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坏习惯养成了,一辈子都吃它的亏,想改也不容易。然而良好的行为习惯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养成的,而是需要长期地观察、积累,在不断的纠正中逐渐形成。一、行为习惯对幼儿成长的意义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习惯是一种顽强的力量,可以主宰一生”,这句话道出了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首先,良好的行为习惯有利于幼儿的身体健康。比如幼儿注意自身的衣裤整洁、身体的清洁、饭前便后自觉洗手这些行为习惯一旦养成,就能够促进幼儿的身体健康;其次,良好的行为习惯有利于幼儿自信心的提高。主要表现为:幼儿在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的时候,此时有良好的行为习惯(比如有秩序、有条理等),这些都有利于幼儿成功的完
2、成事件,从而提高幼儿的自信心;最后,良好的行为习惯有利于幼儿今后成就事业。能够很好的集中注意力、做事情持之以恒有毅力、勇于克服困难等这些从小养成的良好的行为习惯,都将成为成就幼儿今后事业的重要的行为习惯。幼儿养成了好的行为习惯,许多学习生活中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反之,会为其学习生活和今后的发展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因此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十分有必要的。二、进餐习惯与行为习惯的关系进餐习惯是幼儿时期需要培养的行为习惯中的一部分。幼儿期正是生长发育的迅速期,也是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期,这一时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将影响着幼儿一生的发展。幼儿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
3、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良好的进餐习惯能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成长,而健康的前提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幼儿从小养成良好的饮食,进餐习惯。三、进餐时不良行为习惯表现从理论上讲,正常发育的幼儿在三岁左右都应该有独立进食的能力。良好的进餐习惯是培养幼儿能够自理、独立生活的开端,因此在早期教育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王方. 改善幼儿进餐行为的个案研究J.早期教育.2008.(1).但是在实际生活中依然存在很多在进餐时的不良行为习惯,笔者利用观察记录法总结了以下几个方面:(一)不能有序地取饭,吵闹声比较大在进餐之前,教师都是准备好每个人的饭碗,由幼儿从前到后依次传送,在这个期间就会出现幼儿挑三拣四,饭碗堆积在
4、一处,不能有序地取饭等现象。例如我班的陈源慧等小朋友他们都是坐在前排的,老师盛好的饭摆放在他们的面前,他们却不能有序的传送给后面的小朋友,一旦有老师提醒他们时,他们快速地连续把几碗饭都传给了后面的小朋友,导致后排的桌上剩余。在传送的过程中幼儿挑三拣四,出现争抢的想象,所以吵闹声比较大。(二)吃饭时不专心,左顾右盼 由于幼儿的年龄特点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幼儿常常吃饭的时候不够专心,左顾右盼,边吃边玩,这种不良的行为习惯在幼儿园进餐时普遍存在。例如我班的常殷想小朋友,吃饭的时候非常不专心,咬着勺子含在嘴里,头不停的转,左顾右盼。这样导致他每次吃饭都是最后一个,经常不能参加饭后的集体活动(如散步等),
5、影响了下一个活动的参与。(三)挑食现象比较严重在幼儿园吃中餐的时候经常会遇到这样的一种现象:一些幼儿将碗里的胡萝卜、葱、蒜、黑木耳挑出来丢在桌上,当老师问:“这是谁丢的?”孩子们都不吭声,问到谁都不承认,有的孩子直接对老师说:“老师,我不喜欢吃葱.”有的严重挑食的孩子,干脆碗里的饭菜一口不吃。(四)饭后全身比较脏,不注意个人卫生幼儿在吃饭的时候总会有米粒、汤汁泼洒出来,导致他们的全身比较脏,嘴上、身上都是米粒等等。这就要求教师和家长在幼儿吃饭的过程中教导他们:左手扶住饭碗,一口一口慢慢吃,注意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吃完饭后,有些幼儿不能主动到老师那里拿毛巾擦脸擦手,而是直接搬着小椅子出去了
6、,这也是一个不好的卫生行为习惯。四、幼儿不良进餐习惯形成的原因幼儿在进餐过程中存在着很多不良的行为习惯,而幼儿的生活环境主要是有家庭和幼儿园,笔者就家庭因素、幼儿自身因素、幼儿园因素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一)家庭因素家庭因素是幼儿进餐时不良行为习惯的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正常的幼儿在三岁之前就应该有独立进食的行为,而三岁之前的幼儿往往都是在家庭中度过的,所以家庭对于幼儿的影响非常大,主要有三个方面:1. 祖辈溺爱孩子,过分迁就孩子由于现在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部分孩子一直由祖辈抚养,祖辈往往比较溺爱孩子,孩子不喜欢吃的就不让他们吃或者不吃,对于喜欢吃的就过多的给他们吃,这样一味迁就他们,长期下
7、来,养成幼儿挑食、偏食的不良习惯。2. 在家吃零食过多,代替主食有些孩子在家不好好吃饭,家长还害怕他们饿着了,就用他们喜欢吃的零食代替主食。零食替代了主食,影响了幼儿正常的进餐。这样不仅影响了幼儿的生长发育,而且可能导致幼儿营养不良等等疾病。我班的何宇轩小朋友身材瘦小,每次吃饭都是慢慢吞吞的,他妈妈说他总是吃零食,导致他在幼儿园吃饭的时候吃不下,长期下来他的身体抵抗能力较差,容易感冒。3. 家庭成员的不良行为长期影响孩子部分家长的饮食习惯就有问题,或挑食或偏食;有些家长吃饭之前不洗手,饭后不擦脸洗手;家长吃饭的时候过多地说话等等,这些不良的行为习惯长期以来都影响着幼儿,使幼儿慢慢地也形成这些习
8、惯。(二)幼儿自身因素幼儿自身身体方面的原因也可能导致他们不能很好地进餐。第一,幼儿缺锌等营养元素造成挑食。缺锌的幼儿主要的症状之一有:食欲减退:挑食、厌食、拒食;普遍食量减少,孩子没有饥饿感,不主动进食。所以幼儿体内缺锌往往导致他们进餐时挑食,因为没有饥饿感所以吃饭时常常左顾右盼,不专心。第二,幼儿龋齿或换牙造成吃饭慢,没食欲。幼儿园中有些幼儿有龋齿,有些幼儿已经开始掉牙或者换牙,此时他们的牙齿松动,不容易咀嚼,所以造成他们进餐的时候速度比较慢,没有食欲。第三,幼儿情绪不好。有些幼儿在进餐之前,或被老师或被家长批评指责,导致幼儿的情绪不好,此时的幼儿往往不愿意吃饭,或者在吃的时候不专心等。(
9、三)幼儿园因素幼儿在幼儿园内要吃三餐,所以幼儿在进餐时表现的不良行为习惯与幼儿园的因素有很大关系。幼儿园的因素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幼儿园内的菜色单一,导致幼儿没有食欲。例如:笔者所在的幼儿园连续三天午餐吃的都是某一种蔬菜烧肉,菜色过于单一,激发不了幼儿的食欲; 第二,在园的教师没有很好的指导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比如:小班的幼儿在进餐的时候并不会正确使用勺子、有的幼儿挑食偏食的现象严重,而教师只是在他们进餐的时候用语言去提示他们应该怎么做,并没有手把手示范,对于小班的幼儿而言,这样的做法成效很小。更有甚者,教师有时还会因为他们总是教不会而急躁,干脆不去指正幼儿的错误行为,认为等到幼儿大了之
10、后自然而然就学会了。幼儿园里的这两个因素对于幼儿养成不良的进餐行为习惯有重要的影响。五、不良进餐行为解决策略(一)家庭方面首先,祖辈、父母在进餐的时候不要指责批评幼儿,给幼儿一个良好的进餐氛围。可以在吃饭的时候对幼儿说:“某某,好好吃饭,这样才能健健康康地成长,变得更加聪明。”鼓励幼儿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其次,家长祖辈要改善家中的饮食结构,使其多样化,促进幼儿的食欲,并且在家中尽量少买零食。最后,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家长祖辈要严肃地告诉幼儿并以身作则,吃饭就要有吃饭的样子,要规规矩矩地坐在桌子跟前,正确地使用勺子或是筷子,不能养成边吃边玩的不良习惯。吃饭的时候家长祖辈也不能挑食,给幼儿树立榜样。(
11、二)幼儿方面幼儿想要改正进餐时的不良行为习惯主要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多吃含有锌的食物。幼儿应该多食用海产品、豆类、大白菜等等。鼓励幼儿多吃这些食物补充锌,这样幼儿的挑食,没有食欲的现象才能有所改观。第二,幼儿少吃糖果。因为过多地吃糖果,导致幼儿有许多龋齿,直接影响了幼儿进餐的速度。少吃糖果,尽量避免出现龋齿。第三,自我调节情绪。在进餐的时候不要受到情绪的影响,不要因为家长或者教师的责备就不吃饭,发脾气等。(三)幼儿园方面1.合理安排菜色第一,食物的配置。幼儿园食堂中的厨师应该根据幼儿的消化功能的特点,将食物稍微煮烂一些。第二,食物的品种应丰富多样。幼儿园的食物应在保证各种营养素供应的前提下,
12、变化食物的品种。第三,厨师应该考虑食物的色、香、味、形。这样有利于幼儿增强食欲,促进机体消化吸收。 顾荣芳.学前儿童体育与健康教育.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 2002:102.3 李季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江苏出版社,2002.4 黎海芪.儿童进食行为和生长发育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2.(6).2.进餐前后教师正确指导其一,在进餐前教师的指导。教师组织幼儿有序地如厕,洗手,并且请幼儿之间相互监督。其二,在进餐中教师的指导。教师纠正挑食偏食的习惯,并鼓励幼儿不挑食(采用奖励法);教师根据每位小朋友不同的饭量盛饭,少盛多添。其三,在进餐后教师的指导。引导幼儿吃完后将自己餐桌
13、上、碗里的食物残渣清理干净,倒在指定的地方,并把碗轻轻地放在指定的地方,养成饭后漱口、用餐巾擦嘴的习惯,告诉幼儿餐后漱口、擦嘴不仅卫生还能使牙齿得到保护。(四)家园合作共同改善幼儿园、家庭环境都是幼儿良好进餐习惯养成的重要因素。家长由于缺乏对健康知识的了解和重视,所以他们往往采取不正确的态度和方法,使幼儿在幼儿园习得的初步健康行为得不到巩固和强化,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坏习惯养成了,一辈子都吃它的亏,想改也不容易。然而良好的行为习惯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养成的,而是需要长期地观察、积累,在不断的纠正中逐渐形成。一、行为习惯对幼儿成长的意义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习惯是一种顽强的力量,可以主宰一生
14、”,这句话道出了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首先,良好的行为习惯有利于幼儿的身体健康。比如幼儿注意自身的衣裤整洁、身体的清洁、饭前便后自觉洗手这些行为习惯一旦养成,就能够促进幼儿的身体健康;其次,良好的行为习惯有利于幼儿自信心的提高。主要表现为:幼儿在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的时候,此时有良好的行为习惯(比如有秩序、有条理等),这些都有利于幼儿成功的完成事件,从而提高幼儿的自信心;最后,良好的行为习惯有利于幼儿今后成就事业。能够很好的集中注意力、做事情持之以恒有毅力、勇于克服困难等这些从小养成的良好的行为习惯,都将成为成就幼儿今后事业的重要的行为习惯。幼儿养成了好的行为习惯,许多学习生活中的问题都会
15、迎刃而解,反之,会为其学习生活和今后的发展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因此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十分有必要的。二、进餐习惯与行为习惯的关系进餐习惯是幼儿时期需要培养的行为习惯中的一部分。幼儿期正是生长发育的迅速期,也是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期,这一时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将影响着幼儿一生的发展。幼儿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良好的进餐习惯能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成长,而健康的前提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幼儿从小养成良好的饮食,进餐习惯。三、进餐时不良行为习惯表现从理论上讲,正常发育的幼儿在三岁左右都应该有独立进食的能力。良好的进餐习惯是培养幼儿能够自理
16、、独立生活的开端,因此在早期教育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王方. 改善幼儿进餐行为的个案研究J.早期教育.2008.(1).但是在实际生活中依然存在很多在进餐时的不良行为习惯,笔者利用观察记录法总结了以下几个方面:(一)不能有序地取饭,吵闹声比较大在进餐之前,教师都是准备好每个人的饭碗,由幼儿从前到后依次传送,在这个期间就会出现幼儿挑三拣四,饭碗堆积在一处,不能有序地取饭等现象。例如我班的陈源慧等小朋友他们都是坐在前排的,老师盛好的饭摆放在他们的面前,他们却不能有序的传送给后面的小朋友,一旦有老师提醒他们时,他们快速地连续把几碗饭都传给了后面的小朋友,导致后排的桌上剩余。在传送的过程中幼儿挑三拣四,
17、出现争抢的想象,所以吵闹声比较大。(二)吃饭时不专心,左顾右盼 由于幼儿的年龄特点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幼儿常常吃饭的时候不够专心,左顾右盼,边吃边玩,这种不良的行为习惯在幼儿园进餐时普遍存在。例如我班的常殷想小朋友,吃饭的时候非常不专心,咬着勺子含在嘴里,头不停的转,左顾右盼。这样导致他每次吃饭都是最后一个,经常不能参加饭后的集体活动(如散步等),影响了下一个活动的参与。(三)挑食现象比较严重在幼儿园吃中餐的时候经常会遇到这样的一种现象:一些幼儿将碗里的胡萝卜、葱、蒜、黑木耳挑出来丢在桌上,当老师问:“这是谁丢的?”孩子们都不吭声,问到谁都不承认,有的孩子直接对老师说:“老师,我不喜欢吃葱.”有
18、的严重挑食的孩子,干脆碗里的饭菜一口不吃。(四)饭后全身比较脏,不注意个人卫生幼儿在吃饭的时候总会有米粒、汤汁泼洒出来,导致他们的全身比较脏,嘴上、身上都是米粒等等。这就要求教师和家长在幼儿吃饭的过程中教导他们:左手扶住饭碗,一口一口慢慢吃,注意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吃完饭后,有些幼儿不能主动到老师那里拿毛巾擦脸擦手,而是直接搬着小椅子出去了,这也是一个不好的卫生行为习惯。四、幼儿不良进餐习惯形成的原因幼儿在进餐过程中存在着很多不良的行为习惯,而幼儿的生活环境主要是有家庭和幼儿园,笔者就家庭因素、幼儿自身因素、幼儿园因素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一)家庭因素家庭因素是幼儿进餐时不良行为习惯的形
19、成的重要原因之一。正常的幼儿在三岁之前就应该有独立进食的行为,而三岁之前的幼儿往往都是在家庭中度过的,所以家庭对于幼儿的影响非常大,主要有三个方面:1. 祖辈溺爱孩子,过分迁就孩子由于现在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部分孩子一直由祖辈抚养,祖辈往往比较溺爱孩子,孩子不喜欢吃的就不让他们吃或者不吃,对于喜欢吃的就过多的给他们吃,这样一味迁就他们,长期下来,养成幼儿挑食、偏食的不良习惯。2. 在家吃零食过多,代替主食有些孩子在家不好好吃饭,家长还害怕他们饿着了,就用他们喜欢吃的零食代替主食。零食替代了主食,影响了幼儿正常的进餐。这样不仅影响了幼儿的生长发育,而且可能导致幼儿营养不良等等疾病。我班的何宇
20、轩小朋友身材瘦小,每次吃饭都是慢慢吞吞的,他妈妈说他总是吃零食,导致他在幼儿园吃饭的时候吃不下,长期下来他的身体抵抗能力较差,容易感冒。3. 家庭成员的不良行为长期影响孩子部分家长的饮食习惯就有问题,或挑食或偏食;有些家长吃饭之前不洗手,饭后不擦脸洗手;家长吃饭的时候过多地说话等等,这些不良的行为习惯长期以来都影响着幼儿,使幼儿慢慢地也形成这些习惯。(二)幼儿自身因素幼儿自身身体方面的原因也可能导致他们不能很好地进餐。第一,幼儿缺锌等营养元素造成挑食。缺锌的幼儿主要的症状之一有:食欲减退:挑食、厌食、拒食;普遍食量减少,孩子没有饥饿感,不主动进食。所以幼儿体内缺锌往往导致他们进餐时挑食,因为没
21、有饥饿感所以吃饭时常常左顾右盼,不专心。第二,幼儿龋齿或换牙造成吃饭慢,没食欲。幼儿园中有些幼儿有龋齿,有些幼儿已经开始掉牙或者换牙,此时他们的牙齿松动,不容易咀嚼,所以造成他们进餐的时候速度比较慢,没有食欲。第三,幼儿情绪不好。有些幼儿在进餐之前,或被老师或被家长批评指责,导致幼儿的情绪不好,此时的幼儿往往不愿意吃饭,或者在吃的时候不专心等。(三)幼儿园因素幼儿在幼儿园内要吃三餐,所以幼儿在进餐时表现的不良行为习惯与幼儿园的因素有很大关系。幼儿园的因素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幼儿园内的菜色单一,导致幼儿没有食欲。例如:笔者所在的幼儿园连续三天午餐吃的都是某一种蔬菜烧肉,菜色过于单一,激发不
22、了幼儿的食欲; 第二,在园的教师没有很好的指导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比如:小班的幼儿在进餐的时候并不会正确使用勺子、有的幼儿挑食偏食的现象严重,而教师只是在他们进餐的时候用语言去提示他们应该怎么做,并没有手把手示范,对于小班的幼儿而言,这样的做法成效很小。更有甚者,教师有时还会因为他们总是教不会而急躁,干脆不去指正幼儿的错误行为,认为等到幼儿大了之后自然而然就学会了。幼儿园里的这两个因素对于幼儿养成不良的进餐行为习惯有重要的影响。五、不良进餐行为解决策略(一)家庭方面首先,祖辈、父母在进餐的时候不要指责批评幼儿,给幼儿一个良好的进餐氛围。可以在吃饭的时候对幼儿说:“某某,好好吃饭,这样才能健健康
23、康地成长,变得更加聪明。”鼓励幼儿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其次,家长祖辈要改善家中的饮食结构,使其多样化,促进幼儿的食欲,并且在家中尽量少买零食。最后,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家长祖辈要严肃地告诉幼儿并以身作则,吃饭就要有吃饭的样子,要规规矩矩地坐在桌子跟前,正确地使用勺子或是筷子,不能养成边吃边玩的不良习惯。吃饭的时候家长祖辈也不能挑食,给幼儿树立榜样。(二)幼儿方面幼儿想要改正进餐时的不良行为习惯主要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多吃含有锌的食物。幼儿应该多食用海产品、豆类、大白菜等等。鼓励幼儿多吃这些食物补充锌,这样幼儿的挑食,没有食欲的现象才能有所改观。第二,幼儿少吃糖果。因为过多地吃糖果,导致幼儿有许多
24、龋齿,直接影响了幼儿进餐的速度。少吃糖果,尽量避免出现龋齿。第三,自我调节情绪。在进餐的时候不要受到情绪的影响,不要因为家长或者教师的责备就不吃饭,发脾气等。(三)幼儿园方面1.合理安排菜色第一,食物的配置。幼儿园食堂中的厨师应该根据幼儿的消化功能的特点,将食物稍微煮烂一些。第二,食物的品种应丰富多样。幼儿园的食物应在保证各种营养素供应的前提下,变化食物的品种。第三,厨师应该考虑食物的色、香、味、形。这样有利于幼儿增强食欲,促进机体消化吸收。 顾荣芳.学前儿童体育与健康教育.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 2002:102.3 李季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江苏出版社,2002.4 黎
25、海芪.儿童进食行为和生长发育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2.(6).2.进餐前后教师正确指导其一,在进餐前教师的指导。教师组织幼儿有序地如厕,洗手,并且请幼儿之间相互监督。其二,在进餐中教师的指导。教师纠正挑食偏食的习惯,并鼓励幼儿不挑食(采用奖励法);教师根据每位小朋友不同的饭量盛饭,少盛多添。其三,在进餐后教师的指导。引导幼儿吃完后将自己餐桌上、碗里的食物残渣清理干净,倒在指定的地方,并把碗轻轻地放在指定的地方,养成饭后漱口、用餐巾擦嘴的习惯,告诉幼儿餐后漱口、擦嘴不仅卫生还能使牙齿得到保护。(四)家园合作共同改善幼儿园、家庭环境都是幼儿良好进餐习惯养成的重要因素。家长由于缺乏对健康知识的
26、了解和重视,所以他们往往采取不正确的态度和方法,使幼儿在幼儿园习得的初步健康行为得不到巩固和强化,极容易使健康教育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如果有些小朋友在幼儿园内没有好好进餐,有挑食等不良行为习惯,在放学家长来接幼儿的时候及时反馈给家长,共同改善其不良的进餐习惯。幼儿园还可以定期给家长发放一些关于健康知识的材料,进行健康教育讲座,让他们了解幼儿园的健康教育阶段目标,指导他们配合幼儿园进行相关的健康教育活动,在家庭中提出相一致的要求,使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在家中得以巩固和强化。极容易使健康教育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如果有些小朋友在幼儿园内没有好好进餐,有挑食等不良行为习惯,在放学家长来接幼儿的时候及时反馈给家长,共同改善其不良的进餐习惯。幼儿园还可以定期给家长发放一些关于健康知识的材料,进行健康教育讲座,让他们了解幼儿园的健康教育阶段目标,指导他们配合幼儿园进行相关的健康教育活动,在家庭中提出相一致的要求,使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在家中得以巩固和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