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八单元《答司马谏议书》ppt课件(含音视频).rar

相关 举报
  • 2022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八单元《答司马谏议书》ppt课件(含音视频)
    • 答司马谏议书
      • 答司马谏议书.mp3
      • 答司马谏议书.ppt--点击预览

文件预览区

资源描述
王安石 答司马谏议书答司马谏议书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仁宗庆历二年(1042)登进士第。仁宗嘉祐三年(1058)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要求抑制大官僚地主和豪商的特权,改变宋朝积贫积弱的局面,推行富国强兵政策。神宗熙宁二年(1069)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在神宗的支持下,制定并推行新法,史称“王安石变法”。司马光执政后尽废新法(除置将法外),王安石忧愤去世。因封荆国公,故称“王荆公”。谥文,故又称“王文公”。 王安石的诗文多为揭露时弊、反映社会矛盾之作,体现了他的政治主张和抱负。他的散文雄健峭拔,在“唐宋八大家”中独树一帜;诗歌遒劲清新,词虽不多,但风格高峻。 主要作品有答司马谏议书伤仲永读孟尝君传游褒禅山记等散文名篇;诗歌泊船瓜洲登飞来峰书湖阴先生壁二首等。有临川先生文集王文公文集存世。 写作背景 北宋中期,社会矛盾尖锐。宋神宗任命王安石为参知政事,实行变法,力图通过整军理财以求富国强兵。新法的实行,抑制了大官僚大地主和豪强的特权,激起既得利益者的强烈反对。保守派代表人物当时任右谏议大夫的司马光多次致书王安石,要求罢黜新法,恢复旧制。王安石读了司马光的第一封信,颇不高兴,出于礼节,只回了一封短信,没有就司马光的意见作实质性答复。司马光心有不甘,又写了第二封信,进一步阐明青苗法的不当之处,其意仍在说教。王安石接信后,又回了封信,就司马光第一封信作了较为具体的答复,这就是后来闻名于世的答司马谏议书。题目解说“答”,即“答复、回复”之意;“司马”,即司马光,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谏议”,指的是“谏议大夫”这个官职;“书”,文体名;“答司马谏议书”,即“回复谏议大夫司马光的信”。全文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这段主要阐明写这封信的原因和目的。因为两人之间有分歧,所以写信表明自己的立场和态度。 第二部分:全文驳斥的重点部分,作者以“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为论证的立足点,分别对保守派谬论进行驳斥,表明自己坚持变法的立场。 第三部分:进一步明确自己的立场和态度,想让我从此不要做这些事儿,墨守前人的所作所为,那就是不是我所敢领教的。第四部分:书信常规的结束语。课文串讲:第1自然段 某启:昨日蒙教。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某:古人在信稿上用“某”,代替自己的名。窃:我私下,谦词。每:往往,常常。术:方术,方法,这里指政治主张。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辨;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复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重:又。反复:指书信往来。具道所以:详细说明这样做的理由。见恕:原谅我。王安石为什么要写这封信? 因这司马光写了一封长信,对王安石的变法横加指责,所以王安石写这封信为自己辩解,同时也指出与司马光的争论不是因为个人恩怨,而是政见不一。第2自然段 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儒者:这里指读书人。侵官:侵犯官员的职权。征利:与民争利。以致:因而招致。名实:名义和实际某则以为: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修之于朝廷:在朝廷上讨论修改。举:施行,推行。辟:驳斥,排除。难:责难。壬人:善以巧言献媚的人。固前知:本来事先就知道。 从文中的信息我们可以看出司马光是如何指责王安石的?面对司马光的指责,王安石是如何应对的? (1)司马光指责王安石变法是“侵官、生事、征利、拒谏”。(可引用课文中句子作答) (2)王安石逐一驳斥司马光对自己的指责。开头先提出一个双方均认可的道理“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为下文的“正名”提供推理前提。接着对强加给自己的罪名一一反驳,连用四个“不为”不容质疑的判断句进行反驳,提出司马光的指责都是荒谬的。针对来信指责,王安石逐一加以驳斥。侵官生事征利拒谏致怨致怨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司马光司马光王安石王安石(展现了他无所畏惧的政治家胆略) 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盘庚之迁,胥怨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du)义而后动,是而不见悔故也。第3自然段恤:忧虑,顾念。汹汹然:大吵大闹的样子。胥:相与,互相。特:仅仅,只是。度:计划。度(du):估计,考虑。是:认定做得对。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膏泽斯民:施恩泽给这些人民。事事:做事。前一“事”字是动词,后一“事”字是名词。守:墨守。知:领教。 1、王安石所推行的变法在实施时,出现了怎样的情形?司马光认为出现这种情形的原因是什么? 出现的情形:天下“怨谤”;众“汹汹然”。 司马光认为出现这种情形的原因是:王安石在变法中,“侵官,生事,征利,拒谏”。2、在严峻的形势面前,王安石对变法持什么态度?哪些语句体现了这种态度? (1)王安石坚持变法,义无反顾。 (2)“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则非某之所敢知”等语句集中体现了王安石的这种态度。第4自然段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无由:没有机会。不任:不胜。 区区:拳拳,专诚、恳挚的意思。板书设计中心思想。 本文逐条驳斥司马光对新法的责难,批判了士大夫因循守旧、苟且偷安、不恤国事的保守思想,表示了坚定不移地推行新法的决心。 (1)作为书信体议论文,本文首要特点是行文简洁、结构严谨、没有枝蔓。全文除开头和结尾段几句酬答的礼貌用语外,紧紧扣住保守派几个主要论点进行驳斥,只驳论点不涉及其他事情,结构非常严谨,驳斥时针对要害,言简意明,使文章短小精悍。 1、概括本文的写作特点。合作探究本文的论证方式是驳论,反驳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直接反驳,如“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举出根据进行反驳,如“某则以为受命于人主不为侵官”,这里就举出了有利的根据,说明不是自己独出心裁,而是受命于皇帝,是朝廷议过的法度,指出这不是个人的行动,而是合理合法的。举出历史事实来进行反驳。如“盘庚之迁是而不见可悔故也”。这里是以历史上曾经有过的如何对待怨诽的事实为表率,表示自己不以流言蜚语而动,既委婉地批驳了怨诽之多的责备,又表达自己变法的坚定决心。整个反驳是明确而有力的,言简意赅。(2)论证方法多样。 本文之所以有压倒论敌的浩然正气是因为有三个方面的特点:立足于理,理足则气势;善于排比,连用排比驳斥对方,势如破竹,无可阻挡;善用反语,如“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铿锵有力。虽全文傲岸之气,愤然涌出,强调坚持改革的决心不可逆转,但语气相当委婉,柔中有刚。这固然是由于书信体格式的需要,也出于朋友之间的情意,但更是源于王安石作为一个政治家的坦荡胸怀和高度自信。(3)气势磅礴,寓刚于柔。 (1)作者不分青红皂白,将反对意见统统斥为“邪说”,把反对者视为“壬人”,如此来说,司马光、欧阳修、苏轼等不都成了所谓巧言令色的人物吗?这说明了作者主观认识上的偏激错误,以及为人气度上褊狭刻薄。作为一个执政者,应虚怀若谷,多听取意见,然后参酌而行,这样才能把事情办好。(2)作者所引典故证据并不能完全说明现实所行的合理性与正确性。北宋中后期,积弊很深,改革是必须进行的。但改革能否成功,则取决于改革的具体内容是否合理,改革前期准备工作是充分,改革过程中措施是否适当、用人是否称职、能否有效协调各方面利益,这些因素在王安石变法中都没有很好地做到。他引商王盘庚迁都之事作为辩护论据,而不细察其中的差异,这并不正确。事实证明,盘庚迁都是成功的,而王安石变法虽应时而生,却是失败的。2、联系历史事实来看,本文在论据和论证有却有偏颇之处。联系课文谈谈你的看法。 谏文论述的是君道,答文论述的则是臣道。 谏文是诤臣对贤的劝谏。彼时唐统一天下,结束战乱已十余年,天下太平,百业兴旺,作为君王的唐太宗开始流露骄奢忘本的苗头,魏征遂作此疏劝谏。文章由君道之根本讲起,指出“思国之安危,必积其德义”,作为君主应该“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厚积德行,克制欲望,从而善始善终。接着提出“知足”“知止”“谦冲”等“十思”作为君主“厚积德义”的策略和方法,辅以选贤任能,择善而从,劝诫君王“鸣琴垂拱”,“不言而化”,行无为之治。 3、谏太宗十思疏和本文在论证角度和思想内容上有何不同。 答文是名臣之间的辩难交锋。针对北宋王朝积贫积弱的现状,王安石在宁神宗的支持下锐意变法,以发展生产,富国强兵。因变法过程中的一些措施引发众议,司马光先后给王安石写了三封信直言劝谏。王安石遂于收到第二封信后作此信答复,针对司马光信中提到的“侵官”“生事”“征利”“拒谏”四项指责逐一反驳,并引用盘庚不避众议决定迁都的史实,表明自己不同俗媚众、坚持推动变法的决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2022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八单元《答司马谏议书》ppt课件(含音视频).rar)为本站会员(大布丁)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语文 > 部编版 > 必修 下册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