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中语文必修上册9.1念奴娇赤壁怀古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设计 创作背景: 这首词是宋神宗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苏轼谪居黄州时所写,当时作者四十五岁,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已两年余。苏轼由于诗文讽喻新法,为新派官僚罗织论罪而被贬,心中有无尽的忧愁无从述说,于是四处游山玩水以放松情绪。正巧来到黄州城外的赤壁(鼻)矶,此处壮丽的风景使作者感触良多,更是让作者在追忆当年三国时期周瑜无限风光的同时也感叹时光易逝,因写下此词。 作者简介: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2、)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与韩愈、柳宗元和欧阳修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文学赏析: 此词怀古抒情,写自己消磨壮心殆尽,转而以旷达之心关注历史和人生。上阕以描写赤壁矶风起浪涌的
3、自然风景为主,意境开阔博大,感慨隐约深沉。起笔凌云健举,包举有力。将浩荡江流与千古人事并收笔下。 千古风流人物既被大浪淘尽,则一己之微岂不可悲?然而苏轼却另有心得:既然千古风流人物也难免如此,那么一己之荣辱穷达复何足悲叹!人类既如此殊途而同归,则汲汲于一时功名,不免过于迂腐了。接下两句切入怀古主题,专说三国赤壁之事。“人道是“三字用得极有分寸。赤壁之战的故地,争议很大。一说在今湖北蒲圻县境内,已改为赤壁市。但今湖北省内有四处地名同称赤壁者,另三处在黄冈、武昌、汉阳附近。苏轼所游是黄冈赤壁,他似乎也不敢肯定,所以用“人道是“三字引出以下议论。“乱石”以下五句是写江水腾涌的壮观景象。其中“穿“、“
4、拍“、“卷“等动词用得形象生动。“江山如画“是写景的总括之句。“一时多少豪杰“则又由景物过渡到人事。 苏轼重点要写的是“三国周郎“,故下阕便全从周郎引发,转头写赤壁战争。与周瑜的谈笑论战相似,作者描写这么一场轰轰烈烈的战争也是举重若轻,闲笔纷出。从起句的“千古风流人物“到”一时多少豪杰“再到“遥想公瑾当年“,视线不断收束,最后聚焦定格在周瑜身上。然而写周瑜却不写其大智大勇,只写其儒雅风流的气度。 不留意的人容易把“羽扇纶巾“看作是诸葛亮的代称,因为诸葛亮的装束素以羽扇纶巾著名。但在三国之时,这是儒将通常的装束。宋人也多以“羽扇”代指周瑜,如戴复古赤壁诗云:“千载周公瑾,如其在目前。英风挥羽扇,
5、烈火破楼船。” 苏轼在这里极言周瑜之儒雅淡定,但感情是复杂的。“故国“两句便由周郎转到自己。周瑜破曹之时年方三十四岁,而苏轼写作此词时年已四十七岁。孔子曾说:“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苏轼从周瑜的年轻有为,联想到自己坎坷不遇,故有“多情应笑我“之句,语似轻淡,意却沉郁。但苏轼毕竟是苏轼,他不是一介悲悲戚戚的寒儒,而是参破世间宠辱的智者。所以他在察觉到自己的悲哀后,不是像南唐李煜那样的沉溺苦海,自伤心志,而是把周瑜和自己都放在整个江山历史之中进行观照。在苏轼看来,当年潇洒从容、声名盖世的周瑜现今又如何呢 不是也被大浪淘尽了吗。这样一比,苏轼便从悲哀中超脱了。“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
6、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和子由渑池怀旧)。所以苏轼在与周瑜作了一番比较后,虽然也看到了自己的政治功业无法与周瑜媲美,但上升到整个人类的发展规律和普遍命运,双方其实也没有什么大的差别。有了这样深沉的思索,遂引出结句“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的感慨。正如他在西江月词中所说的那样:“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消极悲观不是人生的真谛,超脱飞扬才是生命的壮歌。既然人间世事恍如一梦,何妨将尊酒洒在江心明月的倒影之中,脱却苦闷,从有限中玩味无限,让精神获得自由。其同期所作的赤壁赋于此说得更为清晰明断:“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
7、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也。”这种超然远想的文字,宛然是庄子 齐物论思想的翻版。但庄子以此回避现实,苏轼则以此超越现实。 黄州数年是苏轼思想发生转折的时期,也是他不断走向成熟和睿智的时期,他以此保全自己的岸然人格,也以此养护自己淳至的精神。这首念奴娇词及其作于同一时期的数篇诗文,都为我们透示了其中的端倪。 念奴娇是苏轼贬官黄州后的作品。苏轼21岁中进士,30岁以前绝大部分时间过着书房生活,仕途坎坷,随着北宋政治风浪,几上几下。43岁(元丰二年)时因作诗讽刺新法,被捕下狱,出狱后贬官为黄州团练副使。这是个闲职,他在旧城营地辟畦耕种,游历访古,政治上失意,滋长了他逃避现实和怀才不遇的思想情绪,
8、但由于他豁达的胸怀,在祖国雄伟的江山和历史风云人物的激发下,借景抒情,写下了一系列脍炙人口的名篇,此词为其代表。 念奴娇词分上下两阙。上阙咏赤壁,下阙怀周瑜,并怀古伤己,以自身感慨作结。作者吊古伤怀,想古代豪杰,借古传颂之英雄业绩,思自己历遭之挫折。不能建功立业,壮志难酬,词作抒发了他内心忧愤的情怀。 上阙咏赤壁,着重写景,为描写人物作烘托。前三句不仅写出了大江的气势,而且把千古英雄人物都概括进来,表达了对英雄的向往之情。假借“人道是”以引出所咏的人物。“乱”“穿”“惊”“拍”“卷”等词语的运用,精妙独到地勾画了古战场的险要形势,写出了它的雄奇壮丽景象,从而为下片所追怀的赤壁大战中的英雄人物渲
9、染了环境气氛。 下阙着重写人,借对周瑜的仰慕,抒发自己功业无成的感慨。写“小乔”在于烘托周瑜才华横溢、意气风发,突出人物的风姿,中间描写周瑜的战功意在反衬自己的年老无为。“多情”后几句虽表达了伤感之情,但这种感情其实正是词人不甘沉沦,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表现,仍不失英雄豪迈本色。 用豪壮的情调书写胸中块垒。诗人是个旷达之人,尽管政治上失意,却从未对生活失去信心。这首词就是他这种复杂心情的集中反映,词中虽然书写失意,然而格调是豪壮的,跟失意文人的同主题作品显然不同。词作中的豪壮情调首先表现在对赤壁景物的描写上。长江的非凡气象,古战场的险要形势都给人以豪壮之感。周瑜的英姿与功业无不让人艳羡。 教学
10、设计: 一、导入 同学们,老师问你们一个问题:你有喜欢的偶像吗?你是喜欢他的颜值、才华,还是人格魅力? 老师也有一个十分崇拜的偶像,自从第一次遇见他,就被他深深吸引。他是最浪漫的诗人 ,为悼亡妻低吟十年生死两茫茫;他是最豪放的词家, 面对古赤壁战场高唱大江东去;他是最超脱的文人, 多次被贬依然乐观豪迈超脱旷达;他是最难得的全才, 精通书法绘画、热爱造酒美食;他是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他是最具人格魅力的大师。他是谁?(学生回答)他就是北宋文豪苏轼。我以苏轼为偶像,苏轼也有自己崇拜的偶像,是谁呢?今天我就带着大家走进他的念奴娇 赤壁怀古,一起去寻找答案。 二、教学目标 1.诵读吟咏,感受苏词雄浑、壮
11、阔的意境与豪放的风格。 2.学习品析,感受词人壮志难酬的情感和人格魅力,培养学生乐观豁达的情怀。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蕴含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进一步认识苏轼,感受他即使面对打击、身临困境,也能保持超然、洒脱、乐观的人格魅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面对困难保持乐观通达的精神状态。 四、整体感知 (一)名家朗读 1.这是苏轼豪放词的代表作,咱们先听名家朗读,初步感受本词豪迈的特点。 念奴娇赤壁怀古写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黄州是他人生旅途的一个重要驿站。在这里,他开始对生命的真谛、价值做认真地思考,完成了思想上的飞跃,不断走向睿智和成熟。黄州带给苏轼的是生活上的苦
12、难,更是精神人格上的升华。人生有时就这么奇妙,黄州本是苏轼被贬之地,却又成全了苏轼。这其中的奥妙值得我们深思啊。 (二)学生朗读 1.下面请一位同学来朗读一下这首词,尽量做到声音洪亮,有气势,有感情。(教师点评朗读效果) 2.上、下片具体写了什么内容呢?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明确:本词上片咏赤壁美景,下片抒怀古幽情,最后抒个人感慨。(板书) 苏轼是如何安排这些内容的呢?我们接下来进行深入研究。 五、深入研读 (一)研读上阙 1.请大家齐读上阕,用一两个精炼的词语来概括赤壁之景的特点。(同桌讨论) 明确:雄浑、壮阔,撼人心魄,气势恢宏、大气磅礴等等。 2.文中哪些句子最能表现雄浑、壮阔的特点?说
13、说你的感受。(师生共同探究) (1)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明确:“大江东去”,劈头四字,就有排山蹈海之势。犹如看3D电影时,一个镜头,诗人就将滚滚长江一下子推至我们面前,只见长江携着巨浪向我们迎面扑来,不可阻挡。用“大”字来修饰长江,有一种横空而来的磅礴气势,为全诗定下了高昂的基调。 “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更是用语新奇,让人眼前一亮,精神一振。大家说说哪个词用的好?为什么? 明确:淘。冲刷、洗刷之意。 江水冲走了千年来的英雄人物,能这么理解吗? 明确:不能。在这里,“浪”比喻时间。滚滚东流的江水,在诗人眼中,已不只是江水,更是流逝的时间,历史的长河。诗人伫立江边,思接千古,一代又
14、一代,多少英雄人物都被时间的洪流带走。他们的英雄伟业也都湮灭在历史的长河里,而今无从寻觅。我们的耳边似乎响起了三国演义的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一句既使读者看到大江的汹涌奔腾,又产生对历史和人生的思索。从而引出下文怀古之意。接下来,镜头转移,诗人的目光由奔腾的长江,转向了赤壁古战场。 (2)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为什么说是周郎赤壁?(点名回答) 明确:说明了周瑜在赤壁之战中的决定性作用。他指挥的赤壁之战以少胜多,大败曹军,奠定了他的历史地位。赤壁因周郎而著称,周郎借赤壁而扬名。那么,“赤壁”是怎样的一种景观呢?接下来诗人就要
15、进行具体描写了。我们一起来读、背。 (3)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我们没有亲眼目睹赤壁的壮观,但却能感受到一种雄浑壮阔的意境,这完全得益于作者用词的艺术。写了哪些具体景物?你觉得哪些词用得好,为什么?(学生思考,交流,点名回答) 明确:石,岸边的悬崖峭壁。涛,奔腾的江水。石用“乱”,写出崖壁的山石散乱险怪,“穿”写出山崖陡峭、直插云霄的气势。涛用“惊”,写出波涛汹涌,“拍”写出水石相搏的情状、声音与力度。用“千堆雪”喻浪花形象真切,“卷”写出了浪花奔腾四溅的情形。此句诗人抓住悬崖、陡壁、惊涛、波浪这些可视性极强的意象描绘了一幅雄奇壮阔的画面,表现了作者豪迈的情怀。面对赤壁如此壮阔的美
16、景,诗人发出了怎样感叹? (4)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此句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明确:承上启下。正如毛泽东的“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如画的江山像一个绚丽的舞台,一时之间,三国群雄争霸,英雄辈出。接下来苏轼仰慕的偶像就要隆重登场了。谁呢?周瑜。 (二)研读下阕 1.人物分析:这是个怎样的周瑜?我们一起来读一下有关周瑜的片段。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1)婚姻:小乔初嫁了。 为什么说“初嫁”?当时小乔刚嫁给周瑜吗? 点拨:在指挥赤壁之战的时候,小乔并不是刚刚嫁给周瑜,而是已经嫁给周瑜十年了。赤壁之战是建安十三年发生,周瑜三十四岁
17、,而小乔嫁给周瑜是建安三年,周瑜才二十四岁。已经真的不是小乔,可以说是老乔了。那么大家考虑一下,博学如苏轼难道真的不知道小乔已经嫁给周瑜十年了吗?那么为什么要这样写呢? 明确:是用美女衬英雄,更衬出周瑜的年轻有为、春风得意,足以令人艳羡。 (2)外貌:雄姿英发、羽扇纶巾。 这句写出了周瑜什么特点? 明确:这是周瑜的仪容装束。拿着羽毛扇,头戴青丝带头巾,是三国以来儒将时髦的打扮。你看周瑜英俊、儒雅、风度翩翩,颠覆了人们对武将健硕剽悍、满脸横肉的传统印象。 (3)作战能力: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谈笑间,表现了周瑜什么特点? 明确:赤壁之战对于东吴来说,是一场以弱抗强的战争,三万对曹操的八十万大军
18、。你看周瑜,面对强敌淡定自若,手摇羽毛扇,谈笑间,就将曹操的大军烧了个灰飞烟灭。谈笑间,反映出作为统帅的周瑜临战时从容冷静,对这次战争早已成竹在胸、胜券在握。到这里,诗人塑造了一个风度翩翩、意气风发、年轻有为,爱情事业双丰收的青年将领周瑜形象。 2.诗人感受:面对这样的周瑜,苏轼感受如何?应怎样理解? (1)感受:“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明确:应理解为“神游故国,应笑我多情,以致过早长出花白的头发”。多情,指多愁善感。面对周瑜,苏轼心里自是有个比较。 周瑜 苏轼 年龄: 34 岁 47 岁 生活:幸福美满 屡遭不幸 外貌:英俊儒雅 早生华发 事业:功成名就 壮志未酬 于是苏轼自嘲道
19、:自己在人生失意、年华老大的时候,还怀想什么 “风流人物”,还想着建功立业,太多情了、太可笑了。到这里,我们仿佛看到了他的一丝苦笑,听到了他一声叹息。 3.人生态度:苏轼最后是如何结束这次怀古之旅的呢? (1)态度:“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六、拓展延伸 有人说这句话体现了苏轼消极的人生态度,也有人说体现的是苏轼释然、洒脱?请同学们思考交流,说说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明确:观点一:消极。“人生如梦”,人生像梦短暂而又虚无缥缈,有什么必要非得建功立业呢。毕竟苏轼是人,不是神。悲伤失意在所难免,这体现了一个真实丰满可爱的苏轼。 观点二:超脱。“人生如梦”,人生犹如梦一般短暂,所有风流人物不也都
20、随着大江而东去,消失在历史的长河里吗!自己一生算得了什么!那么又何必去执着呢。人生短暂,江月永恒,壮志难酬,豪情长存。就把这杯酒敬给了千古不变的江月吧。 “一尊还酹江月”,古人借酒浇愁,愁更愁。诗人洒酒入江,以酒祭月,让万古愁怀随江流而去。这说明他已经迅速从惆怅失意中解脱出来。 七、课堂小结 全词借古抒怀,上阕绘赤壁之景,下阕抒怀古之情,最后写个人感慨。雄浑壮阔、大气磅礴,被誉为“古今绝唱”。同时苏轼的人生哲学也告诉我们,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生活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面对苦难,不要沉沦,不要自弃。当生活赐予你不幸,先不必急着痛苦绝望,谁能保证多年以后补偿给你的不是一份厚重的礼物? 苏轼不是最好的证明吗!最后,让我们再次高声朗读本词,再次感受苏轼的悲愤与无奈,洒脱与旷达。 八、作业布置 念奴娇 赤壁怀古的学习到这里就结束了,但是苏轼带个我们的感动和思考远远没有停止。你又从苏轼身上和这首词中获得怎样的思考呢?请课下写一篇随笔并背诵本词。 九、板书设计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上片咏赤壁美景 下片抒怀古幽情 最后叹个人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