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欣赏教学小松树 一、一、 教材分析:教材分析: 小松树 是一首创作于20世纪60年代的儿童歌曲。 它将儿童比喻成小松树, 在党的阳光哺育下茁壮成长。 歌曲旋律明快, 结构工整, 后被改编成木琴独奏曲。 乐曲由引子、主题和五次变奏组成。引子是在自由的节奏中由木琴惟妙惟肖的模 仿了小鸟的鸣叫和潺潺的流水,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清晨景象。之后,木琴运用独 特的音色完整的演奏了主题。主题之后,乐曲出现了五次变奏,整首乐曲流畅活 泼,木琴和手风琴合奏相得益彰。 教材集声势律动、节奏、演奏、演唱于一体,学生合作练习。 二、教学目标:二、教学目标: 1、能够积极的参与音乐活动,主动表达对音乐的感受; 2、 能够用
2、不同的声势律动来感受乐曲, 用创编表演来表现乐曲的不同部分; 3、知道小松树是电影雷锋的插曲; 4、听辨木琴的音色; 5、学习小松树不怕困难,顽强生长的精神 三、教学重点:三、教学重点: 1、了解木琴的演奏方式和音色特点; 2、感受乐曲不同段落的不同特点。 四、教学难点:四、教学难点: 用声势律动来感受乐曲各部分之间的不同, 用创编表演等手段来表现乐曲的 特点。 五、教具准备:五、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木琴 六、课时安排:六、课时安排: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七、教学过程: (一) 、木琴演奏导入,激发学习兴趣。(一) 、木琴演奏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1、教师用木琴给学生演奏小松树的旋律。 2、
3、认识打击乐器“木琴” ,感受它的音色,了解木琴的演奏方法。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此处教师用木琴演奏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熟悉此处教师用木琴演奏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熟悉 旋律,为下面教学打下基础旋律,为下面教学打下基础 (二) 、学唱歌曲小松树(二) 、学唱歌曲小松树 1、指导学生模拟木琴的音色来模唱,解决大跳处的音准,熟悉旋律。 2、介绍这段音乐的旋律来自于电影雷锋的插曲 3、演唱歌曲小松树 (三) 、聆听乐曲主题(乐曲的第(三) 、聆听乐曲主题(乐曲的第 2 2 部分) ,感受音乐特点部分) ,感受音乐特点 1、播放主题旋律,初步感受乐曲 2、跟着音乐加入声势律动,
4、感受乐曲第 2、3 部分 3、和同桌一起做律动,随着音乐互相拍一拍(注意控制脚的力量和节奏) (四) 、聆听乐曲第(四) 、聆听乐曲第 4 4 部分部分 1、聆听乐曲第 4 部分,让学生说出乐曲中对哪一句印象最深? 2、让学生了解木琴中的“刮奏” 3、引导学生说出,这几句“刮奏”用在乐曲中,让你想到了什么? 4、律动模拟,让学生深入感受乐曲特点 (五) 、聆听乐曲第五) 、聆听乐曲第 5 5 部分部分 1、聆听乐曲第 5 部分,你可以用什么动作来表现这段旋律。 2、让学生通过动作来体验,这段音乐和之前音乐的不一样(音乐变得舒缓了) 3、学生创编表演,表现这段音乐的优美、舒缓的情绪 (六) 、聆
5、听歌曲第(六) 、聆听歌曲第 7 7 部分部分 1、聆听这部分旋律,让学生听一听,这段音乐中主奏乐器有什么变化 2、听辨手风琴音色,说出主奏乐器的变化 3、模仿手风琴和木琴的演奏姿势 4、再次聆听乐曲第 7 部分,让学生边听,边随着音乐模仿主奏乐器的演奏姿势 设计意图:通过声势律动、让学生感受、体验乐曲各部分之间的不同;用设计意图:通过声势律动、让学生感受、体验乐曲各部分之间的不同;用 创编表演、模仿演奏等方式来表现乐曲的特点,培养认真聆听的学习习惯。能创编表演、模仿演奏等方式来表现乐曲的特点,培养认真聆听的学习习惯。能 愉快合作,积极参与音乐活动,提高学习兴趣。 愉快合作,积极参与音乐活动,
6、提高学习兴趣。 (七) 、完整聆听,精彩演绎(七) 、完整聆听,精彩演绎 1、教师加入旁白,展现乐曲的引子部分,营造气氛,提高学生聆听音乐的兴趣 2、完整聆听整首乐曲,用声势律动、创编表演、模仿演奏等方式加深对乐曲的 认知 3、引导学生,根据各部分乐曲的特点,为每段乐曲起名字,例如“XXX 的小松 树” ,对乐曲加深记忆。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这首乐曲有了整体的把握,加深了对音乐的理解和认设计意图:让学生对这首乐曲有了整体的把握,加深了对音乐的理解和认 知。提高了音乐欣赏的能力,提高参与音乐活动的热情知。提高了音乐欣赏的能力,提高参与音乐活动的热情 (八) 、教师小结(八) 、教师小结 八、板书设计:八、板书设计: 小松树小松树 (木琴独奏)(木琴独奏) 九、教学反思:九、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木琴的演奏方式和音色特点。能用聆听、 演唱、声势律动、创编表演等教学方法,感受乐曲节奏欢快、活泼的特点,以及 乐曲各部分之间的不同;在音乐活动中,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和听辨感知音 乐的能力;不足之处是:有的学生主动参与能力较弱,不能和其他同学很好地配 合,场面有些乱。教师应及时、耐心的纠正,帮助学生默契合作,完成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