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 -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 2016-2017 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一、语言文字运用( 15 分) 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目前,仇视西方的状况似乎已经酝酿成一股社会潮流。作为强势文明的发达国家,容易 , 于搞 “ 传教 ” ,一古脑地推销自己的 “ 文明 ” ,其实这样做会蒙住自己的耳目,成了不了解世界大势的 。中国的历史上,也出现过 “ 盲目崇拜 ” 和 “ 闭关排外 ” 的现象。希望今天的中国学术界,能够彻底抛弃妄自菲薄、盲目崇拜西方或者妄自尊大、闭关排外 的心理。 A妄自尊大 热心 鲍鱼之肆 B妄自尊大 热衷 井底之蛙 C夜郎自大 热心
2、 井底之蛙 D夜郎自大 热衷 鲍鱼之肆 【答案】 B 【解析】试题分析: “ 夜郎自大 ” :比喻骄傲无知的肤浅自负或自大行为。 “ 妄自尊大 ” :过高地看待自己。 点睛:解答成语类的题目,一方面要明确这些成语的意思和用法,然后根据语境进行判断;另一方面还可以运用排除法,从而选出答案。 2如果唐朝的韩愈给柳宗元写信,那么信中的称谓应该是 A自称退之,称对方子厚 B自称愈,称对方子厚 C自称退之,称对方宗元 D自称愈,称对方宗元 【答案】 B 【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化常识,平时学习时应当注意这方面内容的记忆与理解。在古代,古人称自己时用名,称呼对方用字,因此答案为 B。 3下列各句中,与
3、例句运用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A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B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C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D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答案】 C 【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诗歌的修辞手法,例句中的 “ 丝竹 ” 为借代, C 项中的 “ 乱红 ” 也是借代手法。 A 项 “ 绿如蓝 ” 为比喻和对偶; B 项为叠词和对偶; D 项为夸张。 4下列有关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 A “ 永和九年 ” 是以年号纪年。永和是东晋穆帝的年号; “ 岁在癸丑 ” 是以天干地支纪年,即永和九年是癸丑年。 B天干:甲
4、、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也叫十干。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也叫十二支。干支只能纪年不能记月与日。 C “ 舅夺母志 ” 的意思是 “ 舅父强逼母亲改变守节之志 ” ,这里是改嫁的讳饰说法。其中的 “ 舅 ” 与 “ 待晓堂前拜舅姑 ” 中的 “ 舅 ” 意义不同。 D “ 文王拘而演周易 ” 中 “ 周易 ” 是 “ 六经 ” 之一,它与诗经、尚书、礼记、乐经、春秋合称为 “ 六经 ” 。 【答案】 B 【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古文化常识,平时学习时应当注意这方面内容的记忆与理解。 B 项 “ 干支只能纪年不能记月与日 ” 错误,干支,可以纪年、月
5、、日、时辰。 5下面这段文字,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中华民族文脉绵延,我们于其中可以感受到一种历史的辩证。反叛的、变革的、创新的一派,实际上并未脱离传统的静水流深的给养,反过来,它的反叛、变革与创新又被巨大的传统所吸纳、包容,成为传统的新质。一部中华诗词史,几乎就是这样 不断裹挟着前进的历史,千江有水千江月,它不因变迁而耗损,却能从一切创造性的变革中增益光辉。 A中华诗词发展过程中的的反叛、变革、创新有时候严重脱离了传统文化自身的静水流深的给养。 B中华诗词发展过程中的反叛、变革、创新是一种对传统文化的彻底的否定、扬弃,然后才能自我发展。 C否定了传统的文化,必然给诗词自身的发展带来了有悖于中华
6、民族文脉绵延的耗损,因而是不可取的。 D诗词发展过程中的反叛、变革和创新与整个中华传统文化是一种互通互溶、荣损与共的辩证关系。 【答案】 D 【解析】试题分析:解答该题,应当把 握所给原文内容,通过筛选并提取信息,即可得出答案。本题二、文言文阅读( 18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甲】上欲废太子,立戚夫人子赵王如意。大臣多谏争,未能得坚决者也。吕后恐,不知所为。人 或 谓吕后曰: “ 留侯善画计策,上 信用 之。 ” 吕后乃使建成侯吕泽劫留侯,曰:- 3 - “ 君常为上谋臣,今上欲易太子,君安得高枕而卧乎 ?” 留侯曰: “ 始上数在困急之中,幸用臣策。今天下安定, 以 爱欲
7、易太子, 骨肉 之间, 虽 臣等百余人何益 ?” 吕后强要曰: “ 为我画计。 ” 留侯曰: “ 此难以口舌争也。顾上有不能致者,天下有四人(指商山四皓,秦 末四个著名的隐士。)。四人者年老矣,皆以为上慢侮人,故逃匿山中,义不为汉臣。然上高此四人。 今公诚能无爱金玉璧帛,令太子为书,卑辞安车,因使辩士固请,宜来 。 来,以为客,时时从入朝,令上见之,则必异而问之。 问之,上知此四人贤,则一助也。 ” 于是吕后令吕泽使奉太子书,卑辞厚礼,迎此四人。四人至,客建成侯所。 (选自史记 留侯世家) 【乙】当韩之亡,秦之方盛也, 以 刀锯鼎镬待天下之士,其平居无罪夷灭者,不可胜数。虽 有赍、育,无所获施
8、。夫持法太急者,其锋不可犯,而其势未可乘。子房不忍忿忿之心,以匹夫之力而逞于一击之间 ;当此之时,子房之不死者,其间不能容发,盖亦危矣。千金之子,不死于盗贼,何哉? 其身之可爱,而盗贼之不足以死也。 子房以 盖世 之材,不 为 伊尹、太公之谋,而特出于荆轲、聂政之计,以 侥幸 于不死,此圯上老人之所为深惜者也。是故倨傲鲜腆而深折之,彼其能有所忍也,然后可以就大事。故曰: “ 孺子可教也。 ” (选自苏轼留侯论)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A留侯善画计策,上 信用 之 B 骨肉 之间,虽臣等百余人何益 C子房以 盖世 之材 D以 侥幸 于不死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
9、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 分) A 虽 臣等百余人何益 虽 有赍、育,无所获施 B 以 爱欲易太子 子房 以 盖世之材 C人 或 谓吕后曰 云霞明灭 或 可睹 D不 为 伊尹、太公之谋 不者,若属皆且 为 所虏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 1)今公诚能无爱金玉璧帛,令太子为书,卑辞安车,因使辩士固请,宜来。 ( 2)来,以为客,时时从入朝,令上见之,则必异而问之。 ( 3)其身之可爱,而盗贼之不足以死也。 9选文中可以看出留侯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结合文章简要概括。 【答案】 6 A7 A 8( 1)如今您果真能 不吝惜金玉璧帛,要太子写一封信,言辞谦逊,备好舒服安稳的车辆,再派说客去
10、坚持请,他们应当会来。( “ 爱 ”“ 为书 ”“ 固 ” ) - 4 - ( 2)如果来了,把他们当成贵客看待,(请他们)经常跟随太子上朝,并让皇上看到,(皇上)就一定会感到很惊奇,并且一定会查问这件事。( “ 以为 ”“ 从 ”“ 异 ” ) ( 3)因为他们的生命宝贵,死在盗贼手里太不值得。( “ 爱 ”“ 足 ” ) 9善谋划,从为吕后献策成功可以看出;有血性,敢于对抗强秦;能忍耐,从对桥上老人的态度可以看出。 古今异义。其它三项为古今义相同的词语,因此答案为 A。 7试题分 析: A 项两个 “ 虽 ” 都是即使的意思; B 项第一个 “ 以 ” 是介词,因为的意思;第二个 “ 以
11、” 是介点睛:文言文翻译关键字的判断尤为重要,主要抓住其中的重点实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方面考虑,还要注意与所学课文内容联系,做到知识迁移。 9试题分析:解答该题,应当立足原文,对原文内容有一定的了解,然后再根据文中对留侯张良的描写进行概括总结即可。如抓住文中的张良为吕后献策、敢于对抗强秦、对桥上老人的态度等方面即可得到答案。学 参考译文: 【甲】皇上想要废掉太子,立戚夫人的儿子赵王刘如意。很多大臣劝阻力争,都未能 得到(高祖)明确的表态。吕后惶恐,不知道该怎么办。有人对吕后说: “ 留侯善于筹划计策,皇上很信任并且重用他。 ” 吕后就派建成侯吕泽胁迫留侯,说道: “ 您经常作皇上的谋臣,如
12、今皇上都想要更换太子了,您怎么还能垫起枕头睡大觉呢 ?” 留侯说: “ 当初皇上多次处于危急之中,(没有办法才)采用了我的计策。如今天下安定,因为偏爱的缘故想要更换太子,这是至亲骨肉间的事,即使我们一百多人进谏又有什么用处 ?” 吕泽竭力求道: “ 一定要替我想出一条计策。 ” 留侯说: “ 这是难以用言辞争辩的。不过天下还有四个人,皇上未能招致(因而心有不甘)。这四 人年纪大了,都认为皇上对人傲慢、轻侮,所以逃避隐居到商山中,坚持节操,不做汉朝的臣子。而皇上却(一直)尊重、推崇这四个人。 如今您果真能不吝惜金玉璧帛,要太子写一封信,言辞谦逊,备好舒服安稳的车辆,再派说客去坚持请,他们应当会来
13、。如果来了,把他们当成贵客看待,(请他们)经常跟随太子上朝,并让皇上看到,(皇上)就一定会感到很惊奇,并且一定会查问这件事。 问清楚了这件事,皇上又知道这四- 5 - 个人贤德,这对太子是一大帮助。 ” 于是吕后让吕泽派人捧着太子的书信,用谦逊的言辞和丰厚的礼物,去迎接这四个人。四位老人到了,就以贵客的 身份住在建成侯的家里。 【乙】当时韩国已被灭亡,秦朝势力极盛,秦王政用刀锯、油锅对付天下的志士,那种住在家里平白无故被抓去杀头灭族的人,数也数不清。即使有孟贲、夏育那样的勇士,对于这种滥施淫威,也毫无办法。凡是执法过分严厉的君王,他的刀锋是不好硬碰的,他的威势是不可随便凭借的。张良压不住他对秦王的气愤,以他个人的力量,用一次猛砸来发泄怨恨,在那时他没有被捕被杀,真是间不容发,危险极了!大富大贵的人,是不肯死在盗贼手里的。为什么呢? 因为他们的生命宝贵,死在盗贼手里太不值得。 张良有超人的才能,不去作伊尹、姜 尚那样的深谋远虑,反去学习用荆轲、聂政的手段,仅仅侥幸所以没有死掉,这是桥上老人为他深深感到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