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三历史复习备考(一)中国古代史专题整合中外历史纲要(上)中外历史纲要(上)目录目录一 中国古代两对矛盾二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三 古代中国儒家思想四 中国古代赋税制度一、中国古代两对矛盾(1)君相矛盾,历代帝王都通过一定的手段来抑制相权加强皇权。(2)中央和地方的矛盾,总体趋势是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逐步加强。中央与地方君权与相权秦郡县制三公九卿制汉汉初:郡国并行制汉武帝:推恩令,刺史制中外朝制度唐三省六部制宋收精兵,派文官,设转运使二府三司制(把财政、军政和行政权分开来削弱相权)元行省制一省制(相权反弹)明废行省,设三司废除丞相,设内阁清军机处(顶峰)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确立背景、基本特征、内容和
2、影响(1)背景:公元前221年,秦朝统一。(2)特征:权力的高度集中。首先表现为皇权至上;另一体现是“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3)内容 中央官制: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地方官制废分封,置郡县(郡守和县令由皇帝直接任免。县以下有乡、里等基层机构)。制订了一套选拔和考核官吏的制度。制定法律,加强皇权,巩固中央集权。(4)影响 积极: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奠定了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制度的基础;提高了行政效率,强化了对地方的控制,影响后世。消极:加强了对人民的压榨,激化了阶级矛盾,导致秦朝二世而亡。三公九卿制的职责分工及其作用(1)职责分工:丞相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御史大夫掌管律令、图籍,并负责
3、监察百官;太尉协助皇帝管理军务。(2)作用:各官员之间互相牵制和配合,有利于减少决策失误,也使军国大事操纵在皇帝手中。三省六部制的职责分工、特点和作用 (1)职权:中书省草拟颁发皇帝诏令;门下省掌审议,审核政令;尚书省执行政令,尚书省下设六部。(2)特点:三省互相牵制,互相监督;分工明确。(3)影响: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皇权。宋、元三省六部制的演变及三省六部制度的影响(1)演变 宋朝:二府三司制:“中书门下”行政、枢密院军事、“三司”财政。元朝在中央设中书省。(2)影响:三省六部制的确立标志着中国古代政治体制发生了深刻变化,决策、审议、执行权力的分解,既明确了行政分工,又使三省互相牵制,对后
4、世的国家体制产生了深远影响。二、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变化(1)先秦时期:世官制,贵胄子弟世代继承。(2)秦:军功爵制。(3)汉:察举制,举孝廉。(4)魏晋南北朝时期:九品中正制,对德才进行评定。(5)隋唐及以后:科举制,考试选官。1905年废除。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历程及科举制的影响(1)历程 西周:世卿世禄制;标准:血缘世袭。战国汉初:军功爵制度;标准:军功。汉武帝:实行察举制和征辟制。(前者是让各郡国每年向国家推荐人才,后者是中央和地方官府向社会征聘人才)。标准:德才。东汉末年开始,采用九品中正制选拔人才。标准:门第。隋朝:隋炀帝时设进士科,以试策取士;唐代:科举制成为中央统一分科、定期举
5、行的考试选官制度。科举制的选拔标准:考试成绩。(2)影响 科举制的创立为不具有贵族身份的士人提供了参政机会,扩大了统治的社会基础,把官吏的选拔权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提高了官员文化素质,促进了官僚体制的进一步成熟。成为中华帝国长期保持繁荣的制度保障之一。明清时期的八股取士成为束缚人们思想的工具。三、古代中国儒家思想体系(1)春秋:产生。(2)战国:发展。(3)秦朝:遭到打击。(4)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尊崇儒术”,确立了正统地位。(5)魏晋南北朝至隋唐:儒、道、佛三教并行,儒学正统地位受到冲击。(6)南宋+明朝:发展到理学新阶段,成为官方哲学。(7)清朝:批判继承。总体说来,自汉武帝开始
6、,儒学成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历代虽有变化,或受冲击,诸多思想家也对儒学内容进行了丰富、创新和发展,但儒学一直是主流。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特点及原因?16世纪后中国没有产生近代科学的原因?(1)特点:在内容上,具有很强的实用性;研究方法上,大多是对生产经验的直接记载或对自然现象的直观描述,具有较强的经验性。在应用上,主要服务于生产和巩固统治的需要。(2)中国古代科技高度发达的原因: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农耕经济的高度繁荣;中央集权国家的支持和组织;政局稳定、经济繁荣、道路畅通;个人作用和劳动人民的智慧。(3)没有产生近代科学的原因: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固有的分散性和狭隘性;封建统治者实行“重农抑
7、商”“闭关锁国”政策;明清统治者实行文化专制主义;教育的落后。日趋腐朽的封建制度是阻碍中国近代科学出现的最根本原因。四、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沿革简史春秋鲁国初税亩(1)演变:公元前685年,齐国管仲改革,“相地而衰征”;公元前645年,晋国“作爰田”;公元前594年,鲁国初税亩;公元前356年商鞅变法平赋税。(2)意义:实际上承认了土地私有的合法性,即承认了私田主人对土 地的所有权,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是古代征收土地税的开始。秦汉编户齐民起源:凡政府控制的户口都必须按姓名、年龄、籍贯、身份、相貌、财富情况等项目一一载入户籍,作为国家征收赋税和征发徭役、兵役的依据;被正式编入政府户籍的平民百姓,称
8、为“编户齐民”。北魏孝文帝改革实行租调制(1)原因:以均田制为基础的赋役制度。(2)内容:租,田租,缴纳谷物粟二石;调,户税,缴纳布或者帛一匹。(3)作用:使农民负担大为减轻;许多受庇于豪强的农民也纷纷转向政府,成为国家的编户齐民,增加了政府的收入。隋唐租庸调制(1)目的:轻徭薄赋,既缓和阶级矛盾,又保证国家财政收入。(2)内容:凡是均田民户,不论其家授田多少,均按丁交纳定额的赋税“租”“调”,并服一定的徭役“庸”(每年20天),但是可以纳绢或布来代役。(3)作用:纳绢代役,保证了农业生产时间,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提高了农民生产的自主性;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唐中后期杨炎改革,实行两
9、税法(1)原因: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土地兼并严重,政府手里无地可分,均田制遭到破坏,租庸调制也无法维持,国家财政收入减少。(2)内容:分为夏秋两季征税,每户按人丁和资产交纳户税,按田亩交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3)意义:统一了税制,简化了名目,既保证了财政税收,又避免官吏敲诈摊派。贵族、官僚、商人都要交税,扩大了税源,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相对减轻了农民负担。“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它标志着征税标准由以人丁为主逐渐过渡到以土地财产多少为主,是中国赋税制度的转折点。明后期张居正改革,实行“一条鞭法”(1)背景: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发展,土地兼并加剧,阶级矛盾激化,财政拮据;在
10、封建社会的前期,人头税重于田赋,农民负担沉重。(2)内容:以家庭为单位,按人丁数和田亩数,算出综合指数,统一征收白银。(3)意义:保证了国家的财政收入;赋税负担趋于合理,相对减轻农民负担;有利于货币流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农业商品化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增长;化繁为简,防止地方官僚贪污公款,提高行政效率。清前期实行摊丁入亩,征收地丁银(1)背景:历代赋税制度下,农民负担过重,影响社会安定;人头税使隐蔽人口现象严重,影响国家财政收入。(2)康熙帝固定人头税:1712年,规定“滋生人丁,永不加赋”。(3)雍正帝摊丁入亩:1723年,地丁合一,又称“摊丁入亩”,丁随地起,即把丁银全部摊入地亩中征收,开始了单一的土地标准征税。(4)意义:减轻了无地、少地农民的经济负担,有利于社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征收白银,刺激了商品经济发展;劳动者有了较大的人身自由,又有利于手工业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赋税规则的简化,有利于政府征收,保证封建国家的财政收入。趋势:中国古代赋税制度演变规律(1)征税标准由以人丁为主逐步向以土地财产为主转变,直至取消人头税,反映了封建国家对农民人身控制的松驰。(2)赋税方式由实物为主到货币为主转变,是封建社会后期商品经济活跃及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相应反映。(3)征税时间由不定时逐渐发展为基本定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