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学类文本阅读部编版语文初中阅读课件 中考文学类文本阅读考点汇总考点一:“概括文章内容”1.“概括文章内容”的方法:并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确定概括的范围.抓住主要人物和事件概括各部分内容。概括的方法为:人事结果。(什么人为了什么干了什么。)考点二:“赏析人物描写的角度”(一)正面描写一)正面描写1.肖像描写:交代人物的身份、地位,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刻画人物的思想性格。2.语言描写:鲜明的展示人物的性格,深刻地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描摹人物的语态,使形象刻画栩栩如生,跃然纸上。3.动作描写:使人物鲜活的呈现在读者面前,让读者从人物的举手投足中窥见人物的心态性格等。4.神态描写:
2、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刻画人物性格。5.心理描写:直接表现人物思想和内在感情(矛盾、焦虑、担心、喜悦、兴奋等)表现人物思想品质,推动情节发展。6.细节描写: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爱好、追求。深化主题。推动情节发展。渲染时代气氛、地方特色。渲染人物心情、心理活动。考点二:“分析人物的作用”(一)主要人物1.对情节的作用: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对情节是否有推进作用?2.对主题的作用:人物形象的典型性,考虑对文章主题的作用也就是作者塑造人物的用意,反映了社会现实和寄托情感。3.对社会的作用:分析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结合社会现实分析人物形象折射的社会现象及给人们带来的某种启示。考点二:“分析人物的作用”(二)分
3、析次要人物的作用1.对“自身”的作用:“自身”是否具有鲜明的性格特点。2.衬托主要人物:将原本单调的故事情节衬托得有声有色,凸显主要人物的品质,使主要人物品质、使主要人物形象更鲜明。3.是否起线索作用是否推动故事情节发展。4.是否与主要人物一起丰富深化了文章主题。5.文中如有“我”,则是作为见证人,增强了小说真实性。5.是否为主要人物活动提供具体环境,起渲染氛围奠定感情基调的作用。考点三:“环境的作用”1.对环境自身的作用:表现地域风光和文化,点明时间、季节等,突出环境特点,营造某种意境。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暗示社会环境:如时代背景、习俗、思想观念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渲染故事气氛,奠
4、定情感基调。作者往往用生动的自然环境描写来渲染故事的气氛,或喜庆,或冷清,或悲凉,用以感染读者或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2.对人物的作用:交代人物活动及其成长的时代背景,揭示人物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引导人物出场,交代人物身份,表现人物性格或影响人物性格,衬托人物情感,促使人物思想情感发生转变。烘托人物心情暗示人物命运。3.对情节的作用:暗示或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为后面的情节发展做铺垫或制造悬念。作为情节发展的线索。与标题相呼应,诠释标题内涵。4.对主题的作用:表达、寄托、揭示、暗示、深化主题。5.作为背景,暗含社会背景揭示社会本质特征。答题模板:环境本身(交代了时间,交代背景,营造氛围,渲染气氛)
5、情节(推动、暗示、铺垫、埋伏)人物(烘托、映衬了)主题(表达、寄托、暗示、揭示、深化)第一课时真题再现老山界老山界陆定一自己的队伍来了,我们烧了些水给大家喝。一路前进,天黑了才到山脚,果然有许多竹林。满天都是星光,火把也亮起来了。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这真是我生平没见过的奇观。大家都知道这座山是怎样地陡了,不由浑身紧张,前后呼喊起来,都想努一把力,好快些翻过山去。“不要掉队呀!”“不要落后做乌龟呀!”“我们顶着天啦!”大家听了,哈哈地笑起来。在“之”字拐的路上一步一步地上去。向上看,火把在头顶上一点点排到天空;向下看,简直是
6、绝壁,火把照着人的脸,就在脚底下。走了半天,忽然前面又走不动了。传来的话说,前面又有一段路在峭壁上,马爬不上去。又等了一点多钟,传下命令来说,就在这里睡觉,明天一早登山。间尝到南方的新鲜果蔬,纵是涎水垂三尺,也只能干瞪眼,无计可施。2021年青海省西宁市中考题 就在这里睡觉?怎么行呢?下去到竹林里睡是不可能的。但就在路上睡么?路只有一尺来宽,半夜里一个翻身不就骨碌下去了吗?而且路上的石头又非常不平,睡一晚准会疼死人。但这是没有办法的,只得裹一条毯子,横着心躺下去。因为实在太疲倦,一会儿就酣然入梦了。半夜里,忽然醒来,才觉得寒气逼人,刺入肌骨,浑身打着战。把毯子卷得更紧些,把身子蜷起来,还是睡不
7、着。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哪!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样矗立在面前。四围的山把这山谷包围得像一口井。上边和下边有几堆火没有熄,冻醒了的同志们围着火堆小声地谈着话。除此以外,就是寂静。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不知什么时候又睡着了。黎明的时候被人推醒,说是准备出发。山下有人送饭上来,不管三七二十一,抢了一碗就吃。又传下命令来,要队伍今天无论如何爬过这座山。因为山路很难走,一路上需要督促前进。我们几个人又停下来,立刻写标语,分配人到山下山上各段去喊口号,演说,帮助病员和
8、运输员。忙了一会儿,再向前进。走了不多远,看见昨晚所说的峭壁上的路,也就是所谓的雷公岩,果然陡极了,几乎是九十度的垂直的石梯,只有一尺多宽;旁边就是悬崖,虽然不很深,但也够怕人的。崖下已经聚集了很多马匹,都是昨晚不能过去、要等今天全纵队过完了再过去的。有几匹曾经从崖上跌下来,脚骨都断了。很小心地过了这个石梯。上面的路虽然还是陡,但并不陡得那么厉害了。一路走,一路检查标语。我渐渐地掉了队,顺便做些鼓动工作。这很陡的山爬完了。我以为三十里的山就是那么一点;恰巧来了一个瑶民,同他谈谈,知道还差得远,还有二十多里很陡的山。昨天的晚饭,今天的早饭,都没吃饱。肚子很饿,气力不够,但是必须鼓着勇气前进。一路
9、上,看见以前送上去的标语用完了,就一路写着标语贴。累得走不动的时候,索性在地上躺一会儿。快要到山顶,我已经落得很远了。许多运输员都走到前头去了,剩下来的是医务人员和掩护部队。医务人员真是辛苦,因为山陡,伤员病员都下了担架走,旁边需要有人搀扶着。医务人员中的女同志们英勇得很,她们还是处处在慰问和帮助伤员病员,一点也不知道疲倦。回头向来路望去,那些小山都成了“矮子”。机关枪声很密,大概是在我们昨天出发的地方,五、八军团正跟敌人开火。远远地还听见敌人飞机的叹息,大概是在叹息自己的命运:为什么不到抗日的战线上去显显身手呢?到了山顶,已经是下午两点多钟。我忽然想起:将来要在这里立个纪念碑,写上某年某月某
10、日,红军北上抗日,路过此处。我长长地吐了一口气,坐在山顶上休息一会儿。回头看队伍,没有翻过山的只有不多的几个人了。我们完成了任务,把一个坚强的意志灌输到整个纵队每个人心中,饥饿、疲劳甚至受伤的痛苦都被这个意志克服了。难翻的老山界被我们这样笨重的队伍战胜了。下山十五里,也是很倾斜的。我们一口气儿跑下去,跑得真快。路上有几处景致很好,浓密的树林里,银子似的泉水流下山去,清得透底。在每条溪流的旁边,有很多战士们用脸盆、饭盒子、茶缸煮粥吃。我们虽然也很饿,但仍旧一气儿跑下山去,一直到宿营地。这回翻山使部队开始养成一种新的习惯,那就是用脸盆、饭盒子、茶缸煮饭吃,煮东西吃。这种习惯一直保持了很久。老山界是
11、我们长征中所过的第一座难走的山。但是我们走过了金沙江、大渡河、雪山、草地以后,才觉得老山界的困难,比起这些地方来,还是小得很。15.用简洁的语言归纳选文主旨。本文通过记述红军在长征中克服重重困难翻越老山界的事情,表现了红军坚强的意志、英勇的精神和乐观的态度。16.结合选文内容,从描写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1)“不要掉队呀!”“不要落后做乌龟呀!”“我们顶着天啦!”语言描写,表现了红军战士团结友爱、英勇坚强的品质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2)路上有几处景致很好,浓密 树林里,银子似的泉水流下山去,清得透底。环境(景物)描写,以清幽美好的环境烘托了红军翻越老山界后轻松愉悦的心情。17.选文第段中“
12、这真是我生平没见过的奇观”,“奇观”指什么?首先奇观指火把从山脚一直连到天上,与星光接起来,景象壮观、浪漫。其次,红军队伍面对困难毫不畏惧、奋勇前进的壮举堪称奇观。表达了作者的赞叹之情。18.选文第23段写“老山界是我们长征中所过的第一座难走的山”,为什么又写到比起金沙江、大渡河、雪山、草地,老山界的困难“还是小得很”?作者将翻越老山界的困难与长征中遇到的其它困难相比,说明在长征中遇到过更多、更大的困难,突出红军克服艰难险阻的坚强意志和英勇的精神,也说明了长征的胜利来之不易。第二课时巩固练习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东藏记(节选东藏记(节选 )宗璞战争在中国的大地上呼啸。四三年间,盟军在太
13、平洋上的进攻顺利,占领了许多岛屿。日本船只损失严重,几乎守不住太平洋上的阵地,乃企图贯通中国南北、联络南洋交通线和摧毁美国空军基地,用主力部队开始了一场大规模的战争,先后发起了多次战役。中国军队在各个战场上都进行了抵抗,但兵力损失严重。百姓流离失所,争向川滇一带逃难。日寇甚至不放过满载难民的火车,肆行轰炸,人们只能疏散开来,一步一步地走向较为安全的地方。昆明的课堂从来没有平静过,明仑大学学生社团的抗日救亡活动此时更加频繁。嵋和玮正在讨论紧张的时局。玮道:“听说学校又要搬家?”嵋说:“昨天听几位先生说,教育部建议迁校到西康。”玮说:“同学们都不愿意再搬!三八年迁到昆明,后来又疏散到乡间,总是藏,
14、总是躲!”玮有些激动,过了一会儿,又说:“工学院有两个同学参加远征军,听说最近牺牲了。一个患疟疾,没有金鸡纳霜,那一带所谓瘴气就是疟疾,非战斗减员很多,另一个中弹后掉在怒江里,说是手里还拿着枪。”他的眼睛一亮,声音有些颤抖,“真是壮烈。这才是男儿死所!”嵋抬头,望着他,觉得玮身上有一种热情,和她是血脉相通的。“听”,玮说,远处传来一种沉重的声音,是脚步声,接着响起了歌声,“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脚步声和歌声越来越近。他俩肃然听着,脚步声,隆隆的军车声,加上粗哑的、参差不齐的歌声,显得很悲凉。这天夜里又是沉重的脚步声,把许多人从梦中惊醒。孟弗之披衣坐起,倾听着脚步声自远而近,又自近而远。十轮大
15、卡车载着辎重,压得清石板路面在喘息。他想起北京沦陷时撤军的脚步声。这是不同的脚步声,这是开赴前线。“一、二、三四!”声音不整齐,而且嘶哑,仿佛黑夜也是坎坷不平的。但是开赴前线的脚步不能停。第二天上午,孟弗之和秦巽衡去学校开教务会,讨论迁校计划。正走在街上,忽然下起雨来,就在路边房檐下站了片刻。雨势愈猛。一时雨毕;二人走出,迎面只觉寒风扑面,是秋已深。一路见一群群人面目黑瘦,拖儿带女,背着大包小包,正是新到的难民。翠湖旁,桥边柳下也有难民或坐或卧。两个小儿大概有病,不停地啼哭。一个母亲低声抚慰,一个母亲照屁股给了几下。被打的小儿大哭,又有别的小儿跟上。几只鸟儿扑喇喇惊飞了。雨又下了,二人默然走着
16、,及至学校,长衫已湿了大半。会上讨论了两件大事。秦巽衡介绍了当前的形势,说教育部已经派人去西康勘察,那里交通十分不便,谅敌人是打不到的;另因军情紧张,滇西、滇南的战场都需要翻译,教育部决定征调四年级学生到军队服役。对后一个问题大家意见一致,国难当头人人有责。但大家心头却很沉重,战争一天天逼近,他们要送自己的学生奔赴战场,没有退路。在搬迁的问题上意见不统一。有人说,学生从军是把精华投进去了,还藏什么。孟弗之说:“我们现在是用两个拳头的对策。一个举头伸出去,那就是我们的青年人要直接参加战争;一个拳头缩回来,就是搬迁躲藏,目的当然是为了培养继续打出去的力量。”有人说,现在世界战局已经明朗,盟军反攻加
17、速,再坚持一阵,也许能渡过危机。另一个谨慎地说,万一有变就不好了,藏到平安的地方教学可以较为安心,也可以保存元气。也有几位先生主张搬迁,只是担心西康文化落后,不很合适。冷风夹着雨滴吹打着玻璃窗,众人都觉一阵寒意。咣当一声,风把门吹开了,把桌上的纸张吹得满地。梁明时忽然站起来,大声说:“我们最好找一个地图上都没有的地方藏起来,让敌人找不着。”他噙着眼泪。这话又似实意,又似讽刺。像一柄剑刺在每个人身上。满室无言,静了好一阵,热泪在人们眼中转。江防站起来说:“我是不走的了,我与昆明共存亡!”秦巽衡站起身,“大家的意思我清楚了。我们也许搬走,也许留下,也许会和敌人周旋。前途还不能确定,更加艰苦是必然的
18、。可是我知道,”他环视大家,声音呜咽,一字一字地说,“不论发生什么事,我们决不投降!”“我们决不投降!”刚劲的秋风把这句话吹上树梢,吹过屋顶,在天空中滚动着,撞在每个人心上。(节选自长篇小说东藏记,有删改)15“战争在中国的大地上呼啸。”文章用这句话作为开头,非常巧妙,请说说妙在何处。用比喻的手法,将日军的侵略比喻为狂风呼啸,渲染了战事的紧急,日寇的猖獗。交代了故事发生的社会背景,烘托中国人民的苦难;为全文奠定了悲怆的氛围,引出后文中国人民绝不屈服的斗争;赋予了作品史诗般厚重的底蕴。(任意三点即可)16文中段中,作者反复描写脚步声和歌声,有何用意?脚步声和歌声的细节反复渲染,暗示局势紧张(渲染
19、了紧张的气氛)。烘托了文中人物紧张、担忧的心情。歌声又体现了奔赴前线的战士们那种乐观昂扬、视死如归的精神。17文中多处写到了“风雨”,请探究文中“风雨”的深刻寓意,及对表现人物的作用。用比喻的“风雨”在文章中反复出现,暗示时局紧张,国事飘摇。百姓在风雨之中流离失所,写出了战争带给人们的巨大灾难,也写出了这群爱国知识分子心中的痛苦。最后一段中刚劲的秋风,又展现出了人们团结一心,视死如归的的激情。16文中段中,作者反复描写脚步声和歌声,有何用意?有人选择“藏”,搬迁躲藏,目的是为了培养继续打出去的力量,保存元气。表现出文化传承的使命感。有人选择“不藏”,就是直接参加战争,直接出击反抗侵略者。表现出
20、坚韧不屈、不怕牺牲的精神。藏与不藏,都展现了知识分子主动抗战的决心,不屈的民族气节和爱国精神,抒发了赞美和崇敬之情。(二)(二)孤独温暖的旅程 铁凝有一个冬天,在京西宾馆开会,好像是吃过饭出了餐厅,一位个子不高、身着灰色棉衣的老人向我们走来。旁边有人告诉我,这便是汪曾祺老。当时我没有迎上去打招呼的想法。越是自己敬佩的作家,似乎就越不愿意突兀地认识。但这位灰衣老人却招呼了我。他走到我的跟前,笑着,慢悠悠地说:“铁凝,你的脑门上怎么一点儿头发也不留呀?”他打量着我的脑门,仿佛我是他久已认识的一个孩子。这样的问话令我感到刚才我那顾忌的多余。我还发现汪曾祺的目光温和而又剔透,正如同他对于人类和生活的一
21、些看法。不久以后,我有机会去了一趟位于坝上草原的河北沽源县。去那里本是参加当地的一个文学活动,但是鼓动着我对沽源发生兴趣的却是汪曾祺的一段经历。他曾经被下放到这个县劳动过,在一个马铃薯研究站。他在这个研究马铃薯的机构,除却日复一日的劳动,还施展着另一种不为人知的天才:描述各式各样的马铃薯图谱画土豆。汪曾祺从未在什么文字里对那儿的生活有过大声疾呼的控诉,他只是自嘲的描写过,他如何从对于圆头圆脑的马铃薯无从下笔,竟然到达一种“想画不像都不行”的熟练程度。他描绘着它们,又吃着它们,他还在文中自豪地告诉我们,全中国像他那样,吃过这么多品种的马铃薯的人,怕是不多见呢。我去沽源县是个夏天,走在虽然凉快,但
22、略显光秃的县城街道上,我想象着当冬日来临,塞外蛮横的风雪是如何肆虐这里的居民,而汪曾祺又是怎样捱过他的时光。我甚至向当地文学青年打听了有没有一个叫马铃薯研究站的地方,他们茫然地摇着头。马铃薯和文学有着多么遥远的距离呀。我却仍然体味着:一个连马铃薯都不忍心敷衍的作家,对生活该有耐心和爱。1989年春天,我的小说玫瑰门讨论会在京召开,汪曾祺是被邀请的老作家之一。会上谌容告诉我,上午八点半开会,汪曾祺六点钟就起床收拾整齐,等待作协的车来接了。在这个会上他对玫瑰门谈了许多真实而细致的意见,没有应付,也不是无端的说好。在这里,我不能用感激两个字来回报这些意见,我只是不断地想起一位著名艺术家的一本回忆录。
23、这位艺术家在回忆录里写到当老之将至时,他害怕变成两种老人,一种是俨然以师长面目出现,动不动就以教训青年为乐事的老人;另一种是唯恐被旁人称“老”,便没有名堂地奉迎青年,以证实自己青春常在的老人。汪曾祺不是上述两种老人,也不是其他什么人,他就是他自己,一个从容地“东张西望”着,走在自己的路上的可爱的老头。这个老头,安然迎送着每一段或寂寥、或热闹的时光,用自己诚实而温暖的文字,用那些平凡而充满灵性的故事,抚慰着常常是焦躁不安的世界。我常想,汪曾祺在沽源创造出的“热闹”日子,是为了派遣孤独,还是一种难以排遣的孤独感是他觉得世界更需要人去抚慰呢?前不久读到他为一个年轻人的小说集所作的序,序中他借着评价那
24、年轻人的小说道出了一句“人是孤儿”。我相信他是多么不乐意人是孤儿啊。他在另一篇散文中记述了他在沽源的另一件事:有一天他采到一朵大蘑菇,他把它带回宿舍,精心晾干(可能他还有一种独到的晾制方法)收藏起来。待到年节回京与家人做短暂的团聚时,他将这朵蘑菇背回了北京,并亲手为家人烹制了一份鲜美无比的汤,那汤给全家带来了意外的欢乐。于是我又常想,一位囊中背着一朵蘑菇的老人,收藏起一切的孤独,从塞外寒冷的黄风中快乐地朝着自己的家走着,难道仅仅为了叫家人盛赞他的蘑菇汤?这使我不断地相信,这世界上一些孤独而优秀的灵魂之所以孤独,是因为他们将温馨与欢乐不求回报地赠予了世人吧?用文学,或者用蘑菇。7作者在回忆汪曾祺
25、先生的时候,既有与汪老的直接接触,也有从书本中了解的汪老。阅读文章填写表格。事件事件 印象印象目光温和而又剔透下放沽源研究土豆一个从容地“东张西望”着,走在自己的路上的可爱的老头带着自己采集、晾干的蘑菇回京,并为家人烹制收藏起一切的孤独,给全家带来了意外的欢乐对生活有耐心和爱在京西宾馆开会初次相遇主动招呼真实而细致地评价玫瑰门8.结合语境,按要求赏析下面句子。(1)文中作者说汪曾祺先生的目光温和而又剔透,结合文章分别回答“温和”“剔透”这两个词语的含义。“温和”和“剔透”都是老人对待世事及世人的态度。“温和”主要指平等和蔼地对待进步的青年人,从容地面对生活的磨难。“剔透”指老人能够透彻地看穿这
26、个焦躁不安的世界,写出平凡而充满灵性的作品去温暖世人的心。(2)“我想象着当冬日来临,塞外蛮横的风雪是如何在这里肆虐,而汪曾祺又是怎样挨过他的时光。”这句话中加点的词有什么表达效果?“蛮横”“肆虐”突出了环境的恶劣,从侧面表现了汪曾祺的乐观、豁达,体现出作者对汪老被下放到沽源县劳动遭遇的痛惜。(3)文中“一位囊中背着一朵蘑菇的老人,收藏起一切的孤独,从塞外寒冷的黄风中快乐地朝着自己的家走着,难道仅仅为了叫家人盛赞他的蘑菇汤?”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示例一:反问,既强调了汪曾祺老人带给家人和社会丰富的精神能量:不抱怨,默默承受一切,只把温馨欢乐留给别人,又照应了标题。示
27、例二:反问,既强调了汪曾祺老人把孤独留给自己,把温暖带给别人的崇高品质,又照应了标题。9从文章看,你读到了一个怎样的汪曾祺?温和、从容、无私、乐观、寂寞的老人形象。10文章的标题“孤独温暖的旅程”有什么含意?指汪老一生将自己的一切孤独收藏起来,将温馨与快乐不求回报地赠予世人。表达了作者对汪老由衷的痛惜和敬佩之情。11第段中“我相信他是多么不乐意人是孤儿啊”这句话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这句话在结构上的作用是承上启下(或“过渡”)。12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汪曾祺为什么说“人是孤儿”。示例:文革期间汪曾祺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冬日来临,陪伴老人的只有塞外蛮横肆虐的风雪。心中的孤独与寂寞无人诉说,只有靠画马铃
28、薯来排解内心的痛苦。推己及人,老人觉得人心灵深处都有这种孤独感,每个人都需要去抚慰,就如同孤儿需要更多的爱与关怀一样。(意思对即可)(三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9-2219-22题。题。(8(8分)分)母亲的爆米花母亲的爆米花 江子江子每到年末,女人们就都要忙碌起来了在我家乡,再穷的人家,都要准备几件像样的年货待客。比如三两斤炒瓜子,自家种的卖给贩子后余留下来的花生,还有就是爆米花。而作为村里最穷人家的主妇,母亲的忙碌里,就会多几分烦恼。因为只有她知道,一到年关,招待客人要钱,去长辈亲友家拜年要钱,年后我们兄弟姐妺读书要钱。可因为进账少,她的口袋,差不多已经空了。她只有
29、早早地就催着父亲带着我去走村串巷打爆米花。这是一种十分艰苦的活计。我和父亲每天就像钉在了两条矮凳上。父亲负责摇机器,拉风箱,待加热到了一定温度,让机器炸响。机器里的大米就变成了松脆的体积暴涨的爆米花。我负责把柴,配合父亲“爆破”作业,死死捏紧装爆米花的麻袋,以免气流冲溢让爆米花散落。然后,我解开口袋,将爆米花装给主人。如此周而复始,每天都要到半夜才睡。那时候每一爆加工费是一毛。十多天时间下来,可以挣个一百多块。年关和我们的学费,就全都指望着这件事。(节选自苏州园林)要到大年二十九,我们才会回到家里,父亲先把那些带着黑色锅灰的毛票交给母亲,然后在自己家的厅堂,摆开架势,打自己家的爆米花。而在我和
30、父亲出门的这些天,母亲早已把家里的一切都安顿妥当,包括其他年货的准备,孩子的新衣晩上,母亲会把糖倒入有水的锅中。她在灶前把柴火,待糖水煮沸,父亲会将爆米花倒入爆炒,到一定火候,再铲出通过人工压实,然后用刀切成薄片,爆米花年货就做成了。那一夜,家里就都是糖分的味道:穷人的家庭里少有的幸福的味道。年终于到来了。对于家庭主妇来说,也就是最忙碌的时候到了。母亲穿着浆洗得干净的旧衣服,在家中进进出出,微笑着为前来拜年的亲友续茶水,看着客人面前茶盘里年货空了,就返回屋内补上些许量肯定是经过精密计算的,不能太多,不然后面来客就不够了,撑不到春节过完,但也不能太少,不然就不体面。那爆米花片是茶盘里最显豁的茶点
31、。它的成本不高,少量的大米和糖,但因为经过爆米花机的加工,体枳增大了好多倍,适合表达新年里虚妄的富足感。印象里母亲从来没有穿过新衣服。即使过年也是。也许她穿过,那该是新婚的时候,可惜我没能见到。母亲好像也从没吃过她精心准备的那些吃食。她很少上桌,总是坐在灶膛前,吃每一顿剩下来的东西。平日里,她给我们的印象是节俭到抠门的。成年累月,我们早已接受了这样的母亲,认为母亲就应该是这个样子。可有一天,我发现母亲在无人的角落吃着爆米花。离大年初一过去已经有几天了。亲友们都已散去。大人们开始闲了下来。我还沉浸在寒假与春节给我带来的美好和自由之中。我忘了我是去找谁还是为了躲避谁的追赶,急匆匆地走在某个离家几栋
32、屋的一个巷子里。无意间我看到了母亲,正在往嘴巴里送着爆米花。她轻轻地咬着,咀嚼着。她脸上的表情,似乎是非常享受爆米花片带给她的愉悦感,以至于她显得有点陶醉,有点贪婪。她吃得很细致,好像一小片爆米花片,有着她细嚼慢咽的计划。她手里有个袋子,里面还有着三两片。母亲看到我,脸上立即露出惊诧进而尴尬的表情。她迅速停止了咀嚼,转身急匆匆离开了巷子。母亲只比我大25岁。我那时候才十一二岁。现在想起来,母亲那时候还很年轻,不到四十。可母亲在我心里从来没有年轻过,从我记事以来,她就是一个很心酸的老妇模样,即使新年也不能让她看起来年轻些。(选自2020年2月20日新民晚报,有删改)19.本文以“爆米花为线索,请
33、根据文章内容补全情节。(4分)母亲催父亲打爆米花_家人制作爆米花年货母亲用爆米花待客_.“我”与父亲打爆米花 .母亲躲尝爆米花 20.品味语言,回答下面问题(6分)(1)结合语境,赏析第段中加点的词语。(3分)年终于到来了。“终于”表示经过种种变化或等待之后出现的情况,文中指经过了一家人的忙碌总算盼到了过年,既表现了穷苦人家准备过年的辛苦,也写出了“我”对年的期盼(2)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第段画线的句子。(3分)她轻轻地咬着,咀嚼着。她脸上的表情,似乎是非常享受爆米花片带给她的愉悦感,以至于她显得有点陶醉,有点贪婪。这句话运用了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写出了母亲吃爆米花时陶醉享受的样子,生动形象
34、的表现了母亲对享受爆米花机会的珍惜。21.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文章第段画线句子“母亲只比我大25岁。我那时候才十一二岁。现在想起来,母亲那时候还很年轻,不到四十。可母亲在我心里从来没有年轻过,从我记事以来,她就是一个很心酸 老妇模样,即使新年也不能让她看起来年轻些”的理解?(5分)母亲在“我”心中从未年轻过,其实是我从未关注过母亲的生活,似乎母亲的操劳,对家庭的付出都是理所应当的。写出了母亲为家庭操劳的辛苦与付出。表现了“我”对儿时只顾及自己的感受不懂母亲、不能主动为母亲分忧的惭愧和内疚。表达了“我”对母亲为家庭无私付出的感激和赞美。总结全文,深化主旨。22.结合文章内容,分析第段的作用。(6分)插叙。插叙了母亲没有穿过新衣,没有吃过丰盛饭菜的生活,丰富了文章内容。表现了家境的贫苦和拮据,母亲生活的艰辛和不易。与下文母亲偷吃爆米花的形象作对比,突出了母亲节俭朴素,默默为家庭付出的性格特点。为下文母亲吃爆米花的情节做铺垫,表达了我对母亲为家庭无私付出的感激和赞美。谢 谢 大 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