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数的运算 教材第 7680 页。 1. 归纳整理整数、小数、分数计算法则的异同点,进一步总结计算时应遵循的一般规律 及四则运算中的一些特殊情况。整理运算定律和一些规律,能应用运算定律或规律进行简便 运算,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2. 提高学生运用法则熟练计算的能力和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归类整理、比较异同、组建 知识结构的能力。提高学生合理、灵活地进行运算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去探索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认识事物本质。 4. 通过计算,培养学生认真审题、书写及自觉验算的好习惯。 重点: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计算法则。 难点:对四则运算算理本质的认识和理解。 课件。 师:同学们,我们学过哪些运算?举例说明每
2、一种运算的含义。 生 1:我们学过加、减、乘、除四种运算。 生 2:加法是求两个数的和的运算。如 2+3=5。 生 3:减法是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如 5-2=3。 生 4: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如 2+2+2=6 可以写成乘法 23=6。 生 5:除法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如 63=2。 师:加、减、乘、除就是我们所说的四则运算,今天我们就重点整理和复习“数的运算” 。 【设计意图:首先明确四则运算的含义,为下面具体复习四则运算的定律等相关知识做好 准备】 1. 四则运算。 师: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有什么相同点?有
3、什么不同点? 生:整数、 小数、 分数的加法意义相同,减法意义相同,除法意义相同,只有乘法意义在小数 和分数中有所不同。 师:小数、分数的乘法意义表示什么呢?举例说明。 生 1:小数乘法如 22.5,可以说表示 2 的 2.5 倍是多少,不能说表示 2.5 个 2 相加的和是多 少。 生 2:分数乘法如 3 ,可以说表示 3 的是多少,却不能说个 3 是多少。 师:小数乘、除法和整数乘、除法的计算相同吗? 生:计算小数乘、 除法时,要先把小数变为整数,按整数乘、 除法的计算法则算,得出计算结 果后,看因数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小数除法的计算要注意 把商的小数点和
4、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师:在四则运算中,如果 0 或 1 参与运算,有哪些特殊情况呢? 生:任何数和 0 相乘都得 0,任何数和 1 相乘都得原数;0 与任何数相加都得原数。 师:你能用图示的形式表示出四则运算之间的关系吗?可以跟同学交流。 学生尝试用图示表示出四则运算之间的关系,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学生展示和交流,师生共同完成,图示如下: 师:在进行计算的时候,我们要注意什么呢? 学生可能会说: 计算整数和小数加、减法时,要注意相同数位对齐(小数就是小数点对齐)。加法计算时, 要注意“满十进 1”不能忘记加进位的数;减法计算时,哪一位上不够减就向前一位借“1”再 减,不要忘记去掉借走的“
5、1” 。 计算分数加、减法的时候,一定要变成同分母分数才能相加、减,结果要化成最简分数。 四则混合运算要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2. 运算定律。 师:我们学过哪些运算定律?请完成下表。(课件出示:教材第 77 页表) 学生尝试独立完成表格,教师巡视了解情况,指导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组织学生交流汇报: 加法交换律 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交换律 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 师:在四则混合运算中,有时可以用运算定律使计算更加简便。 3. 估算。 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6、,估算的应用是十分广泛的,看下面的问题你能解决吗?需要运用 哪些估算策略?(课件出示:教材第 77 页第 8 题) 生 1:7.999.99 与 80 比,不需要进行准确的计算,估算就可以解决。我们可以把 7.99 看作 8,把 9.99 看作 10,这样它们的积是 80,因为两个数都估的比原数大,所以真正的积要比 80 小, 即 7.999.991。 生 3:把 20.6 元看作 20 元,39.6 元看作 40 元,那么妈妈已经花的钱数为 202+40=80 元,还 剩 100-80=20 元,所以妈妈可以买薄本的菜谱。 4. 解决问题。 师:通过计算可以解决许多实际问题。在解决实际问题时
7、,有哪些主要步骤呢? 学生可能会说: 首先要理解题意,弄清楚问题和已有的信息。 分析数量关系很重要。 解答之后,还要检验结果,反思解决问题的过程。 师:用你自己喜欢的方法试着解决下面的问题吧!(课件出示:教材第 78 页第 10 题) 学生尝试自己解决问题;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师:你认为解决问题最关键的步骤是什么?你是怎样做的? 生:解决问题最关键的步骤是分析题意。画图可以帮助我们思考,有助于我们分析题意。 师:该怎样解答呢? 生:可以先算出六(2)班比六(1)班多交多少件,32=8(件);然后算出六(2)班上交多少 件,32+8=40(件);最后计算两个班一共上交的作品件数为 32+40=7
8、2(件)。 【设计意图:教师作为热烈讨论氛围的引导者,应鼓励学生大胆探究、勇于创新、积极讨 论和参与体验,留给学生更多思考和探索的空间】 师:这堂课复习了什么?通过复习,你有哪些收获? (在计算时,我们要注意先看清题目,分析数据的特点。 如果数据符合一些运算定律或运算 性质,能用简便算法时,一般应用简便算法,这样可以算得又对又快) 数 的 运 算 A 类 计算。 7+ 44 65 (考查知识点:数的运算;能力要求:正确熟练地进行四则混合运算) B 类 一批服装原价 240 元,现价 204 元,服装便宜了百分之几? (考查知识点:数的运算;能力要求:熟练运用混合计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课堂
9、作业新设计 A 类: 16 9 2 B 类: (240-204)240=15% 教材习题 第 76 页“做一做” 69.09 38.5 4.918 157 第 77 页上面的“做一做” 4 6 第 77 页下面的“做一做” 43+40+41+44+42=210(人) 210200 如果召开六年级毕业典礼,需要加椅子。 第 78 页“做一做” 1. (16.5-15)15=10% 2. 11.252.5-11.253=0.75(千米) 第 79 页“练习十五” 1. 95 370 720 13 77.2 0.25 63 9 3 2.6 0.5 2 10 0.59 0.2 4.2 2. 33.97
10、 3.397 33970 3397 43 7.9 430 430 3. 600 1000 11500 9 4. 5. 5959 3.7 5 7 0.5 64 6. 80 880 8880 88880 888880 8888880 88888880 888888880 7. xyz 8. 282016-28=7(天) 9. 196=63(万人) 10. 4.010(4.0+4.025%)=8(升) 11. 5601008=44.8(升) 44.860 能到达外公家。 12. 略 13. 4.1(km/min) 14. 1.8+0.6=2.4(m) 2.4 米再加爸爸的臂长将大于 2.6m,所以爸爸能换成灯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