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题专题 15 唐宫夜宴爆红网络唐宫夜宴爆红网络 让传统文化根脉绽放时代之花让传统文化根脉绽放时代之花 (一)作文模拟题(一)作文模拟题 今年春节,2021 河南春晚节目唐宫夜宴突然“出圈”,一群“唐朝胖妞儿”从博 物馆里“复活”,凭借一支舞蹈火遍网络。节目在整体设计上打破了中国古典舞固有的诗意 氛围,为观众们带来了别有生趣的体验。现场运用了先进的 3D 和 AR 技术,让虚拟影象与现 实舞台交相呼应,给观众们留下了身临其境的深刻印象。编导陈琳说: “当看到博物馆里的 乐舞俑造型后,我们就思考如何用艺术的手法把唐代乐舞俑的生活场景、动感情愫融入作 品。”但需要注意的是,不管是牛年春晚上的唐宫夜
2、宴,还是即将推出的唐宫夜宴 现场版, 都不是单纯的模仿和复原古代乐舞佣, 而是通过现代的艺术形式赋予历史人物独特 性格。 以上事件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感触?请结合材料,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要求: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不得抄袭,不得套作,不要脱离材料范文和含 义。 (二)(二)写作指导写作指导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 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 ” 传统文化复兴和文化自信是今年来热度居高不下的重要社会现象 和社会意识,也是高中生写作和积累时需要关注的热点题材。 材料中涉及到的是今年河南春晚热门节目唐宫夜宴的火爆出圈现象, “
3、引发了你怎 样的思考和感触”则是论述对于这一事件的看法。材料第一句是说节目出圈后的火爆情景 (“凭借一支舞蹈火遍网络”),后几句则从不同角度说明了这一节目成功的原因。因此, 读透材料后我们可以知道,这一作文材料的写作核心是“结合材料,透过唐宫夜宴的走 红深入挖掘如何让传统文化绽放时代魅力,在保留文化内涵的同时又让当代人亦能喜闻乐 见”。 通过分析材料,我们可以发现唐宫夜宴走红的原因如下:整体设计上的创新、先进 的现代技术、节目本身的文化内涵(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现代的艺术形式。在论述时可 以结合其中的一点或者几点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挖掘。 参考立意: 以时尚之美让传统文化破浪出圈; 让传统文化根
4、脉开出时代之花; “心意”与“新意”齐飞,传统和时代共振; 问舞哪得美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传统要传承,更要创新; 技术,让传统文化更闪耀; 让传统文化“活”起来; (三)素材积累(三)素材积累 (1 1)道理论据)道理论据 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 毛泽东 文化是,或者说应该是,对完美的研究和追求;而文化所追求的完美以美与智为主要品 质。 阿诺德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最可怕的是自己的根本文化亡掉了,如果文化亡掉了就会万劫不 复,永远不会翻身 。 南怀瑾 文学的衰落表明一个民族的衰落。这两者走下坡路的时候是齐头并进的。 歌德 越是自觉自信,就越能胸有成竹、珍
5、惜自身,同时越能改革开放,兼收并蓄。 王蒙 所谓“文化自觉”,“它指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 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换言之,是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自我创建。 费孝通 西方有人认为中国到二十一世纪初叶将成为经济大国, 甚至是军事大国, 其实中国从本 质上说是一个文化大国, 最有可能对人类文明做出贡献的是中国文化, 二十一世纪将是中国 文化的世纪。 季羡林 文化不应该是贵族的象牙塔里的一种玩赏, 它应该是无所不在、 生生不息的一种生活方 式 。 于 丹 文化自觉这个概念,比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还要重要,因为繁荣和发展讲的是一种规模, 自觉是一种品质, 自觉是终于
6、让我们从内心唤醒了对这个民族文化的信任和生命的托付。 就 是我们终于可以一种大众的名义,以一种零门槛的的姿态理直气壮的把经典还给大众。 于 丹 文化是一种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 余秋雨 (2 2)事实论据事实论据 2020 年 7 月 13 日,63 岁的阿木爷爷凭借一双巧手在 YouTube 走红。不用任何现代 机械工具,就能徒手打造鲁班凳、苹果锁、拱桥、将军案、会动的小猪佩奇等木制品。其 YouTube 频道播放量已经突破 2 亿,被网友称为“当代鲁班” 。阿木爷爷表示,未来还 会继续把短视频拍好,把活儿干好,干精致,把中国的传统文化展现给更多国内外的朋友。 2019 年 2 月 19 日、
7、20 日,己亥年元宵节来临之际,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和故宫博物 院联合举办“紫禁城上元之夜”文化活动。活动地点主要安排在故宫博物院的午门展厅、太 和门广场、故宫东城墙、神武门等区域。观众可以漫步在宫墙上看灯光展,也可以听专业的 民族乐团演奏的戏曲, 看 清明上河图 千里江山图 等美妙画卷, 欣赏一次高规格的 “宫 廷巨制”灯会。 沈阳故宫清文化元素主题咖啡馆“莊啡”2021 年 2 月 26 日正式启幕。沈阳故宫 博物馆馆长李声能介绍说, “莊啡”是传统文化与时尚生活融合的成果,是沈阳故宫文创产 业发展的又一个新突破。 位于沈阳故宫斯文门外, 轿马场内的咖啡馆, 观众无需购票 “进宫” 即可到咖
8、啡馆内享用咖啡, 感受沈阳故宫的历史与文化, 独特的清宫文化理念和时尚创意元 素将为每一位消费者带来更新的消费体验。 2020 年开播的新晋国漫大理寺日志讲述了唐朝武周时期大理寺众人的日常工作 以及在少卿李饼带领下应对奇案、冤案乃至越陷越深的政治斗争的故事。这部剧的播出,让 唐代“大理寺”这个虚构的空间,成为古风断案剧最重要的情节发生地,许多案件围绕其展 开, 虚构的空间让观众透过动漫剧就能感受到唐代传统文化以及动漫文化的气息与氛围。 大理寺日志开播不久便登上了 B 站国创区热度榜 NO.1,豆瓣评分 9.1,仅播出 3 集总播 放量就突破 1052 万,创造了惊人的热度, (四)范文分析(四
9、)范文分析 出圈的唐宫夜宴,兼具新意与心意 红辣椒网评 最近,河南春晚的舞蹈节目唐宫夜宴 “火”了。扮成唐俑的演员们随着场景的切换, 或嬉笑打闹,或梳妆打扮,而正式宫廷表演时,她们的舞姿又不失恢弘大气。在感叹“美不 胜收”的同时,不少网友也纷纷为节目点赞:“国宝真的动起来了!”(概括材料事件,以 引出中心论点) 唐宫夜宴的走红并非偶然。一方面,现代生活呼唤优秀传统文化的回归,优秀传统 文化“再流行”仍然具有无限的可能和广阔的市场。另一方面,该节目本身构思精妙、制作 精良、呈现精美,能抓人眼球,具备广泛传播的核心竞争力。 更加具体地说,“创新”和“走心”,是传播竞争力形成的两大法宝。(明确提出中
10、心 论点) 不管是宏观的总体设计,还是微观的舞蹈编排,唐宫夜宴都做到了推陈出新。从宏 观上看,5G 和 AR 技术的加持,实现了“人在画中行”,打造出“博物馆奇妙之夜”的独特 感官体验,让观众获得更加新鲜和震撼的视觉感受。从微观上看,创造性加入诙谐幽默的故 事性元素,让这支古典舞更接地气也更具张力,不可谓不妙趣横生。 除了推陈出新, 更重要的是, 该节目的细节处处讲究, 有趣之余更彰显深厚的文化底蕴。 舞蹈演员们的穿着与妆容完美复现了盛唐别样的审美风姿, 使观众真切感受到唐代服饰文化 之美;唐三彩、鹤莲方壶、簪花仕女图、五牛图等文物元素在舞台的集中呈现,为节目增添 历史的厚重感。这些背景元素和
11、舞蹈表演相得益彰,共同展现中华文化独有的旨趣和魅力, 令人情不自禁地拍案叫绝。 (从“创新”和“走心”两个角度分析唐宫夜宴成功的原因) 创新带来新意,让人耳目一新;走心带来心意,使人共情共鸣。只有“不着调”的“新” 形式, 或者只有可考究的历史, 都无法构成能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好作品。 唐宫夜宴 的成功出圈告诉我们,创新与走心,新意与心意,二者不可偏废。(总结上文) 有人打趣道:“又要来抄河南作业了!”为了更好地传承中华文化,取长补短式地“抄 一抄”作业也无妨。但要注意的是,“抄作业”不是一味地模仿,也不是连名带姓不加改动 的抄袭,更不是“抢文化”。真正要“抄”的是创造力的内核,是别出心裁
12、的思维方式。中 国疆域辽阔,民族众多,五千年历史孕育出丰富多彩的文化。不同地方有不同的文化,而每 种文化内部亦有物质或精神的不同表现。 只有当创新扎根本土文化的土壤, 才会让人看得见 诚意和心意,历史文化才有活力和生命力。(进一步联系现实,进行深入论述) 我们为 唐宫夜宴 的成功点赞, 但我们更要知道, 好作品的问世只是开始而不是结束。 我们期待着更多如同唐宫夜宴这样被人们所喜爱的作品出现,向国人讲好中国故事,也 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展望未来,升华主题) 【点评】这篇文章以“创新”和“走心”作为论述的切入点,开头用“以事入题”的方 法引出中心论点,继而从“创新”和“走心”两个角度,论述唐宫夜
13、宴爆红出圈的外因 和内因, 论证在传统文化的传承过程中, 创新和文化内涵是必不可少的两个方面。 结尾在 唐 宫夜宴成功的基础上,结合现实,展望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进一步升华主题。全文说 理透彻,文采飞扬,是一篇优秀的评论型文章。 (五)(五)美文欣赏美文欣赏 “聆听大家”系列访谈之对话著名作家冯骥才:唤醒文化自信聆听大家”系列访谈之对话著名作家冯骥才:唤醒文化自信 中国文明网中国文明网 文化遗产并不是属于过去的,它属于未来,属于我们的后人文化遗产并不是属于过去的,它属于未来,属于我们的后人 问:这些年,您在中国民间文化遗产保护方面投入了大量的心血。您曾经说过,在这个 过程中有时感到人孤力单,
14、 觉得自己像是那个跟风车战斗的堂吉诃德。 您这样做的动力来自 哪里? 冯骥才:知识分子跟时代是共命运的。我们这个时代是一个急速发展的时代。特别是改 革开放以来,我们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像一个大转弯,来不及做全面、充分和科 学的思考。在现实困境的逼迫下,急匆匆搭上了经济发展的快车。就这样,不知不觉出现了 一个问题,就是我们的文明文明的传承,出现了一些瓦解和断裂,这个问题带来的负面 效应愈来愈明显。这是让知识界非常担心的。 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 我们之所以能够在这块土地上五千年生生不息, 跟我们优 秀的中华文明分不开。然而,我们民族的精神不是空的,更不是几句口号,它实实在在、有 血有
15、肉地保存在我们的文化遗产里,并靠着这雄厚的“遗产”世世代代传承着。但是当经济 飞速发展的时候, 人们容易过多地关注物质化的事物, 精神性的文化和文明的载体就会被漠 视,甚至受到冲击。可当时我们来不及去想这些,不会马上有这样的文化自觉。那么文化应 该谁先自觉呢?应该是知识界先自觉。 因为知识界天经地义是应该思考这些问题、 做这个工 作的。文化遗产并不是属于过去的,它属于未来,更属于我们的后人。所以我们这代人必须 把遗产的保护和文明的传承承担起来,不要叫它出现断裂。 我们只有一边不停地跑,实际去做,一边不停地说道理,唤起人们的文化自觉。 老百姓是文化的主人,只有老百姓把自己的文化当回事了,爱惜了,
16、才能真正传承下老百姓是文化的主人,只有老百姓把自己的文化当回事了,爱惜了,才能真正传承下 去去 问:非常不容易!在您的倡导下,中国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现在是否好了很多? 冯骥才:让我高兴的是,通过十几年来政府、学界和媒体的工作,人们渐渐有了文化的 自觉。 一些地方的老百姓开始知道要保护好自己的文化遗产了。 有些村落的村民已经不允许 文物贩子进村来买东西。再比方说,最近我们在做传统村落立档调查时,河北省井陉县召集 全县的动员会,要把这个调查作为“文化立县”的工作来做。近年来我遇到的这种事情愈来 愈多。有的时候到一个地方演讲,另外一个地方的县委书记带着不少干部跑来听,想得到启 发。常常还会有一些地
17、方,县里的、村里的,把他那里文化遗存的图文资料拿来,请你帮他 们认定,给他们提提建议怎么才能保护好。我觉得全民的文化意识正在一点一点觉醒,这最 重要。老百姓是我们文化的主人,只有老百姓把自己的文化当回事了,爱惜了,才能真正传 承下去。这是非常令人高兴的变化。 我们把这个月饼奢侈化、土豪化、庸俗化了,我们把这个月饼奢侈化、土豪化、庸俗化了,把我们的月饼变质了、变馊了、变味了把我们的月饼变质了、变馊了、变味了 问:多年来,您醉心于民俗文化的研究与保护,古人早就提出,管理国家,“必先正风 俗”。您怎么看风气与民俗的相互作用? 冯骥才:我们的民族文化有很多优良的传统。一半在我们的经典里、典籍里,还有一
18、半 活生生地承载于我们美好的风俗里。 马上又要过八月十五中秋节了,中秋民俗就非常美好。在农耕社会几千年里,秋季是收 获的季节, 人们要以节庆庆祝丰收。 恰恰在这个季节里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月亮最 圆。人们从这圆圆的明月中诗意地想到了人间的生活美满,家庭的团圆。中国人把家庭的团 圆看得最重,可以说家庭的团圆,人间的和谐美好,是我们民族的一个重要的凝聚力。可以 说,中秋的传统主题也是我们核心价值观的支撑力。 月饼是中国人一个非常美好的创造。它一边象征明月,一边象征人间的团圆,里边放一 点甜的东西,让人感觉到生活的甜美。非常朴素,非常诗意,非常美好。这就是我们的节日, 我们节日的灵魂。 可是这些年,我们把这个月饼奢侈化、土豪化、功利化、庸俗化了,把我们的月饼变质 了、变馊了、变味了,实际上把我们传统的美好的东西丢失了,同时把一些功利主义的庸俗 的东西偷换到月饼里面去了,造成非常不好的社会风气。别小看这小小一块变味的月饼,我 们失去的是整个中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