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1.1 放大与缩小 ︳冀教版() (1).doc

上传人(卖家):后花园 文档编号:5232211 上传时间:2023-02-2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1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1.1 放大与缩小 ︳冀教版() (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1.1 放大与缩小 ︳冀教版() (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1.1 放大与缩小 ︳冀教版() (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1.1 放大与缩小 ︳冀教版() (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1.1 放大与缩小 ︳冀教版() (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放大与缩小教学内容:教材7173页教学目标:1、经历认识放大、缩小现象的过程,通过摆三角形等认识图形放大或缩小。2、理解放大和缩小的含义,能按要求摆放大或缩小的图形。3、对生活中的放大或缩小现象有好奇心,体会图形的相似,发展空间观念。教学重点:理解放大和缩小的含义教学难点:能按要求摆放大或缩小的图形。教学准备:放大镜,小棒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喜欢看西游记吗?你们最喜欢里面的哪个人物?(多媒体出示)师:孙悟空神通广大,拥有七十二般变化。孙悟空使用的兵器是什么?金箍棒最大的特点什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放大与缩小。(板书课题)二、 探究新知1、 初步感知放大与缩小。(1)

2、播放放大情景生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放大镜把物体放大了,但形状没变)(2)播放缩小情景生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照相机把实景缩小了,但形状没变)2、在生活中,你见过哪些放大和缩小的现象?你能举例吗? (1)学生举例(投影仪、放映机、显微镜、打印机、地球仪、眼镜、老花镜、售楼处的沙盘等)(2) 播放在生活中放大与缩小情景3、摆三角形,进一步感知放大与缩小。(1)同学们,请拿出同样长的3根、6根、和9根小棒分别摆成三个等边三角形。(2)同桌操作,教师巡视指导。(3)全班交流摆得图形。同学们都摆好了,老师也摆好了你们看看对吗?请你们仔细观察摆成的三个三角形,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观察思考,同桌讨论交流。师

3、:用上放大与缩小来说你的发现。全班交流,表达不同意见:发现1:由第二个三角形的每条边长都是第一个三角形的2倍,得出:第一个图形的边长放大到原来的2倍后得到第二个图形。第二个图形的边长缩小到原来的12后得到第一个图形。发现2:第一个图形放大到原来的3倍后得到第三个图形,第三个图形的边长缩小到原来的13后得到第一个图形。发现3:第二个图形放大到原来的32倍后得到第三个图形,第三个图形的边长缩小到原来的23后得到第二个图形。发现4:每个内角的度数不变。(因为等边三角形每个内角都是60度,所以三角形无论是放大还是缩小每个内角的度数不变。)小结:出示一个图形无论是放大还是缩小,( )变化,( )不变,(

4、 )不变。三、画放大与缩小图形1、出示例题在方格纸上按要求画出图形(1)把下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的各边放到原来的2倍。 (2)把下面长方形、三角形的各边缩小到原来的12。同桌讨论交流:每个图每条边各画几格。(3)全班交流:画法和结果出示总结:画放大与缩小图形的步骤:一看,二算,三画。2、学以致用(1)交流典题的画法先说一说重点看什么?动手画出下面几幅图放大和缩小后的图形判断题 (1)一个图形扩大或缩小后,由于各边都发生了变化,图形的形状一定发生了变化。( ) (2)把一个长方形按5:1进行放大,就是把长方形的长扩大5倍,宽不变。( ) (3)一个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都放大到原来的2倍,斜边也

5、会放大到原来的2倍。( ) (4)把一个三角形按2:1放大后,其中30度的内角就变成了60度。( )五、欣赏六、小结:这节课有什么收获?谈给同学们听一听好吗?老师送同学们一句话:希望同学们在与他人相处时,“放大”别人的优点,“缩小”别人的缺点。你们在一起就会过的很快乐!板书: 放 大 与 缩 小一个图形无论是放大还是缩小,图形大小变化,形状不变,每个内角的度数不变。画放大与缩小图形的步骤:一看,二算,三画。课后反思上完这节课,感觉本节课内容虽不是很复杂。但从教学过程来看,有些地方还是值得思考的,我觉得本节课中较成功的地方有如下几点;一、 导入恰当。教学中的导入是我们熟知的教学环节,但现在的课堂

6、导入不同于过去的复习导入,过去的复习导入主要是从数学知识系统上考虑如何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现在的课堂导入还要承担全方位调适学生良好学习状态的任务。本节课3分钟的导入,由西游记主题曲,引出了孙悟空使用的兵器金箍棒能放大与缩小,再到生活中的放大与缩小入手,暗示了生活中的放大与缩小与数学中的放大与缩小的不同,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与区别。有效引领学生在生活经验基础上进行数学建构,最后以“数学中的放大与缩小有什么规律呢?为学生留下悬念,引发学生继续学习的需要。二、关注学生数学语言的训练。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学生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有自己的朴素的认识,但这一认识是感性的,概括的,模糊的,只能基于自身经验

7、的理解,不能清楚的用数学语言描绘变化的关系。本节课的难点之一就是学生能准确的运用语言表达图形变化前后的关系,所以整节课中,我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反复训练,以促进学生用语言进行思维变化。三、 注重学生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本节课一共安排了学生三处合作交流,第一次是学生自己按老师的要求摆出等边三角形,三个图形之间有什么关系呢?让同座间交流。第二次是师出示四幅图片后,让小组交流自己的发现。第三次是在练习中,先让学生根据题意动手摆一摆,结束后小组交流,说一说你是怎样放大与缩小的。合作学习是建立在个体需求的基础上,只有学生经过独立思考,有交流的需要,合作学习才有坚实的基础,这样的合作学习才能最有效。同时,在这节课的教学中,还暴露了许多不足:一、没有抓住课堂中的生成进行教学。例:在探讨摆出的三角形的关系时,学生语言上遇到了困难,教师要适时引导:第一图形和第二图形什么关系?第一图形和第三图形什么关系?这样降低了学生复述的难度。二、 课堂总结流于形式。以“说一说今天学会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结束时,很少有学生较完整的说,大部分学生说得较片面。其实,这样的总结没有实效性,如果能针对本节课的重难点进行提高,可能效果会更好些。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 数学 > 冀教版(2024) > 六年级上册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1.1 放大与缩小 ︳冀教版() (1).doc)为本站会员(后花园)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