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二二年级下年级下册册科学科学教案教案 1 课 题 2 2、通过感官来发现、通过感官来发现 课时 日期 教学目标 1、感觉器官能让我们观察到具体的事物,以此来区分事实与想象。 2、培养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习惯和爱科学的情感。 3、知道全面认识一种事物需要动用各种感官,能动用各种感官观察并描述 事物的特点。 教学重点 知道全面认识一种事物需要动用各种感官。 教学难点 能动用各种感官观察并描述事物的特点。 教学准备 纸杯 3 个,菊花茶、绿茶、红茶适量,热水 1 瓶(教师课前泡好茶叶,稍凉 后倒入学生品茶杯中) ,火柴 1 盒(教师点燃蜡烛) 预习要求 每组品茶杯 3 个(1-3 号贴好标签) 、蜡
2、烛 1 支 教 学 过 程 旁 注 一、复习导入,直入课题 1、我们一起认识了感觉器官,那我来考考大家,耳朵是用来干什么的?眼 睛呢?鼻子呢?舌头呢?(不能随便的闻和尝)皮肤呢? 2、这些感觉器官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世界。 设计意图直入课题,把时间更多的留给学生在后面的探究,让他们体会综 合利用感官对周围的事物进行观察和判断。 二、创设活动,品尝茶水 1、老师这里有三杯饮料,首先大家看一看、闻一闻,它们之间有没有什么 不同? 2、小组活动,教师巡视。 (注意闻的方法) 3、分享自己的发现。 (说出自己判断的依据) 4、提问:这三杯饮料有哪些不同呢?(看:颜色不同,闻:气味不同) 5、我们通过看和闻
3、知道了它们之间的不同,但它们到底是什么我们还有争 议,那我们就需要来做一件大家最喜欢的事尝。 6、但在尝之前了,老师有两个小小的要求。首先每一组派一个同学把这三 杯饮料细细的尝一口;接着让刚才尝的同学把眼睛蒙起来,然后小组其他同 学挑一杯让他尝一尝,看看他能不能尝出几号;接着还有,不光要把眼睛蒙 二二年级下年级下册册科学科学教案教案 2 起来,还要把鼻子也捏紧,然后再挑一杯给他尝一尝,看他能不能尝出是几 号。老师的要求听懂了没有,举个手。 7、老师有几个问题考考大家: (1)几个人尝?1 个人尝 (2)尝几次?尝 3 次 (3)这三次有什么不同? 要按步骤做,不能一下子跳到第 3 步,什么现象
4、要记在心里,等会讲给全部 人,看谁讲得最清楚、最仔细。 8、等下我来发眼罩,从上课到现在谁表现最好,眼罩发给谁,谁负责来尝。 9、学生分步骤实验。适时表扬,指导学生实验时注意安静、有序。注意要 等实验员带上眼罩再拿杯子。 10、 谁愿意来将这个有趣的活动讲给大家听了?蒙上之后是不是一次就猜对 的?捏住鼻子之后呢? 11、通过刚才的活动,我们又一次利用自己的感觉器官来认识、观察周围的 事物,有的同学很厉害,但有的同学在蒙住眼睛、捏住鼻子的时候我们判断 就会出现一些困难,这说明我们的感觉器官是需要我们综合运用的,这才能 获得更多、更准确的信息。 设计意图品茶的过程是学生熟练利用感官进行观察和判断的
5、过程, 让学生 意识到不同的感官具有不同的作用,只有综合运用各种感官才能获得更多、 更准确的信息是活动的重点,要引导学生充分的感知、充分的表达。 三、联系生活,观察点燃前后的蜡烛 1、过渡:下面我们就来考考大家综合运用的能力。 2、首先老师要给大家换个器材, (出示蜡烛)这是什么?这个蜡烛能不能尝 啊? 3、拿到以后,请你除了尝以外,运用其他的观察方法来观察一下。 (回收前 面器材,调换蜡烛) 4、学生分组观察蜡烛。 5、学生汇报:用什么方法有什么感觉。引导学生知道不同的方法也可以得 二二年级下年级下册册科学科学教案教案 3 到很多信息。 6、想不想把它点燃,但是点燃之后有火是有些危险,每一个
6、小朋友要控制 好自己,能不能用手去摸?我们可以尝试着慢慢的靠近。然后我们再一次用 观察方法来观察一下。 7、老师为学生点燃蜡烛,学生观察点燃后的蜡烛。 8、学生汇报点燃后有什么新发现。 (外形变化、温度变化、气味变化) 9、再来看看吹灭以后的蜡烛有没有变化呢? 设计意图蜡烛,是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之一,但观察蜡烛,对于学生来说, 很多时候却是陌生的, 让学生综合利用自己的感官去观察点燃前后的蜡烛对 于引导学生有效观察具有很好的作用。 四、实践应用,挑西瓜 1、过渡:我们的孩子真能干,发现了很多东西。现在老师在生活中发现了 一个难题,这是我们夏天最喜欢吃的。这么多西瓜,我怎样挑一个好吃的, 老师可烦恼呢。你们有没有什么办法或经验啊,来教教老师。 2、学生说说自己的办法。鼓励学生说出更多的方法。 (看花纹、瓜蔓,摸手 感要光滑。听声音,垫重量) 3、看样子,就挑西瓜这件小事,我们都要看一看、要听一听,要摸一摸, 要用到很多的感觉器官。 4、 (有条件准备西瓜)请小能人帮老师挑一挑。 5、学生挑西瓜,说说自己用的方法。 设计意图挑西瓜,孩子们多多少少都经历过,但怎么挑却是个问题,如果 可能,最好让学生实实在在的挑一挑,这样他们对于感官的综合运用会有更 多的印象。 教 后 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