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初步读懂诗歌如何初步读懂诗歌 (一)(一) 鉴赏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文学作品的形象、语 言、表达技巧;言、表达技巧; (二)(二) 评价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 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一、考纲要求一、考纲要求 E级级 (一)(一)能读懂能读懂了解大意,初步了解大意,初步 把握作者的情感。把握作者的情感。 (二)(二)会鉴赏会鉴赏作者通过什么方作者通过什么方 式,运用哪些表现手法来表情达意。式,运用哪些表现手法来表情达意。 (三)(三)精表达精表达运用答题模式,运用答题模式, 采用精确语言来组织答案。采用精确语言来组织答案。 二二 、答题步骤、答题步骤 (一
2、)(一) 读不懂读不懂 三、存在的问题三、存在的问题 (二)(二) 说不清说不清 (三)(三) 答不全答不全 四、诗歌的特征有哪些?(为什么四、诗歌的特征有哪些?(为什么 读不懂诗歌?)读不懂诗歌?) 跳 跃 性 跳 跃 性 1、语序的错乱、语序的错乱 2、语言的省略、语言的省略 3、时空的跳跃、时空的跳跃 崔颢崔颢黄鹤楼黄鹤楼中“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中“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 洲”洲” 王维王维山居秋暝山居秋暝中“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中“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苏轼苏轼念奴娇念奴娇赤壁怀古赤壁怀古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 我”我” 叶梦得叶梦得贺新郎贺
3、新郎“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 欧阳修欧阳修蝶恋花蝶恋花“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 计留春住。”计留春住。” 温庭筠温庭筠商山早行商山早行“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善于捕捉诗歌信息,快速理解诗善于捕捉诗歌信息,快速理解诗 歌内容。歌内容。 五、学习目标五、学习目标 2 2.领会深层意思领会深层意思 创设了什么意境(形象、氛围)创设了什么意境(形象、氛围) 表达了什么情感(情绪、心境)表达了什么情感(情绪、心境) 反映了什么思想(态度、观点)反映了什么思想(态度、观点) 怎样算是读懂诗歌怎样算是读懂诗歌 1
4、 1.明白表层意思明白表层意思 能译出诗歌大意:能译出诗歌大意: 时间、地点、人物、事情、景物时间、地点、人物、事情、景物 结合具体事例讲解,初步解决结合具体事例讲解,初步解决 “读不懂”的问题。“读不懂”的问题。 六、方法介绍六、方法介绍 (一)看标题(一)看标题 为什么要看标题?标题有哪些作用呢为什么要看标题?标题有哪些作用呢? 1 1、概括诗歌内容。、概括诗歌内容。 2 2、交代写作缘由。、交代写作缘由。 3 3、奠定诗歌情感基调。、奠定诗歌情感基调。 4 4、交代诗歌类型。、交代诗歌类型。 5 5、暗示写作手法。、暗示写作手法。 6 6、揭示写作时间、地点、对象、事件、主旨、揭示写作时
5、间、地点、对象、事件、主旨 等。等。 咏素蝶诗咏素蝶诗 1、交代写作对象(素蝶)、交代写作对象(素蝶)2、点明诗歌的类、点明诗歌的类 别(咏物诗)别(咏物诗)3、暗示写作手法(托物言志)、暗示写作手法(托物言志) 鹊桥仙鹊桥仙 七夕七夕 1、交代写作对象、内容(七夕)或写作缘、交代写作对象、内容(七夕)或写作缘 由(因七夕而写)由(因七夕而写)2、暗示写作内容与情感、暗示写作内容与情感 (写夫妻相思相聚)(写夫妻相思相聚) 征人怨征人怨 1、交代写作对象(征人)、交代写作对象(征人)2、点明诗歌的类、点明诗歌的类 别(边塞诗)别(边塞诗)3、奠定全诗感情基调(怨)、奠定全诗感情基调(怨) (二
6、)看作者(二)看作者 我们应了解作者的哪些相关信息呢?我们应了解作者的哪些相关信息呢? 知知 人人 1、思想性格、思想性格 2、生活经历、生活经历 5、时代背景(论世、时代背景(论世所处朝所处朝 代的国势、朝政等)代的国势、朝政等) 3、风格流派、风格流派 4、创作背景和目的、创作背景和目的 温馨提示温馨提示 关于作者的相关信息,有关于作者的相关信息,有 的诗歌考题会提供相关的的诗歌考题会提供相关的 注释,有的属于名家名篇注释,有的属于名家名篇 的则不再注释,需要从平的则不再注释,需要从平 时积累的知识中回忆提取。时积累的知识中回忆提取。 (三)(三) 看注释看注释 注释会提供哪些信息?有何作
7、用?注释会提供哪些信息?有何作用? 1、介绍写作背景、介绍写作背景暗示诗歌内容暗示诗歌内容 2、介绍相关诗句、介绍相关诗句暗示用典或意境暗示用典或意境 3、介绍作者情况、介绍作者情况暗示写作风格和情感。暗示写作风格和情感。 (四)看结构 诗歌的结构章法诗歌的结构章法“起承转合起承转合” 起”即一首诗的起句,“承”是承接起句,起”即一首诗的起句,“承”是承接起句, 是“起”句的延续、延伸,“转”就是转是“起”句的延续、延伸,“转”就是转 句,表明诗意的转折变换,“合”则是合句,表明诗意的转折变换,“合”则是合 笔,是结句,往往有点明题旨,收束全诗笔,是结句,往往有点明题旨,收束全诗 的作用。的作
8、用。 起:即起句,用一个话头,引出下面想说的话。起:即起句,用一个话头,引出下面想说的话。 常见的作用有:交待人、时、地、事、环境;常见的作用有:交待人、时、地、事、环境; 渲染气氛,烘托感情,奠定基调;渲染气氛,烘托感情,奠定基调; 统领全篇,设置线索,照应统领全篇,设置线索,照应 题目等。题目等。 承:就是承接开头的话题,自然地按着顺序往下说。承:就是承接开头的话题,自然地按着顺序往下说。 “承”句与“起”句语意接近,关联极为密切。它不是对“起”承”句与“起”句语意接近,关联极为密切。它不是对“起” 句简单的重复,而是“起”句的延续、深化,两句之间的意思可句简单的重复,而是“起”句的延续、
9、深化,两句之间的意思可 互为佐证。互为佐证。 转:就是转句,表明诗意的转折变换,引起波澜。转:就是转句,表明诗意的转折变换,引起波澜。 “转”是指结构上的跌宕和作者思路上的转换“转”是指结构上的跌宕和作者思路上的转换( (由事及理、由景由事及理、由景 及情、由物及人及情、由物及人) ) 合:则是结句。往往有点明题旨,收束全诗的作用。合:则是结句。往往有点明题旨,收束全诗的作用。 1 1、总结全诗、总结全诗 2 2、卒章显志,点明题旨、卒章显志,点明题旨 3 3、照应题目,前、照应题目,前 后呼应后呼应 4 4、言有尽而意无穷,使人回味无穷、言有尽而意无穷,使人回味无穷 (以景结、以情结、以理结
10、、以问结以景结、以情结、以理结、以问结) (一)抓意象 “意象”是寄予作者情感的物象,我们只要能领“意象”是寄予作者情感的物象,我们只要能领 悟“意象”中的寓意,就能把握好诗歌的思想悟“意象”中的寓意,就能把握好诗歌的思想 感情。感情。 意象 象征义 意象 象征义 栏杆 寂寞离愁 流水 时光易逝 鹧鸪 离愁别绪 芭蕉 孤独忧愁 西风 落寞衰败 长缨 杀敌报国 关山 征戍离别 梧桐 孤独忧愁 沙鸥 漂泊无依 乌鸦 衰败荒凉 竹子 气节刚正 草木 兴衰之叹 莲花、红豆 爱情思念 鸿雁 思乡怀亲 杨柳杨柳 长亭长亭 孤帆孤帆 驿路驿路 浮云浮云 大风大风 长云长云 寒霜寒霜 飞雪飞雪 苦雨苦雨 梅花
11、梅花 翠竹翠竹 松柏松柏 幽兰幽兰 菊花菊花 美人美人 神女神女 灵修灵修 杜鹃杜鹃 磁针磁针 羌笛羌笛 竹笛竹笛 羌管羌管 寒蛩寒蛩 蟋蟀蟋蟀 青鸟青鸟 鸿雁鸿雁 雁足雁足 尺素尺素 白雪白雪 玉壶玉壶 冰心冰心 离别、游子 凄凉悲愁 高洁隐逸 国君 坚贞 思乡 音信、书信 高洁 (二)(二) 抓诗眼抓诗眼 诗词是诗人诗词是诗人“缘情而发缘情而发”的的 产物,有时如能捕捉到诗词中产物,有时如能捕捉到诗词中 那些最能显现诗人感情的字眼,那些最能显现诗人感情的字眼, 便找到了鉴赏该诗词的钥匙。便找到了鉴赏该诗词的钥匙。 帮助我们帮助我们快速而准确快速而准确把握诗歌把握诗歌 的情感。的情感。 江江
12、 楼楼 感感 旧旧 (赵嘏(赵嘏 ) 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 首句中一个首句中一个“思思”字奠下了全诗的感情字奠下了全诗的感情 基调,也成为我们窥视诗人内心世界的窗基调,也成为我们窥视诗人内心世界的窗 口。诗人为何而口。诗人为何而“思思”?思的对象又是什?思的对象又是什 么?联系下文方知,诗人是由于见到与去么?联系下文方知,诗人是由于见到与去 年相似的景物而触发了对友人的思念。年相似的景物而触发了对友人的思念。 问:本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夜 雪 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
13、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注】此诗作于诗人谪居江州时。 这首诗哪一个是关键词?作者借这一关键词 表达了内心什么样的感受? 关键词是“重”字。“重”显出雪下得猛,下得 久,所以才有下句的“折竹声”。这一“重”字表现 了诗人谪居江州时内心的孤寂(寂寥)、沉重。 (三)抓尾句(三)抓尾句 诗歌往往先写景叙事,后抒情明志,因而把握诗诗歌往往先写景叙事,后抒情明志,因而把握诗 歌的尾联,歌的尾联,有利于把握诗歌的主旨。有利于把握诗歌的主旨。卒章显志,卒章显志,是诗是诗 文常见的写法。文常见的写法。 诗歌的结尾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或诗歌的结尾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或以景结句、或以景结句、或 以情结句、或以理结句
14、、或以问结句以情结句、或以理结句、或以问结句。 绝句绝句 杜甫杜甫 江碧鸟逾白,江碧鸟逾白, 山青花欲燃。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今春看又过, 何日是归年。何日是归年。 看前两句,只是写色彩明丽之美景,看前两句,只是写色彩明丽之美景, 情感如何还难以确定。后两句则点明了诗情感如何还难以确定。后两句则点明了诗 人人思归之情思归之情。诗人流落他乡,一年又一年,。诗人流落他乡,一年又一年, 思乡心切而归期难知,心中是何等的伤痛。思乡心切而归期难知,心中是何等的伤痛。 由这后两句可知,此诗用的是由这后两句可知,此诗用的是乐景写哀乐景写哀的的 手法手法 。 问:本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问:本诗抒发了
15、作者怎样的情感? (四)抓典故(四)抓典故 用典,指在诗歌的语言中直接或间接地用典,指在诗歌的语言中直接或间接地 援用前人诗文名句、神话传说、历史故事援用前人诗文名句、神话传说、历史故事 等典故,使诗歌的意蕴更加丰富、含蓄、等典故,使诗歌的意蕴更加丰富、含蓄、 深刻。深刻。 关注典故 辛弃疾永遇乐辛弃疾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用典的作用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用典的作用 “想当年“想当年”借刘裕当年北伐抗金的英雄气概,讽”借刘裕当年北伐抗金的英雄气概,讽 刺了南宋王朝主和派屈辱求和的无耻行径,表现词人刺了南宋王朝主和派屈辱求和的无耻行径,表现词人 抗金的主张和恢复中原的决心。同时也寄予了时光流抗金的主
16、张和恢复中原的决心。同时也寄予了时光流 逝、功业无成的感慨。逝、功业无成的感慨。 “凭谁问“凭谁问”借廉颇的典故,进行类比,抒写自己”借廉颇的典故,进行类比,抒写自己 怀才不遇之叹,壮志难酬、报国无门之悲愤或对统治怀才不遇之叹,壮志难酬、报国无门之悲愤或对统治 者不重用人才进行批评。者不重用人才进行批评。 关注典故 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薇山亭赋韵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薇山亭赋韵 江总江总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注】江总:南朝陈诗人。陈亡,仕于隋,后【注】江总:南朝陈诗人。陈亡,仕于隋,后 辞官南归,这首诗写于
17、南归途中。辞官南归,这首诗写于南归途中。 思考:最后两句诗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怀?思考:最后两句诗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诗中“故乡篱下菊”化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诗中“故乡篱下菊”化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的典故,由此不难看出诗中流露悠然见南山”的典故,由此不难看出诗中流露 出了诗人想和陶渊明一样归隐田园的情怀。出了诗人想和陶渊明一样归隐田园的情怀。 七、方法总结七、方法总结 看 一 看 看 一 看 抓 一 抓 抓 一 抓 (一)(一) 看标题看标题 (二)(二) 看作者看作者 (三)(三) 看注释看注释 (四)(四) 看结构看结构 (五)(五) 抓意象抓意象 (六)(六) 抓诗眼抓诗眼 (七)(七) 抓尾句抓尾句 (八)(八) 抓典故抓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