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第2727讲讲 种群及其动态种群及其动态 第第9 9单元单元 2022 内 容 索 引 01 02 03 素养导读素养导读 必备知识必备知识 固本夯基固本夯基 核心考点核心考点 能力提升能力提升 素养导读素养导读 必备知识必备知识 固本夯基固本夯基 一、种群及各数量特征之间的关系 1.种群应具备“三同”“一全部”,即:同一时间、同一 、相 同 、全部个体;同一物种的生物常因 划分为不同 种群;不同物种间则存在 。 地区 物种 地理隔离 生殖隔离 2.各数量特征之间的关系 增长型 稳定型 衰退型 年龄结构 出生率 死亡率 性别比例 (1) 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2) 是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
2、密度 的直接因素。出生率高于死亡率、迁入率高于迁出率时,种群数量将增加; 反之,种群数量将减少。 (3)年龄结构通过影响 ,性别比例通过影响出生率,间 接影响着种群密度和种群数量。 种群密度 出生率和死亡率及迁入率和迁出率 出生率和死亡率 名师点睛年龄结构是预测种群密度(数量)变化的重要依据。 增长型:出生率 死亡率增加 稳定型:出生率 死亡率基本不变 衰退型:出生率 迁出率造成的。 (2)中国人口的增长出生率死亡率造成的,不能单纯说是出生率高造 成的。 (3)利用性外激素诱捕雄蛾通过改变性别比例来降低出生率。 (4)将性外激素释放到大田里,干扰雌雄蛾正常交尾降低出生率。 (5)性别比例中,多
3、于,如蚂蚁等;多于,如人工控制的种群牛、 鸡等。 考向2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3.(2020河北模拟)样方法是生态学研究中经常使用的一种调查方法。下列 关于样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单子叶草本植物比双子叶草本植物更适合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 B.调查某植物的种群密度时应选择植株生长密集处选取样方 C.计数时应将处于样方内和四周边线上的植株都统计到 D.如果所调查的种群个体数较少,样方面积可适当扩大 答案 D 解析 单子叶草本植物常常是丛生或蔓生的,从地上部分难以辨别个体数 目;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随机取样;计数时,在边线上的植株只统计相邻两 边及其夹角上的个体;如果所调查的种群个体数较少,
4、适当扩大样方面积, 会使估算值更加准确。 4.下列有关调查种群密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蚜虫呈集群分布,不宜采用样方法调查蚜虫的种群密度 B.调查古树木、蝗虫的幼虫、某种蛇的种群密度,通常采用样方法 C.标记重捕法调查得到的种群密度是最精确的现实反映 D.调查某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应根据地段形状确定取样方法 答案 D 解析 蚜虫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宜采用样方法调查其种群密度;标记 重捕法是一种估算种群密度的方法,与现实有一定的偏差;样方法调查种群 密度时,应根据地段形状来确定取样方法,如方形地块可采用五点取样法, 长地块可采用等距取样法。 题后反思误认为动物种群密度调查都不能用样方法
5、,只有植物才用此方法, 适合用样方法进行种群密度调查的并不是只有植物,动物的虫卵、跳蝻及 蚜虫等都可采用该方法。 考点二考点二 种群数量的变化种群数量的变化 合作探究合作探究 探究1“J”形增长和“S”形增长对比 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形曲线增长(如图中甲);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呈 “S”形曲线增长(如图中乙)。结合下图分析。 (1)当种群数量不变时,增长速率是多少? 提示 种群数量不变时,增长速率是0。 (2)种群数量增长最快的是什么时期?防治害虫应在什么时期? 提示 种群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的一半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防治害虫 应在种群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的一半之前。 (3)环境容纳量受不
6、受环境影响? 提示 环境容纳量受环境影响,环境改变环境容纳量就改变。 探究2对“K值”的理解 (1)图中表示K值所对应的是什么时间?K/2值所对应的是什么时间? 提示 图中A、B、C、D时间点所对应的种群数量为K值,A、C、D时间 点所对应的种群数量为K/2值。 (2)K值是一成不变的吗? 提示 K值会随着环境的改变而发生变化,当环境遭到破坏时,K值会下降; 当环境条件状况改善时,K值会上升。 (3)在AA时段内,种群数量是不是会逐渐减少? 提示 在AA时段内,增长速率仍大于零,种群数量仍然增加,只是增长的 速度减缓。 探究3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如图为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7、的实验相关曲线。 (1)相当一段时间内,酵母菌的增长符合哪种模型? 提示 符合“S”形增长。 (2)DE段曲线下降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提示 营养物质随着消耗逐渐减少,有害产物逐渐积累,培养液的pH等理 化性质发生改变等。 (3)试着画出酵母菌的增长速率的曲线。 提示 探究4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 下图是一动物种群迁入一个适宜环境后的增长曲线。 (1)图中表示种群增长速率最快的点是 。 (2)影响该种群增长的环境阻力明显增大是在迁入第 年后开始的。 (3)既要获得最大的捕获量,又要使该动物资源的更新能力不受破坏,应该 使该动物种群的数量保持在图中哪一点所代表的水平上? 。 (4)你认为种群增长速
8、度在迁入一段时间之后明显加快的原因主要 是 。 (5)第8年后,种群数量趋于稳定,阻碍种群继续增长的环境因素主要 有 。 B 6 B 食物充足,没有天敌 食物减少,天敌增加等 考向突破考向突破 考向1 “J”形增长和“S”形增长的比较 1.(2020山东滨州三模)科研工作者在不同时间调查了某种群的数量,统计 结果如表所示。其中K值是该种群的环境容纳量,N值是调查的种群数量。 据表分析错误的是( ) 调查时间 N值 1-N/K值 S1 400 0.87 S2 1 015 0.67 S3 1 537 0.5 S4 2 368 0.23 S5 2 675 0.13 A.该种群的K值会随着环境的改变发
9、生波动 B.S1时,该种群数量的增长最快 C.(1-N/K)可代表供种群继续增长的剩余资源量 D.S1S5期间,该种群的环境阻力逐渐增大 答案 B 解析 种群的K值不是固定不变的,会随着环境的改变发生改变;据表格数 据可知,在S3时,种群数量等于K/2,种群数量的增长最快;因为当N=K时,(1- N/K)=0,所以(1-N/K)可代表供种群继续增长的剩余资源量;S1-S5期间,种群 数量逐渐增多,受空间和食物因素影响,该种群的环境阻力逐渐增大。 易错警示(1)“S”形增长曲线的开始部分不是“J”形增长曲线 “S”形增长曲线的种群增长率是一直下降的,而“J”形增长曲线的种群增 长率始终保持不变。
10、 “J”形增长曲线是一种理想条件下的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如有些种群迁入 一个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的理想环境,迁入后种群 数量马上就会呈指数形式增长,不存在适应过程;而“S”形增长曲线的前段 是种群对新环境的一个适应阶段,始终存在环境阻力。 (2)K值并不是种群数量的最大值:K值是环境容纳量,即在保证环境不被破 坏的前提下所能容纳的最大值;种群所达到的最大值可能会超过K值,但这 个值存在的时间很短,因为环境已遭到破坏。 2.(2020广东学业水平考试)在有限的环境条件下,种群所能维持的种群最 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K值)。对于某生物种群来说( ) A.K值是一个不变的常数 B.K
11、值随环境条件而变化 C.生存面积相等的两个种群K值相同 D.达到K值时出生率和死亡率均为零 答案 B 解析 K值即环境容纳量,当环境发生变化时,种群的数量也随之改变;两个 种群生存面积相等,但对气候的适应状况、其天敌情况、食物状况等可能 不同,故其K值也不同;当某种群数量达到K值后,其数量可增加、减少或动 态平衡。 题后反思K值与K/2值在实践中的应用 (1)K值的应用 对野生生物资源的保护措施:保护野生生物生活的环境,减小环境阻力, 增大K值。 对有害生物的防治措施:增大环境阻力(如为防鼠害而封锁粮食、清除生 活垃圾、保护鼠的天敌等),降低K值。 (2)K/2值的应用 对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措施
12、:种群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的一半时种群增长 速率最大,再生能力最强,K/2值为黄金开发点,维持被开发资源的种群数量 在K/2值,可实现“既有较大收获量又可保持种群数量高速增长”,从而不影 响种群再生,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对有害生物防治的措施:务必及时控制种群数量,严防达到K/2值,若达 K/2值,会导致该有害生物成灾。 考向2 种群研究的应用 3.(2020浙江宁波模拟)小龙虾具有食性杂、生长速度快、适应能力强的特 点,高密度水产养殖可能会造成疾病传播。缺乏食物时,小龙虾会出现自相 残杀的现象。给定初始的资源和空间条件,进行小龙虾的养殖,下列相关叙 述错误的是( ) A.食物的持续短缺会导致
13、环境容纳量降低 B.小龙虾自相残杀的行为属于种群数量的外源性调节因素 C.在达到环境容纳量之前,小龙虾种群的自然增长率先增大后减小 D.养殖过程中病原菌的致病力和传播速度会随着小龙虾种群密度的增加 而增加 答案 C 解析 种群环境容纳量是指特定环境所能维持的种群数量的最大值,受外 界环境的影响,食物的持续短缺会导致环境容纳量降低;小龙虾因食物短缺 而自相残杀的行为属于种群数量的外源性调节因素;在达到环境容纳量之 前,小龙虾种群的增长速率先增大后减小,但自然增长率一直减小;养殖过 程中病原菌的致病力和传播速度会随着小龙虾种群密度的增加而增加。 4.下图为某种群的数量变化曲线,K1为长期处于相对稳
14、定状态时该种群的 环境容纳量,b时由于某种因素的改变使环境容纳量由K1变为K2。下列导 致K1变为K2的原因中,最不可能的是( ) A.该种群的天敌大量迁出 B.该种群迁入了大量同种个体 C.气候条件发生了改变 D.该种群生物的营养级降低 答案 B 解析 由图可知,该生物种群的环境容纳量由K1增加到K2,说明环境条件变 得相对更适宜、更有利于该种群生物生活。该种群的天敌大量迁出,有利 于该种群数量增加;由于K1是长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时该种群的环境容纳 量,迁入大量同种个体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使环境容纳量下降;气候 条件发生变化,可能更有利于该生物的生存;该种群生物的营养级降低,获 得的能量增加,使该生物的环境容纳量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