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一、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一)(一).农业农业1.耕种制度:一年两熟在南方已经相当普及,有些地方还可以一年三熟,提高了粮食产量。2.经济结构:一些地区出现种植经济作物的农户,对传统自然经济结构有一定突破。棉花种植推广(黄道婆)3.边疆地区:获得进一步开发有显著进步。4.人口:户口增长是农业发展的重要指标,是一个划时代标志一、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一、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二)手工业(二)手工业1.制瓷业 宋朝制瓷技术有重要改进,出现了以五大名窑。元朝烧出了新型彩绘瓷器彩绘瓷器 青花瓷和釉里红。(期中:考题 唐三彩)宋元时期,瓷器大量出口海外,成为中华文明新的物质象征。2.矿冶业:
2、煤的开采,东京普遍使用煤作燃料3.印刷业:雕版印刷相当普及,毕昇发明活字印刷 作用:推动文化普及,带动造纸业发展元朝青花瓷和青花釉里红开光镂花罐 汝窑 官窑 定窑 哥窑 钧窑 井田制被看作上古的理想王道,复井田的呼声在宋代很高。北宋思想家张载认为,“治天下不由井地,终无由得平,周道止是均平”;李覯也提出限制私人占有土地,“各有顷数,不得过制”。这些呼声()A反映出宋儒思想复古守旧 B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要求C体现了士人的济世安民情怀D推动政府实行抑制兼并政策材料“治天下不由井地,终无由得平,周道止是均平”的大致意思为恢复井田,将天下的土地平均分配给农民,结合所学可知北宋时期,土地兼并问题严重,社
3、会贫富分化加剧社会危机。“复井田”等主张反映出士大夫对国计民生的关注,表达对社会现状的不满,体现了士人的济世安民情怀,C项正确;下图为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国宝级文物。这件国宝可以用来说明()A台湾精湛的手工技艺B博大兼容的大唐气象C宋代特色瓷器的风采D明清贵族的日常生活根据材料“汝窑”及所学可知,宋代汝窑是五大名窑之一,釉色为青、豆绿、粉绿,有“宋瓷之冠”的荣誉。此国宝为宋代特色瓷器的风采。C项正确;宋朝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下列属于宋朝经济领域进步表现的是()A南方植棉逐渐普遍B稻麦复种制的普及C纸币开始出现 D青花瓷生产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4、,宋朝产生最早的纸币交子,C项正确;北宋初年,地方官员薛奎在管理兴州铁监时,曾“发调兵三百人采铁,而岁人不偿费。”之后薛奎上奏朝廷,改变做法:“听民自采,所输辄倍之。”因此,多地官府开始效仿这一做法,冶铁收入大增。材料反映了宋代()A政府调整了手工业经营结构 B民营手工业超越官营手工业C地方政府财政自主性的提升 D官营手工业生产技术的进步材料信息表明,宋代官府将原先官营手工业经营的矿产交由民营手工业去开采,因此反映了政府调整了手工业经营结构,A项正确;二、商业和城市的繁荣二、商业和城市的繁荣(一)商业发展(一)商业发展(1)基层市场蓬勃涌现。官方榷场,民间草市(2)商品流通规模的扩大,货币需求
5、量剧增。开始出现纸币(交子)。(3)海外贸易繁荣,外贸税收成为国库重要财源中国最早的纸币交子宋元商业繁荣表现 市场扩大 贸易增长城市发展边境市场(少数民族)基层市场(平民大众)海外市场(国际贸易)货币商业税北宋东京城(开封)南宋临安城(杭州)元大都(北京)补充:商业发展的原因、海外贸易发达的原因?商业发展的原因:1.农业、手工业的发展2.大一统带来的稳定局面3.交通系统的发展4.纸币的流通海外贸易发达的原因1.经济重心南移,南方农业、手工业、商品经济的发展2.政府的重视鼓励:市舶司管理3.造船、航海技术进步4.北方战乱,路上丝路不通二、商业和城市的繁荣二、商业和城市的繁荣(二)城市繁荣(二)城
6、市繁荣1.北宋东京和南宋临安人口多时均超出百万2.市场活跃,交易频繁,娱乐活动丰富多彩。元大都是当时北方最大的经济中心和商品集散地。元大都城复原平面图北宋娱乐场所瓦子补充:宋城市发展特点(考题)1.打破坊市界限,出现街市2.突破时间限制,出现夜市、草市3.城市经济功能大大增强4.出现娱乐场所”瓦子“5.沿海港口城市走向繁荣6.出现最早的纸币:交子北宋汴京艺术品市场有时在凌晨出市,至晓即散,有“鬼市”之称,与开封城叫卖食品的早市相接。这一生活图景的出现表明北宋()A城市商业限制有所放松B重农抑商政策遭到废弃C农业生产技术取得进步D商业契约得到普遍应用依据材料“北宋汴京艺术品市场有时在凌晨出市,至
7、晓即散与开封城叫卖食品的早市相接”,可以看出北宋时期早市夜市昼夜相连,商业活动有一定程度的放松,A项正确;宋元时期经济较之前代有明显的发展。下列史实能为此观点提供证据的有()稻麦复种制的推广提高了粮食产量五大名窑所产的瓷器扬名中外外贸税收成为国库的重要财源关中地区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A B C D结合所学可知,宋元时期稻麦复种制的推广提高了粮食产量;宋代出现了五大名窑,通过陆上和海上两条丝绸之路,五大名窑所产的瓷器扬名中外;宋代海外贸易繁荣,外贸税收成为国库的重要财源。正确,A项正确;宋代上层社会嫁娶前,先问的是聘财多少,上层社会之外的婚姻关系亦是如此,宗室贵戚因财与平民联姻也已不是稀罕事。这一
8、现象说明宋代()A宗族观念出现松动 B社会上出现自由婚姻的风气C男女地位日趋平等 D商品经济发展影响社会观念根据材料“先问的是聘财多少”“宗室贵戚因财与平民联姻也已不是稀罕事”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代商品经济高度发达,冲击着人们传统的社会观念,重聘财、厚嫁的婚姻观念随之形成,D项正确;自宋元起,纸大部分用于印刷书籍、佛经、会子(早期的纸币)等。在日常生活中也出现很多纸制品,如纸织画、纸衣、纸被纸枕等。这反映出宋元时期()A民间信仰发生重大变化B印刷技术发展丰富了民众生活C科举制录取人数的扩大D民众生活与市场联系的紧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元时期,纸张产量增多,不仅被用来印刷书籍、佛经等,还
9、被制作为多种纸制品,进入百姓的日常生活,反映出当时民众生活与市场联系的紧密,D项正确;三、经济重心南移三、经济重心南移1.自唐朝中叶以来,南方的经济实力渐渐超过北方。2.北宋在经济上对南方依赖明显,户口分布南多北寡的格局也已定型。3.南宋进一步奠定了南方的经济重心地位。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4.元朝的南北经济差距继续扩大,全国大部分人口和税收集中在江南。元朝重新开通了大运河,开辟了长途海运航线元朝运河、海运路线图(二)原因:江南开发(三)影响1.南方经济发展带动文化的进步:北宋南方人优势明显,南北分卷。南宋江浙人才集中2.促进中国古代经济的发展,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繁荣奠
10、定基础。3.促进民族交融4.促进海外贸易的发展,加强同周边国家的联系5.促进人口布局的变化:南多北少局限:某些地区过度开发,破坏生态环境三、经济重心南移三、经济重心南移学案学案朝代表现特征规律魏晋南北朝(永嘉南渡)初步形成稻麦兼种、水陆互补的作物体系,耕地面积和产量大幅度提高。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出现了拥有上百万人口的大城市江南得到初步开发古代中国经济重心南移,一是由北向南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和江南一带,二是由内地向沿海逐渐转移中唐以后(安史之乱)南方经济继续加速发展,逐渐赶上北方南方经济总量基本持平南宋时期(靖康之变)经济上南强于北的局面完全确立,南方正式成为中国古代的经济重心经济重
11、心南移完成古代中国经济重心南移的阶段(标志)和规律古代中国经济重心南移的阶段(标志)和规律北宋实行划分坊郭户等的政策。辽州(今山西)“一户开饼店为活,日掠房钱六文”,定为第四等。另一户家业二十七贯文,定为第五等。而两浙路,坊郭户家业不及二百千免输役钱。材料说明宋代()A坊郭户是纳税的主体B城市民户普遍贫困C南北经济发展不平衡 D重农抑商政策改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宋时期,与北方相比,南方城市居民的经济收入相对较多,赋税负担却相对较轻,说明当时南北经济发展不平衡,C项正确,宋元时期流行“苏湖熟,天下足”,明清时期变成了“湖广(湖南、湖北)熟,天下足”,这两句谚语的变化表明()A明清时期两湖地区取
12、代江浙成为粮食主要产区B因战乱破坏,宋到明清江南地区农业日益萎缩C明清时期江浙地区转型为重要工商业发展中心D明清时期全国经济的重心转移到长江中游地区据材料“宋元时期流行苏湖熟,天下足,明清时期变成了湖广(湖南、湖北)熟,天下足”并结合所学可知,明代江南地区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粮食作物种植面积不断减少,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导致粮食生产中心逐渐转移到两湖地区,即有“苏湖熟,天下足”变成了“湖广(湖南、湖北)熟,天下足”,A项正确;中唐时,“天下”即“以江淮为国命”。北宋建立初期,宋太祖说:“中国自五代以来,兵连祸结,帑藏空虚。必先取巴蜀,次及广南、江南,则国用富饶矣。”此言反映了中唐至宋初(
13、)A南方经济获得较大发展B经济重心已完成南移C政治中心移至江淮地区D政府的财政危机加剧根据材料“以江淮为国命”、“必先取巴蜀,次及广南、江南,则国用富饶矣”可知,中唐时期江淮地区经济地位很重要;北宋初年,巴蜀、广南、江南等南方地区的经济地位提升,说明这一时期南方经济获得较大发展,A项正确;元杂剧的繁盛,起初以大都为中心。元成宗时期,南方杭州等地的杂剧后来居上。元杂剧的创作和演出中心逐步南移。对此现象解释合理的是()A剧作家和演出者多是南方士人 B政府对元杂剧的高度重视C杭州是当时全国政治文化中心D南方经济文化影响力上升根据材料“元杂剧的创作和演出中心逐步南移”,可知元杂剧创作中心南移,其根本原
14、因是南方经济发达、城市繁荣,市民文化活跃,D项正确;四、社会的变化四、社会的变化(一)(社会流动性加强(一)(社会流动性加强)隋唐时期,门第观念仍然十分流行。1.宋朝,科举制度完善,不仅原则上面向全社会开放,而且更加强调公平竞争。大批平民家庭的士人进入政坛2.婚姻择偶观念发生变化,以当下政治、经济地位为重,而不再关心祖先名望。(二)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人身束缚关系松弛(二)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人身束缚关系松弛1.贱民阶层减少2.世袭奴婢减少,多来自雇佣3.农民与地主签订契约,较少受到契约以外的人身束缚四、社会的变化四、社会的变化(三)(三)国家对社会控制的松懈国家对社会控制的松懈1.土地买卖、
15、典当基本不加干预。2.对于百姓迁移住所、更换职业,以及日常生活标准,官府的限制也比前代更为松弛。主要特点有:一、农业有重大开展。北宋时,土地得到充分利用,南北农作物品种更多地得到交流,农产品的商品化加强;全国的经济重心南移完成。二、手工业生产技术和癸末有进一步开展。三、商品经济活泼。宋代城市和商业兴盛,出现了纸币。四、对外贸易繁荣。宋代设置专门机构管理对外贸易;元代的外贸港口扬名海外。课程小结史料记载,北宋时,曹州商人于令仪的子侄多人考中进士;南宋时,建安人叶德孚买田贩茶,后获得“乡荐”,娶宗室女,投将士郎。这些记载可以用来说明,宋代()A特权阶层的根基被铲除B社会等级观念消失C官员整体素质大
16、幅提升D重农抑商政策松动宋朝,商人子弟考中进士,商人与宗室女联姻,说明宋朝重农抑商政策松动,社会门第观念淡化,D项正确;宋代,科举制原则上向全社会开放,大批出身平民家庭的士人进入政坛;人们的婚姻择偶也以当下政治、经济地位为重,而不再关心祖先名望。这反映当时()A社会风气相对包容开放B四民社会趋于瓦解C国家对社会的控制减弱D封建等级观念淡化根据材料“科举制原则上向全社会开放人们的婚姻择偶也以当下的经济、政治为重”可知,宋代选官和婚姻中,门第的重要性下降了,体现社会风气相对包容开放,A项正确;朱熹曾言“男女婚嫁,必择富民,以利其奁聘之多”,这反映了宋朝()A门第观念淡化B男女身份平等C国家控制放松
17、 D阶层流动加剧根据材料“男女婚嫁,必择富民,以利其奁聘之多”可知,宋代婚姻看重金钱,选择富民,导致门第观念淡化,A项正确;唐代法律规定“奴婢贱人,律比畜产”;宋代中期以后法律上则将“奴婢”之名改为“人力”“女使”,佃户、雇工、人力、女使等皆为国家“编户齐民”。这表明宋代()A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B政府对民众控制力减弱C儒家民本思想得到贯彻D封建等级制度走向解体根据材料“奴婢”由唐代的“畜产”到宋代的”人力”、“女使”、“编户齐民”等可知身份地位提升,这说明社会成员的身份趋于平等,A项正确;课 堂 总 结课 堂 总 结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商业和城市的繁荣商业和城市的繁荣经济重心南移经济重心南移社会的变化社会的变化农业农业耕种制度耕种制度经济结构经济结构棉花棉花的种植和推广的种植和推广边疆地区获得进一步开发边疆地区获得进一步开发宋:五大名窑宋:五大名窑元:元:青花瓷青花瓷、釉里红、釉里红瓷器大量出口海外瓷器大量出口海外制瓷业制瓷业矿冶业矿冶业煤煤印刷业印刷业手工业手工业商业发展商业发展海外贸易海外贸易城市繁荣城市繁荣宋元时期的南移进程宋元时期的南移进程经济中心南移的影响经济中心南移的影响门第观念淡化【宋朝科举制度的发展】门第观念淡化【宋朝科举制度的发展】人身束缚的松弛人身束缚的松弛国家对社会控制的松懈国家对社会控制的松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