二是优化教师专业发展。二是优化教师专业发展。学校领导者要经常深入课堂,通过听课、评课、座谈等途径,准确把握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并为之创造条件。三是深化教研团队建设。三是深化教研团队建设。学校领导者必须把深化教研组建设作为提升课程领导力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周成平)3
17、5学校领导者应处理好以下关学校领导者应处理好以下关系:系:学生对课程的丰富性要求与学校提供条件的有限性(从单一到多样)(从单一到多样)学校承载的升学压力与通过课程领导彰显个性(从外在到内化)(从外在到内化)学校领导者的课程领导期望与教师专业能力发展匹配(从个体到团队)(从个体到团队)学校领导者的课程领导与各类领导角色之间和谐一致(从控制到协商)(从控制到协商)认识自己的领导权力、特质与课程开发的关系(从管理到领导)(从管理到领导)36三、课程计划与课程领导力的实现三、课程计划与课程领导力的实现(一)学校课程计划是落实课程领导力(一)学校课程计划是落实课程领导力的重要抓手。的重要抓手。1.1.学
18、校课程计划学校课程计划 学校课程计划学校课程计划是对学校近期目标、内容、方法、策略、管理、评价等可操作性措施的整体规划,是对学生在校学习时间、空间与学习内容的整体规划,影响着学校人力、物力、财力的整体安排。37 学校课程计划是学校课程方案的具体体现,是提升教师课程执行力的重要抓手,更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实际调研发现,大多数学校对于学校课程计划的认识与实践仅限于学校课程表的制定,学校课程计划工作在实践中存在被简化、弱化甚至虚无化的现象。这些现象的产生主要来自于以下两个方这些现象的产生主要来自于以下两个方面:面:一方面原因在于对学校课程计划本身价值的判断与认识不清晰。38 学校课程计划对学生
19、、教师和学校学校课程计划对学生、教师和学校来说都有着重要意义。来说都有着重要意义。对学生群体来说,对学生群体来说,学校通过共同课程的设置、实施和评价,来设计学生基本的学习经历和学习范围,形成群体学生的共同基础;对学生个体而言,学校通过选择性课程的设置、实施和评价,以及教学组织形式的多样化和学习过程的个性化,来发展学生的不同基础。39 对教师来说,对教师来说,学校课程计划决定着学校所有工作人员的基本工作任务,有助于教师明确工作目标、工作内容、工作要求和工作量等;而学校课程计划的研究、实践与反思,也有助于不断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不同学科的建设。对学校而言,对学校而言,学校课程计划是学校文化和办学特
20、色的具体体现,是社会认识学校、学校展现自我的窗口;学校课程计划逐年研制、总结、评价、反思与改进的过程,也是不断积淀学校文化底蕴的过程。40 学校课程计划的逐年完善,还有助于学校及时将政府最新的政策、要求及时补充落实。通过学校课程计划,也可以大致判断一所学校对最新教育要求和工作的贯彻执行程度。另一方面原因在于学校对课程计划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具体表现在:认为学校课程计划仅仅是各年级课程表的制定,这就将课程计划的内涵简化了;认为学校课程计划只是应付检查的资料而已,这就弱化了学校课程计划的功能;41 认为学校课程计划只是某一个部门如教务处的一项独立工作,没有纳入学校整个工作系统中进行思考;认为学校
21、课程计划在实践中是可有可无的,并以“计划不如变化”为由随意更改课程计划。上述种种误区的存在,导致学校工作处于一种没有规范、没有科学引导的“失范状态”,学校也很难积累经验与文化,难以在现有基础上得到长足发展。为此,学校应打破惯性思维,赋予学校课程计划研制新的价值定位以及内涵要求。42(二)学校课程计划的研制(二)学校课程计划的研制 科学的学校课程计划的研制,必须基于政策、基于学校、基于研究、基于对话,着眼于学学校领导者足的发展。学校课程计划主要包括学校背景分析、学校课程目标、课程设置与课时安排、课程实施以及课程评价与管理等。431.学校背景分析学校背景分析 学校背景分析是学校研制课程计划的基础与
22、起点。只有将课程计划的研制建立在科学分析本校经验优势、传统特色、面临问题和存在困难的基础上,课程计划才可能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44SWOT分析法分析法 学校背景分析可以借助于学校发展的SWOT分析法,就是将与学校发展密切相关的各种主要内部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等,通过调查列举出来,并依照矩阵形式排列,然后用系统分析的思想,将各种因素相互匹配加以分析,从中得出一系列带有一定决策性的结论。学校在运用SWOT法进行背景分析时,可从学校的基本概况、学生情况、教师情况、行政管理和家长情况等方面来进行。每个方面建议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详见下表:4546 借鉴SWOT分析法,可以使学校更清晰地了解自己的资
23、源优势和缺陷,以及所面临的机会和挑战,这对于制定学校课程计划、完善课程设置、调整工作策略与管理机制等有着重要意义。472.课程目标课程目标 学校的课程目标可以从学校课程建设目标、学生培养目标和教师专业成长目标三方面予以考虑。其中,学校课程建设目标建议主要从三类课程建设的角度阐述,或者从本校的薄弱或特色课程进行阐述;学生培养目标可以是课程方案目标的细化过程,比如分年级目标的具体化,48 也可以着重阐述学校的特色目标;教师专业成长目标建议主要从教师课程能力发展的角度进行描述。学校的课程目标应该在符合课程方案要求的基础上,基于学校背景分析的情况而提出。比如,某学校在背景分析中认为学校存在的问题之一为
24、:“在新移民子女不断涌入区域内而导致生源质量发生变化的情况下,49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堂内的倾听、表达、互动习惯,塑造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和文明的行为习惯,是学校急需解答的命题。”于是,学校的学生培养目标中就相应提出:“培养身心健康、品行优良、基础扎实、自理自主的学生能够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有诚实守信、尊师爱友、热心公益的良好品行”。503.课程设置与课时安排课程设置与课时安排 课程设置与课时安排是实现课程目标的主要载体,具体包括内容、时间、人员上的统筹安排。建议可从三类课程设置与课时安排、学校一日(或一周)活动安排、学校一学期(或学年)活动安排、学校专题活动安排等方面进行思考与设计。51 学校
25、一日活动或一周活动安排,可以体现学校每日总课时与周活动总量的安排、规定性学习时间和自主性学习时间的安排;学校一学期(或学年)活动安排,可以体现学校对于科技节、艺术节、运动会,以及社会实践、春秋游等的统筹安排。52 首先,课程设置与课时安排要遵循首先,课程设置与课时安排要遵循课程方案的要求,开齐课程门类,课程方案的要求,开齐课程门类,保证各类课程的课时,周课时总量保证各类课程的课时,周课时总量一般不得突破课程方案的规定。一般不得突破课程方案的规定。尤其要保证音乐、体育与健身、美术、自然、劳动技术、艺术等课程的课时。53 其次,学校如确有特殊要求,可结其次,学校如确有特殊要求,可结合实际适当调整课
26、时,但要有合实际适当调整课时,但要有“度度”的限制。的限制。鉴于新课程刚刚全面推广,很多学校还有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很多学校尤其是初中和高中阶段,在执行方案规定课时的时候,还存在增加课时的现象。因此,在现阶段,一方面要客观分析学校实际原因,另一方面要给予学校正确引导。54 再次,学校若增加课时必须要有相再次,学校若增加课时必须要有相关的内容、要求与管理措施的跟进。关的内容、要求与管理措施的跟进。如果学校对某些学科增加了课时,那么就要对这些课时用于什么内容的教学以及具体要求有严格说明。最后,学校在课堂教学时间和课间休息时间上可以适当灵活处理,如可采用“长短”课安排的方式。554.课程实施与管理要
27、求课程实施与管理要求 课程实施、评价与管理是保证学校各项目标实现的途径与方法。首先,对于不同类型的课程,实施与管首先,对于不同类型的课程,实施与管理的要求要有不同的侧重点。理的要求要有不同的侧重点。如对于基础型课程,可着重关注教学各环节要求的落实、教研组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管理措施的落实等。同时,对于每一项工作都要有具体的操作措施和实施载体,要可操作,拒绝泛泛而谈。56 其次,学校课程计划中的课程实施,要其次,学校课程计划中的课程实施,要和学校的办学特色相呼应。和学校的办学特色相呼应。具体可以有以下几种形式:一种形式是对能体现特色目标的相关学一种形式是对能体现特色目标的相关学科课程适当增加课时
28、,并作为全体学生科课程适当增加课时,并作为全体学生限定选修的课程。限定选修的课程。比如艺术特色目标的学校,一方面保证基础型课程中相关学科开足课时,同时在拓展型课程中开发相关学校课程,并适当增加课时。这种形式相对比较常见。57 另一种形式就是在三类课程的目标、内另一种形式就是在三类课程的目标、内容和实施要求中渗透相关要求。容和实施要求中渗透相关要求。比如上海卢湾高级中学是一所以“科学教育”为办学特色的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学校不仅研制了三类课程中科学素养的相关目标、课程内容与要求;而且在课时安排上,高一开发了科学、心理等体现学校科技特色的全体学生必修的特色课程,在高三又利用基础型课程的课时,专门开设
29、科学专题讲座等;此外,在课程实施中,都要求渗透有关科技素养的教学要求。58 最后,学校应该充分考虑各管理部门、最后,学校应该充分考虑各管理部门、各学科和各项工作的系统运作与协调。各学科和各项工作的系统运作与协调。比如上海市同洲模范学校,在学生培养目标中提出,要培养学生“以英语为特色的语言交际能力,以攀岩为特色的体育竞技能力,以信息技术为特色的科技创新能力和以钢琴为特色的艺术表现能力。”该校在课程设置中尤其在拓展型课程设置中,无论是从课程内容的安排,还是从场馆的建设以及师资的调配上,都系统考虑了实现上述培养目标的配套策略与措施。59(三)聚焦课堂,关注有效(三)聚焦课堂,关注有效 学校的中心工作
30、是教学,教学的核心环节是课堂,课堂的有效性是提高教学整体质量的关键。聚焦课堂,关注有效,是提高教学整体质量的核心,也是提升课程领导力的关键。601.课堂是学校教学工作的核心环节。课堂是学校教学工作的核心环节。这是因为:其一,课堂是实施教学的主渠道。其一,课堂是实施教学的主渠道。从时间维度看,教学的主要环节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而课堂教学是教学的主要实施阶段,是教学的核心环节。61 其二,课堂是教师和学生成长的主其二,课堂是教师和学生成长的主阵地。阵地。从空间维度看,课堂主要由教师和学生这两个要素构成。教师在每一堂课的教学中,实践教育理念,实施教学策略,展示教育智慧;在对每一堂课的反思中
31、,积累实践性知识,提高专业素养,促进专业发展;课堂是教师的立业之本,建功之地。62 课堂也是学生发展成长的主阵地,他们在这里汲取知识,学习技能,锻炼思维,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获得进步与发展。因此,我们经常说:“三尺讲台维系着教师的生命价值,课堂质量关系着学生的素质水平。”63 其三,课堂是课程改革的主战场。其三,课堂是课程改革的主战场。从更宏观的角度看,世界范围内都在进行着课程改革,目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进入到由主要聚焦专家顶层设计到聚焦一线教师的操作,从关注课程形态建设到关注课堂教学实施的新阶段。在课改实践中,我们认识到:课改的成败在课堂。64 文本课程要转化为真实的实施课程,落脚点在
32、课堂;教育理念要转换成教学现场可以实际操作的策略、方法,落脚点也在课堂;课程再丰富、理念再先进,没有课堂教学的有效实施,就不能真正落到实处。因此,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最基本的形式、最主要的渠道、最核心的环节。652.有效的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整有效的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整体质量的关键。体质量的关键。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课堂教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课堂教学要合规律、有效果、有效益、有效要合规律、有效果、有效益、有效率,率,摒弃低效、无效、负效的教学,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空里。更好地减负增效,促进学生最大的进步和发展。有效教学既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教学策略和行为。抓住了课堂教学这个教学的核心环节,
33、抓住了有效性这个核心要素,就能促进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66 倡导学校关注有效的课堂教学,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促进课改的深化推进,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促进地区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满足百姓对优质教育日益增长的需求。67(1)深入课堂,加强领导,是优化)深入课堂,加强领导,是优化学校领导者办学行为的关键。学校领导者办学行为的关键。对于学校领导者到底是教学和课程建设方面的领导或专家,还是巧于平衡学校各项工作的“经理”,我们认为,学校领导者应该加强对课程建设的领导,尤其应该深入课堂,并以课堂为轴心,加强对教学工作的领导,实现办学行为的优化。68(2)深入课堂,有利于学校领导)
34、深入课堂,有利于学校领导者的正确决策。者的正确决策。课堂能反映出教与学的现状,蕴涵着丰富的信息。学校领导者进入课堂,可以深入了解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行为、教研文化、经验和不足、困惑和困难,以及改革要求与教学现状的差距,先进理念与传统行为的落差,69 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和需求,了解学校管理的运行现状等,掌握来自一线的真实情况,以便站在新的高度,从新的视角,对学校工作作出调整,形成新的规划,从而对学校教学不断发展作出及时、科学、正确的决策。70(3)深入课堂,有利于学校领导者)深入课堂,有利于学校领导者的科学引领。的科学引领。课堂教学中有具体的、活生生的、情境化的教育事实,学校领导者通过对教学现场
35、的观察,获得课堂教学领导的话语权,并从事实层面(教什么)、技术层面(如何教)、价值层面(为什么)作出指导和引领。71 其中,价值思想的引领是首要的和最为重要的,价值思想缺席,教学工作就会缺乏灵魂。因此,学校领导者要把握教学改革的价值思想,关注教师教学行为背后的教学理念,鼓励和指导教师用先进的理念在课堂中进行创造性的教学活动,科学地引领学校的教学工作。72(4)深入课堂,有利于学校领导者)深入课堂,有利于学校领导者的有效管理。的有效管理。现代教学管理中最活跃、最重要的要素是人,学校领导者唯有走进课堂,才能真正走近教师、了解教师,才能真切把握教学中的问题、困惑和需求,找出制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
36、在此基础上,研究和完善教学管理的目标、过程、方法,制定和修改教学管理措施、规则和制度,充分运用管理手段,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教学质量。73 学校领导者唯有深入课堂、研究课堂、服务课堂,才能提高教学领导力,从而整体优化办学行为,促进学校办学水平的整体提高。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点在课堂,提高办学水平的突破点在学校领导者的课堂教学领导力。四、重视校本研修四、重视校本研修(一)校本研修的主要内容(一)校本研修的主要内容 校本研修的内容,应当根据学校自身发展目标和教师专业发展需求,结合学校(或区域)特点,科学构建、合理设计。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学科知识与教学技能学科知识与
37、教学技能 学科教学研究的最新动态与成果;课程标准和教材研究;三维教学目标的设计与实现;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校本课程的研究与开发;课堂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与组织策略;课堂教学设计与案例研究;研究性学习及综合实践活动的理论与实践等。2.教师成长与专业发展教师成长与专业发展 教育法规与政策;教师职业道德;教师职业理想与专业发展规划;教师心理调适与情绪调控;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教学评价;现代教育技术与应用;教育科研方法;教学艺术与教学风格等。3.教学管理与学校发展教学管理与学校发展 学校办学思想与办学特色;学校文化建设与风、教风、学风建设;学校发展与教师队伍建设规划;校本研修规划与方案等。4.班级管理与学
38、生成长班级管理与学生成长 学生成长与身心发展;班主任工作与班集体建设;班级活动的组织与班务管理;良好师生关系的形成;学生思想工作及心理辅导;团队活动组织与管理等。(二)校本研修的基本方式(二)校本研修的基本方式 校本研修要根据研修目标任务和具体内容,结合区域和学校实际情况,科学设计、灵活运用。基本类型和方式有:基本类型和方式有:1.基于课堂教学的研修方式基于课堂教学的研修方式 集体备课;示范观摩;听课评课;同课异教;微格教学;案例分析等。2.基于专家指导的研修方式基于专家指导的研修方式 专题讲座;案例点评;咨询诊断;交流研讨;名师工作室等。3.基于同伴互助的研修方式基于同伴互助的研修方式 以老
39、带新;结对互助;教研活动;专题沙龙;兴趣小组等。4.基于校际合作的研修方式基于校际合作的研修方式 对口支教;影子培训;项目合作;基地活动;校际结对;区域联盟等。影子培训影子培训“影子培训”也称为“体验培训”、“跟岗培训”,是指按照既定的研修目标和方案,参训校长和专家校长形成“如影随形”的近距离接触,在真实的现场环境中,细致观察专家校长的日常领导与管理行为以及学校的主要工作,并充分发挥参训校长的主动性,以深刻感受与领悟专家校长及基地学校的办学思想、理念、制度、方法等的培训模式。5.基于专业发展的研修方式基于专业发展的研修方式 实践反思;技能训练;教学竞赛;专题研究;课题研究;论文撰写等。6.基于
40、网络平台的研修方式基于网络平台的研修方式 校园网站、专题论坛、主题空间;博客写作;QQ群交流;微信群交流等。(三)校本研修的常用方式(三)校本研修的常用方式 从实施的具体方式来看,研修方式主要有课题研究、网络教研、公开课研讨、集体备课、读书交流、师带徒、经验分享、现身说法、案例分析、专家讲座、自我反思等方式。(1)课题研究)课题研究 研究活动本身就是一个对教师进行培训的活动。对于校长来说,要加大课题研究的力度。要在认识上把课题研究看作是培训教师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一个重要方面。(2)网络教研)网络教研 这是一个新的对教师有非常大的普及意义的研究方式。现在已经开始大力推进网络教育。现在的学校尤其是
41、小学,遍布在各自的镇或乡里,专家要进行引领是非常困难的。但是,可以借助于网络与教师、校长进行对话。网络教研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老师很少有时间能进行共同对话达到共赢的这样一个矛盾。网络教研是今天需要关注的一种形式。(3)公开课研讨)公开课研讨 这种方式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在世界范围内独一无二的。从研究的角度来讲,哪怕它真有一点作秀,我们也可以通过这堂课来进行共同研讨共同分析。老师们就能打开另一扇窗户看一看别人怎么上课。这也是研修的一种活动。上完课进行相关的评课,请老师们就这两堂家常课进行评课,谈一谈课堂教学应该怎样进行下去。这实际上就是一个研究的过程。所以这是非作秀的公开课,是校本研修的一个重要途径
42、。(4)集体备课)集体备课 新课程怎样才能步入新课堂?怎样才能由课程转为课堂,由教材转为教学?这个过程应该怎样去体现?那么可以通过集体备课,共同研讨,每位老师都谈一谈自己的想法和认识,然后上网查一查同类课程的教案设计有哪些,再结合学生的特点确定怎样上课。然后由一人上课集体听课,听完课再来评课,这堂课在哪些方面达到了事前设计的要求?哪些方面出现了问题?面对这些问题应该怎样去解决?最后确定下一堂课应该怎样上。所以集体备课也是一种研修方式。(5)读书交流)读书交流 大家应该多读几篇有关课堂教学和教师专业发展的文章,然后谈谈对这些文章的看法和认识,谈谈自己的收获和体会,分析一下自己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做哪
43、些改进。这种读书交流本身也是一种研修活动。(6)经验交流)经验交流 新课改推进一段时间以后,有哪些经验和教训,这些经验和教训应该怎样去看待。(7)现身介绍)现身介绍 某些老师在推进新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有哪些收获和体会,可以进行现身介绍,通过介绍引领其他老师的一些思考。(8)案例分析)案例分析 分析课例,它在探究性学习、自主性学习的方式和态度方面是如何体现的?借助于这样的分析,能够让老师们更加清楚地意识到,无论是素质教育还是新课程改革,教学定位应该是什么,应该使用什么样的教学手段等等。所以案例分析也是研修的一个重要方式。(9)专家讲座)专家讲座 专家讲座、自我反思等都属于校本研究的一些
44、方法。对于专家讲座,从研修角度来看,学校假如请专家的话,就要明确所需要的东西和所需要了解的东西是什么。校本就是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从教师的实际出发。学校需要什么,要有非常明确的指向。需要专家讲什么,也要有非常明确的要求。这样一来培训才能卓有成效。(10)自我反思)自我反思 研修包括自修的成分,自修是和教师的自我反思等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进行教学活动,为什么学生反过来对老师的行为乃至态度提出了质疑?怎样把数学课教学和学生的态度养成结合在一起?这个事件存在一个怎样的问题?应该怎样去改进?自我反思实际上也是研修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自我反思自我反思 自我反思是教师与自我的对话,是开展校本研究的基础和前
45、提,是校本教研最普遍和最基本的活动形式。反思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职业活动中的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反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顾(或回头看),而是反省、思考、探索和解决教学活动中存在的各个方面问题,具有研究的性质。自我反思自我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校本研修只有转化为教师个人的自我意识和自觉自愿的反思行为,校本研修才有基础,才得以真正的落实。1反思的进程和阶段反思的进程和阶段 按教学的进程,教师的自我反思可分为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阶段。教学前的反思教学前的反思是凭借以往的教学经验,对新的教学活动进行批判性的分析,并作为调
46、整性的预测,这种反思具有前瞻性。教学中的反思,教学中的反思,是指对发生在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及时发现、自动反思、迅速调控。这种反思表现为教学中的一种机智,具有敏感性。教学后的反思,教学后的反思,是在某一教学活动告一段落(如上完一节课,或上完一个单元的课等等)后,在一定的理念指导下,去发现和研究过程中的问题,或者对有效的经验进行理性的总结和提升。这种反思具有批判性。2自我反思的内容和作用。自我反思的内容和作用。教师的自我反思在内容上包括教学观念、教学行为、教学效果三个方面。教师在教学中,把自己作为研究的对象,研究自己的教学观念和实践,反思自己的教学观念、教学行为以及教学效果。形成自己对教学现象、教学
47、问题的独立思考和创造性见解,使自己真正成为教学和教学研究的主人,通过反思、通过研究,教师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高教学工作的自主性和目的性,克服被动性、盲目性,提升教学水平。3教师通过反思性教学发教师通过反思性教学发展专业的过程展专业的过程 分析教学现状,发现问题分析教学现状,发现问题 教师要自觉地全面审视自己的教学实践,如通过写反思日记、自传等方法对自己的教学水平、教学理念等做出评价,界定具体的教学情境中存在的教学问题,了解问题为何事(what)、为何(why)以及如何(how)。并通过集体的讨论,明确问题。这一过程,可以增强教师的问题意识,帮助教师善于从无问题处发现问题。从各种角
48、度审视问题从各种角度审视问题 问题明确后,教师要从不同角度去审视问题。根据美国学者布鲁克菲乐德的观点,教师可以从四个视角去透视这些问题:(1)自传反思所提供的视角。自传反思所提供的视角。包括回忆教师自己当学生时对老师教学的体会以及当教师后在教学工作中的一些经验教训;(2)自己学生所提供的视角。自己学生所提供的视角。请学生对这些问题谈谈自己的感受;(3)同事所提供的视角。同事所提供的视角。请同事对自己教学中的问题发表一些中肯的意见;(4)教育文献所提供的视角。教育文献所提供的视角。阅读一些教育文献,从中得到有益的启示。此外,教师还要从教育学、心理学、社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会学等相关学科的角度来
49、描述和分析问题的总体特征。从不同的角度审视问题,这有利于教师进一步分析和把握问题,向问题的本质靠拢。进行目的进行目的手段分析手段分析 教师以问题为中心,收集与问题相关的资料和信息,明确通过问题的解决要达到的目的。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不断地进行自我提问,从已有的知识、其他教师、各种文献中去收集相关的信息,找出能解决问题的各种手段,然后对各种能实现目的的手段进行评估,从中择优选取最终的解决问题的方案。这一过程有助于教师充分调动自己各方面的潜能,掌握并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实施行动实施行动 选取行动方案后,反思性教学进入实施阶段。要把各项措施落实到教学的全过程。教师在实施的时候还要不断观察和反思
50、实施效果,并随时对行动方案进行修改和调整。总结评估总结评估 反思性教学计划实施一个周期或阶段之后,教师要对实施的效果进行一个专业判断并得出一个暂时性的结论。其中着重要对反思性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体会进行总结,并做出相应的评估。这次的总结和评估,是前一段行动的终结,也是新一轮反思性教学的前奏。以上五个步骤的划分是相对的,不能截然分开。(四)校本研修十法(四)校本研修十法 1.读书研修法 2.一人同课多轮法 3.多人同课循环法 4.同课异构上课法 5.自我反思法 6.课题研究引领法 7.主题研讨法 8.学术沙龙法 9.专家引领法 10.案例研究法1.读书研修法读书研修法 读书是教师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