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习作例文习作例文教学方案教学方案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两篇习作例文,弄清作者是如何把事情写清楚的。 2.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选取生活中的一件事情,把这件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 楚。 3.学写习作提纲。 4.学会互相修改习作。 5.留心身边生活,把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变成自己的写作素材。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把一件事情写清楚。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学会互相修改习作。 课前准备课前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一、复习导入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通过“交流平台”的学习,知道了本单元两篇课文的作者是如何
2、把故事写清 楚的,这节课,我们继续通过两篇习作例文来学学怎样把事情写清楚。 二、二、习作例文习作例文 (一)我家的杏熟了 1.自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1)找出课文中与题目有关的表示时间的词。(每年、这一年、从那以后每年) (2)在这些时间里,杏儿熟了的时候,作者各写了什么事? 预设:每年到了麦收时节,树上就结满了金黄的杏;这一年杏儿熟了的时候,邻居 的小孩子“偷”杏儿时从树上摔下来,“我”说看“我”奶奶怎么收拾你们,而奶奶却打下 杏儿分给“偷”杏儿的孩子吃;从那以后每年杏儿熟了的时候,“我”挑熟的杏儿送给乡 亲们。 2.再读课文,讨论下列问题。 课件出示: 1.从哪儿可以看出“我”家杏树上
3、结的杏儿又多又好? 2.邻居小淘淘“偷”摘杏儿摔下来时,“我”是怎么说的,怎么想的?奶奶又是怎么做 的? 3.找出文中表示人物语言的句子,读一读,讨论:你认为哪句话说得最好?为什么? 4.文中两次出现“香甜”这个词,把它们所在的句 子用横线画出来,读一读。 (1)学生读文,讨论交流问题。 (2)指名学生回答,教师适时纠正。 问题一:围绕树上结果、路过的人说、“我”数这三个方面来回答。 问题二:“我”说“看我奶奶怎么收拾你们”,心里非常生气,奶奶扶起了淘淘,并给 孩子们分杏。 问题三:“果子大家吃,才真的香甜呢”这句话说得最好,因为分享最快乐。 (3)课件出示问题四的相关句子。思考: “香甜”这
4、个词在每个句子中各是什么意思? 课件出示: 1.看他们吃得那样香甜,奶奶的嘴角露出了微笑。 2.果子大家吃,才真的香甜呢! 预设:第一句中的“香甜”意思是又香又甜,津津有味;第二句中的“香甜”一语双关, 既指又香又甜的杏儿,又指快乐、幸福。 3.讨论“我”前后的思想变化及其原因。 设计意图: 通过简单的问题, 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从而更好地学习文章的写法并运用到习作中 去。 (二)小木船 1.相信同学们都有过做手工的经历,你都做过哪些手工? 2.如果你辛辛苦苦做好的手工作品被别人不小心弄坏了,你会怎样?指名回答。 3.那么就让我们来看一下习作例文小木船,学习作者是如何把一件事情写清楚的,
5、注意批注。 4.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 预设: 课文通过记叙围绕小木船发生的一件事, 说明朋友之间不应当为了小事斤斤计较, 要互相谅解,多进行自我反省。这样,才能增进友谊。 5.出示自学提示。 课件出示: 1.作者写这篇文章是要说明什么道理? 2.朋友之间相处,每天都会发生些小事,作者选择了哪件事 来写?这件事与作者要说 明的道理有什么关系? 3.选择好能表达中心的事件后,作者又是怎样一步步地把事情写清楚、写具体的呢? 4.如果不写文章开头一段和结尾一段,文章是否完整?这两段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预设:(1)作者写这篇文章是要说明朋友之间不要斤斤计较,要互相谅解,多进行自 我反省,这样才能增进友
6、谊。 (2)作者选择了“小木船”这件事来写。这件事在日常生活中只是件小事,但却能很 好地表达出作者要说明的道理。 (3)作者首先写“我”看到小木船就想起陈明;然后按事情的发展 顺序记叙了围绕小 木船在“我”和陈明之间发生的一件事;最后写“我”珍藏着小木船。 (4)不写开头一段和结尾一段,文章也是完整的,开头一段点题,引起读者兴趣 为什么看到小木船就想起陈明,结尾一段既承接上文,告诉读者陈明确实随家迁到外地了, 又呼应了开头一段。 6.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总结,体会作文提纲的作用。 师: 刚才同学们围绕这篇课文所进行的讨论学习, 正是作者在写这篇文章之前所思考的, 考虑成熟后,一一列出,就是作文提纲。 设计意图: 以小木船为例,深入剖析作者的写作手法,不但可以使学生快速理解例文的内容, 而且可以让学生真正了解写作提纲的写法,为下次习作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