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节第二节 气压带和气压带和风带风带考纲展示考纲展示 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复习要点复习要点1.识记: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分布、特点,主要气候类型特点。2.理解:气压带、风带的移动,海陆分布的影响 及其对气候的影响。3.应用:分析气候特点及成因,分析大气环流对 生产生活的影响。假设条件:假设条件:1.地球不地球不自转自转;2.地表性地表性质均一;质均一;3.太阳直太阳直射赤道。射赤道。地球自转地球自转:有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有地转偏向力的影响(百帕)100810101006100410021000北半球北半球北半球的高空风北半球的高空风赤赤 道道 低低 压压 带带副
2、热带高压带副热带高压带副热带高压带副热带高压带副极地低压带副极地低压带副极地低压带副极地低压带极地高压带极地高压带极地高压带极地高压带东东北北信信风风盛盛行行西西风风极地东风极地东风东东南南信信风风盛盛行行西西风风极极 地地 东东 风风地球上的气压带地球上的气压带(7个个)和和风带风带(6个个)1.气压带形成机制:气压带形成机制:热力成因热力成因(赤道低压带、极地高压带赤道低压带、极地高压带)动力成因动力成因(副热带高压带、副极地低压带副热带高压带、副极地低压带)2高低气压:高低气压:相间分布,且南北对称相间分布,且南北对称3风向风向:北半球:箭头指向低压北半球:箭头指向低压南半球:南半球:箭
3、头指向低压箭头指向低压 掌握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的方法掌握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的方法:极地高压副极地低压副热带高压赤道低压 90s s 60s 30s 30s 0s 0在下图画出气流流动方向在下图画出气流流动方向2 2、在南北纬、在南北纬3030附近形成副热带高附近形成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原因是(气压带的原因是()A.A.空气在这一带大量收缩下沉空气在这一带大量收缩下沉 B.B.近地面气压较低,使高空空气下近地面气压较低,使高空空气下沉补充沉补充 C.C.由赤道上空流来的空气在南北纬由赤道上空流来的空气在南北纬3030附近上空聚积产生下沉气流附近上空聚积产生下沉气流 D.D.空气受热膨胀,产生上升
4、气流空气受热膨胀,产生上升气流 C巩固练习巩固练习赤道赤道南极圈南极圈南回归线南回归线北回归线北回归线北极圈北极圈太阳位置太阳位置低压带低压带高压带高压带春分日春分日秋分日秋分日夏至日夏至日冬至日冬至日1、概念: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概念: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2、小结:、小结:大气环流的形成大气环流的形成高低纬间高低纬间热量差异热量差异地转地转偏向力偏向力太阳直射点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的南北移动气压带、风带南北移动气压带、风带南北移动夏季偏北,冬季偏南夏季偏北,冬季偏南单圈环流单圈环流三圈环流三圈环流气压带和风带气压带和风带 如果把如果把“地球表面性质地球表面性质均一均一”这个假设否定
5、掉,这个假设否定掉,我们地球表面的大气应该我们地球表面的大气应该是一种什么状况?是一种什么状况?副热带高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30N安丰安丰0N撒哈拉撒哈拉当撒哈拉沙漠风光依旧当撒哈拉沙漠风光依旧而而我们可爱的家乡而我们可爱的家乡寿县寿县绿意盎然绿意盎然处在几乎同纬度地区的我们是幸运的这是为什么呢?感谢季风的恩赐亚洲季风赤道赤道探究一、什么是季风(认识季风)探究一、什么是季风(认识季风)探究二、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的探究二、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的形成原因形成原因6003030赤道低气压带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亚洲高压亚洲高压阿
6、留阿留申低申低压压冰岛冰岛低压低压副热带高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赤道低气压带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1、高低气压中心切断带状气压带、高低气压中心切断带状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北大西洋北大西洋冰岛低压冰岛低压亚欧大陆亚欧大陆蒙古蒙古西伯利亚高压西伯利亚高压北太平洋北太平洋阿留申低压阿留申低压西北季风西北季风东北季风东北季风 赤道低压带赤道低压带赤赤道道北半球冬季风的形成2、空气由高气压区吹向低气压区并发生偏、空气由高气压区吹向低气压区并发生偏转形成季风转形成季风夏威夷夏威夷高压高压副热带高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赤道低气压带赤道低气压带印度低压印度低压副极地低气压带副极地低
7、气压带1、高低气压中心切断带状气压带、高低气压中心切断带状气压带亚速尔亚速尔高压高压北半球夏季风的形成副热带高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赤道低气压带赤道低气压带北大西洋北大西洋亚速尔高压亚速尔高压亚欧大陆亚欧大陆印度低压印度低压北太平洋北太平洋夏威夷高压夏威夷高压东南季风东南季风南南东东信信风风西南季风西南季风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 东东亚季风亚季风 南南亚季风亚季风成因成因风向风向性质气候气候类型类型源地强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冬季东北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冬季东北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夏季西南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夏季西南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冬季:西北风冬季:西北
8、风夏季:东南风夏季:东南风冬季:东北风冬季:东北风夏季:西南风夏季:西南风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冬季:干冷冬季:干冷夏季:湿热夏季:湿热冬季:干暖冬季:干暖夏季:湿热夏季:湿热冬季:蒙古西伯利亚冬季:蒙古西伯利亚夏季:太平洋夏季:太平洋冬季:蒙古西伯利亚冬季:蒙古西伯利亚夏季:印度洋夏季:印度洋冬季:强冬季:强夏季:弱夏季:弱冬季:弱冬季:弱夏季:强夏季:强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 东东亚季风亚季风 南南亚季风亚季风成因成因风向风向性质气候气候类型类型源地分布地区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冬季东北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冬季东北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夏季西南风:气压带风带的移动夏季西南风:气压带风带的移动冬季:西北风冬季:西北风夏季:东南风夏季:东南风冬季:东北风冬季:东北风夏季:西南风夏季:西南风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冬季:干冷冬季:干冷夏季:湿热夏季:湿热冬季:干暖冬季:干暖夏季:湿热夏季:湿热冬季:蒙古西伯利亚冬季:蒙古西伯利亚夏季:太平洋夏季:太平洋冬季:蒙古西伯利亚冬季:蒙古西伯利亚夏季:印度洋夏季:印度洋我国东部、朝日韩我国东部、朝日韩印度半岛、中南半岛、我国西南部印度半岛、中南半岛、我国西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