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9课北朝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教学目标1.识读淝水之战示意图,了解淝水之战的时间、交战双方、结果及影响;了解北魏统一北方的时间及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影响。(史料实证、时空观念)2.通过北魏陶俑、敦煌莫高窟壁画等图片,理解北方民族交融的表现及历史意义。(史料实证、历史解释)3.通过学习从十六国发展到一国的局势变化,认识到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家国情怀)教学重点淝水之战北魏孝文帝改革北朝政权更替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教学难点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及影响教学内容新课导入导入:多媒体展示嘎仙洞遗址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北魏是如何战胜前秦,统一北方的。设疑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生带
2、入历史情境。课堂探究板块一淝水之战1.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107-108页内容,引导学生梳理淝水之战的相关知识。提示:时间、交战双方、典故、结果、影响。2. 教师引导学生概况前秦失败,东晋胜利的原因。提示:前秦:骄傲轻敌;军心不齐;指挥不当。东晋:战略战术得当;内部团结。3. 教师引导学生小组讨论:还有哪些以少胜多的战役?提示:巨鹿之战、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等。板块二北魏孝文帝改革1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109页内容,引导学生梳理北魏建立、统一北方的相关史实。提示:4世纪后期,鲜卑拓跋部迅速崛起,建立北魏。439年,北魏统一北方,结束了十六国以来分裂割据的局面。4. 教师引导学生阅
3、读教材第109页内容,引导学生梳理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相关史实。提示:(1)目的:巩固统治,学习汉族先进文化。(2)措施:迁都洛阳、说汉话、穿汉服、改汉姓、通婚姻等。3.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北魏孝文帝改革的重要意义。提示:改善和巩固了鲜卑拓跋部与汉人的关系,促进了民族交融。板块三北朝政权更替1多媒体展示北朝政权更替示意图,教师讲述北魏六镇兵变相关史实。提示:北周灭掉北齐后,北方重归统一,为隋朝统一全国打下基础板块四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1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110-111页内容,引导学生概括民族交融的表现、特点及意义。2. 教师提问学生:请你谈谈民族交融都有哪些方式。提示:民族迁徙。友好交往。战争。内
4、迁各族政权的汉化改革。板书设计当堂达标1.【核心素养历史解释】(广东广州中考)研究发现南北朝时期鲜卑族慕容部从辽西主动迁到中原地区。后来慕容鲜卑便从历史上“消失”只留下“慕容”一词作为一个姓氏而存在。这一现象表明南北朝时期( A )A.民族交融加强B.南北发展平衡D.文学艺术繁荣C.经济破坏严重2.(山东枣庄市中期末)春秋时一些诸侯国开始设置县、郡管理地方战国时商鞅在秦国确立县制;十六国时期大量胡物胡俗在中原推广北魏孝文帝推行全面汉化政策。这主要表明两位历史人物的活动( A )A.顺应了当时的时代潮流B.得到统治阶级的支持C.符合当时人民的利益D.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了嘎仙洞遗址激趣导入新课,采用淝水之战示意图分析淝水之战的概况,让学生比较直观地了解淝水之战的形势。对于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主要采用了小组讨论,教师点评补充的方式突破重点。具体分析民族交融的表现、特点及意义时,采用分组讨论等方法,化难为易,从而轻易突破难点,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民族观,从而顺利完成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