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教案-(新教材)2019新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二.docx

上传人(卖家):大布丁 文档编号:2030335 上传时间:2022-01-1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78.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3.3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教案-(新教材)2019新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3.3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教案-(新教材)2019新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3.3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教案-(新教材)2019新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3.3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教案-(新教材)2019新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3.3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教案-(新教材)2019新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3.3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教案教案一、教学目标一、教学目标1.概述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2.通过分析生物富集的过程,说明生物富集的危害,认同应采取措施减少危害。3.说明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4.尝试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二、教学重难点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分析碳循环的过程,概述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2.教学难点(1)说明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2)尝试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三、教学过程三、教学过程【本节聚焦】1.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是怎样的?2. 怎样理解生物富集的成因和危害?3. 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关系是怎样的?【导入】问题探讨:胡杨能抗干旱

2、、御风沙、耐盐碱,可顽强地在荒漠中生存繁衍。然而,受水资源短缺的影响,一些远离水源的胡杨也难逃死亡的厄运。这些死亡的胡杨虽历经烈日和荒漠的摧残,却依然傲立于大漠,其枝干往往呈现出千姿百态的奇特造型。讨论:1.胡杨死亡后,为什么很长时间都没有腐烂?22.有研究表明,长有胡杨的荒漠土壤一般比草原的贫瘠,这是为什么?呼一口气,许多二氧化碳分子就离开你的身体,进入大气中。你能想象这些二氧化碳分子的去向吗?这些二氧化碳分子中的碳元素和氧元素又是怎样来到你体内的?进入身体之前又存在于什么物质中?不难看出,这两种元素在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之间是不断循环的。思考讨论:分析碳循环的过程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因此可在

3、大气和海洋、河流之间进行交换。此外,碳还可以长期固定或保存在非生命系统中,如固定于煤、石油或木材中。人类对煤和石油等能源的利用,向大气中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讨论:1.碳在非生物环境和生物体内分别以什么形式存在?2.碳是如何进出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以什么形式、通过哪种生命活动、形成哪些产物等)?3.你如何看待人类活动对碳循环的影响?生产者:(1)光合作用等: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2)呼吸作用:将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消费者:(1)摄食等:将前一营养级的有机物转化为自身的有机物;(2)呼吸作用等:将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分解者:(1)食腐、腐生等:将现成有机物转化为自身有机物;(2)微

4、生物的分解作用等:将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其他途径: 煤、 石油等化石燃料的开采与使用, 将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等。3与社会的联系(P63)化石燃料的开采和使用大大增加了二氧化碳的排放,加剧了温室效应,引起全球性的气候变化;温室效应(1)主要原因化石燃料的开采和使用大大增加了二氧化碳的排放;森林、草原等植被遭到大面积破坏。(2)缓解措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开发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燃烧;增加二氧化碳的吸收和固定量: 大力植树种草,提高森林覆盖率;提高秸秆还田率,提高土壤储碳量。我国一方面采取积极措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另一方面大力植树种草,提高森林覆盖率。【一、碳循环】【一、碳循环】碳在生物群落

5、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行的。 由于二氧化碳能够随着大气环流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因此,碳循环具有全球性。此外, 海洋对于调节大气中的碳含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当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水圈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也随之增加;如果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发生局部短缺,水圈中的二氧化碳也能及时进入大气。【二、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二、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1.1.概念概念:组成生物体的_等_,都在不断进行着从_到_, 又从_到_的_过程,这就是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又叫_。2.2.范围范围:生物圈3.3.特点特点:(1)_: 物质循环的范围为生物圈;(2)_: 物质可被生物群落反复利用, 对

6、改进农业生产方式有多方面的启示。4.4.碳循环总结碳循环总结:4碳的存在形式非生物环境:CO2(主要)和碳酸盐生物群落:含碳有机物碳在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群落之间循环的形式:CO2碳在生物群落内的传递形式:含碳有机物碳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光合作用(主要)和化能合成作用碳在生物群落中传递的主要途径:食物链、食物网碳返回非生物环境的途径: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呼吸作用;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化石燃料的燃烧。【三、生物富集】【三、生物富集】1.1.概念概念:生物体从周围环境吸收、积蓄某种元素或难以降解的化合物,使其在机体内浓度超过环境浓度的现象。2.2.常见存在生物富集现象的物质常见存在生物富集现象的物质:重金属

7、:如铅(Pb)、镉(Cd)、汞(Hg)等人工合成的有机化合物:如 DDT、六六六等3.3.发生生物富集的物质的特点发生生物富集的物质的特点:富集物质在环境和生物体中存在形式是比较稳定的;富集物质必须是生物体能够吸收的且不易排出的;富集物质在生物代谢过程中是不易被分解的;4.4.生物富集的主要途径生物富集的主要途径:食物链、食物网5.5.生物富集实例生物富集实例铅的富集(详见课件思维导图)6.6.生物富集现象的特点生物富集现象的特点:具有全球性:导致生物富集的有害物质可以通过大气、水和生物迁移等途径扩散到世界各地。有害物质在生物体内的浓度会沿食物链不断升高【四、【四、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

8、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5探究实践: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背景资料: 土壤中生活着肉眼看不见的细菌、 丝状真菌和呈放射状的放线菌,这些生物的数量是极其繁多的,例如一茶匙表层土就可能含有亿万个细菌。由于各地气候与环境等因素不同,落叶在土壤中被分解的时间也是不同的,一般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中需要一至数月时间。1.实验原理:土壤中存在种类、数目繁多的细菌、丝状真菌和呈放射状的放线菌, 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成分为分解者。 分解速度主要与环境温度和湿度有关。案例一:落叶是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腐烂的吗?67【练习与应用】【练习与应用】一、概念检测1.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 判断下列相关表

9、述是否正确。(1)物质循环发生在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 ()(2)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 ()2.在生态系统中,使二氧化碳进入生物群落 的生物主要是()A.细菌B.真菌C.动物D.绿色植物3.竹子中纤维素含量很高。大熊猫每天要吃大量竹子,但一般只能利用其中一小部分纤维素。研究表明,大熊猫的基因组缺少编码纤维素酶的基因,但是肠道中有多种纤维素分解菌。(1)大熊猫与它肠道内某种纤维素分解菌的种间关系为()A.捕食B.寄生C.互利共生D.原始合作(2)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A.大熊猫是初级消费者,属于第二营养级B.大熊猫未消化的纤维素会被分解者利用C.纤维素分解菌促进了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D.能量流动方向是竹子大熊猫纤维素分解菌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生物 > 人教版(2019) > 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3.3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教案-(新教材)2019新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二.docx)为本站会员(大布丁)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