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尝宝此三镜,用防己过。今失。朕尝宝此三镜,用防己过。今()逝,遂亡一镜矣。)逝,遂亡一镜矣。百姓无事则易骄,劳役则易使百姓无事则易骄,劳役则易使 。鹞死怀中鹞死怀中唐太宗的故事唐太宗的故事 一一天,唐太宗得到一只雄健俊逸的鹞子,天,唐太宗得到一只雄健俊逸的鹞子,他让鹞子在自己的手臂上跳来跳去,赏玩得他让鹞子在自己的手臂上跳来跳去,赏玩得高兴时,魏征进来了。太宗怕魏征提意见,高兴时,魏征进来了。太宗怕魏征提意见,回避不及,赶紧把鹞子藏到怀里。这一切早回避不及,赶紧把鹞
2、子藏到怀里。这一切早被魏征看到,他禀报公事时故意喋喋不休,被魏征看到,他禀报公事时故意喋喋不休,拖延时间。太宗不敢拿出鹞子,结果鹞子被拖延时间。太宗不敢拿出鹞子,结果鹞子被憋死在怀里。憋死在怀里。背景 贞观十一年,唐太宗巡游洛阳宫,泛舟贞观十一年,唐太宗巡游洛阳宫,泛舟积翠池,看到隋炀帝挥霍民脂民膏修建的亭积翠池,看到隋炀帝挥霍民脂民膏修建的亭台楼阁,便大发议论说:台楼阁,便大发议论说:“(炀帝炀帝)将行幸不将行幸不息,民怨不堪息,民怨不堪”,“遂使天下怨叛,身死国遂使天下怨叛,身死国灭灭”,看起来他似乎应该以隋为鉴了,但最,看起来他似乎应该以隋为鉴了,但最后他却洋洋得意地说:后他却洋洋得意地
3、说:“今其宫苑尽为我今其宫苑尽为我有。有。”(贞观政要贞观政要卷十卷十),开始忘本和忘,开始忘本和忘危。就在唐太宗越来越忘乎所以,偏离正常危。就在唐太宗越来越忘乎所以,偏离正常的轨道的时候,别的大臣都噤若寒蝉,只有的轨道的时候,别的大臣都噤若寒蝉,只有魏征连给唐太宗上了四疏,魏征连给唐太宗上了四疏,十思疏十思疏就是就是其中著名的一篇。其中著名的一篇。谏谏太太宗宗十十思思疏疏魏魏 徵徵 魏徵,字玄成,唐代政治家、魏徵,字玄成,唐代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曾任谏议大夫,文学家、史学家。曾任谏议大夫,封郑国公。以直言敢谏著称,史封郑国公。以直言敢谏著称,史称称“诤臣诤臣”。作者简介作者简介贞观十七年
4、,魏征病卒。贞观十七年,魏征病卒。太宗自制碑文,并为书石。太宗自制碑文,并为书石。解题谏谏劝谏;劝谏;太宗太宗李世民,唐朝第二个皇帝,是我李世民,唐朝第二个皇帝,是我国历史上最有成就的开明君主之一,在他国历史上最有成就的开明君主之一,在他统治时期,出现了安定富强的政治局面,统治时期,出现了安定富强的政治局面,史称史称“贞观之治贞观之治”;十思十思是本文内容,即十条值得深思的是本文内容,即十条值得深思的情况;情况;疏疏奏疏,古代臣下向君主议事进言的奏疏,古代臣下向君主议事进言的一种文体,属议论文。一种文体,属议论文。“疏疏”,封建时代臣子向国君陈述封建时代臣子向国君陈述意见的一种文体。属古文体的
5、奏议类,意见的一种文体。属古文体的奏议类,专指臣下向国君陈述意见的奏疏。专指臣下向国君陈述意见的奏疏。文心雕龙文心雕龙章表章表“章以谢恩,奏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关于关于“疏疏”整体感知整体感知1 1、顺畅朗读,读准字音,句读。、顺畅朗读,读准字音,句读。2 2、概括各段大意,理清文章脉、概括各段大意,理清文章脉络。络。学习课文第三段学习课文第三段 奔车朽索,奔车朽索,其其可可忽忽乎?乎?君君人者人者,诚诚能见可欲,能见可欲,则则思知足思知足以以自戒;将有所自戒;将有所作作,则思知止以,则思知止以安安人;念高危,人;念高危,则思谦则思谦冲冲而自而
6、自牧牧;惧;惧满溢满溢,则思江海,则思江海下下而百川;而百川;乐盘乐盘游游,则思,则思三驱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敬终;终;虑虑壅蔽壅蔽,则思,则思虚心虚心以纳下;想以纳下;想谗邪谗邪,则思,则思正正身以身以黜黜恶;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谬赏;罚所及,则思无以怒而;罚所及,则思无以怒而滥刑。总此十思,宏滥刑。总此十思,宏兹兹九德,九德,简能简能而任之,择而任之,择善善而从而从之,则智者之,则智者尽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惠,信信者者效效其忠;文武争其忠;文武争驰驰,君臣无事,可以,君臣无事,可以尽豫游尽
7、豫游之乐,可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垂拱,不言而,不言而化化。何必。何必劳劳神神苦苦思,思,代下代下司司职,职,役役聪明之耳目,聪明之耳目,亏亏无为之大道哉?无为之大道哉?诚能十思,垂拱而治诚能十思,垂拱而治见欲见欲 知足自戒知足自戒将作将作 知止安人知止安人念危念危 谦冲自牧谦冲自牧惧溢惧溢 江海下川江海下川乐游乐游 三驱为度三驱为度忧怠忧怠 慎始敬终慎始敬终虑蔽虑蔽 虚心纳下虚心纳下惧邪惧邪 正身黜恶正身黜恶恩加恩加 因喜谬赏因喜谬赏罚及罚及 以怒滥刑以怒滥刑总十思总十思宏九德宏九德简能任简能任择善从择善从智尽谋,勇竭力智尽谋,勇竭力仁播惠,信效忠仁播惠,信效忠文武
8、用,垂拱治文武用,垂拱治何劳苦,代百司何劳苦,代百司 分析第三段分析第三段戒奢侈,戒奢侈,恤百姓恤百姓戒骄傲,戒骄傲,不自满不自满戒放纵,戒放纵,不懈怠不懈怠戒轻信,戒轻信,远小人远小人戒不公,戒不公,明赏罚明赏罚谏太宗十谏太宗十思思疏疏为何思为何思 思什么思什么人君当思人君当思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提出问题提出问题为什么思为什么思思些什么思些什么分析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解决问题载舟覆舟,所宜深慎载舟覆舟,所宜深慎诚能十思,垂拱而治诚能十思,垂拱而治 学习第一段学习第一段 臣闻臣闻求求木木之之长长者,必者,必固固其其根本根本;欲流之远者,;欲流之远者,必必浚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
9、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望国之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望国之治治,虽虽在在下愚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人君当当神器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1、参注释翻译文段。参注释翻译文段。2 2、找出特殊句式。、找出特殊句式。分析课文第一段分析课文第一段1
10、 1、找出作者在本段中提出的中心论点。、找出作者在本段中提出的中心论点。2 2、本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本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3 3、作者认为人君怎样才能治理好国家?、作者认为人君怎样才能治理好国家?(用课文原文回答)(用课文原文回答)中心论点:居安思危,戒奢以俭中心论点: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源不深,望流之远源不深,望流之远根不固,求木之长根不固,求木之长求木长,固根本求木长,固根本欲流远,浚泉源欲流远,浚泉源思国安,积德义思国安,积德义 比喻比喻 比喻比喻德不厚,思国安德不厚,思国安人君当重居大,不念安危奢俭人君当重居大,不念安危奢俭亦伐根求木茂,塞源欲亦伐根求木茂,塞源欲 流长流长荒诞荒
11、诞 学习第二段学习第二段 凡百元首,承天凡百元首,承天景景命,莫不命,莫不殷殷忧而道著,功成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克终者盖寡,岂其取之者盖寡,岂其取之易而守之难乎易而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忧,必竭诚也?夫在殷忧,必竭诚以以待下,既得志则待下,既得志则纵情纵情以以傲傲物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行路。虽虽董董之之以以严刑,震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严刑,震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貌恭而恭而不不心心服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怨不在
12、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慎。1、参注释翻译文段。参注释翻译文段。2 2、找出特殊句式。、找出特殊句式。考题:考题:分析课文第二段分析课文第二段1 1、作者认为得天下之君王为何易失人心?、作者认为得天下之君王为何易失人心?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貌恭而不心服。2 2、作者如何肯定了人民的力量?、作者如何肯定了人民的力量?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13、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概括本段论证思路概括本段论证思路 首先概括历代君主能创业不能守业的普遍首先概括历代君主能创业不能守业的普遍规律:规律:其次以设问引出分析论证,用其次以设问引出分析论证,用“殷忧殷忧”和和“得志得志”的不同心态说明:的不同心态说明:最后用古人的论述以最后用古人的论述以 的关系比喻的关系比喻 的关系,切中要害,令人警觉。的关系,切中要害,令人警觉。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能否恭俭下人是事业成败的关键能否恭俭下人是事业成败的关键水和舟水和舟民和君民和君写作特点写作特点1.1.骈散结合,华美流畅骈散结合,华美流畅 唐代的奏疏,习惯上都
14、用骈文写。这篇奏疏虽然也用了许唐代的奏疏,习惯上都用骈文写。这篇奏疏虽然也用了许多骈偶句式,却突破了骈体的束缚,骈散语句交替运用,既有多骈偶句式,却突破了骈体的束缚,骈散语句交替运用,既有骈文的整齐华美,又有散文的自然流畅,易于诵读。骈文的整齐华美,又有散文的自然流畅,易于诵读。2.2.正反论述,务尽其旨正反论述,务尽其旨 全文以论述为主,对同一个问题,作者往往从正反两方面全文以论述为主,对同一个问题,作者往往从正反两方面进行剖析,这样,说理更加透彻。如第一段先从正面论述进行剖析,这样,说理更加透彻。如第一段先从正面论述 固本固本疏源疏源,再从反面阐述不这样做的危害;第二段关于,再从反面阐述不这样做的危害;第二段关于 殷忧殷忧竭竭诚诚 与与 得志得志傲物傲物 的反复论述,第三段贯穿的反复论述,第三段贯穿 十思十思 的本能欲望的本能欲望(或反应)与理性自制的对举,都体现了这一特点(或反应)与理性自制的对举,都体现了这一特点 3.3.比喻排比,生动有力比喻排比,生动有力 文章以浅显的比喻衬出中心论题,比喻作为一种推理手段,文章以浅显的比喻衬出中心论题,比喻作为一种推理手段,起到了生动、直观的效果;全文的论述多用排比句式,铺排罗起到了生动、直观的效果;全文的论述多用排比句式,铺排罗列,勾连而下,气势不凡,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列,勾连而下,气势不凡,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