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一、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 (第(第1、2课)课)二、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二、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 (第(第3、4、5课)课)三、人口迁徙、文化交流与认同三、人口迁徙、文化交流与认同 (第(第6、7、8课)课)四、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四、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第(第9、10课)课)五、战争与文化交流五、战争与文化交流 (第(第11、12、13课)课)六、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六、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第(第14、15课)课)七、信息革命与人类文化共享七、信息革命与人类文化共享 (活动课)(活动课)地域文化发展地域文化发展交流与传播的途径交流与传播的途径传承、保护、共享传承、保护、共享多
2、样性多样性 交互交互性性 传承性传承性教材知识教材知识体系体系选择性必修选择性必修3 3第第1单元单元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课标要求:1.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2.从人类文明发展和世界文化交流的角度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3.认识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第1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百家百家争鸣争鸣法家法家学说学说儒学儒学正统正统佛教佛教传入传入道教道教兴起兴起玄学玄学盛行盛行佛学佛学繁荣繁荣理学理学形成形成挑战挑战正统正统西学西学冲击冲击民主民主科学科学马克思马克思主义主义近代:西学东渐近代:西学东渐古代:古代:儒学长期占统治地位儒学长期占统治地位春秋春秋战国战国
3、秦秦汉武帝汉武帝西汉西汉末年末年东汉东汉末年末年魏晋魏晋唐朝唐朝宋代宋代明清明清鸦片鸦片战争战争新文化新文化运动运动五四五四运动运动阶段时间概况起源远古时期多元一体;以华夏族为核心奠基先秦形成华夏认同观念;孔子创立儒学;百家争鸣源头、奠基发展创新秦汉统一多民族;汉武帝时,儒家确立了正统地位,文化主流魏晋至隋唐儒、佛、道三教融通;儒学受到挑战;文化灿烂宋理学形成,丰富了理论思维,宣扬礼教束缚精神世界宋元科技文化高度繁荣传承转折明中后期(陆王心学)人的主体意识觉醒明清之际提倡个性自由,批判理学,抨击专制,经世致用清康雍乾文字狱禁锢中华文化发展,思想受到钳制冲击鸦片战争后向西方学习救亡图存成为主流新
4、文化运动抨击封建思想,追求科学与民主复兴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逐渐成为主流中华中华文化(思想)文化(思想)发展发展历程历程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自主学习:结合材料并根据所学,概括中国文化在各个历史时期发展的具体表现。自主学习:结合材料并根据所学,概括中国文化在各个历史时期发展的具体表现。华华夏夏古人类遗址和文化遗存分布示意图古人类遗址和文化遗存分布示意图1.中华中华文明的肇文明的肇兴兴-早期华夏早期华夏特点:(1)多元起源(2)以华夏族为核心,(3)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形成2.春秋春秋战国:战国:奠基奠基(1)华夏认同:春秋战国时期,内迁的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初步形成了各地区、各民族共同的血缘
5、认同、文化认同。中原中原南南蛮蛮北北狄狄西西戎戎东东夷夷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中原各国因经济文化较为先进,自称华夏中原中原南南蛮蛮北北狄狄西西戎戎东东夷夷各民族之间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社会经济较快发展。民族融合,中华民族初步形成各族同源共祖的观念得到发展各族同源共祖的观念得到发展中山国中山国:由白狄所建立的国家,平山出土的铜器铭文中,大谈天命、忠、孝、仁、义、礼、信等,音乐舞蹈艺术既有游牧民族剽悍雄健的传统,又吸收了华夏艺术柔和婉丽的风格楚国、越国楚国、越国:居住在长江流域的土著吸纳了中原文明发展而来,最后接受了周天子的赐封背景背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出现大变革。铁器和牛
6、耕的推广铁器和牛耕的推广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发展社会大变革社会大变革经济经济政治政治阶级阶级思想文化空前发展思想文化空前发展百家争鸣百家争鸣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分封宗法制破坏,诸侯争霸士阶层的活跃,受到诸侯国的重用。礼崩乐坏,私学兴起文化文化(2)百家争鸣意识形态意识形态上层建筑上层建筑经济基础经济基础生产力生产力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决定决定反作用反作用于于总总 和和政治政治法律法律从中可以得出两点启示:从中可以得出两点启示:强化经济基础的强化经济基础的决定作用决定作用;上层建筑中各因素上层建筑中各因素相互影相互影响响(特别是(特别是政治因素政治因素)(2)百家争鸣表现:A.春秋时期,孔子
7、对西周礼乐文明进行阐述,儒家文化的思想核心形成B.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成为后世思想文化发展的源头。仁仁德德礼礼教教仁者爱人,核心观念是仁者爱人,核心观念是“仁仁”,顺应,顺应民心民心.为政以德,以身作则,道德感化,治理国家。为政以德,以身作则,道德感化,治理国家。克己复礼,恢复西周等级森严的等级制度。克己复礼,恢复西周等级森严的等级制度。有教无类,打破贵族垄断教育,推动私学发展。有教无类,打破贵族垄断教育,推动私学发展。经经整理五经,整理五经,诗诗书书礼礼易易春秋春秋学派学派代表代表人物人物思想主张思想主张儒家孔子政治思想(“仁”和“礼”,为政以德、以礼治国)天命思想(敬鬼神而远之
8、)教育思想(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孟子政治思想(仁政)人性论(人性本善)义利观(重义轻利)荀子天人观(“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人性论(人性本恶)政治思想(礼法并用)道家老子哲学思想(“道”、朴素辩证法)政治思想(无为而治)庄子哲学思想(齐物)人生态度(逍遥)天人观(天与人“不相胜”)法家韩非子法、术、势相结合,建立一个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变法革新。墨家墨子兼爱;非攻;尚力;节用、节葬;尚贤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一个时代特征:两大历史趋势:三种治国思想:四个思想派别: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春秋战国时期大变革、大动荡、大发展历史由分裂走向统一;社会由奴隶制向封建制度过渡人治:实行
9、仁政,是一种民本思想法治: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无为而治:顺应时势和民心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百家争鸣百家争鸣”局面局面(1)秦朝:(2)汉代:建立统一多民族国家;推崇法家(焚书坑儒);以法为教,以吏为师汉武帝尊崇儒术,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3.形成形成秦汉时期秦汉时期“春秋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君权神授”“天人感应”加强、限制君权的需要“德刑并施”“三纲五常”稳定统治秩序的需要 意义:确立儒学的正统地位,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封建统一多民族文化格局形成,儒家思想从此成为2000多年来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4.发展:魏晋隋唐发展:魏晋隋唐 虎溪在庐山东林寺前,相传虎溪
10、在庐山东林寺前,相传晋僧慧远晋僧慧远居东林寺时,送居东林寺时,送客不过溪。客不过溪。一日一日陶潜陶潜(陶渊明陶渊明)、道士陆修静道士陆修静来访,与语甚契,相送来访,与语甚契,相送时不觉过溪,虎辄号鸣,三人大笑而别。后人于此建三笑时不觉过溪,虎辄号鸣,三人大笑而别。后人于此建三笑亭。亭。虎溪三笑虎溪三笑(1)背景:随着佛教传入和道教兴起,中华传统文化呈现出儒、佛、道交汇融通的景象(2)表现:魏晋:朝廷更迭造成政局动荡,士人们寄情山水,摆脱环境对精神的羁绊,玄学盛行玄学:玄学:指的是魏晋时期出现的一种哲学思潮。是对老子、庄子和周易的研究和解说,产生于魏晋。玄学是魏晋时期取代两汉经学思潮的思想主流。
11、思想上,宣扬“无”是产生万物的根本;政治上,主张“无为”;社会风气上,崇尚“清谈”。特点:儒、道结合竹林竹林七贤在林间七贤在林间唐朝佛学繁荣,传统儒学受到挑战,同时也促进了儒学的创新与发展。龙门石窟卢舍那大佛玄奘玄奘隋唐时期,中华传统文化辉煌灿烂。4.繁荣:宋元时期繁荣:宋元时期(1)宋代,儒、佛、道学说相互渗透;(2)理学形成,丰富了中华文化的理论思维,但它所宣扬的封建礼教,严重束缚了人们的精神世界集大成者集大成者朱熹朱熹宇宙观人生观方法论“理”是自然界和社会的根本原则是宇宙的本原“存天理,灭人欲”,以达到“圣人”的精神境界提倡“格物致知”,通过探究事物以把握“理”变化哲学化思辨化世俗化社会
12、化理学特点理学特点:吸收佛道思想;哲学化、思辨化;世俗化、体系化吸收佛道思想;哲学化、思辨化;世俗化、体系化。材料一 理学家将“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进而以天理遏制人欲,约束带有自我色彩、个人色彩的情感欲求。理学将传统儒学的先义后利发展成为片面的重义轻利观念。中国文化概论结合结合材料和所学谈谈你对理学的材料和所学谈谈你对理学的认识认识材料三 哲学家张载曾庄严宣告:“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顾炎武在明清易代之际发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感慨呼号;文天祥、东林党在异族强权及腐朽政治势力面前,正气浩然,风骨铮铮,无不浸润了“理学”的精神价值和道德理想。张岱年、方克
13、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理学丰富了中华文化的理论思维(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气节和情操、注重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但它宣扬的封建礼教,严重束缚了人们的精神世界。文文天祥天祥贞节牌坊贞节牌坊材料二(3)宋元时期,科技、史学、文学、艺术高度繁荣5.转折:明清时期转折:明清时期(1)明中期以后,陆王心学得到广泛传播。宇宙观人生观方法论“心”是宇宙的本原“知行合一”提倡“致良知”先生(指王阳明)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独立思考的自由精神
14、具有一定的叛逆色彩束书不观,学问空疏王阳明 这便是你的良知啊!这便是你的良知啊!这怎么好意思呢?这怎么好意思呢?【阳明弟子启发小偷何谓阳明弟子启发小偷何谓“良知良知”的故事的故事】冯友兰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中国哲学简史孟子曰:羞恶孟子曰:羞恶之心,人皆有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人皆有之评价:陆王心学强调主观能动性,激励人们奋发立志;而以自己的内评价:陆王心学强调主观能动性,激励人们奋发立志;而以自己的内心为准则,又隐含一定的平等和叛逆色彩,带有主观唯心主义的色彩。心为准则,又隐含一定的平等和叛逆色彩,带有主观唯心主义的色彩。“心学是对理心学是对理学的更新学的更新”请请你谈
15、谈对这句你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话的理解(2)明清之际,提倡个性自由的思想出现,进步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等批判理学,抨击封建专制,倡导经世致用。黄宗羲黄宗羲顾炎武顾炎武王夫之王夫之工商皆本工商皆本天下为主,天下为主,君为客。君为客。保天下者,匹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焉耳矣。私欲之中,私欲之中,天理所寓。天理所寓。根源:商品经济的发展根源:商品经济的发展材料“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明夷待访录材料“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综当代之务
16、,举夫子论学论政之大端一切不问,而曰一贯,曰无言。”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日知录“经世经世”的内涵是的内涵是“经国济世经国济世”,强调要有,强调要有远大理想抱负,志存高远,胸怀天下,侧重远大理想抱负,志存高远,胸怀天下,侧重理论精神方面;理论精神方面;“致用致用”的内涵是的内涵是“学用结合学用结合”,强调要理,强调要理论联系实际,脚踏实地,注重实效,侧重实论联系实际,脚踏实地,注重实效,侧重实践调查方面。践调查方面。含义:指以史为鉴,以天下为己任,将学术含义:指以史为鉴,以天下为己任,将学术研究与现实相结合研究与现实相结合。经世致用经世致用君主专制高度发展(文字狱,钳制了思想,禁锢了中
17、华文化的发展)(3)康雍乾时期材料 世宗微服游于市,就一书肆翻阅书籍,时微风拂拂,吹书页上下不已。一书生见状,即高吟曰:“清风不识字,何必来翻书?“世宗以为讥讽也,旋下诏杀之。清稗类钞6.近代近代到现代:文化衰落与复兴到现代:文化衰落与复兴(1)鸦片战争后,救亡图存成为近代中华文化的主流。(2)新文化运动,抨击封建思想,追求科学与民主。代表人物代表人物林则徐林则徐李鸿章李鸿章康有为康有为孙中山孙中山陈独秀陈独秀毛泽东毛泽东史实思想层面自主性开眼看世界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运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戊戌维新君主立宪制,开国会辛亥革命三民主义,民主共和新文化运动民主与科学新民主主义革命毛泽东思想器物器物制度
18、制度文化文化走他人的道路走自己的道路6.近代近代到现代:文化衰落与复兴到现代:文化衰落与复兴形成形成成熟成熟发展发展井冈山瑞金:“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延安:1938论持久战,1940新民主主义论 1945中共七大 论联合政府 毛泽东思想确立为指导思想西柏坡:七届二中全会: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北京:论人民民主专政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论十大关系 中共八大 改革开放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发展井冈山井冈山延安延安西西柏柏坡坡(3)五四运动以后,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与中国实际相结合(4)走向复兴:现当代发展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文化自信
19、阶段阶段理论理论形成邓小平理论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典例研析典例研析】(2021全国高考真题)明清时期,“善书”在民间广为流行,这类书籍多由士绅编撰,内容侧重倡导忠孝友悌、济急救危、受辱不怨,戒饬攻诘宗亲、凌逼孤寡等,以奉劝世人“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善书”的流行A确立了理学思想的主导地位B强化了社会主流的价值观C阻碍了官方意识形态的推广D冲击了儒家经典的神圣性【答案】B【典例研析典例研析】(2020山东高考真题)战国时期,孟子认为“无礼义,则上下乱”,韩非子认为“义者,君臣上下之事”。他们所说“义”的实质是A中央集权政治的准则B衡量道德修养的标
20、准C统治阶层的行为规范D维护等级秩序的工具【答案】D重视重视,强调民本思想强调民本思想崇尚崇尚,道法自然道法自然提倡爱国,追提倡爱国,追求求,推,推崇天下为公崇天下为公崇尚崇尚,厚德载物厚德载物主张主张123654中华文中华文化的内化的内涵涵材料: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要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021年3月22日至25日,习近平在福建考察时的讲话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1.伦理观:伦理观:以
21、人为本以人为本(1)人本内涵:关注人与社会,关注现实生活,主张积极入世。(2)民本内涵:是人本思想在政治伦理上的体现;中国古代的明君、贤臣为维护和巩固其统治而提出的一种统治观,表现为以民为本,爱惜民力,体恤百姓。(3)意义:人本思想:后世儒学思想家依据“以人为本”建立一套规范社会关系的伦理体系民本思想:一定程度上转化为政治实践,成为中华传统政治文化的重要特征,对推动中国历史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人本思想(相对神本,实用主义)人本思想(相对神本,实用主义)周公:“敬天保民”孔子:“仁者爱人”“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士可杀不可辱”民本思想(相对君本、官本)民本思想(相对君本、官本)尚书:民惟邦本,本
22、固邦宁;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孟子:“仁政”“民贵君轻”荀子:“君舟民水”以朴素的以朴素的唯物唯物观观解释自然,解释自然,摒弃了天命的摒弃了天命的绝对权威绝对权威2.自然观:崇尚自然观:崇尚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天人合一,道法自然道生一,一生二,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二生三,三生万物 春秋老子春秋老子“天行有常,不为尧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存,不为桀亡”“制天命而用之制天命而用之”战国荀子战国荀子价值:天人合一思想,将天、地、人视为一个整体,认为人类利用自然应该尊价值:天人合一思想,将天、地、人视为一个整体,认为人类利用自然应该尊重自然规律,顺应自然,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关
23、系。重自然规律,顺应自然,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关系。春秋战国:孔子、墨子、孟子等均有以天下为己任的思想。孟子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儒家学说的精髓。两宋时期:张载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明清时期: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1)中华文化提倡爱国,追求家国情怀。中国人的家国情怀,是个体对家庭、家族以及国家共同体的认同、维护和热爱,并自觉承担共同体的责任。(2)价值:以天下为己任的家国情怀,凝结成的爱国主义情感,是中华民族的巨大凝聚力,维护着中国团结统一的政治局面,维系着统
24、一多民族的大家庭。张载范仲淹文天祥顾炎武3.家家国观:提倡爱国,追求家国情怀国观:提倡爱国,追求家国情怀 材料一:“得意,贤士不可不举;不得意,贤士不可不举。尚欲祖述尧舜禹汤之道?将不可以不尚贤。夫尚贤者,政之本也。选自墨子尚贤 材料二: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论语季氏 材料三:尊圣者王,贵贤者霸,敬贤者存,慢贤者亡,古今一也。荀子君子4.价值观价值观:崇德尚贤,天下为公:崇德尚贤,天下为公意义:春秋战国时期在各国掀起了人才使用革故鼎新的大变革。对历史上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共和国共和国勋章勋章院士院士墙墙5.人生观:人生观:自强不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厚德载物(1
25、)表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出自周易。孟子强调“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屈原的“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6.处世观:处世观:和而不同和而不同(1)表现:西周末年的太史伯:“和实生物,同则不继”,认为“和”,才能产生新事物。孔子、孟子:视“和”为人性中应有的美德,提出了“和为贵”“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等思想。(2)意义:“和”的思想作为人们认识与处理事情的方法,对中华文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2)意义:不断挑战自我,追求更大的进步,提高自身道德水平,以国家人民的利益为己任,体现中华民族精神境界。【典例研析
26、典例研析】(2022辽宁高考真题)春秋末期,中行氏在晋国内部纷争中失败,中行寅因此怪罪太祝祭祀用的牺牲不肥美且斋戒不敬,太祝则认为中行寅不修德义而招致民怨,“一人祝之,一国诅之,一祝不胜万诅,国亡不亦宜乎!”太祝的观点A反映了民本思想倾向B质疑了祭祀功用C强调了宗法伦理关系D否定了君权神授【答案】A红山文化红山文化龙山文化龙山文化大汶口文化大汶口文化仰韶文化仰韶文化良渚文化良渚文化河姆渡文化河姆渡文化(1)本土性:起源与发展(2)多样性: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丰富多彩、领域广阔 (1)7000-5000年前:【黄河中游】仰韶文化:【黄河下游】大汶口文化【长江下游】河姆渡文化:(2)5000年前:【
27、黄河中下游】龙山文化:【辽河上游】红山文化:【长江下游】良渚文化:彩绘陶器、粟彩绘陶器、粟水稻、养蚕缫丝水稻、养蚕缫丝“蛋壳陶蛋壳陶”(黑陶)(黑陶)玉器、祭坛、神庙玉器、祭坛、神庙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1.1.特点特点(3)凝聚性:共同文化特质 同心协力 炎黄子孙炎黄子孙,民族认同,民族认同尊尊祖敬宗祖敬宗材料 中国传统文化是封闭的生态环境条件下,农业为主的自然经济的产物。是以汉族为主体,融合各族人民的智慧,共同创造的,这一特定区域特定人类圈的社会精神形态,具有强烈的民族性。叶国强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文化文化认同认同(4)连续性:绵延不绝 传承至今
28、 材料 巴比伦王国早已经消失在沙漠中了,曾经无比繁华的空中花园,如今只剩下空荡荡的遗址;古埃及除了留给后人几座谜一样的金字塔和解不开的文字之外,再无任何曾经辉煌的文明的迹象了;古印度的代表“哈拉巴文化”经过异族的侵略和摧残之后,已经灭绝,现今的印度语言和古印度语言已经不能同日而语了,印度的原生文明已经彻底消失。中国几千年来,也和古印度、古巴比伦、古埃及一样,不断遭受异族文明摧毁。五胡乱华时期,北宋末期,中原地带的中华文明遭受了严重的摧残;元朝和清朝是中国两次最大的被异族统治的时期,但是一个被推翻,一个被中华文化同化。1840年到1945年是中国最危险的时刻,但是中国依然屹立不倒,没有消亡。(5
29、)包容性:兼收并蓄 博采众长 中国文化发生过三次历史性融合。汉代学者对先秦文化进行了整理和发挥,这属于本土文化内部的综合提升。这是中国文化的第一次融合。第二次是中国文化与佛教文化的融合,属于东方文化的局部交流。随着佛教文化的渗入,特别是唐代玄奘大师从印度带回佛教经典,开辟了传统秦汉文化与印度佛教文化的融合时代。由此形成了多姿多彩的中国佛教、精密深邃的佛教哲学,并对宋代理学和明代心学以深刻影响。这是中国文化的第二次融合。明代中期以来,西方传教士来到中国,在传播西方宗教的同时,也带来了某些科学工艺。这是中国文化第三次融合的开始。摘编自李良玉新文化的起源此幅粗看似一笑面弥勒盘腿而坐,体此幅粗看似一笑
30、面弥勒盘腿而坐,体态浑圆,细看却是三人合一。左首为态浑圆,细看却是三人合一。左首为一着道冠的老者,右首为一戴方巾的一着道冠的老者,右首为一戴方巾的儒士,二人各执经卷一端,团膝相接,儒士,二人各执经卷一端,团膝相接,相对微笑。第三人则手搭于两人肩上,相对微笑。第三人则手搭于两人肩上,面部被遮,只露出光光的头顶,一手面部被遮,只露出光光的头顶,一手轻捻佛珠,显是佛教中人轻捻佛珠,显是佛教中人。【典例研析典例研析】(2022北京高考真题)近年,考古工作者在江西国字山发现了战国中期的大型墓葬。该墓葬具有突出的越文化特征,同时又有楚文化和江淮文化等文化因素,墓葬形制也与中原墓葬有相似之处。此考古发现()
31、A印证了“春秋五霸”的政治格局B反映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特点C证明中原率先成为中华文明核心D说明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已经建立【答案】B 第第2 2课课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一、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一、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1.佛教的中国化佛教的中国化两汉之际来自古印度的佛教传入传入中国魏晋南北朝佛教日趋兴盛兴盛,逐渐同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相融合。隋唐时期佛教出现了不同宗派,主张顿悟成佛的禅宗成为主流,佛教完成本土化本土化。以儒家学说为核心兼容佛教和道教理论的宋明理学形成,佛教融合融合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宋明时期北周北周石雕佛立石雕佛立像像(1)过程:两汉之际:来自古印度的佛教传入传入中国
32、。1.佛教的中国化佛教的中国化一、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一、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 佛教的传入大约在汉明帝时期(约在公元纪67年左右),佛教传入中国被称为浮屠教。相传,汉明帝刘庄:夜梦金人,身有日光,飞行殿前,欣然悦之。传问群臣,此为何神?有臣答曰,此神即“佛”。明帝即派遣大臣蔡愔、秦景出使身毒(今印度)寻佛取经。三国志魏书东夷洛阳洛阳白马寺白马寺,中国的第一座官办寺院中国的第一座官办寺院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日趋兴盛兴盛,逐渐同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相融合。材料一:魏晋南北朝时期,人民受尽统治阶级的压迫剥削,长期的战乱又给人民带来无穷的灾难,这种情况造成了宗教流行的土壤。各族统治者为了巩固统治和获得精
33、神安慰,也有意识地提倡。朱绍侯中国古代史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五 年(公 元 4 9 1年),是现存唯一佛、道、儒“三教合 一”的 寺 庙。“三教殿”殿内正中供奉的是如来佛祖,佛 祖 右 手 边(南侧)为老子,左手边(北侧)为孔子。山西大同恒山悬空寺山西大同恒山悬空寺三教三教融合融合材料二:佛教致力于解决我国固有文化中难以解决的问题人生归宿问题,从而有可能稀释、消除人们对于死亡的恐惧。-马怀良崩溃与重建中的困惑魏晋风度研究思考:佛教传入后,为什么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走向兴盛?社会动荡不安,天灾人祸不断,人民凄苦弥补中华传统文化不足满足人们精神慰藉的需求。统治者通过佛教控制人民,维护统治 所谓佛学中国化,
34、最要的是在其冲淡了宗教精神,加深了人生情味。钱穆隋唐时期:佛教出现了不同宗派,主张顿悟成佛的禅宗成为主流,佛教完成本本土化。土化。宗派宗派创始人创始人教义主张教义主张天台宗天台宗一切一切“皆由心生皆由心生”华严宗华严宗法藏法藏“尘是心缘,心为尘因尘是心缘,心为尘因”,客观世界是依,客观世界是依赖于主观世界而存在的赖于主观世界而存在的唯识宗唯识宗玄奘玄奘“万法唯识万法唯识”、“心外无法心外无法”禅宗禅宗达摩达摩“禅禅”:静坐沉思。:静坐沉思。主张佛在心内,主张佛在心内,无需苦练修行,只需净心无需苦练修行,只需净心醒悟醒悟。南宗慧能:南宗慧能:“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
35、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送送子天王图子天王图(又名(又名释迦释迦降降生生图图)是唐代吴道子根据佛典)是唐代吴道子根据佛典瑞瑞应本起经应本起经创作纸本墨笔画。创作纸本墨笔画。宋明时期:以儒家学说为核心兼容佛教和道教理论的宋明理学宋明理学形成,佛教融合融合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程朱理学程朱理学陆王心学陆王心学世界本原世界本原“理”在万物“理”在“心”中方法论方法论“格物致知”“致良知”道德观道德观存天理,灭人欲知行合一新新儒学儒学宋明理学宋明理学儒佛道学说相互渗透,吸收佛、道思想阐释儒学的新学派。佛教佛教人生人生命运命运 儒学儒学孔孟正宗孔孟正宗(根本根本)道教
36、道教贯通宇贯通宇宙自然宙自然 佛教的中国化是文化的移植,是一个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相互吸收、磨合的连续的整合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中华文化不但没有被佛教“征服”,反而彻底同化了外来宗教,这反映了中华文化极具包容性。(2)影响材料一:佛教致力于解决我国固有文化中难以解决的问题人生归宿问题,从而有可能稀释、消除人们对于死亡的恐惧。马怀良崩溃与重建中的困惑魏晋风度研究【问题探究问题探究】佛教的传入对中国有何影响?佛教的传入对中国有何影响?材料二:五阴亦尔,烦恼因缘合成此身。而此五阴,恒以生老病死无量苦恼搒笞众生。语出百喻经五人买婢共使作喻积极:对中国人的宗教信仰、哲学观念、逻辑思维、语言词汇、文学艺术、
37、礼仪习俗等方面都产生了深刻影响。【烦恼】:佛教语。谓迷惑不觉文学、书法和绘画:体现佛教的内容和理念,注重境界的表达。体现佛教的内容和理念,注重境界的表达。叹白发叹白发 唐唐王维王维宿昔朱颜成暮齿,宿昔朱颜成暮齿,须臾白发变垂髫。须臾白发变垂髫。一生几许伤心事,一生几许伤心事,不向空门何处销。不向空门何处销。柳公权柳公权金刚经碑金刚经碑建筑艺术建筑艺术:大同大同云冈石窟云冈石窟河南河南洛阳龙门石窟洛阳龙门石窟 甘肃甘肃敦煌莫高窟壁画敦煌莫高窟壁画 中国的建筑艺术受佛教影响,又融人了中国传统建筑特色,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建筑。如云冈石窟、龙门石窟、敦煌莫高窟等石窟,是中国佛教建筑艺术的结晶,也
38、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对中国人的宗教信仰、哲学观念、逻辑思维、语言词汇、文学艺术、礼仪习俗等方面都产生了深刻影响。中国传统艺术中的诗、书、画,很多都体现了佛教的内容,同时也吸纳了佛教的理念,更加注重境界的表达。中国的建筑艺术受佛教影响,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建筑。是中化文化的瑰宝。佛教宣扬因果轮回、消极避世等,也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2)佛教的影响)佛教的影响【典例研析典例研析】(2022广东高考真题)魏晋以来佛教、道教广泛传播,宋人李觏认为原因在于“儒失其守,教化坠于地”;张载认为佛道追求的彼岸是虚幻的,与“吾儒”水火不容。由此可知,李觏、张载主张A儒法并用以维护君权B立足考据以重建学风C复
39、兴儒学以回应挑战D杂糅佛道以构建理学【答案】C材料:材料:明末清初明末清初,一批,一批来华耶稣会会士来华耶稣会会士由于精通中国文化而获得高官的赏识,其中最有名的是由于精通中国文化而获得高官的赏识,其中最有名的是利玛窦利玛窦,他们脱下僧袍,他们脱下僧袍,换上了换上了儒服儒服,通过与儒家学者们谈天,通过与儒家学者们谈天、辩论辩论,用三棱镜、自鸣钟和地用三棱镜、自鸣钟和地理知识来激发他们的好奇心。理知识来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汤若望精通天文汤若望精通天文,后来他在满清官廷担任过钦天监监正的职务,后来他在满清官廷担任过钦天监监正的职务。耶稣会耶稣会会士们将大约会士们将大约7000种西文图书带到了北京种西文
40、图书带到了北京。17 世纪时会士与中国学者合译出了大约世纪时会士与中国学者合译出了大约380 种著作种著作,这些书多为神学著作,但也有一些涉及,这些书多为神学著作,但也有一些涉及天文、数学、地理天文、数学、地理、医药、气象、机械、解剖、医药、气象、机械、解剖学、动物学、逻辑以及欧洲政治和教育制度等方面的论文和专著学、动物学、逻辑以及欧洲政治和教育制度等方面的论文和专著。费正清费正清东亚:传统与变迁东亚:传统与变迁影响:开阔了国人的眼界,为中国传统科技注入了生机;只在少部分知识分子中传播,没有使中国社会产生根本性变革。思考:早期的西学东思考:早期的西学东渐的背景及对渐的背景及对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
41、响?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1)明末清初的“西学东渐”:明末,意大利人利玛窦等带来天文、地理、数学等方面的新知识。17世纪,清政府任命汤若望、南怀仁等人主持钦天监工作,并招揽数学、医学、天文等方面的人才来到中国。利利玛玛窦窦背景:古代中西方文化交流奠定基础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传教士的推动欧洲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和发展皇帝的支持2.西学西学东渐东渐林则徐和魏源主张学习西方,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运动期间设京师同文馆;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创办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材料 从教育方针讲,它培养的不再是求取功名走读书做官之路的封建士子,而是适应时代要求,掌握先进科学技术和军事知识的近代人才。
42、如福州船政学堂先后培养出628名航船、造船、蒸汽机制造方面的管理、驾驶及工程技术人员,为发展中国造船业和创建近代海军做出重大贡献。孙春芝略论洋务运动与中国教育近代化(2)19世纪中叶世纪中叶背景:中国国门被迫打开(西方国家的入侵,民族危机加剧)表现:“睁睛看世界的睁睛看世界的第一人第一人”-林则徐林则徐洋务运动洋务运动首批留学生首批留学生(3)19C末20C初维新变法(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等爱国知识分子意欲学习西西方方君主立宪制,推动了维新运动的展开。君主立宪制,推动了维新运动的展开。辛亥革命(资产阶级革命派):新式学堂和留学教育的发展推动了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学
43、说在中国传播,成为辛亥革命的思想武器材料材料 梁启超梁启超主张改革法制,应该主张改革法制,应该“采西人之意,行中国采西人之意,行中国之法,行中国之意之法,行中国之意”,走中法与西法相结合的道路,既,走中法与西法相结合的道路,既要吸收西方法律文化的优秀成果,也要批判继承中国传要吸收西方法律文化的优秀成果,也要批判继承中国传统法律文化遗产。统法律文化遗产。摘编自刘新摘编自刘新梁启超法治思想研究梁启超法治思想研究康有为康有为和梁启超和梁启超(4)20世纪早期1915年新文化运动,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蔡元培等主张吸收 民主与科学的思想。俄国十月革命后,陈独秀、李大钊等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五四运
44、动 大大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材料:马克思主义学说很符合中国国情,很能够指导中国革命找到一个正确的道路,它是经过种种选择比较之后,它不是一个人,是一批人,是当时的先进知识分子,期中主要是思想先进的青年人,要救国救民,大家共同认定的。思想解放史录五四运动油画五四运动油画【典例研析典例研析】(2022全国高考真题)“百日维新”前,梁启超任教于湖南时务学堂,“所言皆当时一派之民权论”,又窃印明夷待访录扬州十日记等禁书,“加以案语,秘密分布,传播革命思想,信奉者日众”,于是“湖南新旧派大哄”。这反映出,当时A革命已成为主要思潮B维新派变法策略未能统一C变法思想的根本转变D维新派侧重动员民众变法
45、【答案】B【典例研析典例研析】(2022全国高考真题)据某位学者回忆,“五四初期,一般人多以新旧分别事物”,中国古来已有的一概称为旧,古来未有或来自外国的一概称为新;不久,有了“更高的判别的准绳对于古今、中外能够排好恰当的关系”,并不一概否定或肯定。这一转变反映出()A东西方文化论争由此引发B传统儒学思想开始受到批判C全盘西化的思想得以消除D思想解放运动方向发生变化【答案】D二、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二、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1.对亚洲的影响(1)汉字:时间:公元前4世纪公元3世纪表现:各国在汉字基础上创造了本国文字,朝鲜创造出谚文,日本创造出假名,越南创造出喃字。韩国韩国谚文谚文谚文,韩国称为韩
46、字,北朝鲜称为谚文,韩国称为韩字,北朝鲜称为朝鲜字。朝鲜字。15世纪朝鲜王朝世宗大王世纪朝鲜王朝世宗大王遣人创造朝鲜拼音文。遣人创造朝鲜拼音文。日本日本平假名与片假名平假名与片假名假名,假名,“假假”即借,即借,“名名”即字。即字。意即只借用汉字的音和形,而不意即只借用汉字的音和形,而不用它的意义。汉字为用它的意义。汉字为“真名真名”。越南越南喃字喃字喃字,是古越南民间一种以汉字为喃字,是古越南民间一种以汉字为素材,运用形声、会意、假借等造素材,运用形声、会意、假借等造字方式来表达越南语的文字。字方式来表达越南语的文字。3-5世纪,儒学在东亚和东南亚等地区流行隋唐以后,朝鲜、日本等国的各级学校
47、把儒学经典作为教科书,儒学成为官学(2)儒学成均馆,朝鲜高丽和李朝时期的高等教育机构。李朝开国至其末期正式用于称国家最高教育机构。设专门讲授儒学的明伦堂和供奉孔子的文庙。成均馆大学名列2022QS世界大学排名第97名,其历史可追溯至于1398年成立的朝鲜王朝最高学府成均馆,是最初的国家级教育机关日本学者认为,隋唐时期,日本从中国学习了几个文化要素,使得日本的历史完成了一个飞跃,这几个文化要素就是汉字、儒学、官制和大乘佛教。孟宪实传统文化:中国文化软实力之源大约在4世纪以后,佛教经中国传入朝鲜、日本等国,各国佛教得到发展(3)佛教鉴真与唐招提寺 日本国长屋王崇敬佛法,造千袈裟,来施此国大德众僧,
48、其袈裟缘上绣着四句曰:“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寄诸佛子,共结来缘。”这四句偈语深深打动了鉴真法师,从而下定决心,六次东渡,到日本传戒,弘扬佛法,成就了一段中日友好的佳话。日本日本支援湖北高校物资支援湖北高校物资上书上书“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山川异域,风月同天”送柴侍御 王昌龄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中国中国援助日本物资援助日本物资上书上书“青山一道,同担风雨青山一道,同担风雨”社会制度:朝鲜的政治制度基本模仿中国;7世纪日本大化改新,推行度,都以唐制为蓝本教育体制:越南的教育体制主要移植于中国,科举制度跟中国的基本一样。(4)制度材料一:日本中古之制度,人皆
49、以为多系日本自创,然一检唐史,则知多模仿唐制。木宫泰彦中日交通史材料二:新罗统一朝鲜后,更以唐制为立国规范在学制上,新罗仿唐置国学,设儒学科和技术科。摘编自冯天瑜等中华文化史日本京都日本京都【历史纵横历史纵横】日本日本的铜钱仿唐开的铜钱仿唐开元通宝。日本平城京,也就是今元通宝。日本平城京,也就是今天的奈良,设计仿天的奈良,设计仿唐长安城唐长安城,还,还有日本的有日本的法隆寺建筑法隆寺建筑深受中国南深受中国南北朝建筑风格的影响。北朝建筑风格的影响。韩国韩国首尔的景福宫,结构和样首尔的景福宫,结构和样式是中国皇宫的翻版,景福宫的式是中国皇宫的翻版,景福宫的门均以汉字命名,体现了中国文门均以汉字命名
50、,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影响。化的影响。(5)社会生活:东亚和东南亚地区在律令、历法、建筑、绘画、音乐、饮食、服饰、习俗等方面,也深受唐文化影响。(6)移民:(1)14世纪末,中国人进入琉球,中国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思想文化逐渐在琉球传播。(2)15世纪,伴随经贸往来,大批华侨移居东南亚,在当地传播中华文化。郑和下西洋的壮举,扩大并加深了中华文化的影响。韩国首尔景福宫韩国首尔景福宫印尼三宝垄印尼三宝垄P11【学思之窗学思之窗】体会体会中华文中华文化对朝鲜、日本的影响化对朝鲜、日本的影响 这这两首诗都是外国人使用汉两首诗都是外国人使用汉字创作的字创作的律诗律诗,不仅在字句,不仅在字句押押韵、平仄、对仗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