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水体运动的影响 专题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卖家):wenku818 文档编号:7976605 上传时间:2024-09-20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8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水体运动的影响 专题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水体运动的影响 专题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水体运动的影响 专题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水体运动的影响 专题练习题汇编一、单选题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粗箭头表示洋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下列地点与板块边界类型、海底宏观地形对应正确的是( )A.甲-消亡边界-海沟B.乙-生长边界-海岭C.丙-生长边界-海沟D.丁-消亡边界-海岭2丙地和丁地所在海域间海水流动方向正确的是( )A.表层丙流向丁、底层丁流向丙B.表层丁流向丙、底层丙流向丁C.表层和底层均为丙流向丁D.表层和底层均为丁流向丙热带气旋“多拉”的“胚胎”自2023年7月21日在西非附近海域生成,向西越过北大西洋、中美地峡,随后进入东北太平洋,能量快速加强,并一路快速西行,于8月12日进入西北太

2、平洋,成为2018年以来西北太平洋首个“进口台风”。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热带气旋“多拉”一路快速西行,其加速的动力主要来自较强的( )A.东南信风B.东北信风C.北赤道暖流D.赤道逆流4“多拉”越过中美地峡后,其能量快速增强,说明东北太平洋可能出现( )A.厄尔尼诺现象,水温较高B.厄尔尼诺现象,水温较低C.拉尼娜现象,水温较高D.拉尼娜现象,水温较低冰楔是当地面冻裂成裂隙后,夏季时水分沿裂隙流入,冬季水分冻结形成脉冰,使裂隙两壁受挤压,迫使裂隙不断扩大;当脉冰完全融化后,砂土代替脉冰充填于楔内形成砂楔。图示意冰楔(砂楔)的形成过程。山西省大同盆地东部桑干河流域,发育了多个古冰楔(砂楔)地貌。

3、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图示冰楔(砂楔)多发育在( )花岗岩中砂砾石层中玄武岩中黏土层中A.B.C.D.6桑干河流域不同时期冰楔发育的深度和宽度分别指示( )A.气候寒冷程度和冻融频繁程度B.气候寒冷程度和水分供应量C.冻融频繁程度和气候寒冷程度D.水分供应量和气候寒冷程度图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题。7图中L洋流与下列海水等温线分布及洋流方向图相符的是( )A.B.C.D.8该洋流可能导致沿岸( )A.年年暴雨成灾B.海洋污染程度加重C.自然景观以荒漠为主D.南下船只航行加速9与M地区河流相比,N地区河流( )A.径流量较大B.水位季节变化大C.夏季为枯水期D.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下图示意1

4、9602018年我国某河入海流量和悬沙通量(指单位时间内通过河流某一过水断面的悬移质沙量)年际变化统计(悬沙通量部分年份缺失),其中丰水年、平水年和枯水年的入海流量分别以531m3/s和364m3/s为界。据此完成下题。10据图可知,19602018年该河( )A.入海流量的年际变化较小B.1967年的悬沙通量最小C.流量与悬沙通量大致呈负相关D.平水年出现的频率最高11影响该河悬沙通量变化的直接因素是( )A.气温差B.河流落C.降水量D.土壤疏松度12推测导致2008年后该河悬沙通量变化趋势的主要原因是( )A.流域植被覆盖率提高B.河沙采挖日益泛滥C.下游地上悬河风险大D.河流两岸堤坝破

5、损阿克赛钦湖地处青藏高原西北部,湖面海拔4848m,上游冰川广布,其沉积物记录了区域古气候与古环境变化信息。总无机碳指标反映湖泊沉积物中碳酸盐含量的变化,其碳酸盐含量增加指示流域蒸发加强。下图示意阿克赛钦湖中心开阔区某处四个不同阶段沉积物性质变化,阶段湖泊水生生物量低且营养水平低。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3阿克赛钦湖平均水位最低的时期为( )A.阶段IB.阶段C.阶段D.阶段14阶段气候较为( )A.暖干B.暖湿C.冷干D.冷湿15通过阿克赛钦湖沉积物的性质可以更好地研究( )A.西南季风B.高空西风C.西北季风D.东北信风洞里萨河是世界上少见的流向会定期改变的河流,与其相连通的洞里萨湖和湄公河出

6、现季节性互补。左图为洞里萨湖及其周边区域图,右图为洞里萨河波雷格丹水文站多年平均流量变化曲线(正、负值代表流向不同),据此完成下题。16关于洞里萨河的说法,正确的是()A.6月至9月由东南流向西北B.年内不同流向的流量相同C.8月流量最小、河流水位最低D.10月流量最大、河流水位最高17导致图9中出现负值的主要原因有( )地形阻挡地球公转地球自转季风洋流A.B.C.D.某科研团队开展了咸海水量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的研究,研究结果可为咸海地区水资源调控与生态保护提供数据支持。下图示意19902015年咸海地区蒸散发量(区域内土壤、水面蒸发和植物蒸腾的总量)的计算结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8咸海地

7、区不同下垫面的蒸散发量存在差异,波动幅度最小的是( )A.灌区耕地B.咸海水体C.天然植被D.灌区湿地19推测咸海水面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土地退化B.降水减少C.灌溉取水D.蒸发增多拉尼娜现象是指赤道附近中东太平洋海面温度异常降低的现象,会引起气候异常。下图是“太平洋海区洋流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0发生拉尼娜现象时,赤道太平洋海域大气环流形式正确的是( )A.B.C.D.21拉尼娜现象可能会造成赤道附近太平洋( )A.西岸森林火灾频发B.东岸地区降水增多C.东西部的温度差异增大D.表层海水运动速度减慢几内亚暖流是北大西洋赤道暖流的组成部分,位于非洲西岸中部附近,自西向东流

8、,流经几内亚湾整个北部沿岸,绵延400480km,其势力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下图为几内亚暖流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22从成因来看,几内亚暖流属于( )A.风海流B.密度流C.补偿流D.上升流23几内亚暖流势力最强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24冬季几内亚暖流流经甲地沿岸没有明显增加降水的主要原因是( )A.受季风环流影响大B.暖流势力较强C.沿岸地势低洼D.受离岸风影响明显阿拉伯半岛东面为波斯湾,西面为红海,两地夏季气温常达30以上,而索马里沿岸的气温最热季节一般不到25,且索马里沿海有渔场存在。读印度洋8月表层水温分布图,完成下面两题。25与红海相比,索马里沿岸夏季气温较低,

9、主要原因是( )A.红海海面比索马里沿岸窄B.索马里沿岸夏季有寒流C.索马里沿岸多阴雨天气D.红海沿岸盛行低纬来的风26索马里渔场核心地区捕鱼量较大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构建模式图,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成因及规律,是学习地理的方法之一。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27如果该图海陆间水循环模式,S线代表地球表面,则( )A.环节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B.环节是陆地自然带形成的基础C.环节使大洋表面海水的盐度升高D.环节的运动距离与下垫面无关28如果该图为世界洋流模式的南半球部分,S线代表纬线,则( )A.洋流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作用B.洋流为西风漂流C.洋流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

10、湿作用D.洋流为赤道逆流拉尼娜现象是指赤道附近中东太平洋海面温度异常降低的现象。下图示意拉尼娜现象发生时赤道太平洋水汽运动状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9拉尼娜现象发生时,与赤道附近中东太平洋海面温度异常降低关联性最强的是( )A.赤道逆流增强B.近地面偏东风增强C.气温周期性降低D.西风漂流势力减弱30拉尼娜现象发生时,南太平洋西部边缘海域海水( )A.密度减小B.温度降低C.盐度升高D.水位下降31拉尼娜现象发生时( )A.印尼森林大火频发B.澳大利亚东部发生旱灾C.秘鲁渔场渔业减产D.我国夏季台风活动偏多洋流对海洋生物资源和渔场的分布有显著的影响。下图为北太平洋局部海域洋流分布图。完成下题。

11、32按海水温度分类,甲、乙洋流分别为( )A.寒流、暖流B.寒流、寒流C.暖流、暖流D.暖流、寒流33海域中,最容易形成大规模渔场的是( )A.B.C.D.34洋流对日本福岛核污水的影响,主要有( )扩大污染范围降低沿岸海域核污水浓度减少污染物总量改变污染物性质A.B.C.D.二、材料分析题35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鳕鱼是冷水性中下层鱼类,为群居鱼类,大部分生活在水温为016C的寒冷海里,每年1月到4月,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侧的罗弗敦群岛居民屋前村后、海边的沙滩上,常常能看到晾晒在木架上的一排排鳕鱼(左图),人们将鳕鱼风干成干鳕鱼,干鳕鱼是该地几个世纪以来最主要出口商品。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东

12、侧的波罗的海,其北部冰封期长达210天,南部冰封期平均约为3040天。右图示意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及其附近海域。 (1)比较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东西部河流水系特征突出的差异。(2)分析波罗的海北部冰封期长的原因。(3)简析罗弗敦群岛14月晾晒鳕鱼的气象(气候)条件。36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鄱阳湖是长江中下游重要的洪水调蓄湖泊(48月为鄱阳湖流域丰水期),其入湖泥沙主要来自赣江等周边河流,出湖泥沙由湖口输入长江(左图)。2003年以来,三峡水库蓄水运行,影响鄱阳湖泥沙收支状况和水量的吞吐平衡。右图为鄱阳湖出湖泥沙的时间变化示意图。 (1)简述鄱阳湖20012010年出湖沙量的季节变化特征。(2)

13、分析鄱阳湖丰水期出湖泥沙减少的自然原因。(3)与19551970年同期相比,指出鄱阳湖20012010年79月出湖沙量的变化并分析其主要原因。3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新石器时代以后,今洞庭湖地区一直在沉降。先秦汉晋时期,该地区为河网交错、局部有小湖分布的平原地貌景观。东晋、南朝之际,受长江荆江段兴筑堤坝等因素的影响,长江水分两股进入该地区,干扰该地区水系,在该地区迅速形成大湖景观。之后洞庭湖不断扩张,在宋代达历史最深。研究表明,宋代以来,长江含沙量持续增加;洞庭湖洪水特征逐渐由以“春溜满涨”为主转变为以“夏秋连涨”为主。至清代中叶,洪水期洞庭湖面积扩张至历史鼎盛。图1示意先秦汉晋时期该

14、地区水系,图2示意明末清初该地区水系。(1)洞庭湖主要补给类型。(2)简述宋代以来洞庭湖洪水由“春溜满涨”为主逐渐转变为“夏秋连涨”为主的原因。(3)解释宋代以后洞庭湖在面积扩张的同时深度变浅的原因。38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阿根廷滑柔鱼生活在浅海区域,其渔场的形成、分布、洄游与海洋环境条件密切相关。阿根廷滑柔鱼产卵场温度高于索饵场,但盐度要低于索饵场。图为阿根廷滑柔鱼栖息水域图。(1)简述滑柔鱼产卵场比索饵场温度高、盐度低的原因。(2)分析阿根廷滑柔鱼索饵场形成的主要原因。(3)简述巴西暖流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参考答案1答案:B 解析:根据世界海陆轮廓和经纬度位置可知,图中为北半球大

15、西洋30-60海区及两岸地区,丙所在海区为地中海,所以丙、丁位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消亡边界,消亡边界对应地形有海沟、海岸山脉、岛弧和高大的高原,故C、D错误;大西洋为美洲板块和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的生长边界,生长边界一般形成裂谷、海洋和海岭,图中乙位于此上述板块边界处,而甲位于美洲板块内部,故B正确,A错误,所以选B。2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丙和丁所在海域为密度流,由于地中海盐度大于大西洋,故表层海水由大西洋流向地中海,即丁到丙;底层海水由地中海流向大西洋,即丙到丁;故B正确,A、C、D错误,所以选B。3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海气相互作用。根据材料可知,“多拉”始终在北半球西移,主要

16、是受到大致由东向西吹的东北信风引导,使其西行并加速移动,B正确;东南信风位于南半球,该台风位于北半球,A错误;洋流无法给台风移动加速,C、D错误。4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厄尔尼诺现象。热带气旋的增强需要洋面提供充足的热量和水汽,而厄尔尼诺年份,东北太平洋水温偏高,降水增加,A正确,B错误;拉尼娜现象出现,则东北阁太平洋水温偏低,不利于台风的增强,C、D错误。5答案:D 解析:由图可知,当脉冰完全融化后,砂土代替脉冰充填于楔内形成砂楔,图示冰楔(砂楔)多发育在砂砾石层和黏土层中,正确;花岗岩岩性致密坚硬,难以产生裂隙,错误;玄武岩有气孔构造,难以形成楔状冰体,错误。综上所述D正确,ABC错误。故

17、选D。6答案:A解析:桑干河流域不同时期冰楔发育的深度和气候的寒冷程度有关,越冷越深;桑干河流域不同时期冰楔发育的宽度冻融频繁程度有关,冻融越频繁,发育越宽,A正确;与水分供应量关系不大,BCD错误。故选A。7答案:C解析:读图可知L洋流位于南半球南美洲的大陆西岸,是由高纬流向低纬的寒流,即自南向北流,为秘鲁寒流。南半球的寒流应为自南向北温度逐渐升高,等温线向北凸。故C选项正确。8答案:C解析:由上题可知,该洋流是秘鲁寒流,秘鲁寒流对沿岸地区的影响主要有形成渔场;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作用,沿岸形成荒漠景观;扩大污染范围,加快净化速度,南下船只逆洋流航行,速度减慢。故C选项正确。9答案:A解析:

18、读图可知,M地区位于安第斯山脉东侧,主要为温带大陆性气候,该地区的河流补给主要为夏季高山冰雪融水补给,河流水位季节变化较大;N地区位于安第斯山脉西侧,是盛行西风的迎风坡,降水多,河流径流量大,水位季节变化小,以雨田水补给为主。故A选项正确。10答案:D解析:据图分析可知,19602018年该河人海流量介于364m/s与531m/s之间的年份最多,说明平水年出现频率最高;该河人海流量年际变化较大,据图可知人海流量与悬沙通量大致呈正相关,1988年前后悬沙通量玻小。11答案:C解析:据材料可知该河是外流河,流量年际变化较大,说明其是以雨水补给为主,且据图可知人海流量与悬沙通量大致呈正相关,而河流流

19、量大小主要取决于降水量的大小,故影响该河悬沙通量变化的直接因素是降水量。12答案:A解析:据图分析可知,2008年后该河悬沙通量大致呈减小趋势,其原因最可能是人们环保意识增强,更加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修复和保护,在河流中上游地区植树造林,提高植被覆盖率,减少了水土流失,使得该河的悬沙通量减小。13答案:B 解析:14答案:C 解析:15答案:B解析:16答案:A解析:由于该流域地处热带季风气候区,6-9月降水量较大,此时为湄公河汛期,水位较高,通过洞里萨河注入洞里萨湖,流向为东南向西北,A正确;8月份时整个流域属于雨季,降水量大,河流水位也相对较高,B错误;据图可知,9月的平均流量和5月的平均流量

20、相等,但9月时处于雨季,此时水位较高,5月时处于旱季,此时水位较低,C错误;据图可知,年内不同流向的流量不同,D错误。故选A。17答案:B解析:图中出现负值,说明是洞里萨河倒流,水流流向洞里萨湖,其主要原因是夏季风带气压带北移,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受地球自转偏向力影响,偏转形成西南季风,形成雨季,降水增多使湄公河水位上涨,流进洞里萨河使该河倒流,正确;由于洞里萨河地处湄公河右岸,该地地处北半球,由地球自转产生的地转偏向力向右岸偏转,也是推动湄公河水注入洞里萨河的原因之一,正确;流域面积的变化通常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受到水循环和地壳运动等自然因素的影响,错误;该地区降水丰富,农业活动对地表径流的影响

21、较小,故沿岸地区农业活动的影响不是主要原因,错误。B正确,ACD错误。故选B。18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所给图片,图中湖区植被即天然植被蒸散量相较于灌区耕地、咸海水体、灌区湿地常年保持稳定,波动幅度最小,ABD错误,故选C。19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所给图片,材料无法得出咸海附近土地退化,A错误。根据材料所给信息,材料无法得出咸海流域降水减少,B错误。根据材料所给图片,灌区耕地蒸散量巨大,甚至高于咸海自身蒸散量,说明灌溉面积大,灌溉取水多,入湖水量减少,导致咸海面积下降,C正确。根据所学知识,自然状态下,蒸发短期内不会明显增多,D错误。选C。20答案:B解析:正常年份赤道附近太平洋海区水温分

22、布大致呈西高东低,东部海域水温低,盛行下沉气流;西部海域水温高,盛行上升气流。拉尼娜现象发生时,秘鲁寒流势力加强,东部海域冷水区水温降低,下沉气流加强;南赤道暖流加强,西部海域暖水区水温升高,上升气流加强;由所学热力环流知识可知,近地面大气由东部海域吹向西部海域,高空大气由西部海域上空吹向东部海域上空,B正确,ACD错误,故选B。21答案:C解析:拉尼娜现象发生时,秘鲁寒流势力加强,东部海域冷水区水温降低,下沉气流加强,东岸地区降水减少,B错误;南赤道暖流加强,西部海域暖水区水温升高,上升气流加强,降水增多,西岸森林火灾发生概率低,东西部的温度差异增大,海面盛行风风力加强,表层海水运动速度加快

23、,AD错误,C正确。故选C。22答案:C解析:由材料可知,几内亚暖流是北大西洋赤道暖流的组成部分。结合所学知识,赤道逆流是赤道两侧南、北赤道海流之间的逆向海流,它自西向东流动,以补充大洋东部因南北赤道暖流带走的海水,故具有补偿流,因此,几内亚暖流作为其组成部分,也应为补偿流,C对,ACD错,故选C。23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夏季,气压带风带北移,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形成西南风,其方向与几内亚暖流流向相近,从而使几内亚暖流加强,使几内亚洋流势力强于其他季节,B对,ACD错。故选B。24答案:D解析:该区域纬度位置低,冬季陆地降温相对较少,加之大陆相对小,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导致的

24、季风难以形成,其季风环流主要是气压带风带移动形成的季风环流,冬季时,由于几内亚暖流的增温作用,西南季风与东北信风的辐合带南撤至几内亚湾沿海地区,而不能撤到南半球,因此,甲地冬季风势力较弱,A错;结合上题分析可知,冬季暖流势力弱,B错;甲地冬季受东北风影响,为离岸风,导致洋流带来的暖湿气流不能深入,对甲地影响小,没有形成明显增湿效果,D对,和地势低关系不大,C错,故选D。25答案:B解析:索马里沿岸夏季盛行西南季风,表层海水被吹走,底部冷海水上泛,形成索马里沿岸寒流,导致气温较低。26答案:B解析:结合上题分析可知,夏季索马里沿岸盛行上升流,营养物质被带到表层,海洋表层浮游生物繁盛,鱼类的饵料丰

25、富,鱼类数量多,此时捕鱼量较大。27答案:C解析:如果该图为海陆间水循环模式,S线代表地球表面,环节是在陆地上的大气降水,参与地表淡水资源的补给,A对;环节是地表径流,陆地自然带形成的基础是热量、水分,B错;环节海洋水汽蒸发,使大洋表面海水的盐度升高,C错;环节是水汽输送,运动距离与下垫面有一定关系,D错。故选:A。28答案:B解析:A、根据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为暖流,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故不符合题意;B、根据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洋流为西风漂流,故正确;C、根据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为寒流,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作用,故不符合题意;D、根据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为南赤道暖流故不符合题意。2

26、9答案:B解析:拉尼娜的成因,拉尼娜现象发生时,跨越赤道太平洋向西吹的近地面偏东风增强,使得太平洋东部海域温暖海水大量向西部流动,赤道逆流减弱,底层冷海水上泛速度和强度增大,使表层海水温度大幅降低,但气温不是周期性降低,A、C错误,B正确;拉尼娜现象发生时,西风漂流可能增强,D错误。30答案:A解析:拉尼娜现象的影响,拉尼娜现象发生时,南太平洋西部边缘海域海水水位上升,温度升高,降水增加,使其盐度降低,密度减小。故选A。31答案:D解析:拉尼娜现象的影响,拉尼娜现象发生时,赤道附近太平洋西部海面温度升高,区域大气对流更加旺盛,使得我国夏季东南沿海地区台风活动偏多,印尼和澳大利亚东部降水增多,易

27、发生洪涝灾害;拉尼娜现象发生时秘鲁寒流增强,底层海水上升多,饵料丰富,且水温下降,有利于盛产冷水鱼的秘鲁渔场渔业增产。故选D。32答案:D解析:由图可知甲洋流为日本暖流,乙洋流为加利福尼亚寒流,排除ABC,D正确,故本题选D。33答案:A解析:为寒暖流交汇处,海水搅动,底层营养盐类上泛,表层浮游生物繁盛,鱼类饵料丰富,易形成大规模渔场,A正E确;为暖流流经区域,为寒流(非上升补偿流)流经区域,均不易形成大规模渔场,BCD错误,故本题选A。34答案:A解析:洋流可以把核污染带至更远的地方,扩大污染范围,正确;洋流并不会使污染物总量发生变化,只会使得近海沿岸海域浓度降低,污染物性质也不会发生改变,

28、正确,、错误,故本题选A。35答案:(1)东部河流长、落差小、河网密度更大;西部河流短、落差大、河网密度更小。(2)北部纬度高,冬半年正午太阳高度小,昼短,获得太阳辐射少,北部海区深入内陆且更窄,受陆地影响更大。(3)冬春季风大,利于鳕鱼的水分蒸发,气温低,鳕鱼不易腐烂解析:(1)读图找到斯堪的纳维亚山脉位置,分清东西水系,之后可以看出:东部河流数量较多、流程长、落差较小、河流流速较慢;而西部河流流程短小、落差大、流速快。(2)封冻期长主要受气温低、寒冷期长影响。波罗的海北部在60N以北,纬度高,冬半年正午太阳高度小,加上白昼时间短,获得太阳辐射少;北部海区深入内陆且面积狭窄,受冬半年陆地降温

29、影响更大;波罗的海北部的海水又浅又淡,很容易结冰。(3)读图,可以看出罗弗敦群岛处在北极圈以内,1-4月处于冬春季,此时风力较大,利于鳕鱼的水分蒸发而风干;再加上气温低,鳕鱼不易腐烂变质36答案:(1)鄱阳湖出湖沙量的季节变化大(年内分配不均);出湖输沙量冬春季大,夏秋季小(2)鄱阳湖能够调蓄长江径流,丰水期长江水位高,长江水补给鄱阳湖;受长江水顶托作用,出湖的水量减少,流速减慢,出湖泥沙减少。(3)变化:变大原因:由于三峡水库的蓄水运行,每年79月三峡蓄洪导致长江中下游水位下降,湖面与江面落差增大,流速快,搬运能力增强,出湖泥沙增加。解析:(1)读图2可知,鄱阳湖出湖输沙量冬春季(大约11月

30、至次年4月)大,夏季(69月)小,所以出湖输沙量的季节变化大(年内分配不均)。(2)鄱阳湖对长江有调蓄作用,48月为长江流域的雨季,长江处于丰水期,水位高,长江水补给鄱阳湖;鄱阳湖出湖的水受长江的顶托作用,出湖水量减少,流速减慢,泥沙很难被湖水搬运到长江。(3)观察图2发现,19551970年的79月出湖沙量小于0,而20012010年的79月出湖沙量是大于0的。根据材料“2000年后,由于长江主河道全面禁止采砂,大量采砂船转移到鄱阳湖采砂”,受鄱阳湖采砂影响,湖水浑浊度提高,出湖泥沙增加;材料“2003年以来,三峡水库蓄水运行,影响鄱阳湖泥沙收支状况和水量的吞吐平衡”,由于三峡水库的蓄水运行

31、,每年79月三峡蓄洪导致长江中下游水位下降,湖口处长江对鄱阳湖湖水的顶托作用削弱,倒灌减少,倒灌携沙降低,入湖泥沙减少,净出湖泥沙增多。37答案:(1)洞庭湖主要来自降水补给和周围河水输入。(2)宋代之前,洞庭湖入湖水量主要来自湘、资、沅、澧四水,流域纬度较低,春季受冷、暖气团交绥影响,多降水,入湖径流量大;随着长江河床抬高,长江倒灌进入洞庭湖的水量增大;与洞庭湖流域相比,长江流域纬度较高,雨带控制较晚;长江河床抬升导致洞庭湖水排泄受阻,叠加洞庭湖湖盆泥沙淤积,洪水期延长,出现夏秋连涨;气候变化导致夏季降水量增大,湖水夏秋连涨。(3)洞庭湖地区构造沉降,湖盆扩张;受人类活动破坏植被等影响,长江

32、上游及湘、资、沅、澧四水流域水土流失加剧,注入洞庭湖的泥沙增加,泥沙在湖区沉积,导致湖盆变浅;湖盆变浅,相同的水量其水位更高,面积更大。解析:(1)洞庭湖流域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多,故其主要依靠降水补给。(2)“春溜满涨”指春季时河流或湖泊的水位上涨、水量充沛的情况;“夏秋连涨则是指夏季和秋季连续的水位上涨现象。这反映了这两个季节降雨频繁、水量充沛的特点。宋代之前,洞庭湖入湖水量主要来自湘、资、沅、澧四水,这四水主要位于长江南岸,流域纬度较低,春季受冷暖气团交汇影响,多降水,入湖径流量大,湖泊水位升高,出现“春溜满涨”;宋代以后,随着荆江河床泥沙的不断淤积,洪水位持续抬升,使得洞庭湖受长

33、江来水的影响越来越大,长江倒灌进入洞庭湖的水量增大;与四水流域相比,长江流域纬度较高,雨带控制较晚,夏秋季降水量大,水位较高;根据材料,宋代以来,由于江水变得相当浑浊,含沙量明显加大,长江河床抬升导致洞庭湖水排泄受阻,叠加洞庭湖湖盆泥沙淤积,洪水期延长,出现夏秋连涨;由于洞庭湖水主要受降水补给,气候变化导致夏季降水量增大,湖泊水位增高,故洞庭湖的洪水主要以春季为主,即“春溜满涨”逐渐转变为以夏季和秋季为主,即“夏秋连涨”。(3)宋代以后洞庭湖在面积扩张的同时深度变浅的原因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方面分析。自然原因:根据材料“新石器时代以后,今洞庭湖地区一直在沉降”可知,洞庭湖地区构造沉降,湖盆不

34、断扩张,使得湖泊面积增加。人为原因:宋代以后,随着人口增长和农业开发,长江上游及湘、资、沅、澧四水流域的森林植被遭到大规模破坏,水土流失加剧,长江携带的泥沙量显著增多,这些泥沙在洞庭湖内沉积,导致湖底逐渐抬高,湖泊深度变浅;在相同水量的影响下,由于湖盆变浅,湖泊水位更高,面积更大。38答案:(1)产卵纬度低,温度高;产卵场靠近河流入海口,径流对盐度有稀释作用,盐度低。(2)索饵场位于巴西暖流和福克兰寒流的交汇处,寒暖流交汇处会扰动海底,吧海底的营养物质带到表层,营养盐类物质增多,浮游植物增多,饵料丰富,吸引鱼群集中。(3)增加沿岸地区的温度和湿度;加快海域污染物的扩散速度;影响船只的航行速度。

35、;解析:(1)滑柔鱼产卵场比索饵场温度高从纬度角度进行分析,盐度高从淡水的稀释角度进行分析。读图可知,产卵场位于河流的入海口附近,受淡水的稀释作用较强,海水的盐度较低;产卵场所在的纬度较低,因此温度较高。(2)世界著名的渔场大多形成于寒流和暖流交汇的海域。索饵场是阿根廷滑柔鱼饵料的来源地,读图可知,索饵场位于巴西暖流和福克兰寒流的交汇处,寒、暖流交汇会扰动海底,把海底的营养物质带到表层,营养盐类增多,浮游生物增多,鱼的饵料丰富。(3)暖流对沿岸地区气候有增温、增湿的作用,寒流对沿岸气候具有降温、减湿的作用;洋流对航运也有显著的影响,顺着洋流航行,其速度要比逆流航行快得多;洋流加快了污染物净化的速度,扩大了污染的范围。暖流对沿岸有增温、增湿的作用,同时可以加快污染物的扩散速度,顺着洋流航行,可以提高航行的速度,逆流则反之。第 19 页 共 19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历史 > 高考专区 > 第一轮复习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水体运动的影响 专题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为本站会员(wenku818)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