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明史纪事本末北伐中原(附答案解析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T3题。十月早于,太祖命将北取中原,谓信国公徐达等曰:“自元失其政,生民涂炭,予与诸公仗义而起,冀有奠安生民者出。山东则有王宣父子,反侧不常;河南则有王保保,上疑下叛;卷、陇则有李思齐、张思道,彼此猜忌,与王保保互相嫌隙。元之将亡,其机在此。今欲命诸公北伐,计将何如?”常遇春对日:“今南方已定,兵力有余,直捣元都,以我百战之师,敌彼久逸之卒,可挺竿而胜也太祖日:“元建都百年,城守必固。若如卿言,悬师深入,顿于坚城之下,馈饷不继,援兵四集,非我利也。吾欲先取山东,撤其屏蔽;旋师河南,断其羽翼;拔潼关而守之,
2、据其户槛。天下形势,入我掌握。诸将皆曰:“善于是命徐达为征虏大将军,常遇春为征虏副将军,率甲士二十五万,由淮入河,长驱北伐。复召诸将谕之日:“今诸将非不健斗,然能持重有纪律,战胜攻取,得为将之体者,无如大将军达。当百万之众,勇敢先登,摧锋陷阵,所向披靡,无如副将军遇春。然吾不患遇春不能战,但患其轻敌耳。吾前在武昌亲见遇春才遇数骑挑战即轻身赴之遇春为大将顾与小校争能甚非所望切宜我之若遇受蔡,鹿区领前锋,M片分冯宗算分2、右翼,有蒋精锐玉之。右家露更参政傅友德,勇略冠诸军,可使独当一面。或有孤城小敌,但遣一将有胆略者,付以总制之权,皆可成效。达则专主申军,策厉群师,运筹决胜,不可轻动。”是日,太祖
3、亲祭上下神祗于北门之七里山。祝毕,复召将士谕之日:“此行非必略地攻城,要在削平祸乱,以安生民。若所经之处,及城下之日,勿妄杀人,勿夺民财,勿毁民居,勿废农具,勿杀耕牛,勿掠人子女。或有遗弃孤幼在营,父母本感来求者,即还之。”(明史纪事本末北伐中原)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吾前在武昌/亲见遇春才遇数骑/挑战即轻身赴之/遇春为大将/顾与小校争/能甚非所望/切宜戒之B.吾前在武昌亲见/遇春才遇数骑/挑战即轻身赴之/遇春为大将/顾与小校争能/甚非所望/切宜戒之C.吾前在武昌/亲见遇春才遇数骑挑战/即轻身赴之/遇春为大将/顾与小校争能/甚非所望/切宜戒之D.吾前在武昌
4、亲见/遇春才遇数骑挑战/即轻身赴之/遇春为大将/顾与小校争/能甚非所望/切宜戒之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甲子,“甲”为十干之首,“子”是十二支之首,干支次第相配,可配成甲子、乙丑等60种。B.关,指陕西关中地区,因其东有潼关,南有武关,西有玉门关,北有萧关而得名。C.中军,古时行军作战队分上、中、下(或左、中、右)三军,由主帅所居中军发号施令。D.亲戚,古时泛指内外亲属,包括父系和母系亲属。文中指除父母外的亲属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常遇春虽英勇善战,但轻率冒进。太祖询问大家如何北伐时,他建议直接率军攻打守备
5、坚固的元朝都城。B.徐达做事稳重,运筹帷幄。太祖任命徐达为征虏大将军,让他坐镇中军,运筹决胜,不要轻易动兵。C.太祖善用谋略取胜。他认为攻打元朝应该先撤其屏障,断其羽翼,控制门户,然后再攻打元朝坚固的都城。D.太祖善于笼络人心,安抚百姓。他告诫将士,此行不是为了攻城略地,只是平定祸乱,所经之处,都不得杀人。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自元失其政,生民涂炭,予与诸公仗义而起,冀有奠安生民者出。(5分)译文:(2)或有孤城小敌,但遣一将有胆略者,付以总制之权,皆可成功。(5分)译文:【答案解析】10. (3分)C11. (3分)B(“玉门关”不在陕西,西面应是“大散关
6、”。)12. (3分)D(“此行不是为了攻城略地”错,原文是“此行非必略地攻城”,意思是此行不一定要攻城略地;“都不得杀人”错,原文是“勿妄杀人”,意思是不能胡乱杀人。)13. (10分)(1)(5分)从元朝失掉仁政以来,百姓就处于极困苦的境地,我和你们为主持正义而起兵,希望有能使百姓安定的人出现。(“涂炭”:比喻处于极困苦的境地;“冀”:希望;“奠安”:使安定。三个要点各1分,句意通顺分2分。)(2)(5分)倘若有孤立的城池、弱小的敌人,只需派一个有胆识和谋略的将领,把统领指挥的大权交给他,都可以取得成功。(“或”:倘若,如果;“将有胆略者”定语后置,有胆识和谋略的将领;“总制”:总领指挥。
7、三个要点各1分,句意通顺分2分。)【参考译文】十月甲子,太祖下令将要向北攻占中原,他对信国公徐达等人说:“从元朝失掉仁政以来,百姓就处于极困苦的境她,我和你们为主持正义而起兵,希望有能使百姓安定的人出现。靖山以东有王宣父子,反复不定;黄河以南有王保保,上面猜疑,下面反叛;关、陇有李思齐、张思道,彼此猜忌,与王保保之间也有矛盾。元朝将要灭亡了,灭掉它的机会就在此时。现在我想要命令大家向北讨伐,应该怎么办呢?常遇春回答说:“现在南方已经平定了,兵力有余,直接达到元朝的都城,凭借我们久经战斗的部队,抵御那些长期处于安闲的士兵,可以轻而易举取胜。”太祖说:“元朝建都百年,都城的防守一定很坚固。如果像你
8、说的那样孤军深入,在坚固的城墙下停滞,军粮的运送不能按时到达,元朝的援兵又从四面八方聚集,这对我们是不利的。我打算先攻取靖山以东,撤掉元朝的屏障;再转移军队到黄河以南,断掉元朝的羽翼;攻占潼关而驻守在那里,控制元朝的门户。天下的形势就都在我的掌中了。”诸将都说:“好计策。”于是命徐达做征虏大将军,常遇春做征虏副将军,率领二十万甲士,由淮河进入黄河,长驱北伐。太祖又召令各位将领告诉他们说:“现在各位将领不是不擅长战斗,但是稳重有纪律,能打胜仗攻取城池的,可以作为大将典范的,没有人比得上大将军徐达。能抵挡百万军队,勇敢冲锋陷阵,所向披靡,没有人比得上副将军常遇春。但是我不担心常遇春不能战斗,只是担
9、心他轻敌罢了。我以前在武昌的时候,亲眼看到常遇春遇到几个人挑战,就轻率地亲自去迎战。常遇春是大将,怎么能与小校争能呢?这不是我所希望的,希望大家引以为戒。如果遇到强敌,常遇春就带领前锋,应当和参将冯宗异分左、右两翼,各自率领精锐士兵去攻打。右丞薛显、参政傅友德,勇气谋略是军中第一,可让他们独当一面。倘若有孤城弱小的敌人,只需要派遣一个有胆识谋略的将领,把统领指挥的大权交给他,都可以成功。徐达就专门主管中军,鞭策激励各路将领,运筹取胜,不可以轻率出兵。这一天,太祖亲自到北门的七里山祭祀天地。祭祀结束后,又召集将士告诉他们:“此行不是一定非要攻城略地,主要目的是消灭祸乱,以此来使百姓安定。你们所经之处,以及到城下之日,都不要随意杀人,不要抢夺百姓的财物,不要毁掉百姓的房屋,不要弄坏农具,不要杀耕牛,不要掠夺他人子女。如果军营中又被遗弃的孤儿,他的父母亲人来寻求,就立即还给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