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24 司马光-教案、教学设计-省级公开课-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配套课件编号:20004).docx

上传人(卖家):老黑 文档编号:1785703 上传时间:2021-10-1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4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八单元-24 司马光-教案、教学设计-省级公开课-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配套课件编号:2000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第八单元-24 司马光-教案、教学设计-省级公开课-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配套课件编号:2000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第八单元-24 司马光-教案、教学设计-省级公开课-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配套课件编号:20004).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第八单元-24 司马光-教案、教学设计-省级公开课-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配套课件编号:20004).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第八单元-24 司马光-教案、教学设计-省级公开课-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配套课件编号:20004).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 司马光司马光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教材与学情分析】【教材与学情分析】 ( (一一) )教材分析教材分析 司马光是部编版小学教材遇到的第一篇文言文,主要讲了司马光破瓮救 人的故事。作为一种全新的体裁,它用词简洁、句式特殊、内涵丰富。寥寥数语 就勾勒出一个完整的故事。文中人物众多,像“群儿”、 “一儿”、 “众” 、 “光” , 物却只有“瓮”一件,他们的组合牵动着故事的发展。同时“光”的勇敢和冷静, “众”的胆小和惊慌在文中对比明显,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二)学情分析(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有一定的阅读经验,对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并不陌生,但文言文版 却是第一次遇到,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初遇,先

2、读熟它是必要的;其次是掌 握学习方法,课文虽短,但是“注释”和“插图”一应俱全,而“看注释”和“看 插图”这两大学习方法是学生理解这篇文言文的“钥匙”。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1.通过认读和复现认识“司、跌”等 5 个生字,会观察“庭”的易错点,并正确 书写。 2.通过教师范读和借助停顿,有节奏、有趣味地朗读课文,运用看注释和看插图 等方法,大致讲清楚课文故事。 3.抓住“群儿戏于庭”和“光持石击瓮破之”,了解文言文状语后置的特点以及 “之”字的妙用,感受文言文独特的魅力。 4.借助人物背诵全文,结合故事的后续理解这个故事的意义。 【学习重难点】【学习重难点】 重点:通过教师范读和借助停顿

3、,有节奏、有趣味地朗读课文,运用看注释和看 插图等方法,大致讲清楚课文故事。 难点: 通过读好关键语句和联读等方式与现代文的不同点, 感受文言文独特魅力。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课件、板贴 【学习过程】【学习过程】 课前小游戏:看图猜故事课前小游戏:看图猜故事 1.依次出示三幅图片(曹冲称象、孔融让梨、凿壁偷光)。 2.学生抢答说故事名称。 3.发现共同点:三个都是古代的儿童故事。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利用小游戏激发学习兴趣,看图回忆旧知,顺势引题,也为结 尾拓学做铺垫。 2 导入:明晰历史,挑战学习导入:明晰历史,挑战学习 1.知历史:老师通过看注释知道这篇文章选自 700 多年前的一

4、本书宋史, 也就是说这个故事流传到现在至少已经有700 多年了。 2.挑战学:今天要学 700 多年前的故事。有难度,敢不敢来挑战一下?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教师以身作则初步渗透“看注释”的学习方法,同时营造历史 的距离感,鼓励学生挑战学习,再次激发学习兴趣。 板块一:书声琅琅,读好古文板块一:书声琅琅,读好古文 1.出示第一组词:登瓮 击瓮 (1)指名读,读准“瓮”的后鼻音 (2)放进句子(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指名读。 (3)范读(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停顿,指名读,齐读。 2.出示第二组词:弃去、持石、水迸 (1)小老师带读词语 (2)分步放进句子 第一步:指名读“众皆弃去,光

5、持石击瓮破之” 放入停顿(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指名读,齐读。 第二步:加大难度,放入“水迸”,指名读“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 水迸,儿/得活。” 3.齐读全文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分类识词,逐句读好,逐步读好,最后读全文,环环相扣,层 层深入,提高课堂效率。 板块二:习得方法,读懂古文板块二:习得方法,读懂古文 1.认识瓮,学方法 (1)解决问题,发现方法: 学习活动一: (1 1)自由读课文,至少读自由读课文,至少读 3 3 遍。遍。 (2 2)用用“”划出文中划出文中出现的出现的人物。人物。 学习活动二: 看课文看课文 102102 页页,判断判断这是不是瓮这是

6、不是瓮。 3 (2)拓展瓮,朗读和积累新“瓮” 用途广泛:水瓮、米瓮、油瓮、酒瓮 成语故事:瓮中捉鳖、请君入瓮 2.看插图,认人物 (1)校对人物:瓮的周围就有一群孩子,刚才让你们划出文中的人物,你划出 来了吗?(指名说人物)你看老师也把他们全部划了出来,跟老师校对一下。 (2)认识人物,出示学习活动要求 (3)师生配合读全文(师读人物,生带着想象读其它) 3.用方法,说故事 (1)忆方法,说故事:人物找对了还不够,还得借助人物,用现在的话来讲讲 这个故事,有困难了请谁帮忙?(注释、插图) 学习活动四: 看注释和插图,说好这个故事。看注释和插图,说好这个故事。 古代这么说现在怎么说 群儿戏于庭

7、一群孩子。 一儿登瓮一个孩子。 足跌没水中。 众皆弃去很多孩子。 光持石击瓮破之司马光。 水迸,儿得活,。 方法二:看插图方法一:看注释 学习活动三: 将将“群儿群儿、一儿一儿、众众、光光”请到相应的图片中请到相应的图片中。 4 (2)指名说故事。 (3)出示表格右侧整个故事,两相对比,体会文言文的简洁。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以“认识瓮”为契机,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学习 方法,为后续说好故事提供了抓手,同时“拓展瓮”,积累词汇。 板块三:边玩边读,趣读古文板块三:边玩边读,趣读古文 群儿戏于庭群儿戏于庭 1.书写“庭”字 (1)引出“庭”:现在就让我们走近这个故事,故事的开头就告诉

8、了我们这个 故事发生在?(庭院里) (2)师范写,生书空 提醒:注意笔顺,先写“广”,最后写“廴”; 注意关键笔画:第二横略长。 (3)翻开作业本,写两个。 2.趣读“句式” 把“庭”字送进句子读。 (1)文言文说“群儿戏于庭”,用现在的话就是“一群孩子在庭院里玩耍” 。 (2)关注标红的地方,发现不同:现在喜欢说在哪里干什么,古人偏偏说干什 么在哪里。 (3)联读体会:依次出示和诵读“儿童放纸鸢于村外”和“黑白二猫斗于屋上 ” (4)模仿运用:有了这个发现,你们也会写。(出示:群儿于。) (5)朗读积累:本来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有个孩子爬上瓮跌入了水中,情况 非常的非常的(紧急、危急)。从开

9、心到危急(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 足跌没水中),谁来当当朗读小能手,把心情的变化读出来。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 1.认识“之” (1)点亮“之”字:同学们,这个“之”,在文言文代表很多东西。你知道它 指代的是什么吗?(瓮) (2)变换句子对比读(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瓮),体会不同。 (3)发现“之”的妙用:“之”是文言文中的一大功臣,一个事物在一句话里 第二次出现的时候常常要把它换成“之”,这样读起来更舒服。 2.认识“司马光” 模拟情境: 我们来到操场上玩,可以说(群儿戏于操场) 我们全班同学在教室里学习可以说(群儿学于教室) 周末了,我们一起去万达玩,可以说(

10、群儿戏于万达)。 5 (1)拓展联读:同学们,你们的朗读让老师看到了司马光的镇定和勇敢,有位 作者发挥想象把这句话改编成一段话,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2)发现:司马光比其他小朋友更(勇敢、机智、冷静) (3)指名读,男女生读、站起来做动作读。在体会中促进朗读,相机指导语调 (“持、击”要重读,体现勇敢。)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趣读, 让学生感受文言文状语后置的特点。 变换用字, 体会“之”字的妙用。学生不仅读懂了司马光的形象,也为以后学习新的文言文 奠定基础。 板块板块四四:背诵积累,拓展后续背诵积累,拓展后续 1.将全部人物请到黑板上(“群儿、一儿、众、光”) 2.借助人物背诵

11、3.拓展故事后续:其后京、洛间画以为图。 (1)出示解释:这之后,长安、洛阳的人将这件事用图画记载下来。 (2)理解故事内涵,相机介绍司马光:为什么要将这个故事画下来,还要流传下 来,让 700 年后的我们看到? 预设:1.是儿童故事,有趣好玩 2.学习司马光的优秀品质 3.提醒小朋友注意安 全 4.拓展儿童小古文:像这样被画下来的古代儿童故事还有很多(出示课前小游戏 的三个故事),它们也都有文言文版本,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些儿童故事。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 认识了人物, 也走进了故事, 背诵全文就水到渠成了。 拓展 宋 史司马光传后续,也使得本文的情感价值观浮出水面。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司马光司马光简洁简洁 群儿(),一儿(),(),众 (),光(),(),儿()。 文言文文言文 看注释看注释 看插图看插图 一儿一儿 群儿群儿 光光 众众 庭庭一一 别的小朋友都慌了,有的吓哭了,有的叫着喊着,跑去 找大人。司马光没有慌,他举起一块石头,使劲砸那口瓮, 几下子就把瓮砸破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 语文 > 部编版(统编版) > 三年级上册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第八单元-24 司马光-教案、教学设计-省级公开课-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配套课件编号:20004).docx)为本站会员(老黑)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