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冠肺炎疫情与高考语文备考 2020 年春节期间发生的新冠病毒感染肺炎疫情会不会影响今年的高考语文命题,对于我们今年的高考 语文备考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对于正在紧张备考的高三师生来说,这显然是一个大家都非常关注的问题。 我的回答是:作为一件必将写进中国历史、注定影响一代青年的重大事件,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本年度高考 语文命题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那么,疫情会如何影响本年度的语文高考或者说会怎样进入高考语文试卷?我的判断是:有两种进入 方式,其一是作为命题素材直接呈现,其二是通过考查如何应对疫情等公共危机事件对青年(新一届考生) 所提出的特殊要求来间接体现。下面我们分别来进行分析。 一、作为命题素材直接
2、呈现。一、作为命题素材直接呈现。 就是以新冠病毒感染肺炎病症、疫情及其他相关题材的素材作为命题用的材料。 1.材料的呈现形式是多样的,可能是语篇,也可能是语段或语句。语篇用于阅读理解;语段既可以作 为实用类阅读材料,也可以作为语用考查用材;语句用来考查语用或作为作文材料。 2.一般而言,材料仍然要满足“一核四层四翼”高考评价体系中“一核”的要求。“一核四层四翼” 是对近年来在高考改革过程中不断完善的高考评价体系的简称,其具体内容不用赘述。笔者曾经用下图表 达“一核四层四翼”高考评价体系如何落实到试卷命制中的问题,其中的“一核”主要就体现在选材上。 为了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功能和高考任务,高考
3、语文命题所用素材往往要满足以下要求:(重大) 热点话题+(重要)现实问题+学科特征+正面导向,能够全部满足为最佳,若实在无法找到,也可以简化为: 热点话题/现实问题+学科特征+正面导向。另外,在高考的语境下,“立德树人”的“人”特指参加选拔考 试的一代青年,所以上述要求最好与青年成长相关。 新冠病毒肺炎是一个热点话题,疫情发展和应对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现实问题,因此,是否具有语文 的学科特征,是否导向正面价值成为疫情及其相关素材选用的关键。比如“武汉加油”和“风月同天”之 争就是一个关于语言运用中雅俗风格的语文话题;比如毛泽东的七律二首送瘟神就是一个符合以上 特征的篇章;再比如文天祥的正气歌,过
4、去我们比较熟悉的是其诗歌正文部分,疫情之下,其序言就 很值得关注: 余囚北庭,坐一土室,室广八尺,余囚北庭,坐一土室,室广八尺,深可四寻,单扉低小,白间短窄,污下而幽暗。当此夏日,诸气萃深可四寻,单扉低小,白间短窄,污下而幽暗。当此夏日,诸气萃 然:雨潦四集,浮动床几,时则为水气;涂泥半朝,蒸沤历澜,时则为土气;乍晴暴热,风道四塞,时则然:雨潦四集,浮动床几,时则为水气;涂泥半朝,蒸沤历澜,时则为土气;乍晴暴热,风道四塞,时则 为日气;檐阴薪爨,助长炎虐,时则为火气;仓腐寄顿,陈陈逼人,时则为米气;骈肩杂遝,腥臊汗垢,为日气;檐阴薪爨,助长炎虐,时则为火气;仓腐寄顿,陈陈逼人,时则为米气;骈肩
5、杂遝,腥臊汗垢, 时则为人气;或圊溷、或毁尸、或腐鼠,恶气杂出,时则为秽气。叠是数气,当之者鲜不为厉。而予以孱时则为人气;或圊溷、或毁尸、或腐鼠,恶气杂出,时则为秽气。叠是数气,当之者鲜不为厉。而予以孱 弱,俯仰其间,於兹二年矣,幸而无恙,是殆有养致然尔。然亦安知所养何哉?孟子曰:“吾善养吾浩然弱,俯仰其间,於兹二年矣,幸而无恙,是殆有养致然尔。然亦安知所养何哉?孟子曰:“吾善养吾浩然 之气。”彼气有七,吾气有一,以一敌七,吾何患焉!况浩然者,乃天地之正气也,作正气歌一首之气。”彼气有七,吾气有一,以一敌七,吾何患焉!况浩然者,乃天地之正气也,作正气歌一首。 这一段序言为什么值得关注呢?因为它
6、写到文天祥以孱弱的体质和浩然的正气抵抗了狱中的水气、土 气、日气、火气、米气、人气和秽气等七气,没有染上疫病,而文天祥,也凭此正气成为铁骨铮铮的民族 英雄。 当然,因为高考语文试卷的结构和题型相对稳定,七律二首送瘟神正气歌序都没有与之 相匹配的位置。阅读这样的篇章,重在体会高考试题用材的上述要求或特征,同时感受作者赤诚的爱国之 心和爱民之情,感受作者的凛然正气,同时品鉴其艺术表达。 3.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命题用的材料只是语言的组织形式,只是语文知识、能力和素养的载体,从理 论上来说,其实任何语篇、语段、语句、语词材料都可以用来考查学生的语文水平,按照上述要求精心选 择命题所用材料是基于“立德树
7、人”的要求,也就是说,学生阅读试卷的过程也是一次接受教育的过程。 至于如何使用材料和如何命制题目,则分别要满足“四层”(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 和“四翼”(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的要求。无论什么题材、什么体裁的材料,其核心仍然 是其中包含的语文知识,考查的也都是考生能否在阅读和写作中准确、熟练、灵活、综合运用语文知识的 能力和素养,所以复习备考的重中之重仍然是系统的语文知识及其运用。 4.如果新冠病毒肺炎及其相关题材的语言材料出现在本年度的高考语文试卷中,在试卷的各个不同板 块中,可能会有不同的选料方向,我们可以尝试推断如下: 论述类文本阅读:医学尤其是中华传统医学
8、的当代价值、危机之下的社会治理、新闻传播的影响力、 疫病与人类文明等话题。 实用类文本阅读:关于以上话题的非连续性文本,比如由某种疾病(病菌、病毒)的病原、病理和病 征或某种医药以及其他科学发现的原理、机制和特征;相关科学研究的曲折进程;相关科学发现的价值; 科学精神的重要性;不同国家之间在相关研究领域的比较;相关科学发现的发展前景等内容构成的非连续 性文本。 文学类文本阅读:表现民族英雄(理水天嚣)、表达正向医患关系、传导温暖人性的作品, 又或者灾难主题作品中表现国家力量和民族性格的作品(如莫言的红蝗,写了 50 年前村民建蝗神庙拜 蝗神、建刘将军庙灭蝗虫,又写了 50 年后村民在解放军、科
9、学家的帮助下制服蝗虫、战胜蝗灾的故事。) 文言文阅读:中华名医传记如后汉书华佗传旧唐书孙思邈传明史李时珍传或“李 时珍传”(清顾景星)等。 古代诗歌鉴赏:与“疫病”和“医者”等相关的古代名家之作。如辛弃疾的定风波山路风来草木 香等。 写作:以疫情及其相关材料为素材,指向一代青年的成长(责任与担当、奋斗与创造)。(详见下文) 二、通过考查疫情对一代青年(新一届考生)提出的新要求来间接体现。二、通过考查疫情对一代青年(新一届考生)提出的新要求来间接体现。 疫情之下, 全中国人甚至全球华人都面临着极大的考验。 作为即将迎接承担着为国选材历史使命的 高考的一代青年,也必然被这次严重威胁生命安全、完全打
10、乱寻常生活的疫情所改变,与此同时,突如其 来的危机、影响巨大而又深远的公共安全事件,也对一代青年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显然, 考试用材不一定会直接运用疫情及其相关材料,但疫情对新一届考生提出的新要求,则是一定会体现在考 试中。 1.一般在写作题中体现。 2.写作题的呈现形式最大可能还是沿用任务驱动的材料作文形式,而不会是命题作文或者话题作文。 笔者针对上一届考生所做的备考指导中关于高考作文命题“一种态势”的判断仍然是有效的。 3.疫情之下值得关注的人物、事件和现象都非常纷繁多样,我们需要从中提取和青年成长相关的、体 现正面价值导向的内容,并对之进行分类和归纳,形成几个重要话题。下图是
11、笔者所做的提炼、总结和分 类: 4.隔离防疫战略让我们整个春节期间都被封闭在家,一方面,居家生活让我们不得不更加关注自身, 我们在家里守护健康、感受亲情、自主学习和理性思考,完善小我;另一方面,对疫情的关注让我们感受 到中国力量、民族脊梁、文化自信和人性光辉,也让我们看到了不少社会乱象,这一切带给我们的感性触 动和理性思考有助于我们成就“大我”。在一个人一生的成长过程中,从小我到大我的转化是非常重要的 一步,而疫情成为我们成长与蜕变的契机。 这个“大我”,与习近平总书记在 2018 年全国教育大会上所指出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 建设者和接班人”所具有的特征其实是一脉相承的:“我们要培
12、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应该具备 什么样的基本素质和精神状态?我们培养的人,必须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没有这一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就不成立了;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我们培 养的人,必须具有爱国情怀,时刻不忘自己是中国人;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我们培养的人,必须坚持立 德为先、修身为本,具有大爱大德大情怀;非学无以广才,我们培养的人,不仅要有中国情怀,而且要有 世界眼光和国际视野;任何时候奋斗精神都不能丢,我们培养的人,必须树立高远志向,具有勇于奋斗的 精神状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全面发展,我们培养的人,必须具备德
13、智 体美劳综合素质。” 5.最后一点,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一篇新材料作文,无论以什么为主题的,都必须通过审题、立意 和行文来体现考生的语文知识基础、认知能力和思维水平、语言综合运用和篇章组织架构能力,因此,读 懂题意、正确立意、流畅行文,这都是最核心、最关键的要求,也是备考训练的重点。 总结如下:总结如下: 一、无论疫情及其相关素材是否直接进入高考试卷,高考语文试题在选材上都要体现和满足“立德树 人”的教育功能和考试任务,一次考试也是“一堂课”:回眸中华传统,聚焦优秀文化,上好文化自信和 文化传承课;把握时代脉动,关注现实热点,上好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课;眺望美好未来,鼓励奋发有为, 上好科学精
14、神和人文素养课。 二、无论疫情及其相关素材是否直接进入高考试卷,高考语文备考最重要的仍然是两点:一是语文学 科必备知识的体系建构、规律总结和灵活、综合地运用,即读写能力的提升;二是时代青年意识或者说从 “小我”到“大我”的建构,其实,疫情提出的新课题、对青年的新要求可能更侧重于科研攻关的专业能 力、民族复兴的责任担当和明辨是非的理性思考,但其特质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 者和接班人”的育人目标密切相关、一脉相承,与近年来高考备考的要求也密切相关、一脉相承。2018 年, 笔者在羊城晚报上组织了“高考在即:时代需要怎样的青年”的作文专版;2019 年,笔者提交的专版名为 “高考在即:跑出一代青年的风采”;2020 年,如果继续专版组稿工作,或许我会把专版的名称叫做“高 考在即:做民族脊梁,铸中国力量”。 三、总体上说来,我们的主张是:做“四有”考生,我们的目标是:赢高考语文。这“四有”是时代 青年有态度、重要话题有认识、意义理解有知识、表达建构有思路。后续笔者将提供“新冠肺炎疫情与高 考语文备考”主题相关思想资源、阅读文本和模拟练习,以及对现有相关作文题的点评和审题立意指导, 以此为基础对“四有”做进一步展开讲解。 (王后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