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27 一个粗瓷大碗 ppt课件(含练习+教案).zip

相关 举报
  • 27 一个粗瓷大碗 ppt课件(含练习+教案)
    • 27 一个粗瓷大碗同步阅读.docx--点击预览
    • 27 一个粗瓷大碗 教学教案.docx--点击预览
    • 27 一个粗瓷大碗课时练.docx--点击预览
    • 27 一个粗瓷大碗(配套课件).pptx--点击预览

文件预览区

资源描述
27 一个粗瓷大碗同步阅读 勤俭节约的黄克诚勤俭节约的黄克诚 西北风一阵紧似一阵地吹来,干部战士们纷纷穿上了棉衣。师 部管理员拿出黄克诚的棉袄,左看看,右看看,心里想:“这件棉 袄已穿了四五个冬天,早该换一件了。”正在这时,黄克诚走了进 来,管理员把黄克诚的那件棉袄抓在手里抖抖说:“黄师长,这棉 袄领子袖口都破了,还有好几处已补了补丁,给你重换一件吧?” 黄克诚接过棉袄,仔细地看了看,回答说:“破了,再补一补,还 能穿吧!”说完,他接过旧棉袄,拿出针线包,缝补了起来。 后来,当师部开展评选“节约标兵”活动时,师部上下不约而 同地推选自己的师长黄克诚为“节约标兵”。 1.故事发生的时间是( ) A.冬天 B.秋天 C.夏天 D.春天 2.我们知道黄克诚的职位是( ) A.师部管理员 B.普通战士 C.节约标兵 D.师长 3.说一说,你在日常生活中见到过哪些勤俭节约的例子吧。 _ _ 勤俭节约的黄克诚勤俭节约的黄克诚 1.A 2.D 3.示例:爷爷的床单已经洗的发白了,还有很多补丁, 他还是不肯换新的。 赵一曼写给儿子的信赵一曼写给儿子的信 宁儿: 母亲对于你没有能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 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 夕了。 母亲和你在生前是永久没有再见的机会了。希望你,宁儿呵, 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我最亲爱的孩子呵!母亲不用千言 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 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 一九三六年八月二日 你的母亲 赵一曼于车中 1.在这封信中,赵一曼感到遗憾的事情是( ) A.要牺牲了 B.未尽到教育儿子的责任 2.“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 朗读这句话时,我们可以用( )的语气。 A.欢乐 B.充满希望 C.绝望 赵一曼写给儿子的信赵一曼写给儿子的信 1.B 2.B 27 一个粗瓷大碗 课题课题一个粗瓷大碗课型课型略读课文 授课授课 时间时间 1 课时 教学教学 目标目标 1.会认本课“陈、曼、联”等 7 个生字,认识多音字“还” ,理解由生字组 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赵一曼关心同志胜过关心自己的 高尚品质。 3. 学习带着问题默读,理解课文的意思。 教学教学 重点重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赵一曼关心同志胜过关心自己的高 尚品质。 教学教学 难点难点 学习带着问题默读,理解课文的意思。 教具教具 准备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设计意图设计意图 导入导入 ( )分)分 钟钟 一、出示图片,导入课题。一、出示图片,导入课题。 1.(课件出示(课件出示 1 1)教师谈话:1937 年 7 月 7 日,日军 在北平附近挑起卢沟桥事变,中日战争全面爆发,至 1945 年结束,共十四年抗战。无数英雄儿女喋血沙场,为祖国, 为民族,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同学们,这些英雄你们认 识吗?刘胡兰、杨靖宇、张自忠。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 课文,学习赵一曼烈士的一个小故事,去感受烈士的高尚 品质。 (课件出示(课件出示 2 2)出示课题 2727 一个粗瓷大碗一个粗瓷大碗 2.赵一曼是谁?(课件出示(课件出示 3 3)赵一曼(1905 年 10 月 -1936 年 8 月), 女,汉族, 原名李坤泰,又名李一超, 人称李姐。 四川省宜宾县白花镇人(今四川省翠屏区白花 镇) 。中国共产党党员,抗日民族英雄,曾就读于莫斯科 中山大学,毕业于黄埔军校六期。赵一曼 1935 年担任东 北抗日联军第三军二团政委,在与日寇的斗争中于 1936 年 8 月被捕就义。2009 年被评为“100 位为新中国成立做 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学生自由发言,交 流课前搜集的资料) 【设计意图:以图片 导入新课,能使学生 快速进入那战火纷飞 的年代。消除学生的 距离感。 】 3.看了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吗? (大碗有什么故事呢?这是赵一曼的吗?)想不 想知道答案?好,一起来学习这个故事。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情况。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情况。 1.指名读生字词,要求读准字音。 2.指名、齐读、开火车读词语。 (课件出示(课件出示 4 4) 陈列 赵一曼 抗联 缸子 高粱 一顿 侦察 (1)认读形式灵活多样。 师生参与评价,重点强调生字“陈、侦”为翘舌音; “联、粱”是三拼音节, “高粱”中“粱”是轻声。 学生带着音节读一读,你认为哪些词语易读错或难读, 再反复读。学生练读。 (2)多音字我能分(课件出示(课件出示 5 5) 辨析多音字“还、盛”的读音,在下面的括号中写 出多音字的正确读音。 还 hi 还有 hun 还钱 盛 shng 盛开 chng 盛饭 句子:(1)赵一曼看着这个碗,对通讯员说:“哪 里拿来的,请你还到哪里去!” (2)通讯员用这个大碗给赵一曼盛了满满一碗高粱 米饭。 3.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教师相机指点。 三、理清文脉,了解文意。三、理清文脉,了解文意。 1.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课件出示(课件出示 6 6) 2.试着给全文分段,再试着概括段意。 第一段(第1 自然段):赵一曼用过的一个粗瓷大碗有 一段感人的故事。 第二段(第 24 自然段):小通讯员给赵一曼送来 一个缴获的大碗,赵一曼要求他还回去。 第三段(第 58 自然段):赵一曼倒掉了通讯员给 她盛的高粱米饭,只盛了半碗野菜粥。 第四段(第 911 自然段):赵一曼把大碗送给七班 做菜盆。 四、品读感悟,深化认识。四、品读感悟,深化认识。 1.学习课文 1 自然段。 (课件出示(课件出示 7 7) 赵一曼用过的这个大碗为什么被陈列在军事博物馆? (1)出示句子:因为这个碗有着一段令人感动的故事。 (2)鼓励学生提出问题,默读第 1 自然段。 这个碗有什么故事呢? 粗瓷大碗也不是很值钱的东西,会有故事吗? 小通讯员为什么要给赵一曼找来一个大碗? 2.学习课文 24 自然段。 (1) (课件出示(课件出示 8 8)默读课文,带着这些提的问题, 快速默读课文 24 自然段,边读边想,小组交流读懂了 什么。 (小通讯员“送碗”与赵一曼要求“还碗”的情景。 ) 出示句子:(课件出示(课件出示 9 9)赵一曼吃饭用的搪瓷缸子 早就送给一个新战士了,通讯员一直想给她另找一个碗, 好不容易在这次战斗中找到了,就连忙给她送来。 (2)小组代表作汇报发言,教师评议并小结。 “早”字,早到何时?没有界定,表明赵一曼没碗时 间的极其久远; 通讯员“送碗”的心情, “一直、好不容易、连忙” 等词语,展示出通讯员“送碗”的急切心情,再次说明赵 一曼没有碗使用的时间很长。 (3)面对通讯员送来的大碗,赵一曼是什么态度呢? 出示句子:(课件出示(课件出示 1010)赵一曼看着这个碗,对通 讯员说:“哪里拿来的,请你还到哪里去!”语气那么坚 【设计意图:让学生 带着问题默读课文, 使阅读更有针对性, 更高效。 】 【设计意图:带领学 生咀嚼文本,抓住关 键字体会人物内心情 感。 】 定,不容推托。赵一曼同志严守纪律,关心同志胜过关心 自己的高尚品质。 见到碗后赵一曼为什么拒绝接受? (4)分角色朗读课文第 34 自然段。指名朗读,师 生评议。 (读出赵一曼坚定语气,同时读出通讯员委屈语 气。 ) (课件出示(课件出示 1111) 2.学习课文 58 自然段。 (1)教师谈话:学习完第 2-4 自然段,你有什么新 的疑问?说来听听。 (2)我们再次带着这些问题,默读课文 58 自然段, 。 (课件出示(课件出示 1212)通讯员为什么给赵一曼盛来一大碗高 粱米饭?当时抗日联军的生活怎么样? 出示句子:(课件出示(课件出示 1313)通讯员用这个大碗给赵一 曼盛了满满一碗高粱米饭,他想:“这回我们政委该吃顿 饱饭了。 ” (这是侧面描写,通过描写通讯员的动作和心理 活动,体现了赵一曼一直都是生活艰苦,关心战士。 ) (3)小组交流读懂了什么。 句子中一个“该”字,说明赵一曼已是多日未曾吃过 饱饭了。 “满满一碗高粱米饭” ,浸透着战士对首长的爱戴。 (4) (课件出示(课件出示 1414)面对诱人的满满一碗高粱米饭, 赵一曼是怎么做的呢? 出示句子:那些日子非常艰苦,抗联部队几个月来都 是靠野菜、草根、橡子面充饥。 教师谈话:抗联战士的生活艰苦吗?他们吃什么?出 示图片:野菜、草根、橡子面 (课件出示(课件出示 1515)出示艰苦的抗联生活图片 (课件出示(课件出示 1616)资料分享:1933 年,日军强制推行 归屯并户,在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下制造 “集团部落”和“无人区” ,试图把东北抗联饿死、困死。 【设计意图:一个 “沾”形象写出战争 的艰苦。 】 1939 年,日军为了“围剿”和“讨伐” 东北抗日联军, 加大了对抗联的封锁,部队在山林里没有粮食,没有食盐, 没有衣服,抗联战士时刻面临着冻死、饿死和战死的威胁。 (5)出示句子:(课件出示(课件出示 1717)团长、政委和战士 一样,嘴边有几个月没沾过粮食了。 小组交流:一个“沾”字,形象地写出了当时“日子 非常艰苦” 。 (6) (课件出示(课件出示 1818)赵一曼看到这碗米饭想到了什么? 出示句子:不禁想起战士们的艰苦生活,想起同 志之间的友爱,想起通讯员对她的关心 (赵一曼的心理活动的描写,体现了她关心战士,心 中只有他人的品质。 ) (课件出示(课件出示 1919)面对通讯员的爱戴,赵一曼又是怎么 做的呢?带着问题默读第 7、8 自然段。 出示句子:赵一曼端着碗轻轻走进炊事棚,趁人不注 意的时候,把碗里的饭倒进锅里,又从另一口锅里盛了半 碗野菜粥。 小组讨论: 此处是赵一曼的动作描写,与前文形成鲜明的对比, 一“盛”一“倒” , “满满一碗高粱米饭”与“半碗野菜粥” ,生动地表现出赵一曼关心他人胜过关心自己的高尚品质。 指名朗读,师生评议。 (读出对赵一曼的崇敬之情。 ) (板书:关心战士,以身作则) (5)分角色朗读课文 911 自然段。 小通讯员给赵一曼的碗为什么又丢了? 出示句子:(课件出示(课件出示 2020)小通讯员急得直叫:“我 说政委同志啊,给你一百个碗也架不住这么丢啊!” 赵一曼笑着说:“是啊,什么时候才能不丢碗呢? 【设计意图:复述课 文是学生对知识的内 化的过程,更是学生 创造性学习的好方法。 】 ” 讨论: 这儿的“丢”是什么意思?(把碗送给别人了) 当赵一曼的碗再一次“丢”后,小通讯员是“急得直 叫” ,而赵一曼是“笑着说:是啊,什么时候才能不丢 碗呢? ”只有人人都有了碗,赵一曼的碗才不会丢,再 次赞美了赵一曼心中只有他人的高贵品质。 五、回顾全文,复述课文。五、回顾全文,复述课文。 1.谈话过渡:赵一曼就是这样一个让人敬重,心中装 着战士的英雄。故事学完了,你能不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来 呢? (课件出示(课件出示 2121)出示提纲:(1)小通讯员给赵一曼 送来一个碗。 (2)赵一曼把高粱米饭换成半碗野菜粥。 (3)赵一曼的碗又丢了。 2.小组同学互相交流,全班分组汇报复述课文。 六、总结全文。六、总结全文。 (课件出示(课件出示 2121) 课文用倒叙的方式,以一个粗瓷大碗为线索,记叙了 赵一曼同志在那样的艰苦中,还碗以及吃饭时把高粱米饭 换成半碗野菜粥经过,赞美了她时时关心战士,和他们同 甘共苦,歌颂了一个共产党员的高贵品质。 (板书:倒叙) 课堂小结课堂小结 及拓展延及拓展延 伸(伸( ) 分钟分钟 七、课后作业。七、课后作业。 (课件出示(课件出示 2222) 1.复述课文,把这个故事讲给周围的人听。 2.课下搜集查找阅读关于赵一曼其他故事。 板书 设计 2727 一个粗瓷大碗一个粗瓷大碗 送碗 - 还碗 关心战士,以身作则 盛饭 - 倒饭 课堂作业新设计课堂作业新设计 、下列字音字形不正确的一组是(、下列字音字形不正确的一组是( ) 。 A.博物馆 高梁 为难(nn) B.病号灶 吭声 责备(bi) C.野菜粥 政委 丢碗(wn) 二、组词。二、组词。 察( ) 梁( ) 讯( ) 陈( ) 灶( ) 查( ) 粱( ) 迅( ) 阵( ) 扛( ) 三、理解课文内容,再填空。三、理解课文内容,再填空。 1.赵一曼经常丢碗是因为她 2.赵一曼好几个月没沾粮食说明 3.赵一曼把一碗的米饭换成半碗野菜粥,说明她 四、暑假,你和爸爸来到东北参观抗联博物馆,面对赵一曼的塑像,你会说什么? 【答案】 、A 二、二、侦察 木梁 通讯 陈列 灶台 检查 高粱 迅速 一阵 扛着 三、三、1.把碗给了别人。 2.生活太艰苦了。 3.关心战士。 四、在奔腾不息的金沙江畔,在风景如画的宜宾县一曼公园内,面对赵一曼塑像,我想说: “赵一曼烈士,你们抛头颅,洒热血,你们的愿望实现了。我们一定珍惜今天幸福生活, 为中华民族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成功之处: 一、课堂教学扎实语文要素。 教学中让学生先提出问题,然后带着问题去读课文,这样默读有目标,有针对性, 积极采用小组合作互助的阅读课文,先自己阅读,然后和同学交流,深入讨论,解决疑 难问题,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在阅读时要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从课文中寻找答案 。 二、复述课文,延伸文本,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最后,我利用时间,让学生复述课文。众所周知,复述课文就是用自己的话和 课文中学过的主要词句,把课文内容有条理地叙述出来。经常开展复述课文训练,不仅 能促使我们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帮助记忆,而且能发展逻辑思维,复述时,我让学 生根据复述提纲,理一理文章的思路,并抓住重点词语作为复述的“路标”。复述时要 求用普通话复述,声音响亮,口齿清楚,语句通顺。 不足之处:不足之处: 我领读课文时发现,有些学生不开口读课文,我要求学生老师领读时,要发出声音, 大胆的读,老师也语速慢,教师要多使用激励性的评价语来激励和鼓舞学生。让学生不 断获得前进的动力,在自信中走向成功。 备课素材 【教材分析】 本文作者以倒叙的方法,以一个粗瓷大碗为线索,记述了抗日民族女英雄 赵一曼,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中时时关心战士胜于关心自己,和他们同甘共苦, 坚持革命,从而赞美赵一曼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高尚品质。 故事通过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等正面描写和小通讯员、炊事员等人的 侧面描写,叙述了赵一曼对战士们的关心和爱护。 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学习带着问题默读,理解课文的意思。因此每次学习段 落时都需要激励学生大胆质疑,有目标、有针对性阅读,使阅读更高效。 抓住课题分析,交给学生审题的方法。文题是文章的眼睛,透过题眼,就可以 把握文章的大概。这篇课文题目的特点是交代了文章的线索,揭示了故事的梗概。 【其他资料】 习近平讲述的故事:一封家书习近平讲述的故事:一封家书 1936 年 8 月 2 日,抗日英雄赵一曼在被押赴刑场的车上,给儿子写了两封 信,随后从容就义。然而,直到二十年后,儿子才看到它们。在这两封仅有百 余字的遗书背后,凝结着一段民族大义、骨肉亲情和信仰追求的传奇。 1936 年 8 月 11 日伪满滨江省警务厅关于赵一曼逃走前后的状况以及其 死的报告中记载:8 月 2 日凌晨,赵一曼被押上去珠河的火车。车上,赵一 曼向押送职员要了纸笔,写给她最亲的、四年多未见的孩子:“宁儿!母亲对 于你没有能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作)了 反满抗日的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母亲和你在生前是永久没有再 见的机会了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在你长大成 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死亡更加迫近了!赵一曼 继续嘱咐道:“母亲死后,我的孩子要替代母亲继续斗争我的孩子自己好 好学习,就是母亲最后的一线希望。”这两封遗书,展现了一位母亲对儿子绵 长的思念与歉疚,又灌注了深沉的爱与嘱托,更凝聚着抗日英雄最真挚的爱国 情怀!最终,在珠河县小北门的刑场上,年仅 31 岁的赵一曼热血洒地,壮烈牺 牲。 课后作业 基础积累大巩固基础积累大巩固 一、多音字注音再组词。一、多音字注音再组词。 还 ( ) ( ) 盛 ( ) ( ) 难 ( ) ( ) 二、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二、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粗瓷( ) 结束( ) 责备( ) 消灭( ) 艰苦( ) 伤心( ) 三、在括号里填上合适量词。三、在括号里填上合适量词。 一( )战斗 一( )大碗 一( )故事 一( )米饭 一( )锅 一( )挂包 阅读能力大提升阅读能力大提升 四、重点段落品析。四、重点段落品析。 赵一曼看着这个碗,对通讯员说:“哪里拿来的,请你还到哪里去!” 1.读一读,赵一曼说这样的话是因为她以为这个碗是从( )来的。 A.从老百姓家里拿来的 B.从敌人手里缴获来的 2.仿照上句,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妈妈看着我手里的语文试卷,说:“ ” 3.从这个故事,你明白了: 思维创新大拓展思维创新大拓展 五、碗是我们生活中很平常的日用品,课文中的粗瓷大碗为什么那么珍贵,还五、碗是我们生活中很平常的日用品,课文中的粗瓷大碗为什么那么珍贵,还 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陈列?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陈列?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一、还 hi 还有 hun 还钱 盛 shng 盛开 chng 盛饭 难 nn 为难 nn 遇难 二、二、细腻 开始 表扬 保护 奢侈 高兴 三、三、场 个 段 碗 口 个 四、1. A 2.这是今天考的吗?快拿来给我看看! 3.赵一曼关心战士,以身作则值得 我学习。 五、因为那时候生活很艰苦,所以能得到一个大碗就很不容易,同时这是赵一 曼烈士用过的,是她关心战士,坚持斗争的高贵品质的体现,我们要继承发扬 这个品质,所以要陈列起来。 27 一个粗瓷大碗一个粗瓷大碗 一、用横线标出正确读音。一、用横线标出正确读音。 袭 ( x x ) 击 归还( hi hun ) 不禁( jn jn ) 侦 (zhn zhng) 察 曼 ( mn wn ) 妙 二、选择下列句子中省略号的正确用法。二、选择下列句子中省略号的正确用法。 A、表示列举的省略 B、表示停顿 C、表示说话断断续续 1.“这.这.敌人都被消灭了,往哪里还啊!” ( ) 2.她不禁想起战士们的艰苦生活,想起同志之间的友爱,想起通讯员对她的关心. ( )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x hun jn zhn mn 二、1.C 2.A 同学们,这些英雄你们认识吗? 刘胡兰杨靖宇张自忠 27 一个粗瓷大碗 赵一曼(1905年10月-1936年8月), 原名 李坤泰,又名李一超, 四川省宜宾县白花镇人 。中国共产党党员,抗日民族英雄,曾就读于 莫斯科中山大学,毕业于黄埔军校六期。赵一 曼1935年担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二团政委 ,在与日寇的斗争中于1936年8月被捕就义。 2009年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 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陈列 赵一曼 抗联 chnmnlin gng 缸子 高粱 一顿 侦察 lingdn 我会认我会认 zhn 还还 hi 还还有 hun 还钱还钱 多音字多音字 盛 shng 盛开 chng 盛饭饭 1.赵一曼看着这个碗,对通讯员说:“哪里拿来的,请 你还( hi hun )到哪里去!” 2.通讯员用这个大碗给赵一曼盛(shng chng )了 满满一碗高粱米饭。 试着给全文分段,再试着概括段意。 初读课文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整体感知 第一段(第1自然段):赵一曼用过的一次粗瓷大碗却有一段感 人的故事。 第二段(第24自然段):小通讯员给赵一曼送来一个大碗, 赵一曼要他还回去。 第三段(第58自然段):赵一曼倒掉了一碗的高粱米饭,只 盛了半碗野菜粥。 第四段(第911自然段):赵一曼把大碗送给七班做菜盆。 学习第1自然段 因为这个碗有着一段令人感动 的故事。 感人 赵一曼用过的这个大碗为什么被陈列在军事博物馆? 送碗 读课文,带着这些提的问题,快速默读课文24自然段。 还碗 这个碗有什么故事呢? 粗瓷大碗也不是很值钱的东西,会有故事吗? 小通讯员为什么要给赵一曼找来一个大碗? 学习第2-4自然段 赵一曼吃饭用的搪瓷缸子早就送 给一个新战士了,通讯员一直想给她 另找一个碗,好不容易在这次战斗中 找到了,就连忙给她送来。 没碗时间极 其久远 通讯员“送碗”的急切心情 赵一曼看着这个碗,对通讯员说: “哪里拿来的,请你还到哪里去!” 严守纪律,关心同志 胜过关心自己。 面对通讯员送来的大碗,赵一曼是什么态度呢? 句子末尾是感叹号,注意读出赵一曼坚定的语气。 分角色朗分角色朗读读读读 赵一曼看着这个碗,对通讯员说:“哪里拿来的,请 你还到哪里去!” “这这敌人都消灭了,往哪里还啊!”通 讯员为难地说。 两个省略号,注意读出通讯员委屈的语气。 学习第5-8自然段 通讯员为什么给赵一曼盛来一 大碗高粱米饭?当时抗日联军的 生活怎么样? 通讯员用这个大碗给赵一曼盛了 满满一碗高粱米饭,他想:“这回 我们政委该吃顿饱饭了。” 通讯员对赵一曼的 爱戴。 侧面描写,通过描写通讯员的动 作和心理活动,体现了赵一曼一 直都是生活艰苦,关心战士。 那些日子非常艰苦,抗联 部队几个月来都是靠野菜、 草根、橡子面充饥。 面对诱人的满满一碗高粱米饭,赵一曼是怎么做的呢? 生活艰苦 艰苦的抗联生活 1933年,日军强制推行归屯并户,在烧光、杀光、抢 光的“三光”政策下制造“集团部落”和“无人区”,试 图把东北抗联饿死、困死。1939年,日军为了“围剿”和 “讨伐” 东北抗日联军,加大了对抗联的封锁,部队在 山林里没有粮食,没有食盐,没有衣服,抗联战士时刻面 临着冻死、饿死和战死的威胁。 资资料分享 团长、政委和战士一样,嘴 边有几个月没沾过粮食了。 赵一曼是政委,她和士兵一样吗? 形象地写出了当时“ 日子非常艰苦”。 赵一曼看到这碗米饭想到了什么? 不禁想起战士们的艰苦生活,想起同志 之间的友爱,想起通讯员对她的关心 赵一曼的心理活动的描写 ,体现了她关心战士,心 中只有他人的品质。 赵一曼端着碗轻轻走进炊事棚,趁人不注意 的时候,把碗里的饭倒进锅里,又从另一口锅 里盛了半碗野菜粥。 面对通讯员的爱戴,赵一曼又是怎么做的呢? 动作描写,与前文形成鲜明的对比,一“盛”一“倒”,“满 满一碗高粱米饭”与“半碗野菜粥”,生动地表现出赵一曼关 心他人胜过关心自己的高尚品质。 学习第9-11自然段 小通讯员急得直叫:“我说政委同志啊,给你一 百个碗也架不住这么丢啊!” 赵一曼笑着说:“是啊,什么时候才能不丢 碗呢?” 赵一曼什么时候才能不丢碗呢? 把碗送给别人了 只有人人都有了碗,赵一曼的碗才不会丢。 根据下列提纲复述课文。 复述课课文 1.小通讯员给赵一曼送来一个碗。 2.赵一曼把高粱米饭换成半碗野菜粥。 3.赵一曼的碗又丢了。 总结全文 课文用倒叙的方式,以一个粗瓷大碗为线 索,记叙了赵一曼同志在那样的艰苦中,还碗 以及吃饭时把高粱米饭换成半碗野菜粥经过, 赞美了她时时关心战士,和他们同甘共苦,歌 颂了一个共产党员的高贵品质。 课后作业 1.复述课文,把这个故事讲给周围的人听。 2.课下搜集查找阅读关于赵一曼其他故事。 板书设计 27 一个粗瓷大碗 感人的 故事 送碗 - 还碗 盛饭 - 倒饭 碗又丢了 关心战士 以身作则 课堂作业 一、下列字音字形不正确的一组是( )。 A.博物馆 高梁 为难(nn) B.病号灶 吭声 责备(bi) C.野菜粥 政委 丢碗(wn) A 二、组词。 察( ) 梁( ) 讯( ) 陈( ) 灶( ) 查( ) 粱( ) 迅( ) 阵( ) 扛( ) 侦察 检查 木梁 高粱 通讯 迅速 陈列 一阵 灶台 扛着 三、理解课文内容,再填空。 (1)赵一曼经常丢碗是因为她 。 (2)赵一曼好几个月没沾粮食说明 。 (3)赵一曼把一碗的米饭换成半碗野菜粥,说明她 。 把碗给了别人 生活太艰苦了 关心战士 四、暑假,你和爸爸来到东北参观抗联博物馆, 面对赵一曼的塑像,你会说什么? 在奔腾不息的金沙江畔,在风景如画的宜宾县一曼公 园内,面对赵一曼塑像,我想说:“赵一曼烈士,你们抛 头颅,洒热血,你们的愿望实现了。我们一定珍惜今天幸 福生活,为中华民族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人教统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27 一个粗瓷大碗 ppt课件(含练习+教案).zip)为本站会员(TECH)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 语文 > 部编版(统编版) > 三年级上册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