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变化的量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材第39-40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结合教学目标,体会生活中存在着大量互相关联的变量。2、提高学生识图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敢提异议、寻根问底的精神。3、在具体情境中,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4、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良好习惯,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难点重点】重点:充分体会互相关联的变量之间的关系。难点:能描述一种量是如何随着另一种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生活中的事物总是在不停变化着。比如:人的年龄、身高、体重在变,我国的人均收
2、入,生产总值等等都在变化,像这样变化的量,我们称为变量。1. 你能用手势表示出自己从出生到现在身高的变化吗?2. 你会用手势表示出自己从出生到现在体重的变化吗?师:往往一些量的改变会引起其他量的改变,比如:身高的改变会引起体重的改变;购物时,单价或数量的改变,会引起总价的改变。这些都是变化的量,像这样的例子很多,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变化的量”。二、观察图表,感知变量1.出示妙想6岁前的体重变化情况图表。师:这是淘气和笑笑分别用表格和图表示的妙想的体重变化情况。(1)从图表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2)上表中哪些量发生了变化?(3)说一说妙想6岁前的体重是如何随年龄增长而变化的。2.学生谈体会,教
3、师总结。人的年龄和体重是相关联的两个量,人的体重随着年龄的变化而变化。3说一说(1)我发现( )随( )的增加而增加。(2)我发现( )随( )的减少而减少。4.师:通过列举的例子,同学们发现了什么?三、通过读图,感受变量1.师:骆驼被称为“沙漠之舟”,它的体温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发生变化。2.出示骆驼的体温随时间变化的图。3.通过观察图,回答下列问题。(1)从图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2)一天中,骆驼的体温最高是多少?最低是多少?4.感受量的周期变化(1)一天中,什么时间范围内骆驼的体温在上升?什么时间范围内骆驼的体温在下降?(2)第二天8时骆驼的体温与前一天8时的体温有什么关系?(3)每天骆驼
4、的体温总是怎样变化的?四、建立模型,感悟变量1.蟋蟀叫的次数与气温之间的关系。(1)出示蟋蟀叫的次数与气温之间关系的情境图。(教材第40页“练一练”第3题)(2)你能用式子表示这个近似关系吗?即气温t=n7+3(3)理解式子中量的变化。师:如果蟋蟀一分钟叫了7次,这时的气温大约是多少?如果蟋蟀一分钟叫了14次,这时的气温大约是多少?如果蟋蟀一分钟叫28次呢?你能发现蟋蟀1分叫的次数与气温之间的关系吗?2.圆的直径与周长的关系。(1)圆的直径与周长之间有怎样的关系?(2)这两个量的关系跟先前两种情况相比有什么不同?(3)你能用式子表示这两个量之间的关系吗?先前两个例子可以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吗?
5、(4)小结:你能说说圆的直径与周长之间的关系吗?3.让学生列举一些一个量随另一个量的变化而变化的例子,指出这些量就是变化的量。五、巩固练习1.完成教材第40页“练一练”第1题。(1)学生读题,明确题目要求。(2)分析当底面积一定时,圆柱的体积与高之间的关系。(3)指名汇报。学生回答预测:当圆柱底面积等于10平方厘米时,圆柱的体积随圆柱高的变化而变化,体积随高的增加而增加。2完成教材第40页“练一练”第2题。(1)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2)全班汇报,集体订正。学生回答预测:(1)转动过程中,到达的最高点是18米,最低点是3米。(2)转动第一圈的过程中,0至6分时高度在增加,6至12分时高度在降低。(3)到达最高点后,下一次再到达最高点需要经过12分。六、课堂小结师:在生活中还有很多像这样相关联的两个变量,一个量总是随着另一个量的变化而变化,谁还能举出一些这样的例子? 学生自由发表意见。【板书设计】变化的量一个量变化,另一个量也随着这个量的变化而变化。【教学反思】本课的教学过程主要是根据“导知授悟”的教学思路,从导入到全课的总结,我注重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与积极性。作为一位引导者,我给学生提供四维空间,注重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充分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为整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埋下扎实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