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1节 功【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力学中做功的含义。能说出做功包含的两个必要因素,并能判断出力是否对物体做功;2、能应用公式W=Fs进行简单的计算。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分析,了解功的含义,学会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 2、通过实验和生活中的例子,知道做功包含的两个必要因素,能判断出力是否对物体做功。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对生活中实例的解释,让学生体会到物理知识的应用,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2、通过合作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体验探究的乐趣,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合作意识。【教学重点】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利用W=FS进行简单的计算【教学难点】判断力是否对物体做功
2、。【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入新课一、力学中功的含义1、总结:功包含的两个必要因素2判断物体是否做功。3、三种不做功的情况: 4、动手试试多媒体出示学习目标多媒体展示三幅图画,引导学生分析力对物体的移动有没有贡献,引出生活中的功有“贡献”、“功劳”等丰富的意思,力学中的功吸收了生活中功的意思,但它也有着更为特殊的含义。 现在请同学们自学课本62页、63页,理解物理学中功的含义,知道什么情况下力对物体做了功?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是什么?自主学习:1. 什么情况下力对物体做了功:2.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教师小结:力学中功的含义,即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
3、个力的作用下通过了一段距离,我们就说这个力做了功。多媒体展示三个做功的例子:1、火箭升空;2、马拉木头水平前进;3、吊车将重物慢慢吊起。分析得出力做功有两个必要因素: 一是 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F)二是 物体沿力的方向通过的距离。 (S)举例子,要求学生判断是否做功。 (多媒体课件演示)人用尽全力推一块大石头,没有推动;塔吊吊着物体在水平方向匀速移动;在光滑的水平冰面上,冰球由于惯性做匀速直线运动,没受力。通过以上实例的分析合作探究三种不做功的情况: (1)物体受到力,但没有移动距离。(劳而无功) (2)物体移动了距离,但没受力的作用。(不劳无功) (3)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也移动了距离,但移
4、动的距离与力的方向垂直。(垂直无功) “拾起-托着-平动-举起-停滞”这五个动作中,哪些动作对课本做了功!为什么?思考后发表自己的观点。自主学习理解、记忆分析回答合作探究学生实验小组交流二、功的计算例题我们知道了力做功的两个条件,那怎样来计算功呢?自主学习:功的计算公式:功力距离 即:功等于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 用 W 表示功,用 F 表示力, 表示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则功的公式可写成: W F。 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 N ),距离的单位是米( m ),功的单位是牛顿米,它有一个专用名称叫焦耳,简称焦( J )。 1 焦牛米。介绍焦耳几点说明: 1)使用
5、W F,要注意单位的统一。 2)做功的多少只由 W F 决定,跟物体是做匀速直线运动还是做变速运动无关。 3)知道 1 焦的物理意义,知道 1 焦的大小。 质量为50kg的雪橇上装载了350kg的货物,一匹马拉着它沿水平道路将货物匀速运到了3000m外的货场,如果雪橇行进中受到的摩擦力是800N,求马的拉力做的功。 由一名学生板演,其他学生自己演算。要求解题规范化。自主学习理解掌握倾听了解一名学生板演,其他学生自己演算。课堂巩固多媒体出示,课堂训练,随堂巩固。巩固练习课堂小结要求学生总结本节“学到了什么”谈收获板书设计 第1节 功一 功的定义: 1、如果物体受力且沿受力方向移动了一定的距离,就
6、说力对物体做了功。 2 、功包含的两个必要因素: 一是 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F) 二是 物体沿力的方向通过的距离。 (S)二、功的计算: 功力距离 公式: W F单位:焦耳 符号: J 附件一、【课堂巩固练习】课堂训练一:1、你用力推墙,墙没动你是否对墙做了功? 2、我将手中的粉笔水平丢出,粉笔在空中飞行,我是否对粉笔做了功?课堂训练二:1、重100N的物体由于惯性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匀速前进4m,外力做的功为 J,重力做的功为 J。2、放学后,某同学背着重40N的书包沿水平路面走了200m,又登上大约10m高的四楼才回到家。则他在回家的过程中对书包做的功约为( )A、0J B、400J C、2000J D、2400J3、用200N的力,在粗糙不同的水平路面,沿水平方向分别拉重500N和800N的两辆小车匀速前进4m,则( )A、拉重车做的功多 B、拉轻车做的功多C、拉两辆车做的功一样多 D、无法确定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