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谏逐客书1. 在谏逐客书中,李斯先后列举泰山高大和河海深邃的例子,目的是说明:_ _,_ _。2. 李斯在谏逐客书中用泰山作比,说明要广纳人才才能成就大业的句子是:“_ _,_ _”。3. 在谏逐客书中,作者开篇即直入主题、表明观点的句子是:_ _,_ _。4. 在谏逐客书中,作者以事实为依据,以秦国历史上四位善于接纳外来人才的君主为例,并用假设的语气从反面论证不这样做的后果可能是:_ _。5. 在谏逐客书中,李斯认为秦国“弃黔首”“却宾客”就好比“_ _”,是资助敌人削弱自己。6. 荀子在劝学中的“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两句是从反面以水为例表达了积累的重要性,而李斯在谏逐客书中写道“_ _
2、_ ,_ _ _ ”,以水为例说明君王应重视接纳人才。7. 谏逐客书一文指出驱逐客卿不仅不能统一天下,而且有亡国的危险,把逐客的危害引申到极点的句子是“_ _ , _ ,_ _”。8. 在谏逐客书中,李斯写秦昭王加强和巩固了王室的权力,抑制了豪门贵族的势力的句子是:“_ _,_ _ ”。9. 在谏逐客书中,作者用蚕吃桑叶作比,指出昭王使秦成就帝业的句子是:“_ _ ,_ _ ”。10. 谏逐客书中用“_ _ ,_ _ ,_ ,_ 、_ _ ”四句话列举秦穆公求贤若渴的事实。11. 谏逐客书中,作者竭力陈述、渲染日常生活中秦王喜欢异国的奇珍异宝、器乐玩好、美色音乐,与下文其“_ _ _ ,_ _
3、 ”的用人排外态度形成鲜明对照。12. 在谏逐客书中,李斯认为五帝三王天下无敌的主要原因是“_ _ ,_ _ ,_ _ ,_ _ ”。13. 在谏逐客书中,写秦孝公任用商鞅进行变法,给人民和国家带来直接影响的句子是:_ _ ,_ _ 。14. 李斯在谏逐客书中用“_ _ ,_ _ ”形象说明了“真秦之声”。15. 谏逐客书中讽刺秦王看重的只是声色珠宝,轻视人才的句子是“_ _ ,_ _ ”。1. 王者不却众庶 故能明其德 2. 是以太山不让土壤 故能成其大 3. 臣闻吏议逐客 窃以为过矣4. 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5. 借寇兵而赍盗粮6. 河海不择细流 故能就其深7. 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8. 强公室,杜私门9. 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10. 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邳豹、公孙支于晋11. 非秦者去,为客者逐12. 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13. 民以殷盛,国以富强14. 击瓮叩缶,弹筝搏髀15. 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