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专题03 文学类文本阅读(解析版) 【考点解读】 文学类文本阅读要求学生阅读和鉴赏中外文学作品。了解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 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阅读鉴赏文学作品,应注重价值判断和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 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命题角度】 小说为主,兼顾散文。近三年的全国卷三套试卷,只有2017年的卷、卷考查了散文,其他7 套 题均为小说,最近各地区的联考试卷中,也是以小说为主,散文较少,但是散文也不可忽视。 选材上,重点考查中国小说,同时兼顾外国小说。选材上以中国现当代名家的非名作和非名家的名作
2、 为主,最近的模拟题中,出现一种新的倾向,即节选名家名作作为阅读文本。小说中的人物以两三个为主, 人物关系不复杂;情节简单,容易把握;人物描写生动,艺术手法丰富;作品主要反映百姓的平凡生活和 精神追求,深刻,有韵味。 考查内容:小说重点考查对人物形象、塑造人物手法,对情节安排、语句意蕴的鉴赏,对创意构思、艺 术手法的特点以及小说主旨的探究。散文考查的侧重点除了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外,还 有对语言特色的分析鉴赏,重要句子的意义的理解等。 【方法点睛】 小说: 从抓小说的文体特点入手,围绕“人物、情节、环境、主题”四个关键词,加强对小说的认识和理 解。 熟悉常见题型的答题套路,加强思
3、维的全面性。 以鉴赏所需的思维方法为突破口,突破套路,切实提升鉴赏力。 散文: 抓抒情、议论性语句。基于散文“形散”的特点,阅读散文时,抓住抒情、议论性语句就显得极为 重要。一方面,可以理清脉络,迅速把握散文的中心和情感;一方面有利于答题,如分析题 、概括题能够 迅速找到答题区间,抽取词句作答。 勾连素材,体味用意。散文的材料虽然散,但都不是随意的,有着作者明确的意图,揣摩材料,并 勾连材料间的关系,就可能把握好材料。 抓情感、倾向性词语。散文带有很强的“主观色彩”,有些词句会流露出来,对作者的情感、文章中 心有明确的提示作用。 关注、体味结尾段落。散文常常卒章显志,有些散文会在结尾集中抒情议
4、论,关注结尾,多加体味, 就可能把握住散文的中心思想。 【考题精选之小说】 1.(2020 衡水中学高三网上质量检测)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霸王别姬(节选) 张爱玲 她高举着蜡烛站在项王的榻前。他睡得很熟,身体微微蜷着,手塞在枕头底下,紧紧抓着一把金缕小 刀。他是那种永远年轻的人们中的一个;虽然他那纷披在额前的乱发已经有几茎灰白色的,并且光阴的利 刃已经在他坚凝的前额上划了几条深深的皱痕,他的睡熟的脸依旧含着一个婴孩的坦白和固执。他的粗眉 毛微微皱着,鼻子带着倔强的神气,高贵的嘴唇略微下垂,仿佛是为了发命令而生的。 虞姬看着他不,不,她不能叫醒他告诉他悲惨的一切。他现在至少是愉快的;
5、他在梦到援兵的来 临,也许他还梦见内外夹攻把刘邦的大队杀得四散崩溃,也许他还梦见自己重新做了诸侯的领袖,梦见跨 了乌骓整队进了咸阳,那不太残酷了么,假如他突然明白过来援军是永远不会来了? 虞姬脸上凝结了一颗一颗大汗珠。她瞥见了布篷上悬挂着的那把佩剑如果如果他在梦到未来 的光荣的时候忽然停止了呼吸譬如说,那把宝剑忽然从篷顶上跌下来刺进了他的胸膛她被她自己 的思想骇住了。汗珠顺着她的美丽的青白色的面颊向下流。红烛的火光缩得只有蚕豆小。项王在床上翻了 个身。 “大王,大王”她听见她自己沙哑的声音在叫。 项王骨碌一声坐了起来,霍地一下把小刀拔出鞘来。 “怎么了,虞姬?有人来劫营了么?” “没有,没有。
6、可是有比这个更可怕的。大王,你听。 他们立在帐篷的门边。罗敷姐已经成了尾声,然而合唱的兵士更多了,那悲哀的、简单的节拍从四 面山脚下悠悠扬扬地传过来。 “是江东的俘虏在怀念着家乡?”在一阵沉默之后,项王说。 “大王,这歌声是从四面传来的。” “啊,汉军中的楚人这样这样多么?” 在一阵死一般的沉寂里,只有远远的几声马嘶。 “难道难道刘邦已经尽得楚地了?” 虞姬的心在绞痛,当她看见项王倔强的嘴唇转成了白色,他的眼珠发出冷冷的玻璃一样的光辉,那双 眼睛向前瞪着的神气是那样的可怕,使她忍不住用她宽大的袖子去掩住它。她能够觉得他的睫毛在她的掌 心急促地翼翼扇动,她又觉得一串冰凉的泪珠从她手里一直滚到她的
7、臂弯里,这是她第一次知道那英雄的 叛徒也是会流泪的动物。 “可怜的可怜的”底下的话听不出了,她的苍白的嘴唇轻轻翕动着。 他甩掉她的手,拖着沉重的脚步,歪歪斜斜走回帐篷里。 她跟了进来,看见他伛偻着腰坐在榻上,双手捧着头。蜡烛只点剩了拇指长的一截。残晓的清光已经 透进了帷幔。“给我点酒。”他抬起眼来说。 当他提着满泛了琥珀的流光的酒盏在手里的时候,他把手撑在膝盖上,微笑地看着她。 “虞姬,我们完了。我早就有些怀疑,为什么江东没有运粮到垓下来。过去的事多说也无益。我们现 在只有一件事可做冲出去。看这情形,我们是注定了要做被包围的困兽了,可是我们不要做被猎的, 我们要做猎人。明天啊,不,今天今天是我
8、最后一次的行猎了。我要冲出一条血路,从汉军的军 盔上面踏过去!哼,那刘邦,他以为我已经被他关进笼子里了吗?我至少还有一次畅快的围猎的机会,也许 我的猎枪会刺穿他的心,像我刺穿一只贵重的紫貂一样。虞姬,披上你的波斯软甲,你得跟随我,直到最 后一分钟。我们都要死在马背上。” “大王,我想你是懂得我的,”虞姬低着头,用手理着项王枕边的小刀的流苏。“这是你最后一次上 战场,我愿意您充分地发挥你的神威,充分地享受战斗的快乐。我不会跟在您的背后,让您分心,顾虑我, 保护我,使得江东的子弟兵讪笑您为了一个女人失去了战斗的能力。” “噢,那你就留在后方,让汉军的士兵发现你,去把你献给刘邦吧!” 虞姬微笑。她很
9、迅速地把小刀抽出了鞘,只一刺,就深深地刺进了她的胸膛。 项羽冲过去托住她的腰,她的手还紧紧抓着那镶金的刀柄,项羽俯下他的含泪的火一般明的大眼睛紧 紧瞅着她。她张开她的眼,然后,仿佛受不住这样强烈的阳光似的,她又合上了它们。项羽把耳朵凑到她 的颤动的唇边,他听见她在说一句他所不懂的话: “我比较喜欢那样的收梢。” 等她的身体渐渐冷了之后,项王把她胸脯上的刀拔了出来,在他的军衣上揩抹掉血渍。然后,咬着牙, 用一种沙哑的吼声似的声音,他喊叫: “军曹,吹起画角!吩咐备马,我们要冲下山去!” (节选自张爱玲短篇历史小说霸王别姬)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段
10、中对项王的外貌描写,一方面刻画出了项王英武、倔强、自负的形象,另一方面通过虞姬的视角, 反映了她对项王的深情。 B小说不落俗套,作者避开一些世人皆知的故事情节,采用双线结构,将故事发生的时间定在虞姬自杀的 那晚,地点在项羽和虞姬的帐篷。 C本文篇幅不长,人物不多,场景不复杂,但通过作者的多角度描写我们仿佛看到了秦末垓下决战那残酷、 激烈、血腥的战斗场景。 D本文以虞姬为主线,通过她与项羽的对话以及她的所见所闻,深刻地揭示了虞姬的心理发展历程,为虞 姬最后的自杀巧妙地做了铺陈。 2请结合本文分析作者是如何具体塑造虞姬这一形象的。 3虞姬选择自杀经历了怎样的心理发展历程?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见解。
11、【答案】 1B 2直接运用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手法刻画了刘邦的军队围困时虞姬对项羽深沉 无奈的爱。对比衬托。文章用项羽的鲁莽、憨直对比衬托了虞姬的多情、聪明、深明大义。 3深爱:虞姬眼里,项王仍是年轻、坦白、固执、倔强、高贵的。忧虑:虞姬不愿让项王面对失败的 痛苦,因不祥的预感备受折磨。痛苦:虞姬深爱的人处于绝境让她心如刀绞,痛不欲生。体贴:虞姬 不愿让项王分心、顾虑、保护,失去了战斗力。决绝:虞姬爱之切痛之深,义无反顾地牺牲自己,成全项 王。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能力。学生首先应对文本的整体内容有所把握, 然后结合题目回到文中对具体
12、语句进行具体分析。答题的关键是审读题干,把握命题意图,找出题干所在 的语段,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分析。 B 项,情节发展并不是双线结构,而是以虞姬的心理发展历程为线索。 故选B。 2本题考查学生把握塑造人物表现手法的能力。表现手法指作者在艺术创造过程中为塑造艺术形象、表现 审美情感时所运用的各种具体的表现手段。塑造人物的表现手法较为常见的有肖像、语言、动作、神态、 心理等手法,还要比喻、夸张、烘托、对比、反衬等修辞手法。 直接运用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手法刻画了刘邦的军队围困时虞姬对项羽深沉无 奈的爱。如“虞姬脸上凝结了一颗一颗大汗珠汗珠顺着她的美丽的青白色的面颊向
13、下流”,运用肖像 描写表现了面对楚兵压境虞姬紧张、担忧之情;如“我比较喜欢那样的收梢”,运用语言描写,表达虞姬 宁可死去,也不苟且偷生,表达自己对项羽的挚爱;如“她高举着蜡烛站在项王的榻前”,运用动作描写 写虞姬因为爱才会有深情的凝视;如“她能够觉得他的睫毛在她的掌心急促地翼翼扇动,她又觉得一串冰 凉的泪珠从她手里一直滚到她的臂弯里”,运用心理描写表现虞姬对项羽的深爱和忧虑。 对比衬托。文章中的虞姬是聪明的,美丽的,多情的,她早早地预知了情况不利,所以她忧虑项羽的处 境,宁可自己死去,也不让项羽为自己担心,“我不会跟在您的背后,让您分心,顾虑我,保护我,使得 江东的子弟兵讪笑您为了一个女人失去
14、了战斗的能力”,表现了虞姬深明大义的一面。而文中的项羽是鲁 莽的,憨直的,他不了情外面的军情,“啊,汉军中的楚人这样这样多么?”“难道难道刘邦已经 尽得楚地了?”,这些都表现了项羽的头脑简单,以此衬托虞姬的心细和聪明;面对虞姬的决绝,项羽说“噢, 那你就留在后方,让汉军的士兵发现你,去把你献给刘邦吧!”,以此衬托虞姬的多情。 3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心理变化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目要求;然后整体感知文 章内容,结合中心事件,梳理文章情节;再结合具体情节中人物的表现,即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认真 揣摩人物心理变化;最后组织语言,按情节发展分点作答。 深爱。文中很多地方都能表达虞姬
15、对项羽深沉而无奈的爱,如“他的粗眉毛微微皱着,鼻子带着倔强的 神气,高贵的嘴唇略微下垂,仿佛是为了发命令而生的”,虞姬眼里,项王仍是年轻、坦白、固执、倔强、 高贵的。忧虑。兵临城下,处境危险,虞姬不愿让项王面对失败的痛苦,“她不能叫醒他告诉他悲惨的一 切。他现在至少是愉快的”“那不太残酷了么,假如他突然明白过来援军是永远不会来了?”虞姬因不祥 的预感备受折磨。痛苦。虞姬深爱的人处于绝境让她心如刀绞,痛不欲生,她甚至想“那把宝剑忽然从篷 顶上跌下来刺进了他的胸膛”,免得让心上人遭受战败被俘的屈辱。体贴。虞姬不愿让项王分心、顾虑、 保护,失去了战斗力,所以,她决定死,正如她对项羽说的,“我不会跟在
16、您的背后,让您分心,顾虑我, 保护我,使得江东的子弟兵讪笑您为了一个女人失去了战斗的能力”。决绝。“虞姬微笑。她很迅速地 把小刀抽出了鞘,只一刺,就深深地刺进了她的胸膛”,虞姬爱之切痛之深,义无反顾地牺牲自己,成全项 王,她喜欢“那样的收梢”,以此表达对项羽的爱之深。 2.(2020 闽粤赣三省十二校高三联考)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家(节选) 巴金 祖父在床上呻吟着,奇怪的药和药引煎在药罐里,成了一碗碗浓黑的苦水。然而祖父服了药,病反而 加重起来。祖父的病并没有给这家庭带来大的骚乱,人们依然在笑,在哭,在争闹,在争斗。 医药不能够有大的效力,于是人们便开始求助于迷信。这全是由贫弱的脑筋里想
17、出来,可如今却由陈 姨太发起而为那几个所谓“熟读圣贤书”的人所主持而奉行了。一个无知识的妇人居然成了一种支配的势 力,其结果便是一个鬼的世界代替了人的世界。 最初是几个道士在大厅上作法念咒。到了夜深人静时,便由陈姨太一个人在天井里拜菩萨。“见鬼!” 觉慧骂着。“你只配干这些事!” 然而另一个花样来了,这就是克明、克安、克定三弟兄的祭天。三人过于严肃以至成了滑稽的样子。 觉慧的批评也是同样的:“见鬼!”几个钟头以前,克安和克定还在打牌,喝酒,和女人调笑,现在却跪 在这里诵读那愿意代替祖父死的祷告辞。 在觉慧想着“你们的手段不过如此”的时候,新的花样又来了。这一次不是“见鬼”,却是“捉鬼”。 傍晚
18、,每个房间的门都紧闭着,霎时间全公馆变成一个静寂的世界,显得很凄惨。不知从什么地方请来了 一个尖脸的巫师,在院子里跑来跑去,做出种种凄惨骇人的怪叫和姿势,把病人骇得用被盖蒙了头而惊叫 起来。满屋是浓黑的烟,爆发的火光和松香的气味,地板也烧焦了两处。 然而花样又来了,据说这公馆里到处都布满着鬼。这说法也有些人不相信,可是没有一个人敢出来反 对。觉慧虽然有这勇气,然而没有人听他的话。于是决定在第二天晚上举行大扫除,要捉尽每个房间里的 鬼,说是这样祖父的病才可以痊愈。于是第二次的滑稽剧又在预定的时间开演了。 有的人躲开了,小孩哭着,女人叹息着。 觉慧心里充满了愤怒。他觉得身子被压得不能动弹,周围尽是
19、黑暗。他想他不能屈服,不能让这样的 事在他的眼前出现。 不久那巫师走到了觉慧的房门口敲门。觉慧在里面大声叫着:“我不开。我这里没有鬼!” 忽然有人在外面猛烈地插着门。他的愤怒被激动起来了:“你们究竟要做什么!” “慧侄,快开门”,是三叔克明的声音。“你要明白事理,大家都希望着祖父病好,难道你一个人就 不愿意?” “我不开!”他烦躁地在房里躺着,觉得头脑快要爆裂了。 “三少爷,你不顾到你爷爷的病吗?你这样不孝顺!” 觉慧注意到了一个熟悉的尖锐女音,这是他平日讨厌听的,这时却挟着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向他打来。 他的愤怒因此增加了。 “三弟,快开门,我有话和你说,”这是觉新的声音。 觉慧痛苦地想着:“
20、你也这样说!自己做了懦夫还不够!”他觉得他的心也快要炸裂了。“好,我给 你们开罢。”这样自语着,门一开,立刻现出了一些带怒的,涨红的脸,责备的话语要从这脸上爬出来, 像蛇要爬出洞那样。愤怒占有着他,热情鼓舞着他。他完全忘却这些人是他的长辈。他愤怒地轻视地问道: “你们究竟要做什么?”他憎恨的眼光强烈地在众人的脸上扫。 众人呆着了。克明、觉新这些人无论如何是没有脸说出“捉鬼”两个字来,他们知道自己究竟还有一 点知识,而且他们根本上就不相信捉鬼的办法。 “给你爷爷捉鬼。”陈姨太究竟勇敢多了,她挺身出来说。 “捉鬼?你倒见鬼!”觉慧把这句话向她的脸上吐去。“你们不是要捉鬼,你们是把祖父活活地闹死!”
21、 “你”克明的脸气得变成了青色。 “三弟。”觉新要来阻止觉慧。 “你还好意思说话,你不害羞吗?”觉慧把眼光定在哥哥的脸上。“你也算读了十几年书,料不到你 竟然没有知识到这样程度!呸,你们会孝顺祖父,笑话!我昨晚亲眼看见祖父被那巫师骇成了那样子。我 一定要看你们怎样谋杀祖父,谁敢进这房里来,我就打他的嘴巴!” 平时这样的话也许会给他招来一些麻烦,这时反而因了语气太重的缘故,他倒占了上风了。他站在门 口,身子立得非常坚定,面貌异常严肃,眼光十分骄傲。他觉得自己理直气壮,完全不把他们放在眼里。 克明第一个羞愧地低了头,他感到一阵剧烈的痛悔。觉新又是气,又是悔,眼泪流在脸上也不去揩拭。 陈姨太平日总是
22、仗着别人的威势,看见克明一走,便好像失了靠山似的,连一句话也不敢说了,敷衍般地 骂了觉慧几句,就带着满面羞容扭着身子走开了。 陈姨太一走,其余的人也就一哄而散了。虽然娘姨中间有人暗暗发了不满意觉慧的议论,然而这一次 觉慧是大获全胜了,完全出乎他自己的意料之外。 (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中反复说“一个花样又来了”,凸显出荒诞的迷信闹剧逐层加深,最终将情节推至“捉鬼”的高潮, 同时又表现出觉慧强烈的讽刺和愤怒之情。 B克明教训觉慧“你要明白事理”,将“迷信”和“事理”画上等号,深刻地揭示出克明笃信封建迷信的 糊涂、麻木,可笑,富于讽刺意味。
23、C面对理直气壮的觉慧,陈姨太无力反驳,“敷衍般地”“满面羞容”写出她极力维护长辈尊严的困窘, “扭着身子”传神地刻画出“姨太太”的特点。 D觉慧怒斥觉新是本文最深刻的矛盾冲突,同样接受过新思潮的影响,觉新却怯于反抗,在守旧的长辈与 激进的弟弟之间的夹缝中,承受着巨大的痛苦。 2本文结尾为什么说觉慧的胜利是一次“出乎他自己意料之外”的“大获全胜”?请结合原文简要分析。 3巴金在初版代序中说:“封建大家庭制度必然崩溃的这个信念鼓舞我写出这部封建大家庭的历 史。”请结合本文中三代人的表现,分析小说中“家”崩溃的必然性。 【答案】 1B 2“出乎他自己意料之外”是因为觉慧在家庭中地位辈分低,对于“捉鬼
24、”的抗议本来没有人听他的话: “大获全胜”是因为觉慧凭借勇气和坚定的立场,最终结束了这场闹剧,没有让他们在自己的屋里捉鬼。 更通过痛骂揭穿了陈姨太、克明虚伪的“孝顺”和觉新的糊涂情弱,使他们在自己的勇气与理智面前感 到愧悔。 3第一代人高老太爷奄奄一息,“家”被一个愚昧无知的陈姨太支配摆布,暗示了“家”必定走向衰亡; 克明、克安、克定三兄弟代表的第二代,打牌、喝酒,顺从于封建迷信,过着放荡、腐朽的生活,注定 无法阻止“家”的崩溃。以觉慧为代表的第三代,思想进步,敢于挑战封建迷信和宗族秩序,揭露传统 礼教的虚伪,终将冲破“家”的牢笼,终结封建大家庭制度。 【解析】 1本题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
25、特色的分析鉴赏。解答本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 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人物、 语言、观点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 本题B 项,“深刻地揭示出克明笃信封建迷信的糊涂、麻木,可笑”理解错误,结合“克明、觉新这些人 无论如何是没有脸说出“捉鬼”两个字来,他们知道自己究竟还有一点知识,而且他们根本上就不相信捉 鬼的办法”“克明第一个羞愧地低了头,他感到一阵剧烈的痛悔”,可见克明并是不相信什么“捉鬼”, 并不“笃信封建迷信”,并且他“羞愧”“痛悔”,可见他并非“糊涂、麻木”。 故选B。 2本题考查的是理解文中重要词语
26、的含义的能力。作答时首先要注意需要理解的句子在文本中所在的位置, 结合上下文扩展内容,有助于理解把握。解释具体语境中的词义,目的就在于强调现代文阅读教学应回到 文本本身,应重视阅读基本技能的训练,考生在理解文本文意的基础上,应多体味文本语言,并在具体实 在的文本中去与作者对话、交流。做好该题主要是根据具体语境,联系上下文内容推断出其含义。题目是 本文结尾为什么说觉慧的胜利是一次“出乎他自己意料之外”的“大获全胜”?请结合原文简要分析。首 先理解“出乎他自己意料之外”,结合“这说法也有些人不相信,可是没有一个人敢出来反对。觉慧虽然 有这勇气,然而没有人听他的话”“觉慧心里充满了愤怒。他觉得身子被
27、压得不能动弹,周围尽是黑暗。 他想他不能屈服,不能让这样的事在他的眼前出现”,可见是因为觉慧在家庭中地位辈分低,对于“捉鬼” 的抗议本来没有人听他的话;再理解“大获全胜”的含义,结合“平时这样的话也许会给他招来一些麻烦, 这时反而因了语气太重的缘故,他倒占了上风了”“克明第一个羞愧地低了头,他感到一阵剧烈的痛悔。 觉新又是气,又是悔,眼泪流在脸上也不去揩拭。陈姨太平日总是仗着别人的威势,看见克明一走,便好 像失了靠山似的,连一句话也不敢说了,敷衍般地骂了觉慧几句,就带着满面羞容扭着身子走开了”,可 见“大获全胜”是因为觉慧凭借勇气和坚定的立场,最终结束了这场闹剧,没有让他们在自己的屋里捉鬼;
28、更通过痛骂揭穿了陈姨太、克明虚伪的“孝顺”和觉新的糊涂情弱,使他们在自己的勇气与理智面前感到 愧悔。 3此题考查鉴赏人物形象及概括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其实是一个“主旨题”。 本题实质 是考查分析作品形象,概括作品主题的能力,要求学生能够对形象进行分析,弄清作者是如何通过这些形 象表现作品主题的。题目是请结合本文中三代人的表现,分析小说中“家”崩溃的必然性。首先分析第一 代人高老太爷,结合“祖父在床上呻吟着,奇怪的药和药引煎在药罐里,成了一碗碗浓黑的苦”“可如今 却由陈姨太发起而为那几个所谓熟读圣贤书的人所主持而奉行了。一个无知识的妇人居然成了一种支 配的势力,其结果便是一个鬼的世界
29、代替了人的世界”,可见高老太爷奄奄一息,“家”被一个愚昧无知 的陈姨太支配摆布,暗示了“家”必定走向衰亡;接着分析第二代人,结合“几个钟头以前,克安和克定 还在打牌,喝酒,和女人调笑,现在却跪在这里诵读那愿意代替祖父死的祷告辞”“慧侄,快开门, 是三叔克明的声音。你要明白事理,大家都希望着祖父病好,难道你一个人就不愿意?”,可见克明、 克安、克定三兄弟代表的第二代,打牌、喝酒,顺从于封建迷信,过着放荡、腐朽的生活,注定无法阻止 “家”的崩溃;最后分析第三代人,结合“觉慧心里充满了愤怒。他觉得身子被压得不能动弹,周围尽是 黑暗。他想他不能屈服,不能让这样的事在他的眼前出现”“你还好意思说话,你不
30、害羞吗?觉慧把 眼光定在哥哥的脸上。你也算读了十几年书,料不到你竟然没有知识到这样程度!呸,你们会孝顺祖父, 笑话!我昨晚亲眼看见祖父被那巫师骇成了那样子。我一定要看你们怎样谋杀祖父,谁敢进这房里来,我 就打他的嘴巴!”,可见以觉慧为代表的第三代,思想进步,敢于挑战封建迷信和宗族秩序,揭露传统 礼教的虚伪,终将冲破“家”的牢笼,终结封建大家庭制度。 3.(2020 湖北省鄂东南联盟高三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水管王 孙博 枫城的人都尊称他为“水管王”,也有人直呼“老王”。他的手艺活儿可是一绝,专治水管爆裂、管 道堵塞。恰好他姓王,这个封号给他也是当之无愧的。 以前在中国江南,老王
31、是一名机电工程师,英文底子也不错。20 年前他移民加拿大,先在洋人公司干 了几年,从事水管工程安装和维修。后来老王自立门户,公司就取名“水管王”,还雇了几个人,生意做 了十多年,有口皆碑。 老王早给公司立下规矩,生意再忙星期天也要休息,雷打不动。他常会利用这一天去电影院看侦探电 影,那是他最大的业余爱好。如果没有新片,就在家里回味经典片。今晚也不例外,外面北风呼啸,老王 缩在家里重温尼罗河上的惨案。 刚看了十来分钟,手机突然响了。对方自称姓贾,家中地下室水管爆裂,请求他上门急救。老王一口 拒绝,对方给出了五倍价钱,他也没动心。当手机第四次响起时,对方竟哭哭啼啼起来,说是家里上有老 下有小,怕停
32、水停电捅出大娄子。老王听不得大男人哭,勉强答应了。 老王根据地址,一直往北开车。半个小时后,终于到了第 24 街,黑灯瞎火地摸到 14 号,见是一大 片农场。他也是头一回知道,附近还有这么一个隐蔽的地方。贾先生开门,见到传说中的“水管王”,好 像见到了救命恩人,马上热情地请他入屋。 贾先生身材魁梧,比老王高出大半个头,还留着八字山羊胡子,带有北方口音。他头上的棒球帽压得 很低,好像故意不让人看到他的面容。更令老王感到奇怪的是,他在室内还戴着一副大墨镜,自我解释说 双眼患有“畏光症”。 老王也顾不上这些闲事,就跟着贾先生来到地下室。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满地的中文旧报纸和抹布,肯 定是用来堵漏的。半小
33、时不到,老王就找出了症结所在。他到车里取来短水管、弯头等零件,三下五除二 地换上,前后共花了一个多小时,全部问题迎刃而解,一旁的贾先生佩服得五体投地。 上到一楼客厅,贾先生从茶几上拿起一个大信封,问道:“王师傅,连工带料多少钱?” “一千刀。” 贾先生把信封递给老王,说道:“五千加元,都是现金。” “也太多了吧!”老王惊讶道。 贾先生一本正经地说:“电话里不是讲好的吗?五倍价。一个人最要紧的是诚信” 老王见他这般执着,只好收下钱,笑着说:“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以后有啥活儿打电话。当然,最 好不要星期天。” 贾先生开门送老王之际,一股强风扑面而来,两人条件反射般地往后退,老王的头无意中碰到了他的
34、 山羊胡子,余光中见到他的胡子松开了,显然是没粘牢。 老王急中生智,故意低下头,边快速走出门边说:“别送了,风太大。” “那您小心开车!”贾先生 用力关上了门。 老王钻进车内,浑身冒冷汗。他镇定地发动车子,疾驰而去。老王一路上抽着烟,脑海中不断涌现假 胡子、棒球帽、大墨镜的画面,再说压根儿没见到老人和孩子,看来贾先生是一个有故事的人。 也许是出于好奇,也许是侦探迷的缘故,老王决定好好查一查贾先生的底细。考虑再三,他准备从贾 先生家的垃圾入手。老王上网查询后得知,贾先生住宅的区域三天后收垃圾。 那天上午九点,老王就蹲守在贾家附近。一个小时后,垃圾车如时来到贾家。接着,他尾随垃圾车来 到堆填区。之
35、后,他戴着口罩开始了长达半天的搜寻,终于在一堆旧中文报纸、信件中发现了端倪。他将 贾家垃圾全部带回家,上网展开比对研究,终于发现了秘密,这个贾先生可是个大人物啊,但他并不姓贾 一周后,中国驻枫城总领事馆收到一封匿名举报信,内文和信封都是用电脑打字的,并未留下寄信人 地址。内文写着:“百名红通人员方海鹏,藏匿于枫城第 24 街 14 号。他自称姓贾,留有假八字山羊胡。 加拿大朝阳群众于 2018 年 2 月 2 日。” 半年之后,老王看晚间电视新闻报道,在中央反腐败协调小组国际追逃追赃工作办公室协调下,外逃 18年的方海鹏回国投案自首。他的脸上露出了笑容,顺手开了一瓶茅台酒。 (本文获第五届世界
36、华文法治微小说大赛特等奖)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多次运用伏笔和照应,比如文中对贾先生居住环境、身在室内而怪异的打扮和地下室满地的中文旧 报纸的描写,暗示了贾先生在逃腐败分子的身份,使后文情节的展开自然而合理。 B“贾先生一本正经地说:电话里不是讲好的吗?五倍价。一个人最要紧的是诚信”小说寓贬于 褒,充满讽刺性的刻画了一个财大气粗、表面诚信实则虚伪的“假面人”形象。 C小说通过描写一位中国移民在一次维修中意外发现一名“红通”逃犯的故事,说明只要人民群众发挥聪 明才智,调动反腐的积极性,腐败分子就无处藏身,揭示了人民反腐的主题。 D小说构思精巧,在
37、细节描写中展示在逃腐败分子的生活情境,在巧合中推进故事情节的发展,一方面体 现了作者的独特的艺术匠心,另一方面也艺术地再现了腐败分子逃亡生活。 2文中的“水管王”这一人物有怎样的特点?请结合小说简要分析。 3小说划横线处两次写到“风”,请结合小说,分别分析它们的作用。 【答案】 1C 2有原则。给公司立下规矩,生意再忙,星期天也要休息。明察秋毫。从老贾的生活垃圾里推测老贾 的真实身份。有正义感。在确定贾先生的犯罪事实后,立即向总领事馆举报。 3 ( 1)第一处:交代了故事发生的特定环境,暗示了“水管王”外出的不容易,为下文再次描写“强 风扑面而来”作铺垫;(2)第二处:照应上文对“外面北风呼啸
38、”的描写,推动下文情节的发展, 衬托了在逃腐败分子此时的紧张心理。 【解析】 1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这类是综合考查题,考查的角度比较多,有内容的概 括,有技巧的分析,有语言的品味,有主旨的体悟。解答此类题型,需要首先明确题干要求,把握各选项 考查的方向,然后有针对性地分析。C 项,对小说的主题概括不正确。根据原文“水管王”“也许是出于 好奇,也许是侦探迷的缘故”,可知“水管王”完全是处于好奇和个人兴趣而协助完成一次对腐败分子的 遣返任务,与“个人聪明才智和反腐积极性”无关。 故选C。 2本题考查鉴赏作品的形象特点的能力。分析人物形象首先应结合着文中叙述性的语句,从身份、
39、地位、 修养、气质等总体上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然后根据小说中描写这个人物的言行举止的语句以及作者的 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直接提取或概括即可。本题问“水管王这一人物有 怎样的特点”,所以只说性格特点即可,不用再分析身份地位等。文中说“老王早给公司立下规矩,生意 再忙星期天也要休息,雷打不动”,可看出老王做事能坚持原则。由老王发现老贾“有故事”到利用垃圾 “他戴着口罩开始了长达半天的搜寻,终于在一堆旧中文报纸、信件中发现了端倪。他将贾家垃圾全部 带回家,上网展开比对研究,终于发现了秘密”-发现其真实身份,可看出老王的思维缜密,明察秋毫。 “一周后,中国驻枫城总领事馆收到一
40、封匿名举报信”,在确定老贾就是红通人员放海鹏后,老王立 即向总领事馆举报,可见他有正义感。 3本题考查学生把握环境描写的作用的能力。在小说中环境描写一般有以下作用。一、 交代时代背景小 说中的环境描写,常常会点明故事发生的时间,交代人物活动的社会背景。二、烘托人物心情。小说中的 景物描写对于烘托人物心情、表现人物形象有着重要的作用。三、渲染故事气氛。小说中的景物描写能够 渲染故事气氛,营造一定的氛围。四、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五、突出小说主题。小说的环境描写,有时也 能突出小说主题,点明作品的意旨。第一处“外面北风呼啸”交代了故事发生的特定环境,同时暗示“水 管王”外出的不容易,也为下文再次描写“
41、强风扑面而来”作铺垫。第二处“一股强风扑面而来”的描写 既照应上文“外面北风呼啸”也推动下文情节的发展,“余光中见到他的胡子松开了,显然是没粘牢”, 从而引出后面老王探究老贾的来历,发现了他的秘密;因为风吹起假胡子,有后面“贾先生用力关上了门”, 衬托了老贾的紧张心理。 4.(2020 安徽省西南联盟高三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炖马靴(节选) 迟子建 父亲说借着雪地的反光,依稀看见敌手开始隐蔽。为了让敌手主动出击,他不顾严寒,将里层的秋衣 脱下,用树杈将秋衣挑起来,还故意大声咳嗽几声,敌手果然连着两发子弹打过来。父亲丢下树杈,使对 方以为他中弹了。当敌手走了十多米准备察看战果时,
42、父亲扣动扳机,可是手冻得麻木了,子弹打飞了。 对峙了近半个小时,敌手背后传来凄厉的狼嚎,危机使敌手终于起身了。父亲一直全神贯注盯着敌手, 就在敌手露头的一瞬,打了最后一枪。父亲很镇定,撤退时没忘了将中弹的秋衣拿上。父亲说自己太走运 了,后来才知道最后一枪,击中了敌手的左肩,而那人开的最后两枪,都成了献给夜的小礼花。 雪越下越大,敌手无路可走,紧追父亲。父亲手握钢刀,做好了决战准备。可是敌手踩着父亲趟出的 脚印,趔趔趄趄靠近他时,一头栽倒在雪地上,父亲先缴了他的枪。敌手挣扎了最后一程,死了。父亲在 灌木丛划拉了一抱干枯的树枝,生起火来。父亲说作为火头军,他总是背着一口铁锅;靠近胸口的地方, 还缝
43、了两个布袋,一个装盐,一个盛火柴。 篝火太美了,将它周围飘舞的雪花,映照得像一群金翅的蝴蝶!父亲饿得肚子咕咕直叫,可没有可煮食 的东西。父亲突然有了救命的发现:敌手穿着的马靴,是长靴。 马靴被炖了一段时间后,终于嚼得动了,父亲吃了两块,体力恢复了,他将剩下的牛皮捞出来分别揣 进裤兜。父亲本不想天亮前出发的,可是狼逼得他必须走,因为它们窸窸窣窣地冲出灌木丛,朝向篝火了。 父亲借着残余的篝火,望见了一生难忘的情景,两条狼一前一后,呈一条直线,前面的狼高大威猛,后面 的狼矮小瘦削。前狼挣扎着向前,后狼拼死咬住前狼的尾巴,试图阻止它的步伐。父亲认出了后狼就是瞎 眼狼。父亲“嗨一嗨一”地叫了两声,这是以
44、往瞎眼狼尾随支队,他抛给它食物时,惯常的招呼声。瞎眼 狼显然熟悉父亲的呼唤,它更加用力地往回拽前狼,最终前狼让步了,被拖回灌木丛。父亲长舒一口气, 感恩似的分出两块牛皮,投给它们。 父亲说得逆风而行才能到密营。走了一两里路后,风竟然没了,他等于丧失了唯一的路标。此时,他 听见了背后的声音,回身一望,是那两条狼!瞎眼狼仍叼着前狼的尾巴。前狼见着父亲,目光柔和多了。瞎 眼狼低低叫着,安慰着陷入绝境的父亲。父亲仔细打量前狼,发现它是条年轻的公狼,它对瞎眼狼不敢违 命,原来是瞎眼狼的儿子啊!父亲说瞎眼狼所叼着的尾巴,是它生命的脐带,也是一道藏在心底的光啊。 天连阴了三天,不见日月,瞎眼狼和它的孩子在前
45、引路,把父亲领出迷途。他们靠着所剩的煮熟的马 靴皮,和山洞的骨头,渡过难关。而那些骨头,是瞎眼狼备下的。而小狼很卖力地想帮他们解决伙食,其 间它发现一只雪兔,可它跳跃着要扑的时候,瞎眼狼松开它的尾巴过慢,扑了个空。母子狼最终带着他, 靠近了一个村庄。父亲说闻到炊烟的气息后,瞎眼狼松开嘴,用两只前瓜激动地刨着地,在雪地打了几个 滚,然后起身抖了抖毛,沾在它身上的雪粉飞溅出来,飞进父亲的眼睛,与他的泪水相逢。 父亲中弹的棉绒秋衣,弹孔还在,边缘处的烧灼痕迹清晰可见,在抗联博物馆陈列室的橱窗里。每到 小年的时候,他都要讲一遍炖马靴的故事。所以我落下了一个毛病,每年腊月二十三,我也给我的儿子, 讲炖马
46、靴的故事。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为了让隐蔽的敌人出来,父亲不顾严寒,脱下秋衣用树杈挑起来,还大声咳嗽,这表现了父亲的机智与 勇敢。 B父亲撤退时不忘拿走中弹的秋衣这一情节,看似闲笔,实则在结构上为文章后文写秋衣的去向埋下了伏 笔。 C标题“炖马靴”简洁醒目,既吸引了读者,又贯穿全文内容,是小说的线索,“炖马靴”体现了父亲的 革命精神。 D小说以“我”的口吻主要叙述了父亲与敌人战斗、瞎眼狼和小狼带父亲走出困境的故事,情节简单,但 扣人心弦。 2小说结尾一段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这篇小说在“残酷的战争中体现了一丝温馨”,请结合小说内容进行探究。
47、【答案】 1C 2结尾描写父亲中弹的棉绒秋衣及交代其在抗联博物馆陈列室的橱窗里的下落,既使小说更具有真实感, 也与上文形成照应。父亲每年讲一遍“炖马靴”的故事,说明了它在父亲心目中的地位。烘托了人物彤 象。“我”照例对儿子讲这个故事,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传承,从而深化了主旨。 3狼与战争一样,本来是残酷的,但小说中的瞎眼狼却因为父亲往常的关爱而给予回报,不仅咬住小狼 的尾巴,不让其伤害父亲,还救了陷于困境中的父亲,并带父亲走出困境,呈现人与狼之间的和谐,体现 了温馨。父亲被敌人追击后又被狼追随,形势十分危急,但小说中父亲的镇定从容让人心安,父亲对狼 满怀关爱让人温暖。在残酷的战争中彰显了人性与尊
48、严,体现了温馨。生死之间,环境恶劣,天气寒冷, 但小说对雪花、篝火等的描绘充满了诗意美,呈现温馨的画面。 【解析】 1本题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解答本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 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人物、 语言、观点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 C 项,“贯穿全文内容,是小说的线索”分析错误,前面写父亲与敌人的周旋与战斗,跟“炖马靴”并无直 接关系。 故选C。 2本题考查段落结构在文中的作用。题干要求分析最后一段有何作用,可从情节与人物形象的关系、情节 与上下情节的关系、情节与小说主题的关系、
49、给读者的感受等角度分析。解答此题时要注意结尾的作用, 在掌握结尾的一般作用的基础上,再结合具体的内容进行作答。本文结尾是对结局等后续事件的一个交代, 可以从艺术效果、人物形象、主旨等方面进行作答。结尾主要描写了两件事,一是父亲中弹的棉绒秋衣还 在,被陈列在抗联博物馆陈列室的橱窗里,交代这个事件,可以使作者叙述的故事更具有真实感,也与上 文所叙述的故事形成照应;二是父亲每年讲一遍“炖马靴”的故事,我也给我的儿子讲炖马靴的故事。父 亲每年都要讲一遍“炖马靴”的故事,可见这个故事对他很重要,烘托了父亲不忘革命传统的精神;我是 受到了父亲的影响,才每年也给儿子讲这个故事,表现了革命传统教育的传承精神,有深化主旨的作用。 3本题考查探究文学作品内涵的能力。此类题目要做到观点明确,具有探究意味。但一定要结合文本或文 本的具体事例作合理分析。贴近文本,尊重文本。一般采用“述”和“评”相结合的形式。此题要求探究 战争中的温馨,即战争题材中表现出来的温情的一面。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