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第 27 讲 从 “ 战时共产主义 ” 到 “ 斯大林模式 ”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背景 (1)国际:帝国主义对俄国进行武装干涉。 (2)国内:被推翻的地主和资产阶级企图恢复旧政权,不断发动叛乱。 2内容 (1)农业:实行 余粮收集制 。 (2)工业:企业一律收归国有,实行高度集中的管理政策。 (3)产品分配:取消自由贸易,实行实物配给制。 (4)劳动方面:实行成年人劳动义务制,规定 “ 不劳动者不得食 ” 。 3目的:集中全国物力、财力,支持军事,巩固政权。 4特点:兼有 “ 战时 ” 和 “ 共产主义 ” 特色。 5评价 (作用 ) (1)积极影响 适应了战
2、时需要,为战胜国内外敌人提供了保证。 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2)消极影响 实施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弊病和错误。 导致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二、新经济政策 1背景: 战时共产主义 政策已不适应战争结束后的新情况,导致经济、政治危机。 2内容 (1)农业:以固定的 粮食税 代替余粮收集制,农民可自由支配纳税后剩余的所有粮食。 (2)工业 改变国企高度集中管理的办法,实行经济核算。 在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大生产和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部分国有企业采取租让制和租借制的形式,实行国家资本 主义 。 (3)商业:允许商品买卖、实行自由贸易。 (4)分配制度:废除实物配给制,实行 按劳取酬 的工资制。 3评价
3、(作用 ) (1)经济 使苏俄经济走出困境,为实现工业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苏俄国民经济已基本得到恢复,人民生活有了初步好转。 (2)政治:工农联盟得到巩固,从而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疑难问答 问:新经济政策是资本主义经济政策吗? 答:不是。新经济政策是在坚持国有经济的主体地位和苏维埃领导的前提下,一定限度内通过发展资本主义,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巩固工农联盟,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的一种政策。 图示总结 列宁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三、斯大林模式 1形成 (1)工业化之路 政策: 1925 年,联共 (布 )十四大提出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优先发展 重工业
4、 。 成就:通过两个 五年计划 的建设,苏联成为一个世界工业强国,工业产量跃居欧洲第一位和世界第二位。 局限:形成不合理的经济结构,重工业比重过大,轻工业过轻、农业落后。 (2)农业全盘集体化 政策: 1927 年联共 (布 )十五大提出了 “ 农业逐步集体化 ” 的方针。 状况: 1937 年,农业集体化基本完成。 影响:为 工业化 解决了粮食、原 料、资金问题;但并未促进农业生产力的发展。 (3)形成: 1936 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 特别提示 农业集体化肩负着双重使命:一是促进农业自身的发展,把小农经济变成现代化大农业 此目的未实现 ;二是使农业为社会主义工业化服务。 2特征 (1)经济
5、方面:实行单一公有制和高度集中的 国家指令性 计划模式,排斥市场调节;优先发展重工业。 (2)政治方面:实行 高度集中 的政治体制。 (3)思想文化方面:高度集中,个人崇拜,行政干预。 3影响 【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1)经济 斯大林体制一度推动了苏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片面发展重工业, 压抑了地方和 企业 的积极性,导致经济发展失去活力。 (2)政治 保证了党对新生政权的领导;一定程度上维系了政局的稳定。 破坏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 (3)思想文化:思想理论单调划一,学术及艺术创作日趋单一,文化创造力受到极大压制。 归纳总结 “ 战时共产主义 ” 政策和 “ 斯大林模式 ” 都排斥商品
6、市场和价值规律的作用,日益阻碍经济的发展;新经济政策则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的作用,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列宁是利用商品货币关系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这是正确的;斯大林单纯利用行政手段,在很大程度上背离了列宁这一思想,最终 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苏联的第三个五年计划 苏联第三个五年计划于 1938 年开始,计划重点发展国防军事工业,同时建设军民两用产业,为未来的战争预作准备。重点是航空。 1938 年,苏联飞机产量比 1937 年翻了一番,达到 7 500 架。到 1939 年欧战爆发后,年产已经稳定在 1 万架的规模。 1940 年,苏联的武器生产额达 50 亿美元,仅次于德国,居
7、世界第二。到 1941年,以 85 亿美元的规模成为世界第一。 但在 1941 年 6 月,德国闪击苏联,第三个五年计划被迫中断。 考点一 “ 退却的年代 ” 列宁的社会主 义探索 1 “ 战时共产主义 ” 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不同点 比较项 “ 战时共产主义 ” 政策 新经济政策 含义 战争环境下的非常措施,主要在经济领域 是对 “ 战时共产主义 ” 政策的全面调整,主要是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 方式 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 逐步过渡 生产资料所有制 绝对的、彻底的公有制 多种所有制并存 分配原则 平均主义分配 多种分配形式 经济运行机制 绝对计划调节 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相结合 作用和实践
8、效果 战胜了国内外敌人,但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使国民经济迅 速恢复,并奠定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2.“ 战时共产主义 ” 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相同点 (1)前提:国家掌握主要经济命脉。 (2)目的:巩固政权,探索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途径。 (3)内容:涉及农业、工业、商业和分配等。 要求:分析材料,找出新经济政策在农业领域中的体现。 材料 1921 年 3 月,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发布告农民书说: “ 今后,粮食征收制废除,代替它的是对农产品的实物税。实物税会少于粮食征收制的数额。 ” 同年,全俄苏维埃第九次代表大会通过决议,提出:在保持
9、土地国有化的前提下,巩固农民的土地使用权,并 给农民以选择土地使用形式的自由。 1922 年 5 月,全俄中央执委会颁布土地劳动使用法,准许土地的劳动出租 (土地使用权的临时转让 )和辅助性地使用雇佣劳动。同年 10 月,全俄中央执委会通过土地法典,进一步放宽了土地的出租期限和使用雇佣劳动的范围,把租佃土地的期限延长到 12 年,并允许在承租土地上使用雇佣劳动力。列宁指出: “ 新经济政策的全部意义,就在于而且仅仅在于:要找到我们用很大的力量才能建立起来的那种新经济同农民经济的结合点。 ”“ 在农业和工业之间,除了交换,除了商业以外,就不可能有别的经济联系。问题的实质就在 这里。 ? 我们新经
10、济政策的基础和实质全在于此。 ” 摘自王斯德 20 世纪的世界史 主要信息: 答案 新经济政策在农业领域以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减轻农民负担,给予农民一定的土地使用权;允许土地转让和雇佣劳动;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加强工农业生产联系等措施。这些措施有利于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有利于促进农业生产的社会化和集约化;有利于推动城乡经济互动,促进农业生产的恢复与发展。 1 “ 战时共产主义 ” 政策的时效性 “ 战时共产主义 ” 政策作为一种非常态的经济体制的表现,它的提出和推行是与战争 形势和物资严重短缺的客观条件密切相关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尽管 “ 战时共产主义 ” 政策明显背离了经济规律,它仍然具有政治
11、上的合理性,即作为 “ 战时经济 ” 的合理性。 余伟民、郑寅达世界通史 (第三编 ) 发现问题 “ 战时共产主义 ” 政策明显违背经济规律,但仍具有政治上的合理性。 命题角度 “ 战时共产主义 ” 政策的时代必要性与过时性; “ 战时共产主义 ” 政策所体现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辩证关系。 2列宁时代经济政策的转变 不能直接凭热情,而要借助于伟大革命所产生的热情,靠个人利益的结合,靠经济核算,在这个小农国家里先建 立起牢固的桥梁,通过国家资本主义走向社会主义;否则你们就不能到达共产主义,否则你们就不能把千百【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万人引导到共产主义。 列宁十月革命四周年 发现问题 列宁
12、认可国家资本主义对于实现社会主义的重要性。 命题角度 “ 战时共产主义 ” 政策与新经济政策内容上的差异;从国情出发比较 “ 战时共产主义 ” 政策与新经济政策。 考点二 “ 剥夺的年代 ” 斯大林时代的社会主义探索 1斯大林模式的特点 (1)经济上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它否定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用行政命令管理经济。 (2)政治上实行高度集权的领导体制, 忽视民主法制,缺少群众监督,最后形成个人的高度集权。 2唯物史观 “ 斯大林模式 ” 的经验及教训 (1)经验 促进了苏联经济的迅速增长,为后来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使苏联成为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斯大林模式的创立取决
13、于当时苏联极为落后的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落后国家实现工业化的可行方式,在苏联迅速赶上并超过西方发达国家的过程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国家产生过积极的影响。 (2)教训 一定要坚持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原则,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实事求是,从 实际出发,从本国国情出发。 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农、轻、重按适当比例平衡发展。 制定政策必须考虑人民的利益,注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要求: 20 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能够完全模仿苏联实行计划经济吗?依据史料论证经济学家马寅初为什么对统制经济的态度由支持赞成变为反对抨击。 史料 20 世纪三四十年代,许多学者主张在中国实行统制经济。经济学家马寅初 1935 年在中国经济改造一书中认为统制经济源于苏联的计划经济,由于当时资本主义的自由竞争经济遭遇到严重的危机,世人 “ 一闻苏俄计划经济之成绩,安得不靡然风起,视 为宝典 ” 。马寅初还认为:面对西方国家的倾销政策,中国保护幼稚工业,除保护税外,用统制的办法,发展国内工业与之相抗,亦为今日国际经济竞争之武器;贫弱之国,除统制之外,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