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目标确定的依据一、目标确定的依据 1.教材分析 歌曲敲起我的小木鼓是一首热情、活泼的儿童歌曲。歌曲表达了佤族孩子对生活 的憧憬和对未来的美好追求。歌曲尾单二段趋势,四二拍。旋律流畅,节奏丰富多变。附 点节奏、前十六分、后十六分节奏的运用是歌曲更加富有动感。衬词的运用是歌曲更加体 现了生活情趣和民族特色。 2.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的视谱能力比其他年级的学生有了很大的提高,并有一定的演唱能力和欣 赏能力。本学期可通过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音乐创新能力。学生对歌曲的喜好很明显, 大多喜欢流行歌曲,要让他们从内心喜爱课本上的音乐,还要注重音乐课基本常规和欣 赏音乐、演唱音乐的良好习惯。 二、建立的具
2、体目标二、建立的具体目标 1.学唱歌曲敲起我的小木鼓,能用欢快、热烈的声音来演唱,唱出对生活的憧憬和对 未来的美好追求。 2.结合信息技术的运用,欣赏佤族风光初步了解佤族,学会唱佤族的儿歌,感受佤族木鼓 节的热闹,交流自己的收获。 3. 在本课的学习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我国的民族音乐、了解鼓文化的情感。 三、三、教学重点、教学重点、难点难点 1. 用欢快,热烈的歌声演唱。 2. 附点八分音符、装饰音、前十六音符和后十六分音符的准确把握。 3. 关注反复记号、装饰音在歌曲中的运用,正确掌握歌曲演唱顺序。 四、教学准备: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等 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教学 环节环节 教师活
3、动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 导 入 环节 一、走进佤族:创设情境 (一)有趣的声音 1.音乐游戏:请你跟我这样唱有趣 的声音 1)2 2 1 1 5 - 5 - 师 生 2)2 说说自己的所见所 闻。 生:欣赏视屏。 新课程标准中强调, 合理运用信息技术, 扩展音乐教学的容 量,丰富音乐教学的 手段和教学资源,有 效提高音乐教学质 量。在保持学生音乐 兴趣爱好的同时融知 2 2 师:注意长音的时值 2 2 2121 师:加上回声 2 2 2121 5 -5 - 师:让美妙的声音传得更远些。 2 2 2121 5-5 - 哎! 师:把这美妙的旋律从大山中传出来! 随老师指挥表
4、现出“大山的回声”效 果。 1)认音、叠加,唱一唱。 2)了解这个乐句共用了几个音? 导:在这个乐句中一共用了几个不同 的音? 3)小结:这是我国佤族音乐中常用的 三个音,最能体现佤族音乐的风格。 导:这节课我们将跟随小音符们去佤 族做客。 识技能的学习,把音 乐教学中的“技”与 学生学习中的“趣” 紧密结合,信息技术 起着重大的作用。本 节课的难点之一是让 学生感受到 2、 1、 5 三 个音在歌曲中的重要 作用,体现着佤族音 乐的风格。我借助网 络创设了有趣的声音 游戏,活动设计由易 到难,学生在愉快的 体验中感受到这三个 音音高、时值等的不 同变化,能用自然、 和谐的声音演唱,解 决了歌
5、曲教学中的难 点,又为表现歌曲的 环节打下了伏笔。 歌 曲 学习 佤歌传情:分段学习,唱响佤歌。佤歌传情:分段学习,唱响佤歌。 导:伴随着欢快的木鼓声,佤族的小 朋友也唱响了动听的欢迎歌儿,听! (一)欣赏佤歌 1.听范唱敲起我的小木鼓 小贴示:感受歌曲的速度、情绪。 2.二次听范唱。 小贴示:跟音乐律动。 3三次听范唱。 小贴示:轻声哼唱,了解歌曲的演唱 顺序和歌词内容。(谱中的反复记号 用红笔标出) (二)分块学习歌曲。(出示第一段 歌词完整的曲谱 范唱 伴奏) 生自由回答问题 。 学生欣赏 跟范唱合作,轻 声唱衬词。(红色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 通过让学生聆听、感 知音乐的情绪,借助 信息
6、技术,以生为本, 视听结合,调动学生 多种感知,提供灵活 多样的学习方式,引 导学生解决歌曲学习 中的重、难点,在自 主体验中融知识与技 能的学习于一体,感 知佤族音乐的特点、 风格,学习用不同的 方式表现歌曲,营造 1.学习第一段歌词,聆听范唱。(每 一个小块内容做成链接,点击后能回 到总谱页面) 1)默唱,找出你最喜欢的乐句,唱一 唱。 2)再听第一段范唱。 思考:聆听出现最多的歌词是什么? (带旋律的衬词 色块出示) 这些歌词的旋律一样吗? 2.自学第二段歌词。 导:第二段歌词的旋律和节奏与第一 段相同,请点击链接戴耳机自学。 1)仔细聆听,自学歌词。 小贴示:找出有困难的乐句,向小伙
7、伴请教。 (注意后半部分一字多音的节奏,用 色块提醒。) 1)引导观察。 导:歌曲的结束部分哪个字更能表 现出敲响木鼓给佤族人生活带来的幸 福? 指导“嘿”的唱法。(双手叉腰, 有力量地唱出“嘿”字。) 2)跟琴声练唱。 3)发现结束句与有趣的声音游戏相 同。 4)跟琴练习,指导唱好:歌词相同, 旋律、节奏变化的乐句。 (师用柯尔文手势引导学生注意 乐句中旋律线的走向) (三)歌曲处理。 1.按照演唱顺序,完整地演唱歌曲。 导:为了能更好地表现歌曲,除了 用木鼓的节奏为音乐伴奏,我们还可 标注:衬词、前倚 音唱法;了解这是 民歌的两大特色) 琴声带唱。 师生合作,跟琴 师唱前一句,生接 衬词
8、。 3) 找出没有学过的 乐句,唱一唱。 指导唱好 “一字 多音”的节奏。 4) 跟琴完整演唱第 一部分歌词。(指 导纠正) 跟伴奏轻声演唱。 (集中练习) 3)男女生接口唱。 3学习结尾部分。 1) 听老师与范唱合 作,老师伴唱。 2)生跟范唱合作, 伴唱。 2 2 2121 5 -5 - 哎! 3) 加木鼓节奏为歌 曲伴奏。 (两组唱歌,一组 伴唱, 一组 敲节 奏。) 一种有效课堂的学习 氛围,把课堂的学习 推向高潮,落到实处。 以加入“声音的游戏”为它伴唱!瞧! 2.表现歌曲,出示合唱谱。 小贴示:请用“哎”为歌曲的前半部 分伴唱! 集 体 舞 鼓韵风姿:有效链接,感受佤族。鼓韵风姿:
9、有效链接,感受佤族。 导:带着这节课的收获,大家可以走 进佤族的木鼓节,感受那热闹的节日 气氛;也可以点击湖南卫视奇舞飞 扬的栏目,去欣赏佤族朋友的木鼓 舞和甩发舞给大家带来的视觉盛宴。 1. 链接一:佤族的木鼓节。 小贴士:了解木鼓节由来,模拟木鼓 的鼓点加入到节日中去。 2链接二:湖南卫视奇舞飞扬佤 族民间舞。 小贴士:欣赏佤族的木鼓舞和甩发舞, 随表演一起律动。 学生欣赏 加强对学生现代信息技 术运用的指导, 合理运用 信息技术中视听结合、 声 像一体、资源丰富等优 点,多角度、多层次地运 用和介入现代信息技术 搜集各种资料, 让学生学 习到更多感兴趣的内容, 避免知识的拓展流于形 式,帮助学生理解音乐; 通过课内课外结合、 有效 延伸, 充分地发挥学生在 学校、 家庭和社区运用电 脑网络方面所蕴藏的巨 大教育潜力, 获得教学信 息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