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湖心亭看雪教学设计湖心亭看雪教学设计 【前期分析】【前期分析】 一、教学分析一、教学分析 1 1教学内容分析教学内容分析 湖心亭看雪 是统编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有关山水情怀小品文中的一篇, 是张岱的代表作,出自回忆录陶庵梦忆 , 写于明王朝灭亡以后。文章字里行 间流露出作者微妙而复杂而情感:既有雪夜独自赏景的雅趣,又有作为亡国遗民 的痛心与无奈,还有偶遇金陵人的情感波澜, 更有让读者深受感染的 “痴于景” 、 “痴于国殇”独特情怀。 2.2.教学对象分析教学对象分析 从知识点来说, 湖心亭看雪一文中,需要掌握的文言词句并不多,文章 大意也不难疏通,学生可借助于课下注释和手中的工具书掌握重点实词
2、和虚词, 积累文中“一” “白” “是” “更”等一词多义及词类活用的词。作为银川 的学生,对西湖美景虽然陌生,但对雪一点也不陌生,易进入文章情境之中。 3 3教学环境分析教学环境分析 我校录播教室更新触摸一体机并安装希沃 5,教师对该教学设备及软件还处 在学习摸索阶段,但学生却对这全新的学习设备充满了好奇,学习兴趣浓厚。 二、教学目标二、教学目标 1朗读指导,在读准字音、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熟读课文,提高阅读文言文 的能力。 2赏析雪后奇景,领会白描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3. 由景及情,结合文章内容及相关背景,探寻作者深沉而又微妙的复杂情 感。 三、教学重点、难点三、教学重点、难点 1 1教学重点
3、:教学重点:朗读课文,赏西湖奇景,体会雪景之境。 2 2教学重点:教学重点: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体会“痴”字的深刻含义。 四、课前准备四、课前准备 布置学生导学案预习,掌握一些常见的文言实词以及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疏 通重点句子;赏析雪景;品悟作者情感。 1.语词:解决文章中生字、文言词语以及文言翻译等方面的问题。 2.写景:对文中写景语句及其写法进行赏析。 3.情感:走进作者心灵,体会作者游西湖时与众不同的思想感情,以及产生 这种感情的原因。 4.解读“痴”字:作者的“痴”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认真思考后进行归纳 概括。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一、导入新课导入新课 师:请同学们先回忆有关
4、咏雪的诗词名句。 (生可能回答柳宗元的 江雪 、 岑参的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 毛泽东 沁 园春雪等) 我们今天走进明末清初文学家张岱的湖心亭看雪 ,看看作者在本文中描 绘了一幅怎样的雪景?又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情思? 【设计意图及媒体作用】【设计意图及媒体作用】 从咏雪诗词切入,创设古典诗词的吟诵情境,更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兴趣, 自然引出课题湖心亭看雪 。 二、二、 读准字音读准字音 师:昨天,同学们已经通过导学案预习了课文。现在,请大家大声、自由朗 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1.指名两位朗读,其他同学纠正字音错误。 (学生配以寒江残雪背景音乐朗读,情不自禁放慢速度,初步感知文章 意境) 2.屏
5、幕出示生僻字词的读音,学生通过齐读加深印象,落实读准字音目标。 【设计意图及媒体作用】【设计意图及媒体作用】 文中“挐、毳衣、沆砀”及“堤”分别为生僻字和易读错字,超链接出示加 以强调,巩固学生对字音、字形的掌握。 三、读清句读三、读清句读 师:同学们看(出示屏幕) ,这就是古代的文言文,它没有标点但还要读出 停顿,读出句读,这就要求读者对文章大意有所了解。现在请同学们借助课下注 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 (学生自主疏通文意) 1.请一位同学根据文意在屏幕上用“/”标出句读,其余同学纠正错误。 2.指名一位同学朗读课文,读清句读。 【设计意图及媒体作用】【设计意图及媒体作用】 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
6、通过自主学习疏通文意,既学会了学习文言文的基本 方法,也实现整体感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为后面的深入学习、探究夯实了必 要的基础。在自由朗读、示范朗读中配以背景音乐,创设朗读情境,营造了浓郁 的朗读氛围。通过有梯度朗读训练,学习朗诵技巧,有效提高朗读的水平,初步 感受作者深蕴文字中的微妙情怀,为进一步品悟文章做好感情铺垫,课堂气氛渐 入佳境。 四、读出雪景之境四、读出雪景之境 学生自主学习: 1.读一读关于描写雪景的句子,概括“这是一幅的雪景。 ” 2.品一品,你是从文中哪些词语中感受到这样的雪景的,先将它们圈点勾画 出来,再将你的感受批注在旁边。 3.学习白描手法。 【媒体作用及分析媒体作用
7、及分析】 学生运用圈点批注法赏析文中描写雪景的语句, 这种一边动手一边思考的学 习方式促进了他们对关键词句的理解,更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学生上台利用 触摸一体机的希沃 5 工具进行现场夹批、现场讲解,更加直观,便于学生相互学 习、交流互动。 五、品读作者之情五、品读作者之情 师: 湖心亭看雪只是为了写雪吗? 生:作者借西湖雪景抒发了自己的独特情感。 师:你从文章中哪些地方感受到了作者的情? (学生结合语句浅谈作者之情,预估学生多谈作者陶醉于西湖雪景) 师:我们有必要了解张岱的身世及湖心亭看雪这篇文章的相关写作背景。 (屏幕出示“知人论世”资料链接) 师:我们再来品一品作者的情。 (通过“知人
8、论世” 资料链接,学生对张岱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能借助“崇 祯” 、 “金陵”等语词体会到作者的故国之思;也能通过张岱和金陵人的偶遇体会 到作者情感的波澜;借助资料链接突破难点) 师:让我们带着这些情感再读张岱眼中的雪。 【媒体作用及分析媒体作用及分析】 开放式探究,激活课堂气氛,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热情。 而通过原创微视频 “知人论世”环节,可让学生在极短的时间内了解作者在明 亡前后的人生轨迹,也了解了湖心亭看雪这篇文章的主题思想。 六、中国文人眼中的雪六、中国文人眼中的雪 读罢此文,我们心中永久的留驻了公元 1632 年的一场西湖雪景:白茫茫一 片,辨不出天,辨不出地,辨不出水
9、,山与云接,天与水融,唯见似有若无的一 痕长堤,似隐若现的小亭一点,微微划动的小舟一芥,点缀其中。一切都是那样 的静谧,我们似乎看到张岱立于天地之间,他痴行于雪夜看西湖,痴情于和金陵 人的相遇相交,痴迷于深切的故国之思。 “登山则情満于山,观海则情溢于海” ,赏雪则情丝万千。历代文人墨客对 雪情有独钟,我们不妨来看一下中国文人眼中的雪 。 出示原创微课中国文人眼中的雪 。 【媒体作用及分析媒体作用及分析】 推送原创微课中国文人眼中的雪 ,由张岱眼中的雪拓展到中国文人眼中 的雪,令学生既开阔了视野,又对雪这一意象有了更深的认识。学生从原创微课 中明白了历代文人墨客对雪情有独钟的原因, 领悟了古代文人墨客笔下的雪的意 象,从课内到课外,进行了有效的拓展,丰富了学生的认知经历和学习体验。 七、课堂小结及阅读推荐七、课堂小结及阅读推荐 【课堂小结课堂小结】 同学们,小小的一片雪花,却承载着文人的横溢才华,承载着文人的千古情 思, 让我们也循着他们的脚步去观看我们心中的那场雪, 去寄托我们那一份情致。 【阅读推荐阅读推荐】 推荐同学们利用寒暑假阅读书目:张岱的传世名著陶庵梦忆和西湖梦 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