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画杨桃【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不同的结果,使学生从中受到科学思想方法的教育。2通过理解老师说的一段话中句与句的联系,学生怎样把一段话写清楚。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练习用“不像?而像?”、“不要?要?”说话。用“严肃”、“熟悉”造句。4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两个自然段。【教学重难点】1联系全文内容,理解老师通过画杨桃这件事所说的道理。2理解老师说的一段话中句与句的联系,体会怎样把一段话写清楚。【教学准备】杨桃的实物或模型与挂图,投影片,小黑板,生字词卡片。【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检查预习情况。1出示杨桃的实物或挂图,引导学生描述,并加深
2、对杨桃的认识。2联系预习中的问题,引导学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二、再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知道文章写的是一件什么事。1默读思考讨论“我”(作者)把杨桃画成像五角星可笑吗2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注意辨析“我”、“同学们”及“老师”说话时不同的语气、语调,并注意生字的发音。3齐读课文。4思考(也可同桌讨论)这篇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这篇课文写的是“我”小学四年级一次图画课上练习画杨桃时发生的事情)2/75以问促读,理清文章脉络。(1)课文哪些段落是写在一次图画课上发生这件事的(从第2自然段到倒数第2自然段)(这是文章描写最细致的部分,即文章的重点部分)(2)开头第1自然段,写的是什么(讲父亲怎样教“我”
3、学画。)(这是文章的第1部分)(3)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写什么(讲父亲和老师的话使“我”一生受用。)(这是文章的第3部分。)小结通过上面的阅读和练习,我们清楚地知道这篇文章由三部分构成,且属“总分总”式结构。第2部分是全文的重点。三、细读课文,在语言环境中识字、解词,(也可根据预习情况,对生字词做一强化)。1指名读课文第1自然段。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叮嘱再三提醒、嘱咐的意思。想当然指不顾实际情况,只根据自己脑子里的印象下判断。走了样失去原来的样子。画走了样画的和本来的样子不同。小结从这一段可以了解到,作者最初做画的严谨态度是父亲严格要求,多次教诲的结果。2分角色读读课文的第2部分。(1)选
4、择一名学生读旁白,另外一名学生读同学甲,一名学生读同学乙,其余学生读“大家”的话,教师读“老师”的话。(2)教师将这部分出现的生字板书在黑板上,并指名读一读它们所在的句子,达到正音、解义的目的。“审”“晌”翘舌音。“肃”平舌音。笔顺(共8笔)熟悉知道得很清楚。哈拟声词。本课指放声大笑时发出的声音。3指名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诲”四声,字义是教导、诱导。受用得到益处。一生受用就是对自己一辈子都有帮助、都有好处。4抽读生字新词卡片,识记生字。5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体会词义,进一步熟悉课文。【第二课时】一、谈话导入。3/7上节课我们细读了课文,理清了文章的脉络,学习了生字新词;这节课我们要通
5、过精读课文,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弄懂为什么作者把杨桃画成了五角星后没受到老师的批评,反而受到了肯定;老师的话与父亲的话有哪些相似之处。他们的话为什么能使作者终生受益呢(也可根据班级具体情况,让学生自己把在预习中不懂的问题提出来。)二、讲读课文。1从课文第3部分入手,达到牵动全文之目的。(1)请同学们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理解“受用”是什么意思,“一生受用”呢(2)从一生受用这个词中,我们能不能估计出作者写这篇文章时,大约是什么年龄(大约年事已高,也就是人到老年。)(从“使一生受用”这个词还可以看出,本文是用回忆的手法,写了发生在小学四年级一节美术课上的一件事。)能使作者“一生受用”的教诲一定
6、是使作者终生不忘的。是谁的教导使作者终生不忘呢(是“老师”和父亲的话。)他们讲的内容一样吗从哪个词可以看出(从“是那么相似”这个词中看出的。他们讲的内容一样。)相似是相像或相同,前面的修辞词“那么”怎样理解(特别、十分)请同学们找出父亲与老师的话轻声读一读。自己体会一下相同点是什么。2学习课文第1部分(第1自然段)。(1)指名读“父亲的话”(出示写有父亲话的投影片或小黑板)。(2)出示投影,齐读并思考父亲的话有几层意思(两层。)每一层各说的是什么意思(第一层是说应该怎样做,即要认认真真地去观察所要画的一件东西,画时要按观察到的样子老老实实地去画;第二层意思是说不要怎样做。即不要不顾看到的实际情
7、况,只根据自己脑子里对事物的印象下判断,把画画得与实际观察到的样子不同,因为这样是学不会画画的。)小结父亲从正、反两方面讲了画画时该怎样做,不该怎样做的道理。从他的话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的父亲对作画很有研究,是作者学画的启蒙老师。他的话不仅使作者在学画画时受益,而且影响到作者一生的为人处事,即无论画画还是处理其他问题,都应该实事求是,从客观实际出发,坚持科学的思想方法。3学习课文第2部分。(1)分析“老师”说的话的第一层意思。指名读课文中倒数第2自然段“老师”说的一段话。(出示写有“老师”话的投影片或小黑板。)“老师”说的这段话共有几句(五句。)4/7引导分析“老师”说的一段话中前三句话的意思
8、。A第一句说大家对杨桃“都非常熟悉”,能说明什么呢(说明作者及他的同学都是杨桃故乡的人;他们都非常清楚杨桃的外形。)B第二句话中的但是在这段话中起什么作用从这句话中能想到什么(用但是一词转到了问题的另一个方面,也就是观察的角度不同杨桃的样子就不一样。)(从这句话我们可以回想起著名画家达芬奇的老师说过的一句话每一个鸡蛋从不同的角度看形状也不一样。既然鸡蛋从不同的角度看,形状都不一样,更何况具有肩部肥大,底部略尖削,并有五条棱这一明显特征的杨桃呢。)C第三句话中的“真像”是什么意思(特别像。)“有时候”指什么时候(指恰巧面对杨桃底部这一观察点来观察的时候。)D这三句话以画杨桃为例,要说明一个什么道
9、理呢(说明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去看,会有不同的样子。)小结老师的前三句话,紧紧围绕画杨桃这个例子,说明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去看,会有不同的样子。明确地指出换一个角度看,杨桃根本不像杨桃了,还真像个五角星,肯定了“我”观察仔细认真。书中的第一幅插图,就是同一个杨桃,从不同角度看到的两种样子。其中一种样子还真像五角星。(板书看的角度不同结果也不同)齐读“老师”说的前三句话,加深理解。(2)讲读课文第2自然段。作者在一次图画课上,就把杨桃真的画成了五角星的样子,课文的哪一自然段写了这个意思(指名读)(板书我画成了五角星)作者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原因有几个(两个。)第一个原因是什么呢(我的座位在
10、前排靠边的地方。)这能说明什么(说明作者看杨桃的角度既与其他同学不同,也与自己平时看杨桃的角度不同。)也就是前面学的老师说的哪句话(看投影读一读。)作者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第二个原因又是什么呢(是作者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的结果。)指导学生看文中的第二幅插图。小结作者把杨桃画成像五角星的样子,有两个原因。但第二个原因是最主要的。“认认真真地看”说明他不凭想当然,既相信实际,也相信自己的眼睛。“老老实实地画”就是作者遵照“爸爸”所叮嘱那样去画。(3)导读分析第3至5自然段。“有几个同学”看到作者的画为什么哈哈大笑(认为作者画的根本不像杨桃。)5/7课文中写了两个学生的两句话。一句末尾用了问号,
11、另一句用了叹号,表示的意思一样吗(一样。)表示出的情感程度相同吗(相同。都是用十分肯定的语气,表明作者把杨桃画成了五角星。)A第一句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如果把它改成陈述句,表达的语气变了没有B指导学生朗读这两句话,要读出嘲笑和讥讽的语气。“有几个同学”看了作者的画“哈哈大笑”,(板书同学哈哈大笑)说明什么(说明他们一是没有考虑到作者看杨桃的角度,二是自以为对杨桃已十分熟悉。)(4)讲读课文第6至12自然段。老师听了几个同学的议论,又看了作者的画,与这几个同学的态度一样吗他先是怎样做的其中有一个词语,请找出来。(走到我的座位坐下来,审视讲桌上的杨桃。)老师为什么要坐在作者的座位上审视(老师坐在我
12、的座位上,就是要从我看杨桃的角度进行观察,据此判断我画得是否准确。)(板书老师审视)老师审视了之后,为什么没有直接告诉大家画得像不像,而是举起作者的画去问大家像不像(老师的目的,是要让学生从他亲自审视的做法上,悟出从不同的角度看事物,看到的结果也不同的哲理。)听了学生的回答,老师的态度变得怎样了(严肃起来。)为什么要变呢(发现作者明明画得很准确,但全体同学们却说不像,这种现象引起老师的深思,他意识到不仅是几个而且是大多数同学还不懂得作画的起码要求,更不懂得用科学思想对待事物。)从文中的哪一个词能看出老师严肃的神情延续了很久(半晌。)(半晌是过了好大一会儿。也可以说明老师对于如何处理这件事,认真
13、地进行了考虑。)他是怎样考虑呢(先摸清认为把杨桃画成五角星好笑的是哪些同学。)指导学生朗读好笑,这里的破折号表示几个同学故意拉长声回答,要读得声调高些,声音长些。(5)指导学生学习第13至17自然段。对于认为好笑的同学,老师没有去批评责备,而是请他们轮流坐到我的座位上,目的何在呢(让他们也从作者看杨桃的角度来观察,使他们亲眼看到事实的真相,自觉接受教育。)(板书这几个让轮流看)第一个同学看后,在回答老师的问话时,为什么中间加了省略号(引导学生理解省略号在这里的特殊作用和所省略的内容。)指导朗读,声调、声音都要低,读出不好意思承认错误的语调。与刚才好笑的读法恰恰相反。6/7引导学生找出有关词语,体会作者只写第一个同学的对话,而省略其他同学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