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教案).doc

上传人(卖家):刘殿科 文档编号:6233061 上传时间:2023-06-14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8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三单元集体备课本单元以“让真情在笔尖流露”为主题,编排了匆匆那个星期天两篇课文。匆匆一文紧扣“匆匆”二字,用细腻的笔触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时光飞逝的无奈和惋惜;那个星期天写了在那个星期天里“我”经历的细致、微妙的心理变化。内容课时教学要点匆匆21.会写19个字,正确读写15个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3. 感受匆匆中的语言美,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感悟光阴荏苒,体会作者的真情实感;感受那个星期天中生动细腻的心理描写,把握文章以孩童的视角观察、感受生活的叙事方式,体会作者这一天的心情变化。那个星期天2交流平台初试身手11.通过对本单元课文的回顾

2、,总结把情感融入到具体的人、事或景物之中的写作方法。2.尝试选择心情、场景写几句话来表达自己对身边事物的感受或情感。习作例文11.自读文章,把握主要内容。2.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体会作者是如何表达情感的。习作21.选择一种生活中的情感体验,回顾事情的经过,回忆当时的心情,理清思路。2.把印象深刻的内容写具体,把情感的变化也写清楚,表达真情实感。8匆匆教学目标1.会写“藏、挪”等6个字,正确读写“确乎、空虚、不禁、挪移”等11个词语。2.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语言美,背诵课文。3.体会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在比较中感受句中修辞手法的作用。4.体会作者对于时间流逝的无奈和惋惜,仿

3、照课文第3自然段写出自己的感触。5.感悟时光匆匆,懂得珍惜时间,不能碌碌无为的道理。教学目标1.在朗读中感受课文的语言美,体会课文的表达方式和作者的真情实感。2.仿照课文第3自然段,写出自己的感触。教学课时 2课时第1课时教学目标1.会写“藏、挪”等6个字,正确读写“空虚、叹息、徘徊、赤裸裸”等11个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语言美,背诵第1、2自然段。3.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叙述顺序。教学过程板块一 回忆体验“匆匆”导入新课,情景体验。1.同学们,“匆匆”是什么意思呢?(急急忙忙的样子)2.体验“匆匆”:你们在生活中,有过追赶时间的体验吗?(学生交流)(课件出示:人们赶火车

4、的图片,考试时同学们争分夺秒答题的图片)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是啊,我们都有过这样的体验。时光匆匆,日子一去不复返,时间看不见,摸不着,朱自清却把流动的时间定格在了文字中。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朱自清的匆匆。4.搜集作者资料。关于朱自清先生,相信同学们对他有一定的了解,同桌间交流交流你们所了解的朱自清。(课件出示朱自清的人物生平介绍)课件出示: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江苏人,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主要作品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等,文艺论著诗言志辨等。他的散文以语言洗练、文笔秀丽著称。【设计意图】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学的知识越接近生活实际,学生就越感

5、兴趣。因此,我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让他们畅谈自己的生活经验,真实感受时间的稍纵即逝,拉近文本与学生的距离。板块二 理解字词入文本1.请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圈出生字,通过查阅资料等方法理解不懂的词语。2.识记生字。课件出示:藏(cn) 挪(nu) 徘(pi) 徊(hui) 蒸(zhn) 裸(lu)(1)正音:“藏”在本课读cn;“蒸”是后鼻音。(2)指导书写“藏”,提醒学生注意笔顺。(课件出示:“藏”字的笔顺分解图)3.整体感知课文。(1)指名回答:读了这篇课文,你心中有什么疑问?(如: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2)这位同学的问题和作者的问题不谋而合。(板书:一去不复返)(

6、3)这个问题在文中出现了几次?都在什么位置?用横线在文中画出来。(4)作者以问句开篇,又以问句结尾,这在写作方法上是前后呼应。这句话是这篇课文的灵魂。(5)学生齐读。我们读书的时候,要特别关注、用心品味这些反复出现、反复强调的词语和句子,因为它们往往和课文的主题相关,有助于我们把握作者表达的情感。(6)再读课文。课件出示:l 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l 课文先写什么?后写什么?你从哪些文字感受到时间的匆匆流逝呢?学生交流汇报。反复诵读,在文中圈出有关时光特点的字词。【设计意图】通过初读质疑,对课文内容建立框架结构的认识,对文本形成初步印象,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板块三 体会着急和无奈1.请大

7、家默读课文,把你感受最深的或者特别喜欢的句子画出来,一会儿进行交流。2.全班交流。3.教师引导学生感悟要点。(1)学习体会第1自然段。引导学生自由读、分组读。引导学生思考:作者用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对时光匆匆的感悟?重点句子点拨:a.“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是一个排比句,作者用对比的表现手法,把“燕子去了还来,杨柳枯了还青,桃花谢了还开”与时间一去不复返进行比较,写出了对时间匆匆流逝的无奈。b.第1自然段最后四个反问句,看似在问,实际上表达了作者对时光逝去而无法挽留的无奈和对已逝日子的留恋。引导学生感悟作者写下这段文字时的心情。(惋惜、后悔、茫然

8、、痛苦或无奈)教师结合写作背景引导学生理解。指导朗读第1自然段。(2)学习体会第2自然段。引导学生运用理解第1自然段的方法,理解第2自然段。引导学生交流重点语句。课件出示:【设计意图】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对话交流:八千多日子是多少年?这里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作者为什么“头涔涔而泪潸潸了”?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惋惜、留恋、自责之情。指导朗读,读出惋惜、留恋、自责之情。(教师可范读)指导背诵第1、2自然段。【设计意图】以读为本,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既加强了

9、对学生读书的指导,又让学生走进了文本。通过读、找、圈、议、悟,让学生深入文本,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的同时,又培养了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阅读习惯。第2课时课时目标1.体会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在比较中感受句中修辞手法的作用,背诵课文。2.体会作者对于时间流逝的无奈和惋惜,仿照课文第3自然段写出自己的感触。3.感悟时光匆匆,懂得珍惜时间,不能碌碌无为的道理。教学过程板块一 点面结合忆旧知1.汇报上节课在文中找到的有关时光特点的字词。课件出示:一去不复返 溜 没有声音 没有影子 轻轻悄悄挪移 匆匆 伶伶俐俐 跨过 飞走 闪过 逃去如飞2.指名读词语。3.从这些字词中你感受到了什么?请把这些词语再放进

10、课文中读一读。预设:从这些字词中我感受到了时光的飞逝,时光的匆匆。4.小结:时间就是这般没有声音,没有影子,这般轻轻悄悄地挪移,这般匆匆溜走,这般伶伶俐俐地从你身上跨过,这般逃去如飞,一去不复返。【设计意图】通过汇报上一节课所布置的作业,让课文内容历历在目的同时,让学生再一次感知文本,理清文章脉络,为品读课文做好铺垫。指导学生运用抓住重点词语联系上下文的方法来理解课文,注重培养学生自读勾画、合作提高的良好学习习惯。板块二 品读好句悟文采学习第3自然段。1.教师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第3自然段,把学生带入文本之中。(课件播放轻音乐,教师配乐朗读)2.学生听完之后思考:时间的流逝本是司空见惯的事,为什

11、么作者能写得如此感人?(课件出示:第3自然段)预设1:因为作者抓住了生活中的细节,如吃饭、睡觉等。这些都是生活中的平凡小事,又是每个人都有的真实经历,所以会让我们产生共鸣。预设2:作者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空灵而又抽象的时间化为具体的物象,像人一般伶伶俐俐地跨过;又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增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让我们跟作者一样发出伤时、惜时的深长感叹。3.朗读指导。(1)自由读,配乐指名读,齐读,朗诵。(2)读出作者的惋惜、无奈之情。4.仿照课文第3自然段,用一段话把你对“时间的流逝”的感受写下来。5.全班交流。【设计意图】“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传授方法,以

12、读促写,读写结合,水到渠成。这既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又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板块三 把握当下惜时间1.作者面对匆匆流逝的时光,发出了什么疑问呢?课件出示: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2.作者面对时间的悄然流逝,只能徘徊、匆匆罢了,他真的会任凭时间就这样溜走吗?面对时间一点一滴地流逝,你又能做些什么呢?3.学生发表自己的感想。提示:找到文中“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这一句。4.体会“徘徊”在课文中的含义。“徘徊”不仅反映了作者的无奈及找不到出路的迷茫,也反映了当时一部分热爱生活、追求进步的青年的精神状态和情绪。他们不满于

13、自己只能处于“徘徊”的状态,不甘虚度光阴。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知识青年力求向上、不断求索的一种精神。教师引导学生珍惜当下,把握时间,像作者一样去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5.交流有关珍惜时间的古诗词或名言警句。6.反复朗读,试着背诵课文。【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体会课文的深刻内涵。在这一连串的问题中,有作者的追问,有作者的反问,更有作者的触景生情和对自己深深的责问,从中可以感受到作者不满自己一直处于“徘徊”的状态,不甘虚度光阴,力求向上的一种精神。板书设计9 那个星期天教学目标1.会写“媚、蚁”等13个字,正确读写“明媚、翻箱倒柜、念叨”等18个词语。2.默读课文,把握课文大意,体会“

14、我”这一天的心情变化。3.学习作者把情感融入到具体的人、事或景物之中,在叙述时自然而然地流露情感的写作方法。4.感受文中生动细腻的心理描写,把握文章以孩童的视角观察、感受生活的叙事方式。教学重难点1.默读课文,感受“我”这一天的心情变化。2.学习作者把情感融入到具体的人、事或景物之中,在叙述时自然而然地流露情感的写作方法。教学课时 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会写“媚、蚁”等 13个字,正确读写“明媚、翻箱倒柜、念叨”等18个词语。2.默读课文,把握课文大意,理清文章脉络,体会“我”这一天的心情变化。教学过程板块一 读题目,提疑问1.质疑导入,引出课题。同学们,看到这个题目你会产生哪些疑问呢?预

15、设:那个星期天发生了什么?为什么要用这样的题目呢?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那就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走进史铁生的那个星期天去解惑吧。3.介绍作者,出示课件。(1)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作者史铁生的资料,相互补充。(2)教师介绍作者。课件出示:史铁生,中国作家、散文家。21岁时因病瘫痪,从此永远坐上了轮椅。代表作品有散文集我与地坛、长篇小说务虚笔记等。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奶奶的星星分别获得1983年、1984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老屋小记获1998年首届鲁迅文学奖。(3)回忆旧知,抓住特点。上学期我们也学过一篇有关“盼望”的课文盼,谁能把那篇课文的主要内容简单地说一说?(盼这篇文章主要写了小女孩盼望下雨

16、穿上新雨衣的故事,把小女孩万分期待的心情描写得十分生动)【设计意图】学贵有疑。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使引导和讲解做到有的放矢,还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其创新精神。板块二 走入文本,理清脉络过渡:不同的经历,同一种期待的心情,这节课我们接着来学习那个星期天,一起去文中深入探讨小男孩的期盼历程。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圈出生字,借助资料理解不懂的词语。2.检查学生字词认读的情况。课件出示:媚(mi) 砖(zhun) 蚁(y) 叨(do) 绊(bn) 绞(jio) 耽(dn) 糅(ru) 绽(zh

17、n) 搓(cu) 惶(hun) 吻(wn) 偎(wi)(1)开火车认读生字。(2)通过查阅资料、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等方法理解词语。(课件出示词语:惆怅、惊惶、荒凉、耽搁、依偎、消逝、急遽、念念叨叨)3.再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用一句话概括。预设:课文主要写了一个小男孩在某个星期天等待母亲带他出去玩,却一直没等到,伤心、失望之时得到母亲安慰的经历。4.这篇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学生交流汇报,理清脉络。课件出示:第一部分(1):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引出下文。第二部分(26):讲了“我”从兴奋期待到疑惑暗生,但依然在焦急无奈的心情中耐心等候,最终彻底失望的过

18、程。第三部分(7):讲了“我”最后失望委屈以致伤心到哭泣,以及母亲对“我”的安慰。【设计意图】小学阶段,要为学生打好识字、阅读和习作的基础,只有加强生字词教学,才能让学生掌握字音、字形、字义,并正确运用到生活中去。科学合理地进行问题的设置,能有效地提升教学质量。教学时抓住课堂中的有利时机提问,能启发学生对课文进行深入解读。第2课时课时目标1.感受文中生动细腻的心理描写,体会第一次盼望对于孩子来说多么重要。2.把握文章以孩童的视角观察、感受生活的叙事方式,写出成长体验;摘抄好词好句。3.学习作者把情感融入到具体的人、事或景物之中,在叙述时自然而然地流露情感的写作方法。板块一 整体感知,体会人物感

19、情1.小男孩那么真切地希望母亲能够实现他小小的愿望在一个星期天带他出去玩。可是母亲最终没能履行诺言,小男孩的心情怎么样?2.课件出示阅读提示。l 找出表现母亲行为的句子。l 找出描写“我”的心情的语句并做批注。l 思考“我”的心情发生了哪些变化。3.默读描写早晨时“我”心情变化的片段,圈画出相关语句。(第25自然段)课件出示:l 那是个春天的早晨,阳光明媚。l 这段时光不好挨。l 焦急又兴奋。l 院子很大,空空落落。l 我就这样念念叨叨地追在母亲的腿底下,看她做完一件事又去做一件事。(1)指名学生朗读。提示:抓住“阳光明媚”“焦急又兴奋”“空空落落”“念念叨叨”等词,体会“我”在漫长的等待过程

20、中的心情变化。(2)说一说:你从这些词语里体会到了什么?提示:“这段时光不好挨”写出了“我”在耐心等待;“空空落落”写出了“我”等待时的无聊与孤独(3)师生合作朗读。4.默读描写下午“我”心情变化的片段。(第6自然段)(1)“我”盼着什么?作者是怎么写出“盼”的心情的?课件出示:我蹲在她身边,看着她洗。我一声不吭,盼着。我想我再不离开半步,再不把觉睡过头。我想衣服一洗完我马上拉起她就走,决不许她再耽搁。学生交流。(重点引导学生抓住“再不”“再不”“决不”三个词,体会男孩“盼”的心情)(2)指导学生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课件出示:看着盆里揉动的衣服和绽开的泡沫,我感觉到周围的光线渐渐暗下去,渐渐地

21、凉下去沉郁下去,越来越远越来越缥缈,我一声不吭,忽然有点儿明白了。读一读,说说环境描写在这里有什么作用。学生交流。预设:通过环境描写,写出光线变暗,暗示时间的推移,烘托出在漫长的等待中,“我”的期盼落空;用环境来照应“我”的心情,希望渐渐破灭。5.默读描写黄昏时“我”心情变化的片段。(第7自然段)(1)母亲为什么“惊惶”?表现在哪些行动上?课件出示:我感到母亲惊惶地甩了甩手上的水,把我拉过去拉进她的怀里。我听见母亲在说,一边亲吻着我一边不停地说:“噢,对不起,噢,对不起”(2)指名朗读。(引导学生抓住“甩、拉”等表示动作的词来感受母亲的形象)(3)从这些动词里你体会到了什么?预设:从“甩、 拉

22、、亲吻、说”这些表示动作的词中,我感受到了母亲对自己没有兑现承诺而感到自责、不安,所以惊惶;可以感受到其实母亲是很爱“我”的,只是被家庭生活所迫,因为有做不完的家务事而忽略了“我”,忘记了自己的承诺。(4)分角色朗读。6.师生共同梳理人物心情的变化。学生交流,整理总结。课件出示:l 心情变化:期盼兴奋焦急懊悔失望绝望l 时间(光线)变化:阳光明媚光线渐渐暗下去光线正无可挽回地消逝为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对文章的理解能力,引入新课后对文本进行整体感知是非常有必要的。以读为本,在读中理解和感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体会“我”在一天期盼中的心情变化和特别的成长体验。板块二 细细品味,感受人物性格1.再

23、读课文,感受人物性格。在这个星期天里,母亲没有兑现对“我”的承诺,她是一位好母亲吗?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的看法。(1)学生交流。(2)教师小结:从课文第7自然段母亲的一些动作和语言可以看出,她因为家务缠身而没有兑现承诺,并因此感到自责、不安,可以看出她对“我”的疼爱,她是一位好母亲。2.“我”既然这么希望出去,为什么不是直接拉着母亲去,而是一次又一次地等待母亲做那做不完的一件又一件事?(1)学生交流。(2)示例:文中的“我”乖巧又懂事,体谅母亲的辛劳,所以才一直都在等待,而并没有任性撒泼。3.回想自己的亲身体验,你是否真正理解自己的父母?(1)小组讨论,全班交流。(2)教师小结:虽然母亲最终没

24、能兑现她的承诺,但是小男孩也并没有抱怨母亲,我觉得我们也应该像作者那样,多多体谅一下辛苦工作的父母。【设计意图】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合作探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只需扮演好舵手的角色,围绕问题,引导学生展开思考和联想,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真正落实从语文课本走到生活当中去。板块三 领会主旨,学习写法1.读了课文,你有哪些感想?父母要兑现对孩子的承诺,不然可能会对他们造成难以忘怀的伤害。孩子也要正确表达自己的想法。2.通过对比,体会写法。课件出示:匆匆和那个星期天都表达了作者真实的情感,这两篇课文在表达情感的方式上,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1)学生分小组合作探讨。(2)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25、,教师相机点拨。(3)师生共同总结归纳。课件出示:l 相同点:都写了自己的真情实感,让读者感同身受。l 不同点:匆匆一文中,作者借助描写景物和生活中的平常小事,运用大量的修辞手法来表达对时间匆匆流逝的无奈和惋惜之情;那个星期天一文中,作者进行了语言、环境、动作、心理、细节等描写,细腻真实地向我们表达了“我”在那一天漫长的等待过程中的心情变化,融情于景、事物当中,自然而然地流露情感。3.积累语言。摘抄本课好词好句,使之成为自己的语言。4.小结:真情实感最能打动人,我们要学习作者运用的写作方法,将一件事情写具体。5.推荐阅读。作者史铁生的写作风格深沉凝重,优美隽永,引人深思,给人带来启迪。他用残缺

26、的身体,写出了健全而丰满的思想。那个星期天选自他的长篇小说务虚笔记,他还有很多优秀的作品,同学们课后可以找来阅读,了解一个全新的史铁生。6.聊经历,悟主旨。同学们,大人们可能无意间给我们许诺过一些事情,也许只是一个小小的布丁,也许是你期待已久的一个玩具,也许他们最终并没有实现我们小小的心愿,你愿意与大家分享这种独特的生活体验吗? (1)学生畅所欲言,说说自己的经历。(2)教师总结。【设计意图】语文老师最大的功德就是让学生爱上阅读。我推荐阅读史铁生的长篇小说务虚笔记,以及他的其他优秀作品,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再让学生聊聊自己的生活经历,结合亲身体验进一步领悟文章的主旨。板书设计交流平台初试身手教学

27、目标1.学会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选择自己生活中的一种情感体验来写。2.把印象深刻的内容写清楚,选择一个场景分别写出“好”与“不好”两种不同的心情和状态。3.学会借助景物描写来烘托人物心情的写作方法。教学目标通过回忆所学课文,学会借助景物描写来烘托人物,总结抒发真情实感的写作方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准备 1课时教学过程板块一 回顾前文,各抒己见1.本单元的两篇课文我们已经学完了,相比之下,你们更喜欢哪一篇课文呢?说说理由。2.学生分小组交流,每组请代表发表感想。【设计意图】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成为学生自由发展、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地方。让学生自由讨论并发言,很好地锻炼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

28、和表达能力。板块二 写作方法,多多益善1.学生默读“交流平台”的内容。课件出示:l 边读边思考:“交流平台”围绕“要抒发自己的真实情感”列举了哪些写作方法?l 给重点内容做标记。2.学生交流:如何抒发自己的真实情感?举例说明。(1)把情感融入到具体的人、事或景物之中,在叙述中自然而然地流露情感课件出示:如那个星期天,有一段叙述了“我”“挨时光”:“我踏着一块块方砖跳,跳房子,等母亲回来。我看着天看着云彩走,等母亲回来”借助写“跳房子”“看着云彩走”这些举动,真实自然地表达了“我”等待时“焦急又兴奋”的情感。(2)也可以把心里想说的话直接写出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课件出示:如匆匆第4自然段,作者用

29、一连串的问句,表达了对时间飞逝的惋惜和感叹,很能打动读者,容易使读者产生相同的感受。【设计意图】按照“自读交流”的思路设计,实践了“自读自悟”的教学理念,摒弃了“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在交流过程中,教师循循善诱,让学生在总结归纳中潜移默化地掌握写作方法。板块三 联系实际,畅谈体会在今后的习作中,希望大家学会运用学到的写作方法。再联系自己写作文的实际情况,谈一谈。1.谈一谈自己的写作情况。2.学生谈体会,教师相机点拨。学生通过谈论自己的写作情况,反思自己写作中的问题,有的放矢地改进。让学生乐于表达,敢于表达,也便于教师掌握学生的习作情况。这个环节使学生更好地从读中学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板

30、块四 感受心情,交流看法1.我们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当心情不同时,对身边事物的感受也会有所不同。2.请同学们看看以下场景,说说这样写的好处。3.学生自由读教材上的材料,小组讨论汇报。(1)第一个场景:妈妈答应“我”可以养一只小狗,所以“我”的心情极好,因此看周围事物时也不自觉地带上了主观色彩。这里运用拟人的手法展现了一幅美丽的画面,鸟儿的叫声变得动听,旁边的花儿、树叶等好像都在为“我”高兴欢呼。(2)第二个场景:“我”因为输掉篮球赛而懊恼,周围的一切也如同“我”的心情一样变得沉闷。对环境的生动描写,很快能把我们带入这种氛围。(3)小结:是的,借助景物描写来烘托人物心情,对习作有很大的帮助!板

31、块五 各显身手,书写心情1.选择下列中的一两个情境,就心情“好”与“不好”这两种状态,分别写几句话。课件出示:走在小巷里 奔跑在田野上 弹琴 钓鱼2.举例说明,方法指导。(1)审题,确定一个情境。(2)打开思路,选择不同的心情开始构思。(3)以“走在小巷里”为情境,你想到了哪些心情好的原因或是心情不好的原因呢?心情好的原因:比赛获奖、考试进步、交到新朋友心情不好的原因:考试考砸了、与好朋友吵架、遗失了珍贵的东西(4)确定好原因之后,再来构思“走在小巷里”周围会有些什么。有房子,路边有小草、野花,还有天空可以确定一个时间,早上、中午或是晚上3.合作完成,共同交流。(1)学生尝试写话。(2)以小组

32、为单位进行展示。4.教师总结,交流分享。总结:同学们,写作并没有你们想象的那么难,看,你们不是完成得很好吗?经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的收获一定很多吧!谁来分享分享?【设计意图】此环节围绕相关素材,在老师的提问下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活跃思维,让他们在同一场景里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内容进行写话,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锻炼了想象能力,其写作能力也随之得到提升。习作:让真情自然流露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选择一种生活经历,理清思路写下来,选择合适的内容写出真情实感。2.把印象深刻的内容写具体,把情感真实、自然地表达出来。如果在事情发展中,情感有所变化,要把情感的变化也写清楚。3.通过本课的学习,掌握一些

33、写作技巧和方法,学会修改作文,并与同桌交流写作感受。4.激发学生吐露内心情感的欲望。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选择一种生活经历,理清思路写下来,选择合适的内容写出真情实感。第1课时课时目标1.引导学生回忆生活经历,理清写作思路。2.选择合适的内容写出真情实感。3.学会运用本单元的写作方法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教学过程板块一 图片展示猜心情1.看看图片中的小朋友,猜猜他们的心情怎么样。2.同桌畅谈:猜一猜发生了什么,让他们露出这样的表情。3.小结:我们生活中所经历的一切都会给我们带来各种各样的情感体验,有苦有甜,有喜有怒这节课,我们就试着把记忆中最深刻的一种情感体验写下来。【设计意图】以看图猜心情的形式导

34、入新课,无形中给本节课的教学增加了色彩,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板块二 词组分类叙体验1.根据词语谈体验。(1)男女生分别读上、下两组词语。(2)说说你发现了什么。(上面一组是幸福、快乐等积极的情感体验;下面一组是难过、悲伤等消极的情感体验)(3)一个词语包含着一段情感,“畅快、欣喜若狂”等词语给人什么感觉?“惧怕、难过”等词语呢?同桌交流。教师归纳小结。课件出示:积极、幸福、美好:畅快、欣喜若狂、激动、欣慰、感动、归心似箭、盼望消极、伤心、难受:惧怕、愤怒、追悔莫及、愧疚、难过、忐忑不安、沮丧根据自己的亲身体验,进行情感体验的补充。2.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的体验

35、。(1)一个词语,一段故事。你有过“感动”“愤怒”或是别的情感体验吗?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呢?选择印象最深刻的感受说一说。(2)选择其中一种心情,说给同桌听。(3)指名与大家分享。(4)教师相机指导。课件出示:提示:把事情的经过说清楚。写清楚当时内心真实的情感变化。【设计意图】在说的过程中,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也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再由说到写,进行了很好的过渡,水到渠成,为后面的习作做了充分的准备。这一过程也是学生整理写作素材的过程。板块三 范文学习打基础1.由说到写,选择其中一个词语,写一段话,写出自己真实的感受。(1)自己的情感体验说清楚了,那怎样才能写好呢?(2)学生交流。(

36、课件出示写话提示)2.范文欣赏。(课件出示范文)后悔在我的脑海里,对那一次的记忆是和三月氤氲的水汽、低垂的槐树连在一起的。那一次,我真后悔。清晨,微风徐徐,树叶沙沙作响。我哼着小曲,迈着大步,走进教室。(环境描写,为了与下文“我”的爆发形成鲜明对比)刚进教室,就看见我的本子可怜兮兮地躺在地上,顿时心里愤怒极了。我捅了捅前面的同学,压低火气说道:“嘿,你有没有看见是谁把我的作业本弄到地上的?”“好像是小军,但他应该不是有意的。”“不是有意的!”正当我火气没处撒时,小军回来了,好嘛,罪魁祸首来了!他若无其事,不慌不忙地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开始看书。我的火气更大了,有如沸腾的开水,想要立刻发泄出来。我

37、火冒三丈地走到他的面前,怒气冲冲地说:“我的作业本!”他用疑惑的神情看着我:“你的作业本?”我终于爆发了,像一发离膛的子弹,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达到了临界点。我几乎是吼出来的:“我的作业本!”他顺着我手指的方向看过去,一个作业本孤零零地掉在地上,上面有几个大大的脚印。他似乎明白了什么,一边对我说对不起,一边跑到我的座位上,伸手捡起了那个本子,拿起来看了看,还说:“哇,真脏。”他又直接用手认真地拍打着上面的污迹。我阴着脸,不理会他,丝毫没有原谅他的意思。他红着脸一直在对我说:“对不起,对不起”看着他难堪的神情,与他那脏兮兮的手,我心里别提有多痛快了。一晃到了下午,放学的时候,我正吆喝着小组的同学去

38、操场做清洁,脚下“咔嚓”一声,我懊恼地捡起一只踩破的钢笔,惨了,是小军的,而且还是他最心爱的钢笔,是他小姨从美国给他带回来的。怎么办?我只能硬着头皮,拿着那只坏笔,找到了小军。我支支吾吾地开了口:“小军,我我把你那支宝贝钢笔踩坏了。”说完,我低着头,等待“暴风雨”的来临。让我出乎意料的是,他并没有劈头盖脸地骂我,而是轻轻地对我说:“没关系,你又不是故意的。”什么?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一下子抬起头来。我看见他的眼睛是那样的真诚,我呆呆地点了下头,跑下楼去。在操场边的槐树下,我不断地想着,难道他不该生气吗?这件事为什么就这样平静地结束了?对于早上发生的事,我真后悔啊!开篇点明要记叙的情感体验

39、是后悔。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来表达“我”此时愤怒的心情。运用动作描写,“跑、捡、拍”等动词体现了小军态度的诚恳。运用心理描写,突出“我”此刻心情的窘迫和不知所措。把“我”想象小军会对“我”一顿劈头盖脸的骂比喻成“暴风雨”,形象又生动。小军的善良和大度与上文“我”的霸道、不讲理形成鲜明的对比,正是这样真诚的态度导致“我”内心无比后悔。首尾呼应,点明中心。3.说说读了范文后你有什么感受。(1)学生交流。(2)你从中学到了哪些写作方法或技巧?板块四 梳理素材理思路1.整理归纳写作方法。(1)回顾学过的写作方法,同桌交流。同学们回忆本单元课文,说说作者在描写事情时是怎样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的。(2)学生

40、交流,教师归纳。 课件出示:l 运用大量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对比、排比、设问等,让自己的文章更加生动真切。l 把自己心里想说的话直接说出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让真情实感自然而然地流露。l 把情感融入到具体的人、事或景物之中,在叙述时自然而然地流露情感。l 运用心理描写、动作描写等多种描写方法体现人物心情。(3)说一说自己将运用哪些写作方法到习作当中去。2.确定写作题目,确定中心思想。(1)选择你印象深刻的内容,运用自己喜欢的写作方法,像上面的小作者一样,把你的真实感受写出来吧!(2)可以自拟题目,也可以以“一次的体验”为题。3.准备写作素材,理清写作思路。【设计意图】小学生是在反复的再现和具体的

41、实践中来提高语文素养的。本环节再一次对本单元的写作方法进行回顾和梳理,有利于学生在头脑中形成鲜明的印象,也为学生提供了本次习作时要运用的写作方法。第2课时课时目标1.把印象深刻的内容写具体,把情感真实、自然地表达出来。如果在事情发展的过程中,情感有所变化,要把情感的变化也写清楚。2.通过本课的学习,掌握一些写作技巧和方法,学会修改作文,并与同桌交流写作感受。3.激发学生吐露内心情感的欲望。教学过程板块一 动笔书写好文章师:同学们,经过上一节课的学习和梳理,现在可以根据手上的写作素材大显身手了。1.学生起笔,教师巡视。2.对写作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习作进度,对于习作困难的学生

42、要给予适当的点拨和指导。3.小组之间相互进行初步修改。(1)学生自改习作。通过读作文,进行错别字、病句和标点符号的常规修改;看内容是否符合主题,有没有把重要内容写具体。(2)小组或同桌之间交换修改。让同学帮你发现并改正写作时忽略的一些问题。(3)学生互相交流修改感受,并提出修改建议。【设计意图】通过“自改互改交流”的学习模式,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和相互进步。在此教学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在习作的修改中提高写作能力。板块二 互评互议共进步1.让学生将自己的作文草稿拿到多媒体展示台上,全班参与评议。2.师生共同完成互评互议,评议以鼓励为主。3.分享写作收获。(1)你的习作经过几次修改后,一定会有许多收获吧!请你将自己的写作心得,以及一些自己得心应手的写作方法分享给大家吧!(2)分享习作内容,分享你的成长经历。可以是一个片段,也可以是全文。【设计意图】习作评议的过程也是学生习作提高的过程。评议以鼓励为主,这样可以增加学生习作的自信心。让学生在充分的自评自改和互评互议中取长补短,共同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板块三 优秀作文上墙展1.在同学互相评议之后,再一次完善自己的习作,力求精益求精,最后再用工整漂亮的字誊写习作。2.课后将优秀作品粘贴在教室的“展示栏”,增强学生的成就感,从而激发更多学生写作的欲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 语文 > 部编版(统编版) > 六年级下册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教案).doc)为本站会员(刘殿科)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