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部编版一年级下语文优质示范公开课教案第四单元【单元内容概述】人文主题本单元围绕“家人”这个主题编排了静夜思夜色端午粽彩虹四篇课文。本组课文的人文主题是要引导学生体会亲情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关心家人、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课文编排 本单元的四篇课文,静夜思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夜色用富有童趣的语言告诉孩子们要克服胆小,做个勇敢的人,就能收获美好。端午粽介绍了粽子的样子、味道和花样,以及端午节吃粽子这个习俗的由来,为读者呈现了一幅温馨的画面。彩虹描绘了一幅幅充满趣味的画面,传递了儿童关爱家人的美好情感。语文要素读好长句子和积累词语是本单元的重点,静夜思一课要引导学生读出出古诗节奏;夜色
2、一课要读好长句子的停顿,读懂句子意思,用扩词的方法积累常用词语;端午粽一课读好长句子,掌握读好长句子的方法;彩虹一课要读好多个分句构成的长句子,能读出问句的语气;积累“来去”形式的词语。另外,本课要学生能够根据信息进行简单的推断,并联系生活进行表达。【单元核心目标】1.读好长句子,积累词语和古诗。2.引导学生了解、热爱传统文化。【单元任务群目标】任务群类型任务群目标基础型学习任务群1. 认识57个生字和5个偏旁,会写28个字。2.学习用扩词的方法积累一些常用词语,归类积累“来去”形式的词语。3学写“主、门、书、我”四个带有“点”的字,了解“点的位置不同,书写先后也不同”的笔顺特点。4.朗读静夜
3、思寻隐者不遇并背诵积累。 发展型学习任务群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轻声词并积累,读好长句子及问句,注意停顿,读懂句子要表达的意思。2.积累与身体部位有关的词,归类识记带有“月字旁”的字,激发学生生活中识字的兴趣。3.能借助基本信息掌握文章的大致内容。拓展型学习任务群1.和大人一起读:妞妞赶牛。2.实践活动:(1)读读绕口令,感受绕口令的情趣。(2)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粽子的样子和味道。【单元任务群设计】7 静夜思【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热爱古诗,热爱中国传统文化。语言运用:能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思维能力:能够通过运用联系诗句、动作示意等方法理解字义。审美创造:想象画面,体会思乡古诗的韵味
4、和美好意境。【课前解析】 关注古诗结构:这首古诗语言凝练,感情真挚,意境深远,虽只有二十个字,却成功地刻画了外出游子的静夜思乡之情。学习是个内容时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画,展开合理想象,初步体会诗人因看到月亮而思念家乡的情感,对于诗句的意思,只要大体了解就行,不必要求字字落实。关注字词学习:本课要求会认9个生字,认识1个偏旁反文旁。本课要求会读、会写的字可以和熟字组成常用的词语,如思念、窗前、月光、高低、故人、故乡。掌握“心字底”的书写要点。“前”写的要上紧下松,下面部分的“月”的“撇”变成“竖”。“乡”两个撇折的撇相互平行,折也要相互平行,整个字稳稳站立。关注朗读:让学生在读准、读通的基础上,
5、注意古诗的停顿,读出诗歌的节奏。教师可通过音乐烘托、图画展现的方式,让诗中描绘的景象留在学生的脑海里,熟读成诵。【教学目标】1.认识“静、夜”等10个生字和反文旁1个偏旁,会写“思、床”等7个字。2.能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3.想象画面,初步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象。【教学重点】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读出古诗节奏;背诵古诗。【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 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静、夜”等10个生字,认识反文旁,会写“前、光、乡”3个字。2.能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读出古诗节奏。【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解诗题,知作者。1
6、.导入新课,学习新字。(出示课件3)教师导入:小朋友们会读这首古诗吗?指名朗读,复习已学的李白的古诗:古朗月行。师生互动,说说对李白的了解,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教师继续导入:今天我们就再来学习一首李白的古诗静夜思。教师出示课题并板书:静夜思。2.解诗题,学写字。 (出示课件4)教师引导学生齐读诗题。教师引导:这三个字你们认识吗?能给它们找找伙伴吗?重点认读生字“夜”。学生交流后出示词语“安静、夜晚、思念”教师提出要求:你们能连起来说说题目的意思吗?预设学生根据课件提示回答。教师引导:在这样安静的夜晚,大诗人李白在思念什么呢?让我们走进这首诗。 (出示课件5)教师引导学写“思”:请仔细观察,分析
7、字形,说说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你怎样写才能把这个字写好?预设:田心 =思,“田”字的竖写在竖中线上。教师总结:书写“思”时要上收下放,注意心字底略宽,其中卧钩是关键笔画,同时还要注意写好三个点的位置。学生书空、描红、临写,教师巡视相机指导,并提醒学生书写姿势。3.知作者。 (出示课件6)教师引导学生了解作者。(设计意图:学生在课内交流对诗人李白的认识,调动学生运用已知经验,关注学生已知世界,注重学生的个性体验,满足了部分学生的表现欲望,也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同时为整体感知诗意做好铺垫。)二、初读古诗,认识生字。1.初读古诗。(出示课件7)教师出示课文朗读视频,提出听读要求:借助拼音把字读正确,
8、把诗句读通、读顺,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学生自由读古诗,并圈画生字。2.学习字词(1)(出示课件8)出示生字:静 夜 思 床 光疑 举 望 低 故请学生当小老师领读,读得好的表扬,读得不准的及时正音。教师相机指导读好“床、光、望”的后鼻音ang。(2)(出示课件9)出示词语: 安静 夜晚 思乡 木床 月光怀疑 举手 看望 低头 故乡教师引导读准词语:先自己读词语,读准字音。再同桌互相读,互相纠正。去掉拼音,学生接龙读词语,检查认读情况。(3) (出示课件10)学偏旁:教师引导:“故”字有个偏旁,大家认识吗?这是反文旁,带有反文旁的字还有“放、数”。学生跟读词语。(4)教师引导学习识字方法:(出示
9、课件11)熟字加部件:故=古+攵,床=木+广。(出示课件12)熟字比较:“底”和“低”,“忘”和“望”,“凝”和“疑”字形相近。(出示课件13)生活识字:“光”和“夜”是常见字,给生字组词,如月夜、黑夜、月光、灯光。(出示课件14)动作识记:“举头”“低头”。(出示课件15)“青”字族比较识字:青+争=静。(出示课件16)教师指导学生熟字组词,并大声朗读所出示的词语,加深“思、窗、前、光、故、乡”等生字的认识。学生同桌互相读一读,再请同学单独读一读。(出示课件17)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识字游戏:看到小朋友学得这么认真,月亮姐姐带着许多星星也赶来凑热闹了。月亮姐姐说:“星星上有你们刚刚认识的字宝宝,
10、谁能认出这些字宝宝,这颗星星就送给谁。”预设学生做“摘星星”的游戏,教师相机指导。(设计意图:让学生在一起交流识字的方法,可以加深学生对生字的记忆,也为其他学生提供了识字的方法与途径。通过各种形式的游戏巩固生字,让学生在快乐有趣的氛围中完成生字的识记。)三、再读古诗,学写生字。1.指导朗读。(出示课件18)教师引导出示要求:同学们,读古诗,不仅要读准字音,还要读出古诗的节奏。现在老师送给你们一根魔法棒,当你在诗中看到它,就可以稍微停顿一下。自己试着读一读吧。教师强调“光、霜、乡”的韵母。学生自由读。教师明确评价标准: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出诗句之间的停顿,读出诗歌节奏。指名读,师生互评。预设:
11、通过前面的学习,多数学生可以读得一字不差,并且根据分隔符“/”,可以做到合理停顿,读出句子节奏。教师可引导学生借助图画,初步了解诗意,帮助学生读出诗歌节奏。齐声朗读课文。(设计意图:先读好字词,再读通句子,便能把诗歌读正确,从而进一步读出诗歌节奏。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让学生人人参与,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2.学写生字。(出示课件19)教师指导:这篇课文中有7个会写字,请大家先认真观察它们的字形结构,预设学生发现并分类说出字的结构。教师指导学写生字:前、光、乡。(出示课件20)学习生字“前”。 教师一边板书提醒学生书写要点:书写“前”时,要写得上紧下松,下面部分的“月”的一撇要变
12、成一竖。学生书空、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出示课件21)学习生字“思”。 教师提醒书写要点:书写“前”时,要写得上紧下松,下面部分的“月”的一撇要变成一竖。学生书空、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出示课件22)教师指导学写“乡”,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找出书写的时候需要注意的地方。预设:两个撇折写得大小均匀。教师提醒学生书写时注意:“乡”的两个撇折转折处基本对齐,第一个撇折在竖中线上起笔,第二个撇折略微上扬。学生书空、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同时提示写字时的坐姿与执笔姿势。教师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会了朗诵古诗,下节课我们再来一起感受这首古诗的意境美吧。(设计意图:教师关注学生写字姿势,培养
13、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引导学生写好关键笔画,注意笔顺规则和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五、课堂演练(出示课件23)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会写“床、低、故”3个生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3.想象画面,初步感受诗歌所描绘的景象。【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1.教师导入:上节课,我们朗读学习了古诗静夜思,这节课我们来一起感受这首古诗描绘的景象。教师板书课题:静夜思(出示课件24)教师复习导入:现在我们先来检查一下古诗中的生字你还认识不认识,我们一起来做一个生字卡片翻一番的游戏。学生认读,教师指正点评。学生展示,教师点评。2. (出示课件25)教师继续引导:生字大家认读的非常好,那么
14、古诗朗读你是不是一样能做的很好呢?现在请男女生比赛读一读,看哪一组读得好。男女生轮流朗读,教师点评。二、互动课堂,走进古诗1.明诗意。(出示课件26)教师指导:请同学们读古诗,并观察插图,说一说这首诗的大致意思,想象诗句描写的画面。 (1)学习古诗一、二句。(出示课件27)教师提出要求: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注意诗句间合理停顿。学生齐声朗读。教师引导学生想画面,说意思:“霜”是一种天气现象,就是“秋霜降”的霜。出示“霜”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诗意。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在哪里见过霜?预设:深秋或冬天,我们可以在玻璃上、田野里看见霜。教师追问:李白床前到底是月光,还是霜?预设1:月光。预设2:霜。
15、引导学生理解床前洒满的月光好像铺在地上的白霜。顺势理解难懂的字“疑”。 教师小结:“疑”是“好像”的意思,它生动地表达了诗人睡梦初醒,恍惚中将照射在床前的清冷月光看作是铺在地上的白霜。而“霜”字用得更妙,既形容了月光的皎洁,又表达了季节的寒冷。教师板书:明月光 霜同桌相互说一说诗句的意思,只要大致对即可。学生再次朗读一、二句。提出要求:朗读时放慢节奏,边读边想象画面。鼓励学生尝试背诵一、二句。(2)学习三、四句。(出示课件28)教师提出要求: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注意诗句间合理停顿。学生自由朗读诗句,想象画面,根据课件提示,填空说说诗句意思。(出示课件29)教师通过做动作表演、组成常用词语的方
16、式,帮助学生理解“举”“思”。教师小结:诗人抬起头看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低下头思念家乡。“低头”这一动作描绘出诗人完全处于沉思之中,而“思”字又给我们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望着空中的明月,诗人触景生情,想到这正是一家人团聚的时候,而自己却远游在外,远离亲人,不由得心生感慨,思念家乡学生齐读三、四句。教师板书:举头 望明月 低头 思故乡(出示课件30)教师提出要求: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呢?谁来填一填?预设学生完成填空。朗读时,放慢节奏,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鼓励学生尝试背诵三、四句。指导朗读,读出诗歌韵味。(出示课件31)教师提出要求:借助图画,了解诗意的基础上,想象着画面来读,读出诗歌的
17、节奏。出示全文,学生齐读。2悟诗情。(出示课件32)教师提出要求:想象画面读古诗,说说你的感受。(出示课件33)教师引导想想诗歌画面:一二句写出了夜深人静的景象,描写景物。教师板书:夜深人静(出示课件34)教师继续引导:三四句是写人的动作和心理活动思念家乡。教师板书:思念故乡(出示课件35)教师提问:你有没有思念故乡的经历?你觉得李白会思念故乡的什么呢? 预设学生根据生活体验回答问题,教师适时点评。(出示课件36)教师提问:既然李白这么思念家乡,他为什么不回家呢? 咱们来了解一下当时的背景。(出示课件37)教师总结:看到圆月,诗人想到了团圆,但是此时他正出游在外,所以不免引发了思念家乡的情感。
18、(出示课件38)教师继续引导:同学们,现在请你们把自己想象成李白,远离家乡,远离亲人,在一个静静的夜晚,站在窗前望着明月尝试背诵全文。(出示课件39)出示课件音频,学生听一听,唱一唱,教师随堂指导。3. 背诵指导。(出示课件40)教师出示课件,学生借助图画填一填,背一背。(设计意图:给学生创设宽松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充分的参与到学习中,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自己说出诗意及诗歌所描绘的画面,激发学生对阅读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4. 学写字。(出示课件41、42)教师出示生字,引导学生写字:同学们的古诗朗诵得非常好,这节课,我们接着学写本课的三个生字宝宝“床、低、故”。(1)学
19、习生字“床”。教师提示:“广”的点和“木”的竖,都在竖中线上。广字旁的横不宜过长。学生独立描红、临写。(2)学习生字“低”。教师引导:仔细观察,找出书写时需要注意的地方。预设:书写“低”时,左窄右宽,右边最后一笔“点”不能丢掉。教师范写,提醒学生书写时注意:“低”右边第二笔是“竖提”,最后一笔是“点”。学生独立描红、临写。(3)学习生字“故”。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找出书写的时候需要注意的地方。预设:“故”右边是反文旁。教师范写,提醒学生书写时注意:“故”左右两部分宽窄相等,书写时要注意笔画的穿插,尽量向中间靠拢,避免结构松散。强调反文和折文的区别。学生独立描红、临写。三、课文小结,拓展延伸1
20、.课文小结(出示课件44)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月夜看到皎洁、凄清的月光,想起家乡、亲人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故乡、亲人无尽的思念之情。2.拓展延伸(出示课件45)教师引导学生朗读月下独酌,体会这首诗的感情。四、课堂演练(出示课件46、47)【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古诗静夜思是人们早已耳熟能详,一年级的孩子已经把它背得滚瓜烂熟。面对这样熟悉的古诗,老师还有什么可教给一年级孩子的呢?首先,应花精力突破识字的难点。新教材要求孩子识记的字特别多。我在引导学生认读生字时,鼓励他们一起讨论生字的字形,采用孩子们喜欢的识字方法进行识字教学,以此来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诗中三拼音较多,又大多是带“ang”的后鼻音
21、,读准确还不是很简单的事,所以得在这些三拼音的朗读上下工夫。其次,引导孩子们初步感受古诗所描写的美好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仍然是古诗教学的必要目标,所以我安排了一系列的读,通过齐读、指名读、表演读等多种形式的读,以读代讲,让学生的每一次朗读都指向不同的目标,如,读正确,读出诗歌节奏,熟读成诵等。学生在这样宽松的学习氛围中,通过反复阅读,自己便能说出古诗的大概意思及其所描绘的画面。除此之外,为了让学生增加体验感,我创设了一些情景,比如:假如你是李白,你当时在思念故乡的什么人?你想对他说什么呢?这样设计更能培养学生积极动脑思考,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增强学生的兴趣,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的交际能力和创新能力,思念家乡的情感态度也得到了升华。第 13 页 共 1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