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诵读《游园·皂罗袍》一等奖创新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docx

上传人(卖家):一起向未来 文档编号:5708624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9.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诗词诵读《游园·皂罗袍》一等奖创新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古诗词诵读《游园·皂罗袍》一等奖创新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古诗词诵读《游园·皂罗袍》一等奖创新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古诗词诵读《游园·皂罗袍》一等奖创新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古诗词诵读《游园·皂罗袍》一等奖创新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古诗词诵读游园皂罗袍一等奖创新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游园教案 【学习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了解汤显祖及其牡丹亭;品味戏曲语言。 思维发展与提升:学习借景抒情的艺术手法;关注戏曲中的人物个性,体味杜丽娘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审美鉴赏与创造:提高鉴赏戏曲的能力,在诵读中体会戏曲语言的抒情性和音韵美。 文化传承与理解:体味杜丽娘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人性的复苏。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杜丽娘形象特征。 教学难点:品味曲词之妙和人物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在红楼梦第二十三回中讲到这样一个情节:林黛玉听贾府家庭戏班小演员唱牡丹亭 游园惊梦,从“

2、不觉点头自叹”,到“心动神摇”,再到“越发如醉如痴”,受到强烈感染。这段曲文,抒发的正是杜丽娘青春苦闷的内心激情。林黛玉和杜丽娘都出身于宦族,有着相似的生活遭遇,所以,在此出曲文艺术魅力的强烈感染下,自然深有同感,迸发出共鸣。 据记载“牡丹亭梦一出,家传户诵,几令西厢减价”。此剧在封建礼教制度森严的古代中国一经上演,就受到民众的欢迎,特别是感情受压抑的妇女。 今天,就让我们共同赏读游园一曲,感受戏曲魅力。 二.知人论世 1.汤显祖 汤显祖江西临川人,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因不满朝政腐败弃官回家,致力于戏剧创作,是明代戏曲作家。所生活的时代与英国戏剧大师莎士比亚同时期,因此也被称为“东方莎士比亚”

3、。汤显祖生活在明代晚期,当时程朱理学非常兴盛,甚至到了走火入魔的程度。程朱理学从维护封建礼教出发,在“情”、“理”关系上,将二者对立起来。因此提出“至情论”。在戏曲创作方面,反对拟古和拘泥于格律。作有传奇牡丹亭、邯郸记、南柯记、紫钗记,合称临川四梦,以牡丹亭最著名。 2. 背景介绍 “皂罗袍”是昆曲曲牌名。 皂罗袍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出自牡丹亭第十出惊梦,是女主人公杜丽娘偶尔来到后园游赏时的一段唱词。 从小受封建家长的管束和封建礼教的压抑的她。受到诗经 关雎的触动,青春意识开始觉醒。于是违背父母、塾师训诫,走出深闺,偷偷前往后花园游赏。盛开的百花,绚烂的色彩,开启了她的心扉。3.题目解读 游园,

4、选自牡丹亭,题目是编者加的。 “皂罗袍”是昆曲曲牌名,牡丹亭最出名的一段唱段游园惊梦就是用该曲牌演唱的,皂罗袍是本折的高潮,刻画了杜丽娘千回百转的心态变化。 3.故事介绍 牡丹亭讲述了杜丽娘与柳梦梅的爱情故事。主人公杜丽娘是个情窦初开的少女,她是南安太守杜宝的女儿,她在听了教师陈最良讲解关关雎鸠一文后春心萌动,在丫头的怂恿下跑到了后花园,在花藤下打盹,梦中遇到了一个自称柳梦梅的书生,两人在梦中幽会,并私定终生。 梦醒之后,杜丽娘思念梦中书生,结果一病不起,郁郁而终。杜宝升官迁居,将杜丽娘葬在后花园梅树下,梅树下,让石道姑看守。 三年后,书生柳梦梅赴京赶考,借宿观中。意外拾到了杜丽娘的画像,与杜

5、丽娘的游魂再续梦中情缘。柳梦梅在杜丽娘的指示下冒死掘坟开棺,杜丽娘起死回生,两人结为夫妻。 杜宝升任宰相,拒不相信杜丽娘复活之事,并且要判处柳梦梅,最终闹到金銮殿上,皇帝了查明真相,杜宝才与他尽释前嫌,杜丽娘和柳梦梅二位有情人终成眷属。 4.文体知识 从戏剧形式上看牡丹亭属于传奇。 明清传奇与元杂剧的区别: (1)杂剧四折一楔子,不标折目;传奇不称“折”而称“出”,并加出目,出数不定,多是四五十出的长篇。 (2)传奇和杂剧一样有唱、白、科,但不像杂剧那样通常由一个角色唱到底,传奇各种角色都可以唱,可独唱、对唱、轮唱和合唱。 动作在传奇中不称“科”而称“介”。 (3)音乐上,杂剧每折限用一个宫调

6、,一韵到底;传奇每出不限只用一个宫调,可以换韵。杂剧演唱用北曲,传奇多用南曲,并吸收北曲。 (4)传奇的角色与杂剧大同小异,但角色增多,分工更细。杂剧的主角是末、旦,传奇的角色是生、旦。传奇也有末,但不是主角。 总之,明清传奇与元杂剧相比,规模更宏大,曲调更丰富,角色分工更细致,形式更自由灵活,因此更便于表现生活。 三.精读文本 1. 疏通文意 这样繁花似锦的迷人春色无人赏识,都付予了破败的断井颓垣。这样美好的春天,宝贵的时光如何度过呢?使人欢心愉快的事究竟什么人家才有呢?楼阁巍峨、景色开阔。华丽的亭台楼阁,如云霞一般灿烂绚丽。和煦的春风,带着蒙蒙细雨,烟波浩渺的春水中浮动着画船,我这深闺女子

7、太辜负这美好春光。 4. 文本鉴赏 (1)教师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划分节奏诵读本曲,把握节奏。 明确: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 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 (2)教师组织学生再读本曲,整体掌握本曲内容并概括。 明确:这支曲子描绘了一幅姹紫嫣红、景色宜人的春景图,富于诗情画意。 (3)教师引导学生赏析。 鉴赏“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明确: 整句使用对比的手法,写出了少女心中的期望与失落,惊惧和无奈。姹紫嫣红美丽娇艳的鲜花开遍的迷人春色;断井颓垣井干涸、回填,

8、院墙坍塌,残缺不全,一片破败的景象。“姹紫嫣红”的迷人春色与“断井颓垣”的荒废景象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杜丽娘从“姹紫嫣红”看到了自己青春的生命,而“断井颓垣”象征着那阴冷的生活环境。明媚的春光被辜负,自己美丽的青春也只能在深闺中埋没! “原来”,“似这般”“都付与”几个词都带有强烈的感彩,带有无限的感叹和惋惜。 鉴赏“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明确:直抒胸臆。杜丽娘联想到自己的身世、遭遇以后,从胸中涌出这无限哀怨。“奈何天”“谁家院”六个字里凝聚着杜丽娘对命运的感伤,是痛苦的心声。杜丽娘面对良辰美景,而无赏心乐事,只有寂寞苦闷、无限哀怨。“姹紫嫣红”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与“赏心

9、乐事”对仗工整,语言华美。对比中蕴涵着对封建礼教和社会环境的强烈不满。 【思考】分析“良辰美景”“赏心乐事”“云霞翠轩”“烟波画船”这些意象的作用。 明确:美好的事物始终深刻内嵌于少女的思维深处,为故事的发展埋下了伏笔。 鉴赏“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 明确:这是杜丽娘想象中更开阔的春景:雕梁画栋,飞阁流丹;云燕霞蔚,碧瓦亭台,和煦的春风带着蒙蒙细雨,烟波浩渺的春水中浮动着画船。从狭小的园内扩展到寥廓的境界,正是女主人公心所向往的广阔天地。这画面中,融进了追求,也融进了惆怅。 鉴赏“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 明确:“锦屏人”深闺中人;“韶光”,春光,也指自己年华。这句意是,我

10、这深闺女子太辜负这美好春光。 【思考】这段曲词历来被誉为“惊才艳绝之作”,情景交融。请你指出其写出了怎样的景象 抒发了杜丽娘怎样的复杂心情 明确:描绘了花园明媚诱人的春光,更传神地表现了杜丽娘由惊异,欢悦到无限惆怅的复杂心情。 (4)教师引导学生鉴赏选段的艺术手法 明确:对比。“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都过景象的对比,写出了女子的失落与伤感; 用典。“赏心乐事”取自晋宋时期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序:“天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难并”,这两句用此句意;“朝飞暮卷”化用唐代王勃滕王阁诗中有“画栋朝飞南浦云,朱帘暮卷西山雨”。 融情于景。借助典型意象,表达了女子的青春萌动的微妙

11、心理。 直抒胸臆。 【思考】这段文字历来广被吟咏,你认为美在何处? 明确:音韵美:压什么韵?(ian/uan)一韵到底,宛如一泓清泉流动,鸣响着泠冷的韵凋,给人以明快的美的享受。句式特点?(对比、整齐、用典)用了一系列近似对偶的句型,如“姹紫嫣红”对“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对“赏心乐事”。这一组组对比,既有力地渲染了情和景的矛盾,突出主人公的复杂微妙心理;而且使句式整齐华美,语言绮丽典雅,富于音乐美。 景美: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图?这支曲子描绘了一幅(姹紫嫣红、景色宜人的春景图,富于诗情画意)。 情美:面对此景,少女心事如何?(景美却情伤,反衬手法)这支曲子表达了杜丽娘怎样的思想情感。“原来”

12、、“似这般”、“都付与”这几个副词饱含着主人公无限惊讶、感叹、惋惜,带有极强烈的感彩。主人公惜春伤春的情感,表达了她冲破封建牢笼、反抗封建礼教的精神和愿望不能实现的郁闷心情。(反叛精神或个性解放愿望)。在这绮丽如画的游园场面里,杜丽娘年轻貌美,打扮俏丽,含情脉脉,顾影自怜。她缓缓步入花园,顿感美好的自然景色,与幽禁的深闺生活迥然不同,自己一向辜负了韶光年华。面对着姹紫妈红的百花与断井颓垣的残景而形成的鲜明对照,她不由得思绪万千,益增惆怅。春光如此烂漫明媚,燕语莺声如此动听,更诱发了她内心深藏的春情,引起了她对年华在深闺寂寞生活中淡淡消逝的叹惜,唤醒了她青春的觉醒,这巧妙地把抒情与写景结合在一起

13、,情景交融,委曲地透露了这个少女爱情的苦闷,展现了心理活动和境界美,富有诗情画意。 【思考】联系曲中内容,探究表达的主题。 明确:此曲表现了杜丽娘游园恨晚、青春寂寞的悔怨,进而控诉了了封建礼教和封建观念对少女青春的无情摧残。杜丽娘作为一个刚刚觉醒的少女,感叹春光易逝,哀伤春光寂寞,渴望自由幸福的生活,强烈要求身心解放,这折射出明中叶后要求个性解放的时代精神,对后世深有影响。 四.素材积累 汤显祖名句 1.为君难,为臣不易。 2.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停半晌整花钿,没揣菱花偷人半面,迤逗的彩云偏。我步香闺怎便把全身现。 3.三分春色描来易,一段伤心画出难。 4.砧声又报一年秋。江水去悠悠

14、。 5.西风扬子津头树,望长淮渺渺愁予。 6.忙处抛人闲处祝百计思量,没个为欢处。白日消磨肠断句,世间只有情难诉。玉茗堂前朝复暮,红烛迎人,俊得江山助。但是相思莫相负,牡丹亭上三生路。 7.梦短梦长俱是梦,年来年去是何年。 8.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梦中之情,何必非真,天下岂少梦中之人耶?必因荐枕而成亲,待挂冠而为密者,皆形骸之论也。 9.沉鱼落雁鸟惊暄,羞花闭月花愁颤。 五.知识扩展 1.下面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元曲是杂剧和散曲的通称。杂剧的构成一般是一本四折,外加一个楔子。 B苏轼和辛弃疾是宋词豪放派的

15、领袖,李清照则是婉约派的代表,柳永哪一派也不是。 C关汉卿是元杂剧的代表作家,与马致远、汤显祖、白朴一起称为“元曲四大家”。 D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英国戏剧家,他享誉世界的四大悲剧是哈姆雷特李尔王罗密欧与朱丽叶麦克白。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B.柳永也是婉约派的代表。 C.元曲四大家指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不包括汤显祖。 D.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为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不包括罗密欧与朱丽叶。 故选A。 2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众所周知,昆曲的繁荣是与众多作家、学者的全力投入分不开的,_,昆曲便无奈地陷入了前所未有的

16、沉寂之中。_,只知道按照日益僵化死板的规范创作出一部又一部毫无新意的作品。 A待到汤显祖、孔尚任等引领过时代思潮的知识精英消逝在历史的地平线以外前代大师的艺术水准是平庸的后继者们难以达到的 B等到地平线上消逝了汤显祖、孔尚任等引领过时代思潮的知识精英平庸的后继者们难以达到前代大师的艺术水准 C待到汤显祖、孔尚任等引领过时代思潮的知识精英消逝在历史的地平线以外平庸的后继者们难以达到前代大师的艺术水准 D等到地平线上消逝了汤显祖、孔尚任等引领过时代思潮的知识精英前代大师的艺术水准是平庸的后继者们难以达到的 作答此类连贯题,要瞻前顾后。如从“昆曲的繁荣是与众多作家、学者的全力投入分不开的”可知,第一

17、个画线处的主语应与“作家、学者”有关,据此可排除BD两项;从“只知道按照”可知前文的主语应是“平庸的后继者们”,据此可排除A项。选C 3、理解性默写 游园(【皂罗袍】)开头两句“_,_”写园中景色,以及由此引起的感情波澜,蕴含着无限的感叹和惋惜。 游园(【皂罗袍】)中“_,_”两句,化用谢灵运的“天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难并”句意,写出杜丽娘联想到自己的身世、遭遇以后,从胸中涌出无限哀怨。 游园(【皂罗袍】)中以合唱的形式,展现了一幅绚丽而略带迷惘色彩的画面是:_,_,_。 游园(【皂罗袍】)中“_”一句,是春心的萌动,更是追求美好生活和自由人性的觉醒。这样的呼声在当时具有反封建的进步

18、意义。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 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 4、完成下列问题 牡丹亭游园 汤显祖 明代 【皂罗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 (1)下列对这段曲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原来姹紫嫣红开遍”,用借代的手法表现鲜花开遍的园中迷人春色,也暗示了丽娘美好的青春生命。 B“断井残垣”与“姹紫嫣红”形成了鲜明的比照,“原来”“似这般”“都付与”带有无限的叹惋之情。 C“锦屏人”指深闺

19、中的女子,“忒看的这韶光贱”写出了丽娘内心的怨和悔,这是她青春生命的觉醒。 D这段曲词对仗工整,语言华美,通过想象美丽春景,细腻生动地描摹了一位少女青春萌动的微妙心理。 D“通过想象”说法错误,文中“景”有实景、虚景。 2、请鉴赏这首词融情于景的写法? 这支曲子描绘了一幅姹紫嫣红、景色宜人的春景图,如此美好的春光却无人观赏,杜丽娘由此联想到自己,自己的人生春天也同样多姿多彩,然而却无一人走进来,把自己的伤感让入了对美景无人赏的感慨之中。 “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杜丽娘在想象中把眼光从自己家的深宅大院转向了外面的世界,那世界是自由自在的,人们在游船中赏春游玩,直到把三春看尽,在虚写的景色种融入了对自由自在的向往之情。 3、红楼梦中,林黛玉走到梨香院外听到墙内传来游园这段曲词,又听见“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想起“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等句,不觉心痛神痴,眼中落泪。请结合曲词简要分析林黛玉落泪的原因。 林黛玉出生于官宦家庭,父母早亡,寄人篱下,门衰势薄;杜丽娘也出生于官宦家庭,从小受封建家长的管束和封建礼教的压抑。 感叹美好春色无人欣赏、美好青春无人理解,只能在苦闷当中度过。 因此,黛玉的动情是与曲中人产生了情感上的共鸣,也是借曲自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语文 > 部编版 > 必修 下册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古诗词诵读《游园·皂罗袍》一等奖创新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docx)为本站会员(一起向未来)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