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免疫调节免疫调节一、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及功能免疫系统免疫器官 骨髓:骨髓腔或骨松质内;各种免疫细胞发生、分化、发育的场所,是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胸腺:胸骨后面,T细胞分化、发育、成熟的场所。淋巴结:主要集中在颈部、腋窝部和腹股沟部等处,阻止和消灭侵入体内的微生物,免疫细胞集中分布的场所。扁桃体:通常位于咽腭部,防御功能,免疫细胞集中分布的场所。脾:胃的左侧,参与制造新的血细胞与清除衰老的血细胞等。免疫细胞集中分布的场所。免疫细胞来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淋巴细胞吞噬细胞 树突状细胞:分布于皮肤、消化道、呼吸道等上皮组织及淋巴器官内。功能:吞噬、呈递抗原。巨噬细胞:几乎分布于机体各种组织。功能:吞
2、噬消化、抗原处理和呈递。B淋巴细胞:骨髓内成熟;T淋巴细胞:迁移胸腺内成熟;分类:辅助性T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效应T细胞)免疫活性物质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 抗体:将细胞产生的与抗原特异性结合的蛋白质;溶菌酶 细胞(淋巴)因子:干扰素;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作战的战场大本营和训练基地安全保卫部执行免疫功能发挥免疫作用是免疫调节的结构和物质基础二、免疫系统的功能1、免疫系统的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皮肤和黏膜;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第三道防线:机体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与病原体接触后获得,具有特异性,包括:体液免疫细胞免疫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2、免疫系统的三大基本功能免疫防御
3、对象:外来抗原性异物(病原体)异常:过强:组织损伤(过敏反应)过弱或缺失:易被病原体感染免疫自稳 对象:自身衰老或损伤的细胞;异常:自身免疫病。免疫监视 对象:突变的细胞;异常:低下或失调时,肿瘤(癌症)发生或持续的病毒感染。最基本功能三、特异性免疫1、免疫系统对病原体的识别:(1)分子标签:蛋白质(组织相容性抗原或人类白细胞抗原简称HLA);(2)识别:依靠细胞表面的受体。2、体液免疫(1)概念:主要依靠抗体来抵御外来病原体的免疫方式。抗体存在于体液中,免疫对象是内环境中的病原体。(2)图示:(3)B细胞的活化需两次刺激:病原体与B细胞接触;辅助性T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发生变化并与B细胞结合。
4、(4)细胞因子作用:由辅助性T细胞分泌,能促进B细胞分裂、分化过程。(5)抗原呈递细胞:B细胞、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都可作为抗原呈递细胞。2、体液免疫(6)抗体与特定病原体结合形成沉淀等,进而被巨噬细胞吞噬消化,抗体与抗原结合后可抑制病原体的增殖和对细胞的黏附。(7)通常情况下,一个B细胞只针对一种特异的病原体,活化、增殖后只产生一种特异性抗体。人体内B细胞由109种。(8)浆细胞可来自B细胞或记忆B细胞。(9)特异性免疫中的三个“唯一”:唯一能产生抗体的细胞是浆细胞;唯一没有识别功能的细胞是浆细胞;唯一没有特异性识别功能的细胞是吞噬细胞。(10)二次免疫 记忆B细胞可以在抗原消失后存活几年甚
5、至几十年,当再次接触该抗原时,能迅速增殖、分化形成新的记忆B细胞和浆细胞,浆细胞快速产生大量抗体。与初次免疫相比,二次免疫反应快而强烈;图中a为抗体浓度,b为患病程度。“三三看法”判断初次免疫和二次免疫:一看产生抗体的浓度,二次免疫比初次产生抗体多;二看产生抗体的速度,二次快;三看患病程度,初次更严重。3、细胞免疫(1)概念:当病原体进入细胞内部,就要靠T细胞直接接触靶细胞来作战。免疫对象主要是进入细胞内的病原体(如病毒和一些致病细菌等)。(2)图示:被病原体感染的宿主细胞(靶细胞)膜表面的某些分子发生变化,细胞毒性T细胞识别变化的信号;细胞毒性T细胞分裂并分化,形成新的细胞毒性T细胞和记忆T
6、细胞。(细胞因子作用:加速细胞毒性T细胞增殖、分化过程。)新形成的细胞毒性T细胞在体液中循环,它们可以识别并接触、裂解被同样病原体感染的靶细胞。靶细胞裂解、死亡后,病原体暴露出来,抗体可以与之结合;或被其他细胞吞噬掉。(3)细胞毒性T细胞的活化需要靶细胞和辅助性T细胞的参与。4、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辨别项目项目防线防线形成时间形成时间免疫对象免疫对象非特异性免疫第一、二道防线生来就有的对多种抗原均有免疫作用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出生后形成的只针对特定抗原发挥作用5、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辨别(1)三看法项目项目一看参战对象一看参战对象二看攻击目标二看攻击目标三看免疫结果三看免疫结果体液免疫抗体内
7、环境中的病原体抗原、抗体结合,形成沉淀等细胞免疫T细胞细胞内病原体、自身异常细胞等靶细胞裂解、死亡并暴露病原体(2)图像识别6、特异性特异性免疫有关实验的常用研究方法免疫有关实验的常用研究方法(1)证明抗体具有专一性对实验动物(大小、年龄、生长状况相同)同时注射某流感疫苗。一段时间后,再分别注射不同种类的流感病毒,观察其患病情况。(2)证明血清抗体有治疗作用(以抗破伤风疾病为例)从破伤风患者体内获取血清。选取各方面(大小、年龄、生长状况)相同的实验动物并等量分成a、b两组。a组注射血清后再注射破伤风毒素,b组只注射破伤风毒素。观察两组实验动物的生活状况。四、免疫功能异常四、免疫功能异常免疫失调
8、免疫失调1、过敏反应、过敏反应对外来非己物质对外来非己物质(1)概念: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触相同的抗原时,有时会发生引发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的免疫反应。(2)过敏原:引起过敏反应的抗原物质。(3)原因:免疫防御功能过强。(4)机理:(5)特点:有快慢之分;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6)预防:找出过敏原且尽量避免再次接触是预防过敏反应的主要措施。(7)治疗:出现过敏症状的人应当及时去医院诊断治疗。皮肤过敏反应:荨麻疹、湿疹、血管性水肿等;呼吸道过敏反应: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等;消化道过敏反应:食物过敏性胃肠炎等;全身过敏反应:过敏性休克等。2、自身免疫病、自身免疫病敌我不分敌我不分(1)原
9、因:)原因:免疫功能过强;(2)机理:)机理:抗原结构与自身组织细胞表面物质结构相似,从而使免疫系统错将自身组织和器官当哼抗原处理引起的损伤并出现了症状。(3)实例:)实例:风湿性心脏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4)治疗:)治疗:对病情严重的自身免疫病患者进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是目前很有前景的治疗方法(重构免疫系统)。3、免疫缺陷病、免疫缺陷病-免疫功能低下甚至丧失免疫功能低下甚至丧失(1)原因:)原因: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2)类型:)类型:先天性免疫缺陷病(例: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病(例:艾滋病)(3)艾滋病艾滋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病毒病毒:人类免
10、疫缺陷病毒(HIV)-逆转录病毒病毒存在部位病毒存在部位:血液、精液、唾液、泪液、尿液和乳汁中等;遗传信息传递过程遗传信息传递过程:发病机理发病机理:HIV攻击人体免疫系统,主要侵染辅助性T细胞,逐渐使人体免疫功能丧失,最终使人无法抵御其他病原体入侵或发生恶性肿瘤。患者常死于由免疫功能丧失引起的严重感染或恶性肿瘤等疾病。传播途径传播途径: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传播。五、免疫学的应用五、免疫学的应用1、疫苗、疫苗:进行免疫预防(1)概念)概念:通常是用灭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2)机理)机理:疫苗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和相应的记忆细胞,当病原体入侵时可以消灭病原体或引发二次免疫快速消灭病
11、原体。(3)类型)类型:减毒的活疫苗灭活的死疫苗新型疫苗-DNA疫苗、RNA疫苗(基因工程)(4)注意事项)注意事项:疫苗不必包含一个完整的病原体。一般情况下,引起免疫反应的并不是整个病原体,而是病原体所含有的抗原。因此,可以利用病原体的某些成分如蛋白质、多糖荚膜等来制备疫苗。不建议免疫缺陷病的儿童接种疫苗,特别是减毒活疫苗。这是因为免疫缺陷儿童的免疫力低下,接种疫苗相当于受到外来抗原的刺激,处理不当,容易引起强烈的免疫反应2、器官移植、器官移植(1)概念:医学上用正常的器官置换丧失功能的器官,以重建其生理功能的技术;(2)关键:器官移植的成败,主要取决于供者与受者的HLA是否一致或相近。主要HLA有一半以上相同,就可以进行移植。(3)免疫抑制剂的应用,使T细胞增殖受阻,从而使免疫系统暂时处于无应答或弱应答的状态,大大提高了异体器官移植的成活率;(4)器官移植普遍存在的问题:器官移植后的免疫排斥反应;供体器官短缺。3、免疫诊断和免疫治疗、免疫诊断和免疫治疗(1)免疫诊断:利用抗原和抗体的高度特异性结合原理,检测病原体和肿瘤标志物等;(2)免疫治疗:免疫增强疗法:对免疫功能低下者使用;免疫抑制疗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器官移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