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落实“三给”促小科课改没有覆盖小学科的课改是不完整的课改,是不完美的课改。因为很多小学科才是学生真正喜欢的学科,能真正展示学生个性的学科;学生在这些学科的学习中能体验童年的乐趣,留下欢快的笑声,为童年留下美好的回忆。如何开展小学科课改,在过去的一个多月我们重点进行了以下探索。一、给设备,让学生轻松收集资料,满足学习需要。资料收集是科学 、 品德与社会学习的第一拦路虎,它们的生活性、实践性都很强,需要大量的补充资料。比如五年级科学蘑菇课中关于细胞、细菌、病毒的知识在教材中介绍的比较少,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老师找,学生被动的接受, 对学生的能力得不到提高, 长期下去学生还容易养成依赖的习惯。怎
2、么办?把电脑给学生用。我们大胆尝试,把多媒体室、电教室、办公室的三台电脑对学生开放,原来老师做的,放给学生自己去做。三、四、五年级每个班配备一台专用的查资料的电脑。学生利用午自习和晚饭后的时间,由一名老师在现场监督,学生自己在网上搜索自己班级近期学习中急需的资料。二、给学生搭舞台,让学生个性飞扬品德与社会 学科中有很多知识都是学生身边已经发生过的故事和家庭生活中的故事,简单的展示、表演已经不能适应新课改下的学习。能否把故事搬下来?我们进行了思考、实践。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由老师带领学生把书上的故事排练成舞台剧、小话剧、短小品、解说词等形式,在本班表演,在兄弟班竞赛,在学校展演,学生在活动中领悟知
3、识,发现真理。三、给时间,让学生的学习延伸到课外影子的变化规律至少需要一天的时间才能观察出来结果; 蚂蚁的生活习性,一节课能看出来吗?还有很多这样的知识,没有大量的课余时间观察,学生很难能成为学习的主人。时间,学生需要时间。早自习、午自习、下午课外活动、 晚自习等学生在校寄宿我们有时间。如何帮助学生合理安排好时间才是问题的关键。经过几次的探索,我们把需要在课外观察的内容分好类:那些需要在教室完成、那些需要在操场完成、哪些需要在实验室完成,哪些需要老师帮助完成等等。然后按照不同的需求,老师做好分工。不需要老师参加的由小组长带领学生利用午自习和晚饭后的时间自主完成; 需要老师参加的安排在下午课外活动时间完成。不管哪次的活动都为学生准备好观察记录表,要求相信记录下自己观察到的现象。学生有了设备,更容易收集资料,有了舞台能尽情展示自己的风采,有了时间学生才能享受发现科学知识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