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运用针灸治疗疾病必须遵循的基本法则运用针灸治疗疾病必须遵循的基本法则一、补虚泻实一、补虚泻实 扶助正气,祛除邪气扶助正气,祛除邪气 1、虚则补之,陷下则灸之、虚则补之,陷下则灸之 虚证虚证 补法补法 (运用针刺补法、选择和配伍穴位)(运用针刺补法、选择和配伍穴位)气虚下陷气虚下陷 灸治灸治 2、实则泻之,菀陈则除之、实则泻之,菀陈则除之 实证实证 泻法泻法 (运用针刺泻法、选择和配伍穴位)(运用针刺泻法、选择和配伍穴位)络脉瘀阻不通引起的病证络脉瘀阻不通引起的病证 三棱针点刺三棱针点刺 3、不盛不虚以经取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 脏腑、经络的虚实表现不甚明显,属本经自病。脏腑、经络的虚实表现不甚
2、明显,属本经自病。按本经循经取穴按本经循经取穴 平补平泻平补平泻二、清热温寒二、清热温寒 热性病证热性病证 “清清”法法 寒性病证寒性病证 “温温”法法1、热则疾之、热则疾之 热性病证热性病证 浅刺疾出或点刺出血浅刺疾出或点刺出血 手法宜轻而快,可以不留针或针用泻法,以清泻热毒。手法宜轻而快,可以不留针或针用泻法,以清泻热毒。如取大椎、曲池、合谷、外关浅刺疾出如取大椎、曲池、合谷、外关浅刺疾出2、寒则留之、寒则留之 寒性病证寒性病证 深刺而久留针深刺而久留针 因寒性凝滞而主收引,针刺时不易得气,故应留针候因寒性凝滞而主收引,针刺时不易得气,故应留针候 气(寒邪在里);加艾灸更能助阳散寒(寒邪在
3、表、留气(寒邪在里);加艾灸更能助阳散寒(寒邪在表、留 于经络),使阳气得复,寒邪乃散。于经络),使阳气得复,寒邪乃散。三、治病求本三、治病求本 抓住疾病的根本原因,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方法抓住疾病的根本原因,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方法1、急则治标、急则治标 当标病处于紧急情况下,首先要治疗标病,这是在特当标病处于紧急情况下,首先要治疗标病,这是在特 殊情况下采取的一种权宜之法,目的在于抢救生命或殊情况下采取的一种权宜之法,目的在于抢救生命或 缓解病人的急迫症状,为治疗本病创造有利的条件。缓解病人的急迫症状,为治疗本病创造有利的条件。2、缓则治本、缓则治本 在大多数情况下,治疗疾病都要坚持在大多数情况下
4、,治疗疾病都要坚持“治病求本治病求本”的原的原 则,尤其对于慢性病和急性病的恢复期有重要的指导则,尤其对于慢性病和急性病的恢复期有重要的指导 意义。意义。3、标本同治、标本同治 标病和本病并重的情况,我们应当采取标本同治的方法。标病和本病并重的情况,我们应当采取标本同治的方法。四、三因制宜四、三因制宜 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即根据患者所处的季节(包括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即根据患者所处的季节(包括 时辰)、地理环境和个人的具体情况,而制定适宜的治时辰)、地理环境和个人的具体情况,而制定适宜的治 疗方法。疗方法。1、因时制宜、因时制宜 在应用针灸治疗疾病时,考虑患者所处的季节和时辰有在应用针灸治
5、疗疾病时,考虑患者所处的季节和时辰有 一定意义,因为四时气候的变化对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一定意义,因为四时气候的变化对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 理变化有一定的影响。理变化有一定的影响。2、因地制宜、因地制宜 由于地理环境、气候条件,人体的生理功能、病理特点由于地理环境、气候条件,人体的生理功能、病理特点 也有所区别,治疗应有差异。也有所区别,治疗应有差异。3、因人制宜、因人制宜 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等的不同特点而制定适宜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等的不同特点而制定适宜 的治疗方法。的治疗方法。一、疏通经络一、疏通经络 针灸的疏通经络作用就是可使瘀阻的经络通畅而发挥其针灸的疏通经络作用就是可使瘀阻
6、的经络通畅而发挥其 正常生理功能,是针灸最基本和最直接的治疗作用。正常生理功能,是针灸最基本和最直接的治疗作用。经络不通,气血运行受阻,其临床常常表现为疼痛、麻经络不通,气血运行受阻,其临床常常表现为疼痛、麻 木、肿胀、瘀斑等症状。针灸疏通经络主要是根据经络木、肿胀、瘀斑等症状。针灸疏通经络主要是根据经络 的循行,选择相应的腧穴和针刺手法及三棱针点刺出血、的循行,选择相应的腧穴和针刺手法及三棱针点刺出血、梅花针叩刺、拔罐等,使经络通畅,气血运行正常,达到梅花针叩刺、拔罐等,使经络通畅,气血运行正常,达到 治疗疾病的目的。治疗疾病的目的。二、调和阴阳二、调和阴阳 针灸的调和阴阳作用就是可使机体从
7、阴阳的失衡状态向平针灸的调和阴阳作用就是可使机体从阴阳的失衡状态向平 衡状态转化,是针灸治疗最终要达到的根本目的。衡状态转化,是针灸治疗最终要达到的根本目的。三、扶正祛邪三、扶正祛邪 针灸的扶正祛邪作用就是可扶助机体正气及祛除病邪。针灸的扶正祛邪作用就是可扶助机体正气及祛除病邪。在中医理论尤其是经络学说等指导下,依据选穴原则和配在中医理论尤其是经络学说等指导下,依据选穴原则和配 穴方法,选取腧穴并进行配伍,确立刺灸法穴方法,选取腧穴并进行配伍,确立刺灸法一、穴位的选择一、穴位的选择(一)选穴原则(一)选穴原则1、近部选穴、近部选穴 在病变局部或距离比较接近的范围选取穴位在病变局部或距离比较接近
8、的范围选取穴位2、远部选穴、远部选穴 在病变部位所属和相关的经络上,距病位较远的部位选在病变部位所属和相关的经络上,距病位较远的部位选 取穴位取穴位3、辨证对症选穴、辨证对症选穴 根据疾病的证候特点,分析病因病机而辨证选取穴位根据疾病的证候特点,分析病因病机而辨证选取穴位 对症选穴是根据疾病的特殊症状而选取穴位对症选穴是根据疾病的特殊症状而选取穴位(二)配穴方法(二)配穴方法 1、按经脉配穴法、按经脉配穴法 本经配穴法本经配穴法 当某一脏腑、经脉发生病变时,即选该脏腑、经脉的腧穴当某一脏腑、经脉发生病变时,即选该脏腑、经脉的腧穴 表里经配穴法表里经配穴法 以脏腑、经脉的阴阳表里配合关系为依据以
9、脏腑、经脉的阴阳表里配合关系为依据 当某一脏腑经脉发生疾病时,取该经和其相表里的经脉腧当某一脏腑经脉发生疾病时,取该经和其相表里的经脉腧穴穴 同名经配穴法同名经配穴法 将手足同名经的腧穴相互配合将手足同名经的腧穴相互配合 是基于同名经是基于同名经“同气相通同气相通”的理论的理论2、按部位配穴法、按部位配穴法 上下配穴法上下配穴法 将腰部以上或上肢腧穴和腰部以下或下肢腧穴配合应用将腰部以上或上肢腧穴和腰部以下或下肢腧穴配合应用 前后配穴法前后配穴法 将人体前部和后部的腧穴配合应用将人体前部和后部的腧穴配合应用 主要指将胸腹部和背腰部的腧穴配合应用主要指将胸腹部和背腰部的腧穴配合应用 在内经中称在
10、内经中称“偶刺偶刺”左右配穴法左右配穴法 将人体左侧和右侧的腧穴配合应用将人体左侧和右侧的腧穴配合应用 基于人体十二经脉左右对称分布和部分经脉左右交叉基于人体十二经脉左右对称分布和部分经脉左右交叉二、刺灸法的选择二、刺灸法的选择1、疗法的选择、疗法的选择 针对患者的病情和具体情况而确立的治疗手段。如:毫针对患者的病情和具体情况而确立的治疗手段。如:毫 针疗法、灸疗法、火针法、拔罐疗法、皮肤针疗法针疗法、灸疗法、火针法、拔罐疗法、皮肤针疗法2、操作方法的选择、操作方法的选择 当确立了疗法后,要对疗法的操作进行说明,如毫针当确立了疗法后,要对疗法的操作进行说明,如毫针 是用补法还是泻法,艾灸用温和
11、灸还是瘢痕灸等。是用补法还是泻法,艾灸用温和灸还是瘢痕灸等。3、治疗时机的选择、治疗时机的选择 治疗时机是提高针灸疗效的重要方面。一般来说,针灸治疗时机是提高针灸疗效的重要方面。一般来说,针灸 治疗疾病没有严格的时间要求。但是,临床上针灸治疗治疗疾病没有严格的时间要求。但是,临床上针灸治疗 疾病在时间上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疾病在时间上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一、五输穴的临床应用一、五输穴的临床应用1、按五输穴主病特点选用、按五输穴主病特点选用 “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输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输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 热,合主逆气而泄。热,合主逆气而泄。”2、按五行生克关系选用、按
12、五行生克关系选用 “虚者补其母,实者泻其子虚者补其母,实者泻其子”五输穴配属五行五输穴配属五行 本经子母补泻本经子母补泻 他经子母补泻他经子母补泻3、按时选用、按时选用 天人相应是中医整体观念的重要内容,经脉的气血运行和天人相应是中医整体观念的重要内容,经脉的气血运行和 流注也与季节和每日时辰的不同有密切的关系。流注也与季节和每日时辰的不同有密切的关系。子母补泻取穴法子母补泻取穴法二、原穴、络穴的临床应用二、原穴、络穴的临床应用 原穴与脏腑之原气有着密切的联系,主要用于治疗相原穴与脏腑之原气有着密切的联系,主要用于治疗相 关脏腑的疾病,也可协助诊断。关脏腑的疾病,也可协助诊断。络穴是络脉从本经
13、别出的部位,络穴除可治疗其络脉络穴是络脉从本经别出的部位,络穴除可治疗其络脉 的病证外,由于十二经脉具有加强表里两经联系的作的病证外,由于十二经脉具有加强表里两经联系的作 用,因此,络穴又可治疗表里两经的病证。用,因此,络穴又可治疗表里两经的病证。临床常把先病经脉的原穴和后病的相表里的经脉络穴临床常把先病经脉的原穴和后病的相表里的经脉络穴 相配合,称为原络配穴法或主客原络配穴法,是表里相配合,称为原络配穴法或主客原络配穴法,是表里 经配穴法的典型实例。经配穴法的典型实例。三、背俞穴、募穴的临床应用三、背俞穴、募穴的临床应用 背俞穴位于背腰部的膀胱经第背俞穴位于背腰部的膀胱经第1侧线上,募穴则位
14、于胸侧线上,募穴则位于胸 腹部,故又称为腹部,故又称为“腹募穴腹募穴”。由于背俞穴和募穴都是脏腑之气输注和汇聚的部位,在由于背俞穴和募穴都是脏腑之气输注和汇聚的部位,在 分布上大体与对应的脏腑所在部位的上下排列相接近,分布上大体与对应的脏腑所在部位的上下排列相接近,因此主要用于治疗相关脏腑的病变。因此主要用于治疗相关脏腑的病变。临床上腑病多选其募穴,脏病多选其背俞穴。临床上腑病多选其募穴,脏病多选其背俞穴。临床上常常把病变脏腑的俞、募穴配合运用,以发挥其临床上常常把病变脏腑的俞、募穴配合运用,以发挥其 协同作用,就是俞募配穴法,是前后配穴法典型的实例。协同作用,就是俞募配穴法,是前后配穴法典型
15、的实例。四、八脉交会穴的临床应用四、八脉交会穴的临床应用 八脉交会穴是古人在临床实践中总结出的可治疗奇经八脉交会穴是古人在临床实践中总结出的可治疗奇经 八脉病证的八脉病证的8个腧穴。个腧穴。冲脉公孙胃心胸,阴维内关下总同,冲脉公孙胃心胸,阴维内关下总同,胆经临泣连带脉,阳维目锐外关逢,胆经临泣连带脉,阳维目锐外关逢,督脉后溪内眦颈,阳蹻申脉络亦通,督脉后溪内眦颈,阳蹻申脉络亦通,任脉列缺行肺系,阴蹻照海膈喉咙。任脉列缺行肺系,阴蹻照海膈喉咙。五、八会穴的临床应用五、八会穴的临床应用 八会穴即脏会章门,腑会中脘,气会膻中,血会膈八会穴即脏会章门,腑会中脘,气会膻中,血会膈 俞,筋会阳陵泉,脉会太
16、渊,骨会大杼,髓会绝骨。俞,筋会阳陵泉,脉会太渊,骨会大杼,髓会绝骨。这八个穴位虽属于不同经脉,但对于各自所会的脏、这八个穴位虽属于不同经脉,但对于各自所会的脏、腑、气、血、筋、脉、骨、髓相关的病证有特殊治疗腑、气、血、筋、脉、骨、髓相关的病证有特殊治疗 作用,为治疗这些病证的主穴。作用,为治疗这些病证的主穴。六、郄穴的临床应用六、郄穴的临床应用 郄穴是治疗本经和相应脏腑病证的重要穴位,尤其在郄穴是治疗本经和相应脏腑病证的重要穴位,尤其在 治疗急症方面有独特的疗效。脏腑疾患也可在相应的治疗急症方面有独特的疗效。脏腑疾患也可在相应的 郄穴上出现疼痛或压痛,有助于诊断。郄穴上出现疼痛或压痛,有助于
17、诊断。七、下合穴的临床应用七、下合穴的临床应用 下合穴主要用于治疗六腑疾病。临床上六腑相关的疾下合穴主要用于治疗六腑疾病。临床上六腑相关的疾 病常选其相应的下合穴治疗。病常选其相应的下合穴治疗。胃胃 足三里足三里 胆胆 阳陵泉阳陵泉 大肠大肠 上巨虚上巨虚 小肠小肠 下巨虚下巨虚 膀胱膀胱 委中委中 三焦三焦 委阳委阳八、交会穴的临床应用八、交会穴的临床应用 交会穴具有治疗交会经脉疾病的特点。交会穴具有治疗交会经脉疾病的特点。针灸治疗原则就是运用针灸治疗疾病必须遵循的基本法则,是确立治疗方法的基础。一、补虚泻实就是扶助正气,祛除邪气。1、虚则补之,陷下则灸之“虚则补之”就是虚证采用补法治疗。针
18、刺治疗虚证用补法主要是通过针刺手法的补法和穴位的选择和配伍实现的。“陷下则灸之”指气虚下陷的治疗原则是以灸治为主。2、实则泻之,菀陈则除之“实则泻之”就是实证采用泻法治疗。针刺治疗实证用泻法主要是通过针刺手法的泻法、穴位的选择和配伍实现的。“菀陈则除之”,就是对络脉瘀阻不通引起的病证,宜采用三棱针点刺出血,达到活血化瘀的目的。3、不盛不虚以经取之“不盛不虚”,并非病证本身无虚实可言,而是脏腑、经络的虚实表现不甚明显。主要是由于病变脏腑、经脉本身的病变,而不涉及其他脏腑、经脉,属本经自病。治疗应按本经循经取穴。在针刺时,多采用平补平泻的针刺手法。二、清热温寒“清热”就是热性病证治疗用“清”法;“
19、温寒”就是寒性病证治疗用“温”法。1、热则疾之即热性病证的治疗原则是浅刺疾出或点刺出血,手法宜轻而快,可以不留针或针用泻法,以清泻热毒。2、寒则留之即寒性病证的治疗原则是深刺而久留针,以达温经散寒的目的。因寒性凝滞而主收引,针刺时不易得气,故应留针候气;加艾灸更能助阳散寒,使阳气得复,寒邪有散。三、治病求本就是在治疗疾病时要抓住疾病的根本原因,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方法。1、急则治标当标病处于紧急情况下,首先要治疗标病,这是在特殊情况下采取的一种权宜之法,目的在于抢救生命或缓解病人的急迫症状,为治疗本病创造有利的条件。2、缓则治本在大多数情况下,治疗疾病都要坚持“治病求本”的原则,尤其对于慢性病和急
20、性病的恢复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3、标本同治在临床上也可见到标病和本病并重的情况,这时我们应当采取标本同治的方法。一、疏通经络针灸的疏通经络作用就是可使瘀阻的经络通畅而发挥其正常生理功能,是针灸最基本和最直接的治疗作用。经络不通,气血运行受阻,其临床常常表现为疼痛、麻木、肿胀、瘀斑等症状。针灸疏通经络主要是根据经络的循行,选择相应的腧穴和针刺手法及三棱针点刺出血、梅花针叩刺、拔罐等,使经络通畅,气血运行正常,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二、调和阴阳针灸的调和阴阳作用就是可使机体从阴阳的失衡状态向平衡状态转化,是针灸治疗最终要达到的根本目的。三、扶正祛邪针灸的扶正祛邪作用就是可扶助机体正气及祛除病邪。针灸
21、处方指在中医理论尤其是经络学说等指导下,依据选穴原则和配穴方法,选取腧穴并进行配伍,确立刺灸法而形成的治疗方案。一、穴位的选择(一)选穴原则1、近部选穴就是在病变局部或距离比较接近的范围选取穴位的方法,是腧穴局部治疗作用的体现。2、远部选穴就是在病变部位所属和相关的经络上,距病位较远的部位选取穴位的方法,是“经络所过,主治所及”治疗规律的体现。3、辨证对症选穴辨证选穴就是根据疾病的证候特点,分析病因病要而辨证选取穴位的方法。对症选穴是根据疾病的特殊症状而选取穴位的原则,是腧穴特殊治疗作用及临床经难在针灸处方中的具体运用。(二)配穴方法1、按经脉配穴法本经配穴法当某一脏腑、经脉发生病变时,即选该
22、脏腑、经脉的腧穴配成处方。表里经配穴法以脏腑、经脉的阴阳表里配合关系为依据的配穴方法。当某一脏腑经脉发生疾病时,取该经和其相表里的经脉腧穴配合成方。同名经配穴法将手足同名经的腧穴相互配合的方法,是基于同名经“同气相通”的理论。2、按部位配穴法上下配穴法指将腰部以上或上肢腧穴和腰部以下或下肢腧穴配合应用的方法,在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前后配穴法指将人体前部和后部的腧穴配合应用的方法,主要指将胸腹部和背腰部的腧穴配合应用,在内经中称“偶刺”。左右配穴法指将人体左侧和右侧的腧穴配合应用的方法。本方法是基于人体十二经脉左右对称分布和部分经脉左右交叉的特点总结而成的。二、刺灸法的选择1、疗法的选择针对患者
23、的病情和具体情况而确立的治疗手段。2、操作方法的选择当确立了疗法后,要对疗法的操作进行说明,如毫针是用补法还是泻法,艾灸用温和灸还是瘢痕灸等。3、治疗时机的选择治疗时机是提高针灸疗效的重要方面。一般来说,针灸治疗疾病没有严格的时间要求。但是,临床上针灸治疗疾病在时间上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四、三因制宜指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即根据患者所处的季节(包括时辰)、地理环境和个人的具体情况,而制定适宜的治疗方法。1、因时制宜在应用针灸治疗疾病时,考虑患者所处的季节和时辰有一定意义,因为四时气候的变化对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有一定的影响。2、因地制宜由于地理环境、气候条件,人体的生理功能、病理特点也有所区
24、别,治疗应有差异。3、因人制宜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等的不同特点而制定适宜的治疗方法。特特 定定 穴穴 十四经中具有特殊性能和治疗作用并有特十四经中具有特殊性能和治疗作用并有特定称号的腧穴,称为特定穴。它们除具有经定称号的腧穴,称为特定穴。它们除具有经穴的共同主治特点外,还有其特殊的性能和穴的共同主治特点外,还有其特殊的性能和治疗作用。特定穴是针灸临床最常用的经穴,治疗作用。特定穴是针灸临床最常用的经穴,掌握特定穴的有关知识,对针灸临床选穴具掌握特定穴的有关知识,对针灸临床选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五输穴五输穴”、“原穴原穴”、“络穴络穴”、“背俞穴背俞穴”、“募穴募穴”
25、、“八会穴八会穴”、“郄穴郄穴”、“下合穴下合穴”、“八脉交会八脉交会穴穴”和和“交会穴交会穴”等等 概念:概念:十二经脉分布在肘、膝关节以下的十二经脉分布在肘、膝关节以下的5个特定腧穴,个特定腧穴,即即“井、荥、输、经、合井、荥、输、经、合”穴,称穴,称“五输穴五输穴”,简称,简称“五输五输”。古人把经气在经脉中的运行比作自然界之水流,认古人把经气在经脉中的运行比作自然界之水流,认为具有由小到大、由浅入深的特点。五输穴从四肢末为具有由小到大、由浅入深的特点。五输穴从四肢末端向肘膝方向依次排列。端向肘膝方向依次排列。灵枢灵枢九针十二原指出:九针十二原指出:“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输,所行为
26、经,所入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输,所行为经,所入为合。为合。”是对五输穴经气流注特点的概括是对五输穴经气流注特点的概括。附:阴经五输穴表、阳经五输穴表附:阴经五输穴表、阳经五输穴表l .“.“井井”,意为谷井,喻山谷之泉,是水之,意为谷井,喻山谷之泉,是水之源头;井源头;井 穴分布在指或趾末端,为经气初出。穴分布在指或趾末端,为经气初出。l .“.“荥荥”,意为小水,喻刚出的泉水微流;,意为小水,喻刚出的泉水微流;荥穴分布于掌指或跖趾关节之前,为经气开始流荥穴分布于掌指或跖趾关节之前,为经气开始流动动l .“.“输输”,有输注之意,喻水流由小到大,有输注之意,喻水流由小到大,由浅渐深;输穴
27、分布于掌指或跖趾关节之后,为由浅渐深;输穴分布于掌指或跖趾关节之后,为经气渐盛。经气渐盛。l .“.“经经”,意为水流宽大通畅;经穴多位,意为水流宽大通畅;经穴多位于腕、踝关节以上之前臂、胫部,其经气盛大流于腕、踝关节以上之前臂、胫部,其经气盛大流行。行。l .“.“合合”,有汇合之意,喻江河之水汇合,有汇合之意,喻江河之水汇合入海;合穴位于肘膝关节附近,其经气充盛且入入海;合穴位于肘膝关节附近,其经气充盛且入合于合于经脉名称经脉名称井(木)井(木)荥(火)荥(火)输(土)输(土)经(金)经(金)合(水)合(水)手太阴肺经手太阴肺经少商少商鱼际鱼际太渊太渊经渠经渠尺泽尺泽手厥阴心包经手厥阴心包
28、经 中冲中冲劳宫劳宫大陵大陵间使间使曲泽曲泽手少阴心经手少阴心经少冲少冲少府少府神门神门灵道灵道少海少海足太阴脾经足太阴脾经隐白隐白大都大都太白太白商丘商丘阴陵泉阴陵泉足少阴肾经足少阴肾经涌泉涌泉然谷然谷太溪太溪复溜复溜阴谷阴谷足厥阴肝经足厥阴肝经大敦大敦行间行间太冲太冲中封中封曲泉曲泉肺 t.j p g肺t.jpg经脉名称经脉名称井(金)井(金)荥(木)荥(木)输(水)输(水)经(火)经(火)合(土)合(土)手阳明大肠经手阳明大肠经商阳商阳二间二间三间三间阳溪阳溪曲池曲池手少阳三焦经手少阳三焦经关冲关冲液门液门中渚中渚支沟支沟天井天井手太阳小肠经手太阳小肠经少泽少泽前谷前谷后溪后溪阳谷阳谷小
29、海小海足阳明胃经足阳明胃经厉兑厉兑内庭内庭陷谷陷谷解溪解溪足三里足三里足少阳胆经足少阳胆经足窍阴足窍阴侠溪侠溪足临泣足临泣阳辅阳辅阳陵泉阳陵泉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阳膀胱经至阴至阴足通谷足通谷束骨束骨昆仑昆仑委中委中 1 1、按五输穴主病特点选穴、按五输穴主病特点选穴 灵枢灵枢 顺气一日分为四时提出:顺气一日分为四时提出:“病在藏者取之井;病变于色者取之荥;病在藏者取之井;病变于色者取之荥;病时间时甚者取之输;病变于音者取之经;病时间时甚者取之输;病变于音者取之经;经满而血者经满而血者,病在胃病在胃,及以饮食不节得病者及以饮食不节得病者,取之于合取之于合”。临床上如井穴可用于治疗神志昏迷;临床上如井
30、穴可用于治疗神志昏迷;荥穴可用于治疗热病;输穴可用于治疗关荥穴可用于治疗热病;输穴可用于治疗关节痛;经穴可用于治疗喘咳;合穴可用于节痛;经穴可用于治疗喘咳;合穴可用于治疗六腑病证等治疗六腑病证等,就是难经就是难经 六十八难六十八难所说所说“井主心下满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荥主身热,俞主体重节俞主体重节痛痛,经主喘咳寒热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泄合主逆气而泄”的具体的具体应用。应用。五五输穴又配属五行输穴又配属五行,灵枢灵枢 本枢指出本枢指出阴经的井穴属木阴经的井穴属木,阳经的井穴属金。难阳经的井穴属金。难经经 六十四难补全了阴阳各经脉五输穴的六十四难补全了阴阳各经脉五输穴的五行属性五行属性,即即
31、“阴井木阴井木,阳井金;阴荥火阳井金;阴荥火,阳荥水;阳荥水;阴俞土阴俞土,阳俞木;阴经金阳俞木;阴经金,阳经火;阴合水阳经火;阴合水,阳合阳合土土”,”,均依五行相生规律而来。均依五行相生规律而来。又根据五行的相生规律及疾病的不同表现又根据五行的相生规律及疾病的不同表现,制制定出定出“虚则补其母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实则泻其子”的治疗方法的治疗方法,即补母泻子法。具体应用又有本经补母泻子法即补母泻子法。具体应用又有本经补母泻子法,子午流注纳子法和异经补母泻子法。子午流注纳子法和异经补母泻子法。3 3、按时选穴、按时选穴 还有根据季节因时而刺的记载还有根据季节因时而刺的记载,如难如难经经 七十
32、四难指出:七十四难指出:“春刺井春刺井,夏刺荥夏刺荥,季夏刺俞季夏刺俞,秋刺经秋刺经,冬刺合冬刺合”。4.4.子午流注针法子午流注针法 按阴阳相合按阴阳相合,刚柔相济的关系刚柔相济的关系,将阴井乙木将阴井乙木与阳井庚金配合起来与阳井庚金配合起来,成为子午流注针法按时成为子午流注针法按时取穴规律的理论基础。取穴规律的理论基础。1.1.原穴的含义:原穴的含义:脏腑原气输注、经过和留止于十二经脉四肢脏腑原气输注、经过和留止于十二经脉四肢部的腧穴,称为原穴,又称部的腧穴,称为原穴,又称“十二原十二原”。“原原”含含本原、原气之意,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为十本原、原气之意,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为十
33、二经脉维持正常生理功能之根本。十二原穴多分布二经脉维持正常生理功能之根本。十二原穴多分布于腕踝关节附近。于腕踝关节附近。阴经之原穴与五输穴中的输穴同穴名,同部阴经之原穴与五输穴中的输穴同穴名,同部位,实为一穴,即所谓位,实为一穴,即所谓“阴经以输为原阴经以输为原”,“阴经阴经之输并于原之输并于原”。阳经之原穴位于五输穴中的输穴之。阳经之原穴位于五输穴中的输穴之后,即另置一原。后,即另置一原。2.2.络穴的含义:络穴的含义:十五络脉从经脉分出处各有十五络脉从经脉分出处各有1 1个腧穴,称个腧穴,称之为络穴,又称之为络穴,又称“十五络穴十五络穴”。“络络”有联络、有联络、散布之意。十二经脉各有一络
34、脉分出,故各有一散布之意。十二经脉各有一络脉分出,故各有一络穴。十二经脉的络穴位于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络穴。十二经脉的络穴位于四肢肘膝关节以下;任脉络穴鸠尾位于上腹部;督脉络穴长强位于尾任脉络穴鸠尾位于上腹部;督脉络穴长强位于尾骶部;脾之大络大包穴位于胸胁部。骶部;脾之大络大包穴位于胸胁部。附:十二经脉的原穴、络穴表附:十二经脉的原穴、络穴表经脉经脉原穴原穴络穴络穴经脉经脉原穴原穴络穴络穴手太阴肺经手太阴肺经太渊太渊列缺列缺手阳明大肠经手阳明大肠经合谷合谷偏历偏历手厥阴心包经手厥阴心包经大陵大陵内关内关手少阳三焦经手少阳三焦经阳池阳池外关外关手少阴心经手少阴心经神门神门通里通里手太阳小肠经手太阳
35、小肠经腕骨腕骨支正支正足太阴脾经足太阴脾经太白太白公孙公孙足阳明胃经足阳明胃经冲阳冲阳丰隆丰隆足少阴肾经足少阴肾经太冲太冲蠡沟蠡沟足少阳胆经足少阳胆经丘墟丘墟光明光明足厥阴肝经足厥阴肝经太溪太溪大钟大钟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阳膀胱经京骨京骨飞扬飞扬 1、原穴应用 (1 1)用于诊断:灵枢)用于诊断:灵枢九针十二原:九针十二原:“五脏有疾五脏有疾也也,应出十二原应出十二原,十二原各有所出十二原各有所出,明知其源明知其源,睹其应睹其应,而知而知五脏之害矣。五脏之害矣。”目前目前,应用经络测定仪应用经络测定仪,测量各经原穴的测量各经原穴的导电情况导电情况,分析各经的虚实分析各经的虚实,以协助诊断脏腑疾病。
36、以协助诊断脏腑疾病。(2 2)用于治疗:灵枢)用于治疗:灵枢九针十二原:九针十二原:“五脏有疾五脏有疾也也,当取之十二原当取之十二原”。原穴可调整脏腑经络的功能。原穴可调整脏腑经络的功能,既可既可补虚补虚,又可泻实又可泻实,原穴对脏腑疾病有很好的疗效原穴对脏腑疾病有很好的疗效,可单用可单用,亦可与相表里的络穴配用亦可与相表里的络穴配用,叫原络配穴法。因此法是以病叫原络配穴法。因此法是以病经的原穴为主经的原穴为主,表里经的络穴为客表里经的络穴为客,所以又叫主客原络配所以又叫主客原络配穴。穴。(1 1)用于诊断:灵枢)用于诊断:灵枢经脉:经脉:“凡此十五络者凡此十五络者,实实则必见则必见,虚则必下
37、虚则必下,视之不见视之不见,求之上下求之上下,人经不同人经不同,络脉异络脉异所别也。所别也。”当经脉有病时当经脉有病时,有时会在络穴所在的络脉上出有时会在络穴所在的络脉上出现酸痛、麻木、硬结及颜色改变现酸痛、麻木、硬结及颜色改变,可帮助诊断疾病。可帮助诊断疾病。l (2)用于治疗:)用于治疗:l 一是络穴主治络脉病一是络穴主治络脉病,如手少阴经别络如手少阴经别络,实则胸中支实则胸中支满满,虚则不能言语虚则不能言语,可取通里穴治疗。可取通里穴治疗。l 二是一络通二经二是一络通二经,即络穴不仅治本经病即络穴不仅治本经病,也能也能 治其相治其相表里经的病症表里经的病症,如手太阴络穴列缺如手太阴络穴列
38、缺,即能治肺经之咳嗽、气即能治肺经之咳嗽、气喘喘,又可治大肠经的牙痛、头项强痛等症。又可治大肠经的牙痛、头项强痛等症。l 三是络穴治疗慢性病三是络穴治疗慢性病,特别是脏腑的慢性疾病特别是脏腑的慢性疾病,古人古人有有“初病在经初病在经,久病在络久病在络”之说之说,即指久病不愈时即指久病不愈时,其病理产其病理产物气血痰湿等常由经入络物气血痰湿等常由经入络,故凡一切内伤疾病或脏腑久病故凡一切内伤疾病或脏腑久病均可取络穴治疗。对于络脉之实证均可取络穴治疗。对于络脉之实证,用浅刺放血的方法治用浅刺放血的方法治疗。疗。l 1.背俞穴的含义:背俞穴的含义:l 脏腑之气输注于背腰部的腧穴,称为脏腑之气输注于背
39、腰部的腧穴,称为“背俞穴背俞穴”,又称为又称为“俞穴俞穴”。六脏六腑各有一背俞穴,共。六脏六腑各有一背俞穴,共12个。个。背俞穴均位于背腰部足太阳膀胱经第背俞穴均位于背腰部足太阳膀胱经第1侧线上,大体依侧线上,大体依脏腑位置的高低而上下排列,并分别冠以脏腑之名。脏腑位置的高低而上下排列,并分别冠以脏腑之名。l 2.募穴的含义募穴的含义l 脏腑之气汇聚于胸腹部的腧穴,称为脏腑之气汇聚于胸腹部的腧穴,称为“募穴募穴”,又称为又称为“腹募穴腹募穴”。“募募”,有聚集、汇合之意。六,有聚集、汇合之意。六脏六腑各有一募穴,共脏六腑各有一募穴,共12个。募穴均位于胸腹部有关个。募穴均位于胸腹部有关经脉上,
40、其位置与其相关脏腑所处部位相近。经脉上,其位置与其相关脏腑所处部位相近。l十二背俞穴表十二背俞穴表 六 脏 背 俞 六 腑 背 俞 肺 肺俞肺俞 大肠大肠 大肠俞大肠俞 肾 肾俞肾俞 膀胱膀胱 膀胱俞膀胱俞 肝 肝俞肝俞 胆胆 胆俞胆俞 心 心俞心俞 小肠小肠 小肠俞小肠俞 脾 脾俞脾俞 胃胃 胃俞胃俞 心包 厥阴俞厥阴俞 三焦三焦 三焦俞三焦俞 两 侧 正 中 脏腑 募穴 募穴 脏腑 肺 中府中府 膻中膻中 心包 肝 期门期门 巨阙巨阙 心 胆 日月日月 中脘中脘 胃 脾 章门章门 石门石门 三焦 肾 京门京门 关元关元 小肠 大肠 天枢天枢 中极中极 膀胱 1.1.含义:含义:脏、腑、气、
41、血、筋、脉、骨、髓等精气聚会的脏、腑、气、血、筋、脉、骨、髓等精气聚会的8 8个腧穴,称为八会穴。个腧穴,称为八会穴。2.2.分布:分布:八会穴分散在躯干部和四肢部,其中脏、腑、气、八会穴分散在躯干部和四肢部,其中脏、腑、气、血、骨之会穴位于躯干部;筋、脉、髓之会穴位于血、骨之会穴位于躯干部;筋、脉、髓之会穴位于四肢部。四肢部。3.3.名称:名称:八会穴即脏会章门,腑会中脘,气会膻中,血会八会穴即脏会章门,腑会中脘,气会膻中,血会膈俞,筋会阳陵泉,脉会太渊,骨会大杼,髓会绝膈俞,筋会阳陵泉,脉会太渊,骨会大杼,髓会绝骨。骨。各治疗与八者相关的疾病各治疗与八者相关的疾病,尤其是八者的慢性虚弱性尤
42、其是八者的慢性虚弱性疾病。如脏会章门主治五脏疾患疾病。如脏会章门主治五脏疾患,尤以肝脾多用;腑会中尤以肝脾多用;腑会中脘主治六腑病脘主治六腑病,尤以胃及大肠效优;筋会阳陵泉主治筋病尤以胃及大肠效优;筋会阳陵泉主治筋病,半身不遂、肩臂疼痛、拘挛瘫痪、痿痹多用;髓会悬钟半身不遂、肩臂疼痛、拘挛瘫痪、痿痹多用;髓会悬钟主治下肢瘫痪、痿软无力、贫血、疼痛等;骨会大杼主主治下肢瘫痪、痿软无力、贫血、疼痛等;骨会大杼主治骨病治骨病,以周身骨节疼痛以周身骨节疼痛,尤其是颈肩背及四肢骨痛效佳;尤其是颈肩背及四肢骨痛效佳;血会膈俞主治血病血会膈俞主治血病,吐血、衄血、咳血、便血、痔血、尿吐血、衄血、咳血、便血、
43、痔血、尿血、崩漏、贫血以及外伤出血、瘀血等;气会膻中主治血、崩漏、贫血以及外伤出血、瘀血等;气会膻中主治气机不利的各种疾患气机不利的各种疾患,如胸闷、气短、噎膈、哮喘、郁证、如胸闷、气短、噎膈、哮喘、郁证、呕逆嗳气等;脉会太渊主治脉管病呕逆嗳气等;脉会太渊主治脉管病,如脉管炎、无脉症、如脉管炎、无脉症、动脉硬化等。动脉硬化等。1.含义:含义: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中的阴跷、阳跷、阴维、阳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中的阴跷、阳跷、阴维、阳维脉之经气深聚的部位,称为维脉之经气深聚的部位,称为“郄穴郄穴”。“郄郄”有空有空隙之意。隙之意。2.分布:分布:郄穴共有郄穴共有16个,除胃经的梁丘之外,都分布于四个,除
44、胃经的梁丘之外,都分布于四肢肘膝关节以下。肢肘膝关节以下。十六郄穴表十六郄穴表 阴 经 郄穴 阳 经 郄穴 手太阴肺经 孔最孔最 手阳明大肠经 温溜温溜 手厥阴心包经 郄门郄门 手少阳三焦经 会宗会宗 手少阴心经 阴郄阴郄 手太阳小肠经 养老养老 足太阴脾经 地机地机 足阳明胃经 梁丘梁丘 足厥阴肝经 中都中都 足少阳胆经 外丘外丘 足少阴肾经 水泉水泉 足太阳膀胱经 金门金门 阴维脉 筑宾筑宾 阳维脉 阳交阳交 阴蹻脉 交信交信 阳蹻脉 跗阳跗阳 l1 1、诊断:脏腑有病可按压郄穴、诊断:脏腑有病可按压郄穴,以协助诊断。以协助诊断。l2 2、治疗:因郄穴为气血深藏之处、治疗:因郄穴为气血深藏
45、之处,如果郄穴出现异如果郄穴出现异常常,说明病邪已深说明病邪已深,表现必然急、重表现必然急、重,故郄穴可用于本故郄穴可用于本经循行和所属脏腑的急症、痛症、炎症以及久治不经循行和所属脏腑的急症、痛症、炎症以及久治不愈的疾病。阴经郄穴有止血作用愈的疾病。阴经郄穴有止血作用,如孔最止咯血。中如孔最止咯血。中都止崩漏、阴郄止吐血衄血等。阳经郄穴偏于止痛都止崩漏、阴郄止吐血衄血等。阳经郄穴偏于止痛,如急性腰痛取养老如急性腰痛取养老,急性胃脘痛取梁丘等。急性胃脘痛取梁丘等。郄穴可以单用郄穴可以单用,亦可与会穴合用亦可与会穴合用,叫郄会取穴法叫郄会取穴法,如梁丘配中脘治疗急性胃病;孔最配膻中治气逆吐如梁丘配
46、中脘治疗急性胃病;孔最配膻中治气逆吐血等。血等。1.1.含义:含义:六腑之气下合于下肢足三阳经的腧穴,称六腑之气下合于下肢足三阳经的腧穴,称为为“下合穴下合穴”,又称,又称“六腑下合穴六腑下合穴”。2.2.分布:分布:下合穴共有下合穴共有6 6个,其中胃、胆、膀胱的下个,其中胃、胆、膀胱的下合穴位于本经,大肠、小肠的下合穴同位于胃经,合穴位于本经,大肠、小肠的下合穴同位于胃经,三焦的下合穴位于膀胱经。三焦的下合穴位于膀胱经。下合穴表下合穴表 手 足 三 阳 六 腑 下合穴 手三阳 太阳 小肠 下巨虚下巨虚 阳明 大肠 上巨虚上巨虚 少阳 三焦 委阳委阳 足三阳 太阳 膀胱 委中委中 阳明 胃
47、足三里足三里 少阳 胆 阳陵泉阳陵泉 下合穴是治疗六腑病的重要穴位。灵下合穴是治疗六腑病的重要穴位。灵枢枢邪气脏腑病形曰:邪气脏腑病形曰:“合治内府。合治内府。”如如足三里治胃脘痛;下巨虚治泄泻;上巨虚治足三里治胃脘痛;下巨虚治泄泻;上巨虚治肠痈;阳陵泉治蛔厥;委阳、委中治三焦气肠痈;阳陵泉治蛔厥;委阳、委中治三焦气化失常引起的癃闭、遗尿等。化失常引起的癃闭、遗尿等。1.含义:含义:十二经脉与奇经八脉相通的十二经脉与奇经八脉相通的8个腧穴,称为个腧穴,称为“八脉交会穴八脉交会穴”,又称,又称“交经八穴交经八穴”。2.分布:分布:八脉交会穴均位于腕踝部的上下。八脉交会穴均位于腕踝部的上下。3.名
48、称:名称:这八个腧穴是公孙、内关、外关、足临泣、这八个腧穴是公孙、内关、外关、足临泣、列缺、照海、后溪、申脉。列缺、照海、后溪、申脉。八脉交会穴表八脉交会穴表 经 属 八 穴 通八脉 会合部位 足太阴 公孙公孙 冲脉冲脉 心、胸、胃足厥阴 内关内关 阴维阴维 手少阳 外关外关 阳维阳维 目外眦、颊、颈、耳后、肩 足少阳 足临泣足临泣 带脉带脉 手太阳 后溪后溪 督脉督脉 目内眦、项、耳、肩胛 足太阳 申脉申脉 阳跷阳跷 手太阴 列缺列缺 任脉任脉 胸、肺、膈、喉咙 足少阴 照海照海 阴跷阴跷 八脉交会穴应用很广八脉交会穴应用很广,由于奇经与正经的经由于奇经与正经的经气以此八穴相通气以此八穴相通
49、,所以此八穴既能治奇经病所以此八穴既能治奇经病,又能又能治正经病治正经病,如公孙通冲脉如公孙通冲脉,因公孙为脾经穴因公孙为脾经穴,故公孙故公孙既能治脾经病既能治脾经病,又能治冲脉病;内关通阴维脉又能治冲脉病;内关通阴维脉,又又为手厥阴心包经穴为手厥阴心包经穴,故内关既可治心包经病故内关既可治心包经病,又可又可治阴维为病。治阴维为病。1.1.含义:含义:两经或数经相交会的腧穴,称为两经或数经相交会的腧穴,称为“交会穴交会穴”。2.2.分布:分布:交会穴多分布于头面、躯干部交会穴多分布于头面、躯干部 。(应用 其具有治疗本经和交会经病证的作用其具有治疗本经和交会经病证的作用,临床上临床上常选用交会穴治疗多经病证。例如常选用交会穴治疗多经病证。例如,三阴交既是足太三阴交既是足太阴脾经腧穴阴脾经腧穴,又是足三阴经交会穴故不仅可以治疗脾又是足三阴经交会穴故不仅可以治疗脾经病证经病证,也可治疗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病证;关也可治疗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病证;关元、中极既是任脉腧穴元、中极既是任脉腧穴,又是任脉、足三阴经之交会又是任脉、足三阴经之交会穴穴,故不仅能治疗任脉病证故不仅能治疗任脉病证,也可治疗足三阴经病证。也可治疗足三阴经病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