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部分概论第1章教育心理学概论1.1 学习目标1. 列举古代、近代和现代三个历史时期对教育心理学产生和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人物、著作;2. 陈述桑代克对教育心理学的创建所做的重要贡献;3. 对流行的教育心理学教科书的体系、内容的选择与安排做出适当评价;4. 比较教学实验研究与教学设计研究的联系与区别;5. 根据本章研究方法的分类标准对提供的若干研究实例做出适当的分类。1.2 复习笔记一、教育心理学的起源、创建与发展(一)教育心理学的起源1. 中国古代的观点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与教育相结合的产物。心理学分为哲学心理学和科学心理学。(1) 孔子:学习心理方面提出了“立志博学审问慎思明辨时习笃行”七个
2、学习阶段的思想。在德育心理方面,“把品质的形成也看成一个过程”,包括“知、情、意、行”四个阶 段。(2) 孟子:主张在学习中要积极思考。 “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3) 荀子:劝学篇;“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行乎动静”。(4) 学记: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教学原则:“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教学相长”、“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长善救失”等。(5) 朱熹:学习方法:“循序渐进,熟读而精思”,“时习旧闻,而每有所得”等。2. 西方的观点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的科学。科学心理学诞生前,人的心理
3、被称为灵魂或精神。(1) 亚里士多德:古希腊哲学家。灵魂论是最古老的心理学论著,为德育、智育和体育的和谐进行提供了哲学心理学的依据。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提出灵魂和生命肉体不可分的观点。亚里士多德把灵魂区分为适合其相应“自然等级”的三种不同水平。如下表所示:低高营养的灵魂植物体育容易感觉的灵魂动物智育理性的灵魂人类德育(2) 欧洲文艺复兴后,自然主义的教育运动对哲学心理学与教育实践的结合起了推动作用。代表人物:夸美纽斯、裴斯泰洛齐和赫尔巴特。(3) 夸美纽斯:教育要顺应人的自然本性。(4) 裴斯泰洛齐:提出“教育心理学化”的主张。(5) 赫尔巴特:在教育史上,第一个明确提出将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理论基
4、础的人。著作:普通教育学、心理学教科书。在统觉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许多有影响的教学原理。(二)教育心理学作为独立学科的创建1. 教育心理学的独立(19世纪末20世纪初) 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原因:(1) 学校教育事业的需要;(2) 科学心理学本身的发展。2. 教育心理学科学化的尝试(19世纪下半叶)(1) 冯特(德)于1879年在莱比锡创建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这标志心理学脱离哲学,成为一门能采用自然科学的实验方法进行研究的学科。(2) 实验教育学派是实验心理学与教育相结合的产物,它是教育心理学的先驱。梅伊曼(德)提出“实验教育学”的名称。比纳(法国)和西蒙(法国)于1905年制定了比
5、纳-西蒙智力量表。(3)19世纪后期出现的用“教育心理学”命名的著作:俄国卡普捷列夫的教育心理学、美国霍普金斯的教育心理学、日本贺长雄的实用教育心理学。(4) 桑代克:教育心理学发展成三卷本的教育心理学大纲,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名称和体系开始确立。大纲的结构如下: 第一卷人的本性,人是先天倾向和后天环境、教育的产物; 第二卷学习心理,是他的教育心理学的核心部分。书中强调联结主义的学习观,提出的学习定律:效果律、练习律和准备律等; 第三卷个别差异及其起因,认为环境和遗传两者都很重要。他反对自然主义教育,反对形式训练说。(三)教育心理学的发展1. 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梅耶(美)将西方科学心理学与教育实
6、践的关系比作三种道路:单向道、死胡同和双向道。(1) 单向道时期(20世纪初)心理学家深信,科学心理学原理,即使是从实验室的动物研究中得到的,都是可以运用于教育实践的。美国开展的教育心理学研究: 贾德:儿童阅读心理学研究; 桑代克:致力于智力测量研究; 推孟:天才儿童研究; 美国全国教育研究会:天性与教育问题研究。(2) 死胡同时期(20世纪30年代后期)心理学家对心理学原理的教育运用持悲观的态度。完全脱离教育实际的学习论研究受到鼓励,其中的代表人物为赫尔。(3) 双向道时期(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和90年代)持“双向道”观点的人认为,心理学与教育这两个领域是相互促进的。 开始关注学科心
7、理学的学习和认知研究,学科心理学的出现表明心理学在适应教育实践需要方面取得了进步; 教育已经成为推动心理学发展的动力,促使心理学从实验室人为控制情境中的一般学习研究转变为现实情境中的认知研究。2. 中国教育心理学的发展(1) 中国作为独立学科意义上的教育心理学起源20世纪初廖世承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开设教育心理学课程,并于1924年编著和出版教学心理学教科书。(2) 民国时期主要观点和研究资料借鉴美国,也有部分国内的研究,尤其是心理测量和语文教学方面的国内研究较多。代表人物有廖世承、高觉敷、艾伟、萧孝嵘、陈选善。(3) 建国初期至“文革”结束时期学习的目标不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而是苏联。引进
8、的目的是为了适应教师教育的需要,尤其是师范院校的教育类课程建设需要。潘菽主编的教育心理学为主要成就。(4) 改革开放之后这一时期我国教育心理学研究与发展的特点: 大量翻译出版了国外教育心理学教科书和专著; 在引进的基础上国内学者进行了大量理论和实证研究; 国内一些学者在长期理论和实证研究基础上,初步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理论体系。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与教材内容(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1. 冯忠良提出确定教育心理学对象的三条原则(1) 体现本学科的特殊性;(2) 明确与邻近学科的区分;(3) 体现本学科的水平。2. 宽泛的定义潘菽主编的教育心理学,指出“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就是教育过程
9、中的种种心理现象及其变化”。3. 非宽泛定义在非宽泛定义中,又可分为两种不同的观点:(1) 强调以学生的学习为主线,把教师的教学看成只是影响学生学习的外部因素。代表人物有奥苏伯尔(美)和冯忠良。(2) 强调以教师的教为主线,教育心理学应研究教师教学的全过程。代表人物为盖奇(美)。4. 根据教育心理学的发展现状和我国的具体情况,教育心理学定义为“应用心理学原理和方法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习与教学的基本心理学规律的科学”。国内学者多采用潘菽主编的教育心理学的定义来界定他们的研究对象;西方学者一般采用非宽泛定义来界定他们的研究对象。(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任务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要任务可归纳为关于学习的研究、
10、关于教学的研究、关于师生心理的研究的三个方面。1. 关于学习的研究(1) 揭示学习结果的性质;(2) 对学习结果进行科学分类;(3) 阐明学习的过程;(4) 阐明有效学习的条件;(5) 阐明不同学习结果的测量与评价方法。2. 关于教学的研究教学是有目的、有计划的师生相互作用过程。从教的方面看,教师要完成的任务如下:(1) 用心理测量的方法确定学生的起点和终点(教育目标);(2) 激励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3) 通过多种形式向学生呈现有组织的信息;(4) 引导学生对呈现的信息作出适当反应;(5) 对学生的反应提供反馈和纠正;(6) 创设良好的人际环境,便于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之间进行各种交流;(7
11、) 对学生的学习结果作出诊断和评估,必要时给予补救教学。3. 关于师生心理的研究(1) 教师心理研究在影响学生学习的外部条件中,教师的素质起决定性作用。已有的研究包括: 鉴别教师职业所需要的个体的心理品质以及教师的心理品质与其职业成就之间的关系; 通过新教师与专家型教师比较研究,揭示教学专长的知识技能的构成成分; 新教师向专家型教师成长的过程与条件; 教师心理健康及维护。(2) 学生心理研究 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发展研究; 中小学生差异心理的研究; 例外(或特殊)学生心理的研究。(三)教育心理学教科书的内容分析教育心理学教科书可以分成四大块: 1学生和教师的心理;2. 学习理论及其应用;3. 各种
12、类型的学习过程;4. 教学心理(含课堂管理心理)。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教育心理学的一般研究方法教育心理学研究分三种范式:实证研究、理论研究和设计(开发)研究。如图1-1所示。1. 实证研究采用观察或实验的方法在实际资料中求取结果以实证假设并建立系统理论的研究。实证研究分为两类:(1) 定量研究(量化研究)通过测量、统计分析等程序,用数量或数字形式表示结果的研究。如艾宾浩斯关于无意义音节学习和遗忘速度的研究。定量研究又分两大类: 实验研究:通过实验设计,操纵与控制自变量与因变量,检验因果关系的假设; 相关研究(非实验研究):研究若干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如选择某些有代表性的学生,分别测量
13、他们的智力和学习成绩,然后计算智力与学习成绩的相关系数,从而判断两者的相关程度。(2) 定性研究(质性研究)用语言文字描述结果的研究,包括个案研究、参与观察、深入访谈和文件分析四种常用的方法。2. 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对,是根据文献资料和个人或集体的知识经验,采用逻辑思考与推理方法所进行的理论研究。常见的理论研究有经验总结、理论介绍与评论、新理论建构。3. 设计研究针对教学中的实际问题,通过教学设计和形成性评价,获得新的教学产品以满足教学需要的研究。(二)教学实验研究1. 定义教学实验和教学设计研究是教育心理学的特殊研究方法。这里说的教学实验是指学校课堂教学实验,属于准实验或自然实验。2. 基
14、本程序 提出与分析问题; 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 实施解决问题的方案; 收集教学效果的证据; 分析证据,得出结论。3. 教学实验应注意的问题 教学实验应把重点放在解决如何教的问题上; 教学实验应吸引有经验的优秀教师参加; 在教学实验中应注意多种研究的结合。(三)教学设计研究1. 定义教学设计又称“系统化教学设计”,指将学习与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活动、信息源和评价的系统化的和反思性的过程。教学设计研究的重点在于开发教学材料以解决教学中实际问题和提高教学效率。2. 一般过程一般过程概括为五个成分:分析、设计、开发、实施和评价,简称ADDIE模型。教学设计过程就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15、实施解决方案与评价解决方案的过程。教学设计既是问题解决过程,也是科学研究过程。其产物是教学方案、模型、教学材料、练习、学生的活动、教学指导手册等。1.3 课后习题详解一、解释下列术语1哲学心理学答:哲学心理学是在科学心理学诞生以前,哲学家、教育家运用思辨的方法对人的心理活动规律进行研究所得到的认识的总和。2. 科学心理学答:科学心理学与哲学心理学相对,以实证研究为特征的心理学。3. 桑代克教育心理学答:教育心理学特指桑代克于1903年写成的教育心理学一书。一般认为,该书是教育心理学这门学科形成的标志。中译本由陆志韦译,商务印书馆1926年出版,书名改为教育心理学概论。4. 潘菽教育心理学答:新
16、中国成立后,由中国大陆学者编写的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主编为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所长潘菽,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出版。该书反映了中国大陆改革开放初期的教育心理学发展水平。5. 实证研究答:实证研究是采用观察或实验在实际资料中求取结果,以验证假设并建立理论体系的研究。6. 准实验研究答:准实验研究与真实验研究相对。在实验研究中,凡不能严格遵守实验原则来选择被试和控制条件的实验被称为准实验。课堂教学实验一般为这类实验。7. 个案研究答:个案研究是定性研究方法之一,也称案例研究。通过详细收集、分析典型的个案资料以发现其中暗含的教育心理学原理的研究。8. 思辨研究答:思辨研究与实验研究相对。采用逻
17、辑思考与理论推理所进行的理论研究。9. 教学设计研究答:教学设计又称“系统化教学设计”,针对教学中的问题,通过教学设计和形成性评价,获得教学新产品以满足教学需要的研究。教学设计研究的重点在于开发教学材料以解决教学中实际问题和提高教学效率,可概括为分析、设计、开发、实施和评价五个阶段,简称ADDIE模型。10. 教育心理学答: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其研究内容是教育和教学过程中的种种心理现象及其变化,揭示在教育、教学影响下,受教育者学习和掌握知识、技能、发展智力和个性的心理规律;研究形成道德品质的心理特点,以及教育和心理发展的相互关系等。二、填空1. 我国古代 一书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
18、著。它提出的“教学相长”、“长善救失”等教学原则都体现了深刻的心理学思想。【答案】学记2. 实验教育学派产生于 ,是 心理学与教育相结合的产物。【答案】19世纪末;实验3. 公认的教育心理学奠基人是(1) 国教育心理学家(2) 。【答案】美;桑代克4. 桑代克于 年所著教育心理学一书,是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答案】19035. 一般的教育心理学教科书大致包括四大块(1) 、(2) 、(3) 和教学心理。【答案】学生与教师;学习理论及其应用;各种类型的学习6. 在教育心理学研究对象问题上,奥苏伯尔主张以学生的(1) 为主线,把教师的(2) 看作是影响学生学习的外部因素。【答案】学习
19、;教学7. 在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问题上,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盖奇主张以(1) 为主线,教育心理学应研究(2) 的全过程。【答案】教学;教学8. 美国科学心理学与教育的结合走过的曲折道路可以描述为(1) 、(2) 、(3) 。【答案】单向道;死胡同;双向道9. 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分三部分:(1) 、(2) 、 (3) 。【答案】人的本性;学习心理;个别差异及其原因10. 亚里士多德的 一书可称世界上最早的心理学著作。【答案】灵魂论11. 亚里士多德提出的三种灵魂分别是(1) 、(2) 、(3) 。【答案】植物;动物;理性12. 亚里士多德提出的三种灵魂为教育的(1) 、(2) 、(3) 三方面提供
20、了哲学心理学依据。【答案】德;智;体13. 法国实验教育学派代表人物 和 ,他们编制了世界上最早的智力测验。【答案】比纳;西蒙14.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学者编著的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是 主编的教育心理学。【答案】潘菽15. 教学设计的一般过程的五个成分是(1) 、(2) 、(3) 、(4) 、(5) 。【答案】分析;设计;开发;实施;评价三、选择1. 教育心理学的核心部分是 。(1)学习心理学 (2)人格心理学 (3)普通心理学 (4)发展心理学【答案】(1)【解析】在教育心理学的百年发展中,学习理论一直是教育心理理论的核心部分,并且通过对学习本质特征及其规律的探讨,形成了联结观、认
21、知观及情景观三大主要的学习理论派别。各派的理论观点对教育都产生了重要影响。2. 贯穿本书学习分论部分的理论是 。(1)同化论 (2)信息加工理论 (3)知识分类学习论 (4)反映论【答案】(3)【解析】本书在体系上除了保留加涅学习结果分类的线索之外,在学习分论部分,以新近发展起来的知识分类学习论贯穿始终。第二,为了避免与普通心理学和儿童发展心理学的重复,人们仅把儿童的心理发展和差异心理作为影响学与教的一般因素加以讨论。3. 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分支学科诞生于 。(1)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2)20世纪50年代(3)20世纪60年代末(4)科学心理学诞生之后【答案】(4)【解析】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
22、立的心理学分支学科,诞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19世纪下半叶, 由于自然科学的发展,许多原来从事物理、数学、生物或医学科学研究的科学家把自然科学的实验方法引入心理学,使心理学脱离哲学,成为一门能采用自然科学的实验方法进行研究的学科,从此心理学脱离哲学转变为一门独立的科学。4. 教学实验过程与教学设计的过程共同点是 。(1) 调查研究(2) 发现规律(3) 验证假设(4) 解决问题【答案】(4)【解析】教学实验的基本程序: 提出与分析问题; 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 实施解决问题的方案; 收集教学效果的证据; 分析证据,得出结论。教学设计过程就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实施解决方案与评价
23、解决方案的过程。教学设计研究与实验研究的目的不同,它不要证明哪个方法好,哪个方法不好,或哪个假设经得起检验。教学设计研究的重点在于开发教学材料以解决教学中实际问题和提高教学效率。5. 关于教育心理学研究对象最宽泛的定义是 。(1) 教育过程中的种种心理现象(2) 普通心理学在教育中的应用(3) 人类行为之研究与改进(4) 学习与教学过程中的心理学规律【答案】(3)【解析】教育心理学家对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有两种不同的定义和三种看法。最宽泛定义,以潘菽主编的教育心理学的提法为代表。该书认为:“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就是教育过程中的种种心理现象。”6. 最早提出“意识阈”和“统觉团”的人是 。(1)
24、冯特 (2)詹姆斯 (3)弗洛伊德 (4)赫尔巴特【答案】(4)【解析】赫尔巴特接受了莱布尼兹关于灵魂单子具有活动特性的观点,认为观念也是活动的。他为了进一步揭示观念相互作用的规律,还提出意识阈和统觉团的概念。7. 本书不把儿童心理发展与差异作为研究重点,其适当理由是 。(1) 对此内容教师与家长已很熟悉(2) 有关的研究相对较少(3) 决定于预期使用本书的对象的需要(4) 需要与国外同类教材相区别【答案】(3)【解析】本书是供教育学系和心理学系高年级学生学习本学科的教材。相关学生在选修本学科之前,一般都学过普通心理学和儿童发展心理学。为了避免与普通心理学和儿童发展心理学的重复,我们仅把儿童的
25、心理发展和差异心理作为影响学与教的一般因素加以讨论。四、研究与设计1. 找三本以上2000年后出版的教育心理学教科书,对这些书的目录与绪论章作如下分析:(1) 它们关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的看法有何相同与不同之处;(2)比较它们的目录, 分析各书涉及的内容的异同以及它们与本书的异同。答:略。2. 设法找到桑代克教育心理学中译本教育心理学概论(陆志韦译),分析其内容目录并考察它对当代教育心理学体系与内容的影响。答:教育心理学概论是桑代克三卷本教育心理学的缩写本,主要是作为大学与师范学校的教科书。全书三卷(27章)。第一卷:人类的本性(19章),阐述了人类天赋的本能,认为人的天赋本能乃是一切
26、教育的起点。第二卷:学习心理学(1020章),论述了动物与人类的学习规律,并且指出尽管人类的学习远较动物的学习复杂,但从动物的实验研究所揭示的种种规律也同样适用于人类的学习。第三卷:个性的分别以及其原因(2127章),对个性的差异及造成差异的原因进行了探讨。这本书的贡献在于:(1)创立了教育心理学这门学科,使得教育心理学从教育学和儿童心理学中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因此,桑代克被称为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2) 借用大量生物学与生理学的概念来建立他的联想主义心理学说,其结论大多数建立在心理实验的基础中上,理论具有较强的客观性,为实验心理学的研究做出贡献。(3) 发展了古典联想主义心理学。强
27、调情境与反应之间的联结,而不讲观念之间的联想或联结。尽管他的很多见解引起争议,但他的学习理论在心理学中始终占有重要位置,特别是效果率一直是人们争议的话题,至今仍有人为验证效果率和强化率和埋头研究。3. 设法找到三种以上不同作者的教育心理学著作,根据在本章学到的观点,对这些书的体系、内容选择和安排作出适当的评价。答:(1)潘菽的教育心理学新中国成立后,由中国大陆学者编写的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主编为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所长潘菽,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出版。该书反映了中国大陆改革开放初期的教育心理学发展水平。(2) 冯忠良的教育心理学本书从教育的系统论观点出发,科学阐述学生学习的基本规律及其在
28、教学领域的应用,从而使学生深入理解学习理论的发展演变、学生学习的主要规律、有效教学的促进原则等基本问题,树立起“以学论教”的教学观。在结构上,本书在论述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史、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等科学学问题的基础上,系统梳理了各种主要学习理论的发展演变历程,明确了学生学习的实质以及学习与个体发展的关系,全面论述了学习动机、学习迁移、知识掌握、技能形成、社会规范接受等基本的学习规律以及教学设计原则与成效评估的方法。在内容上,本书尽可能广泛地反映了国内外有关领域的研究成果,但它绝不是资料的简单堆砌,而是以本书作者自己的理论观点和科研成果为主体,从而使得本书成为了一本具有独特学术价值的专著型教材。(3
29、) 莫雷的教育心理学本书是为适应教育实践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的新需要所撰写的,该书在保留教育心理学传统的经典理论和实验的基础上,力图吸纳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并对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乃至结构体系进行调整。本书共分四篇13章,具体内容包括教育心理学概述、学习策略的学习、智力与创造力的培养、动作技能的学习、品德的形成、影响学习的动机因素、课堂管理等。4. 比较教学实验与教学设计的异同点。答:(1)相同点:两者都是为了解决教育和教学中的问题。所以其研究过程都遵循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2)不同点:前者主要希望解决教育理论问题。所以其研究强调实验控制,教学效果的测量与评价强调横向比较,即实验班与平行控制班
30、的比较。后者主要希望解决教育实践问题。所以其研究侧重开发有效和高效的教学策略和工具,如可观察和测量教学目标、呈现材料的多媒体、测试题等。其教学效果的测量与评价不强调横向比较,而侧重实验班实施新的教学前后教学效果的比较,即目标参照的测量和评价。第2章学习的性质和分类2.1 学习目标1根据学习的定义识别日常生活和教学中哪些行为或活动属于学习,哪些不属于学习;2. 举例说明三种水平的学习研究及其运用价值;3. 用实例说明学习如何能够改变大脑的结构和功能;4. 陈述本书介绍的几种学习分类系统在分类的依据、划分的类型和分类的目的方面的异同;5. 对给予的学习现象,按认知、态度和动作技能三个领域划分其类型
31、。2.2 复习笔记一、学习与学习研究概述(一)学习概述工作是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而学习改造人类主观世界的活动,是人和动物共有的活动。人类对学习的科学研究始于艾宾浩斯的记忆研究。1. 学习的定义行为主义倾向以行为的变化来定义学习,使学习成为可以观测和测量的科学概念,“学习,由练习或经验引起的相对持久的行为变化”。鲍尔和希尔加德的学习论中的学习包含了行为潜能的变化。“学习,一个主体在某个规定情境中的重复经验引起的、对那个情境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不过,这种变化是不能根据主体的先天反应倾向、成熟或暂时状态(如疲劳、酒醉、内驱力等)来解释的。”加涅用人的内部的变化来定义,“学习是人的倾向或性能的变化
32、,这种变化能够保持且不能单纯归因于生长过程。”他认为,内部的变化不能观察,必须通过外部的行为,通过行为表现的变化来作出学习是否发生的推论。2. 学习定义的三个要点(1) 主体身上必须产生某种变化,才能作出学习已经发生的推论;(2) 这种变化是能相对持久保持的;(3) 主体的变化是由他与环境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即后天习得的,排除由成熟或先天反应倾向所导致的变化。3. 学习的相关概念发展是由个体的基因成熟和学习两者构成的。测量个体的发展,不必考虑个体的变化是基因成熟的作用,或者是后天的环境的影响。在测量学习时,必须排除前者。从人的发展看,学习可以塑造和改变人性。王夫之(清)提出“习与性成”的思想:“
33、习与性成者,习成而性与成也。”行为主义心理学强调学习的客观观察和测量;认知心理学强调学习的本质是内在的能力和倾向变化。学习定义中的这种两难困境反映在“学习”与“表现”这两个术语的使用上。学习是教育存在的先决条件,也是教育的目的。教育情境中的学习指学习者在教育目标指引下,通过与其环境相互作用,所产生的比较持久的性能或倾向变化。(二)学习的研究1. 哲学与经验总结水平的研究依据哲学认识论和个人的经验,对学习的特点、本质、规律、方法、策略等提出一般看法和建议;2. 心理与行为水平的研究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主要是科学实验的方法,揭示学习的心理实质、结果、过程和影响学习效果的各种因素的研究。心理学中的行
34、为主义学派与认知主义学派都在这一水平上进行学习研究;3. 生物学与神经科学水平的研究从生理机制上阐明学习的本质及其原因的研究。从生物进化的观点看,学习是生命的个体对环境的适应。学习的结果是机体的行为变化,伴随这种变化必然有生物学基础。二、学习与脑:神经生理学水平研究的新发现学习不仅可以改变人的思想和行为,甚至能够组织和重组大脑。(一)大脑的微观结构与功能大脑由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构成。神经细胞(神经元)是构成神经的基本单位。(二)学习与大脑神经系统的成熟和发展1. 大脑神经系统的成熟和发展(1) 在遗传基因和环境刺激的作用下,大脑神经系统,尤其是与复杂思维有关的神经系统有很大发展,为新生儿认
35、知、学习和行为提供了生理学基础;(2) 成熟指正常的自然条件下,也就是在没有专门来干预的条件下,个体的生长和发育。大脑神经系统的成熟表现在生理生长、髓鞘化形成和大脑前叶发展。前叶发展与认知机能变化的关系密切;(3) 经验与突触的发展变化,大脑发展早期突出地表现在突触的发展。2. 学习在神经系统发展中的作用学习使神经细胞的活动更有效和更有力。通过学习,大脑神经之间的联结线路增多。学习能使突触数量增加,但单纯的练习并不能使突触数量增加。(三)语言的脑生理学研究被动默读一个词,刺激了大脑的后背部的加工,而且更多的加工活动出现在右半球,而不是左半球(右半球承担模式识别任务)。被动阅读真实的词则激活大脑
36、的左前叶,而阅读假词却未激活左前叶(左脑承担有意义言语加工任务)。如果在儿童发育的适当时期提供适当刺激,脑皮层就能得到最佳发育。通过语言教学训练,脑机能的组织也可以改变。教学和系统训练可以对脑的功能起重组作用。(四)注意、记忆与大脑1. 注意(1) 控制注意状态当学习者维持一种预期态度、警觉信息和不分心时,他处于注意状态。大脑前叶和皮层神经递质对个体控制注意状态的能力起关键作用;(2) 选择性分配注意人在短时内只能注意数量有限的信息,这个数量被称为注意广度。皮层下的机制而不是皮层机制支配注意的分配;(3) 选择性组织注意组织注意指学习者不仅将注意能量分配给特殊任务,而且指引注意去选择性地加工某
37、些信息。在教学中采用多重编码可能促进学习。人们不能期望有特殊的教学技术可以控制学生的注意,相反,应采用多种技术来提高学生,帮助他们分配注意,并将注意指向任务的适当方面以促进学习。2. 记忆(1) 陈述性记忆有关事实或事件的记忆,主要发生在包括海马的大脑系统;(2) 程序性记忆有关技能或其他认知运作的记忆,它们不能用陈述性的句子表达,主要发生在涉及新条纹区的大脑系统。3. 大脑大脑不是被动记忆,而是主动加工信息。支配学习的一个最简单的原理是练习促进学习。当有学习发生时,发展中的和成熟的脑在结构上是变化的。(五)神经生理学研究新发展的学习与教学含义由于认知神经科学研究发展,在20世纪90年代,美国
38、开始流行一种思潮,就是要求把学生的学习与教学建立在脑科学研究的基础之上。德里斯科尔的学习心理学指出了神经心理学的四条原理及其学习与教学含义,见下表:原理学习与教学含义认知功能是分化的学生可能有偏好的加工通道和运用不同通道的潜能。这表明需要采用多通道的教学观,即利用不同感官通道的活动进行教学。大脑具有相对可塑性丰富的和积极的环境可促进发展中的儿童的学 习。对于成人,虽然可塑性随年龄增加而下降,如果提供多样化的教学策略,学习仍然具有灵活性。语言可能有生物学上的先天程序儿童具有有关言语的内隐知识,教学中应使这种知识成为可以明言的。此外,教师应知道,言语问题可能干扰学科内容学习。学习障碍可能有神经生物
39、学基础神经病理学测验可能有助于诊断、处理和评价为改善各种学习问题而设计的教程的有效性。三、学习的分类(一)研究学习分类的目的和意义任务分析教学论的基本观点:人类的学习有不同类型,不同类型的学习结果、学习过程和有效学习的条件也不同,必须根据不同类型的学习规律来进行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的设计以及教学结果的评价。学习分类研究的思想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学习也可分为许多类型,如可分为认知学习、品德学习、动作技能学习,认知学习又可以分为机械记忆学习和理解学习。(二)几种重要的学习分类1. 冯忠良的分类依据教育系统中传递的经验内容不同,可分以下三类:(1) 知识学习;(2) 技能学习;(3) 社会规范的
40、学习(行为规范的学习或接受)。2. 潘菽的分类(1) 知识学习;(2) 动作技能学习;(3) 智慧技能学习;(4) 社会行为规范学习。3. 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20世纪60年代,加涅在学习的条件和教学论指出两学习结果的分类。(1) 言语信息:指能用言语(或语言)表达的知识; 其中又分三个小类: 符号记忆; 事实的知识; 有组织的整体知识。(2) 智慧技能:主要指运用概念和规则办事的能力; 其中又分五个小类: 辨别,区分事物差异的能力; 具体概念,识别同类事物的能力; 定义性概念,指运用概念定义对事物分类的能力; 规则,当原理或定律指导人的行为,而人又按原理或定律办事时,原理或定律变成了规则; 高
41、级规则,由若干简单规则组合而成的新规则。(3) 认知策略:指运用有关人们如何学习、记忆、思维的规则支配人的学习、记忆或认知行为,并提高其学习、记忆或认知效率的能力;(4) 动作技能:指通过练习获得的、按一定规则协调自身肌肉运动的能力;(5) 态度:指习得的对人、对事、对物、对己的反应倾向。言语信息能力范畴认知领域智慧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动作领域态度情感领域后天习得的能力由习得的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和动作技能构成。4. 奥苏伯尔的两维学习分类(1) 两维学习分类(只涉及认知领域) 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学习分为接受的与发现的; 根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的原有知识的关系,学习分为机械的与有意义的
42、。(2) 两维学习分类的关系接受的与发现的、机械的与有意义的,这是划分学习的两个维度。这两个维度互不依赖,彼此独 立。有意义的与机械的、发现的与接受的这两个维度的每一个方面都不是绝对的,在它们之间还有许多过渡形式,如图2-1所示。图2-1(3) 意义学习的类型: 符号表征学习; 概念学习; 命题学习; 概念和命题的运用。 解决问题与创造。前三类学习是有意义学习的基本类型。解决问题是概念和命题在复杂情境中的运用。(三)对以上分类的评析和本书采取的分类观1. 学习分类框架包括认知、情感(或态度)与动作技能;2. 认知领域包括“知识”(陈述性知识)、智慧技能(程序性知识)和认知策略(特殊性的程序性知
43、识)。广义的知识包括技能,狭义的知识只涉及加涅的言语信息。技能的本质是程序性知识(包括默会知识)支配学习者的认知活动或身体肌肉协调活动。所以可以把技能看成是程序性知识的运用。2.3 课后习题详解一、解释下列术语1表现答:表现指学生外在的、可以观察的行为,如测验的得分、行为举止等。加涅认为,内部的变化必须通过外在的表现变化反映出来,表现的相对持久的变化是衡量学习是否发生的重要指标。2. 学习答:学习是由经验引起的能力或倾向的相对持久的变化。3. 认知神经科学答:认知神经科学主要研究人类认知活动,如注意、知觉、记忆、言语、推理等的大脑机制的新兴学科。4. 期待经验的突触答:突触是两个神经元之间的极
44、小空隙。它只允许神经冲动由轴突末端传到另一神经元的树突或细胞体。以两种方式生成: 在生命早期,由基因决定的突触超量生成,但在后天环境作用下,选择性地消失。这样生成的突触被称为期待神经的突触; 在后天环境作用下新的突触增生,这样增生的突触被称为依赖经验的突触。后者增生不受年龄限制,可以延续终生。5. 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答:加涅将人类学习的结果分为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态度五种类型。6. 依赖经验的突触答:参见本章复习笔记。7. 奥苏伯尔的两维学习分类答:奥苏伯尔根据机械与有意维度和接受与发现维度将学习分为:(1)机械的接受学习;(2)机械的发现学习;(3)有意义的接受学习;(4
45、)有意义的发现学习。在有意义的与机械的和发现与接受之间还有许多中间类型,如有指的发现学习。8. 陈述性记忆答:陈述性记忆是个人能够有意识回忆(或提取)的知识的记忆。9. 任务分析教学论答:任务分析教学论是加涅依据学习分类理论提出的教学论。强调不同的学习类型有不同的学习结果、有效学习的过程和条件。需要根据不同学习类型进行教学设计。10. 程序性记忆答:程序性记忆是指不能有意识提取但能指导个人做事的过程和操作步骤的记忆。二、填空1. 行为主义心理学把“学习”定义为经过练习产生的 。【答案】行为的变化2. 认知心理学把“学习”定义为经过练习产生 的变化。【答案】内在能力和倾向3. 心理学家一般都同意把学习分成三大领域:(1) 、(2)_、(3)_。【答案】认知;情感;动作技能4. 加涅将智慧技能学习从低级到高级依次分为五类:(1) 、(2) 、(3) 、(4) 、(5)。【答案】辨别;具体概念;定义性概念; 规则; 高级规则5. 大脑神经元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