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二课时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二课时 找规律(二)教案找规律(二)教案 课题 找规律(二) 单元 第七单元 学科 数学 年级 一年级 学习 目标 1. 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发现稍复杂的图形、数列与数组的排列规律,并能够根据发现 的规律进行推理,确定后续图形或数字的排列方式。 2.过程与方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概括等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历发现规律的过程,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规律美的意识。 重点 通过观察发现图形、数列的排列规律。 难点 掌握图形、数列的排列规律,并能确定后续图形或数字的排列方式。 教学过程 教学环
2、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复习旧知:找规律填空 2.导入新课 师:说的真好,这些规律都是一组图形或事物 的重复出现。其实在我们的周围还有许多的规律, 你们想知道吗?(想)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找 规律。 学生独自完 成,然后集体 交流。 通过复习, 让学生明确规律 是一组一组的出 现,为后面学习 不是这种规律的 内容做了一个衔 接的作用。 讲授新课 1.探究依次增加相同数的规律 课件出示教材例题图 师:这些图形的摆放规律有什么呢?拿出自己 的学具摆一摆。 师:有哪位小朋友愿意说说? 学生独自 摆一摆,并观 察,然后集体 交流。 通 过 动 手 实践,感性的让 学生明确图形的
3、排列规律,这样 可以使感悟更加 师:观察的真仔细。今天找到的规律与上一节 课找到的规律一样吗?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师:说的真好。原来的排列规律是一组图形或 数字的重复,而今天学习的这些图形与数并不是重 复出现的,而是依次增加相同的个数。你们能用更 简单的方法把这样的规律也表示出来吗? 师;这是一个不错的方法。(课件出示已有图 形上的数字),观察一下数字的规律是什么呢? 师:接着该填什么数? 师:数字和图形表示的规律相同,只是形式不 同而已。现在我们继续来看看另外一组正方形的变 化好吗? 2.探究依次减少相同数的规律 师:你们能找出这一组图形的排列规律吗? 师:这两组图形的规律有什么不同的? 师
4、:是的,第一组是依次增加相同的数,这一 学生:图 形的个数每次 增加 3 个。 学生自由 说一说。 学 生 尝 试,然后集体 交流:用数字 表示正方形的 个数。 学生:每 次增加 3。 学生独立 思考,然后汇 报。 深刻。 通过比较, 让学生初步感受 等差数列与上节 课排列规律的不 同,进而为解决 这类问题总结方 法做出准备。 组是依次减少相同的数。接下来,我们就来找找这 两组数列的规律好吗? 课件出示数列。 师:有谁愿意说说你的发现? 反馈:第一组数列依次增加 5,第二组数列每 次减少 2。 师:说的真清楚,那么你们能接着填下去吗? 师:找规律时,要善于发现数与数之间的和、 差关系。 3.探
5、究数组中的变化规律 课件出示教材例题。 师:老师想出了一组规律,你们能发现吗?如 果发现了请想想括号里面应该填什么数? 师:发现规律了吗? 师:真棒!那么这两个括号里分别填多少?说 说你的想法好吗? 学生观察 后,回答:图 形每次减少 2 个,数字每次 减少 3。 学生自由 说一说。 学生独自 找一找,然后 同桌交流。 学生独自 填一填,然后 集体订正。 小组合作 交流,然后交 流。 及时比较规律, 可以进一步帮助 学生归纳出等差 数列的特点。 把学习的主动权 交给学生,让学 生 通 过 合 作 交 流、探究发现数 据之间的关系, 真正体现了学生 的主体地位,同 时调动了学生学 习的积极性与主
6、 动性。 师:你们听清楚了吗?(听清楚了)那么这道 题的规律与前面的等差数列的规律还一样吗? 引导学生发现:前面是相邻的两个数之间的差 不变;而这一题是三个数之间有不变的和或差的关 系。 学 生 : 90=50+40,70= 30+40,60=20+ 40。 学生:因 40+40=80, 所 以第一个括号 填 80; 因为 50 40=10, 所以 第二个括号填 10。 学生自由 说一说。 课堂练习 1. 完成“做一做”。 2.找规律,在“?”处填上合适的数。 3.按规律,填一填。 4.找规律,填一填。 学生独自 完成,然后集 体订正。 设计有针对 性的练习题,让 学生在练习中得 到巩固,同时训 练了思维的敏捷 性与灵活性。 课堂小结 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1.每组图形、每个数或每组数都在变,我们就 学生自由 说一说,教师 通过自由说 一说,培养学生 是先要找到不变的东西才能找到规律。 2.找规律时,要善于发现数与数之间的和、差 关系。 适当加以引导 与补充。 的语言组织与表 述、归纳概括的 能力。 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