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单元 26.5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教案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李清照的文学常识;2.体会词人在词中流露出的思想感情;3.反复诵读进而感悟词作主旨;4.学以致用,积累词中的好词佳句。教学重难点1.体会词人在词中流露出的思想感情;2.反复诵读进而感悟词作主旨;课前准备1.指导学生完成预习2.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声声慢寻寻觅觅宋 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二、作品简介
2、(教师出示多媒体课件,学生了解)李清照(1084约1155),宋代女词人,号易安居士,章丘(今属山东)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其父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其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她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三、写作背景这首词作于李清照南渡之后。根据金石录后序记载,李清照曾追随宋高宗行踪,在海上航行,历尽风涛之险。此词中写到的大海、蓬舟等,都与这段真实的生活经历有关。四、整体感知1.朗读诗歌。2.老师范读,学生听读,要求听准字音,把握诵读节奏。全体学生齐读。学生推荐朗读,其他学生点评。3.了解诗的
3、内容。(1)学生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诗句,理解诗意。(2)全班交流问题及解答。(3)学生说说诗句的含义。4.指名朗诵,要求其他学生一边听一边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和意境。5.出示问题,小组研讨(1)从炼字的角度说说“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妙在何处?明确:“接”“连”二字把四垂的天幕、汹涌的云涛、弥漫的大雾自然地组合在一起,展现出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相接的图画,描绘出一种瑰奇雄伟的境界。(2)“星河欲转千帆舞”一句藴含怎样的物理知识?诗句中藴含了静止是相对的这一物理知识,诗人以船为参照物,觉得“星河”仿佛在转动。(3)“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明确:起过渡作用
4、。由上阕写梦过渡到下阕词人抒情。(4)“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品味句中“嗟”“谩”二字的妙处。“嗟”指“叹息”,诗人运用“路长”、“日暮”的典故,生动地写出了词人彷徨忧虑的神态,表明自己在人生道路上日暮途远,茫然不知所措的叹惋。“谩”,空空、徒然的意思,诗人运用“惊人”典故,流露出心中的哀怨惆怅:慨叹有才无用、怀才不遇;表达出对南宋黑暗社会现实的不满;含蓄交代自己向往“三山”的缘由。(5)赏析:“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明确:比喻或用典,词人把自己比成大鹏,借用逍遥游中大鹏鸟的典故,表示作者有大鹏高飞之志;也流露岀对南宋黑暗现实的不满;以及对自由生活、理想人生的向
5、往。(6)渔家傲中,词人李清照为什么梦想到“三山”?明确:从词中的意思来看,是由于词人感到“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就是说,尽管她有才华,有理想有抱负,但在现实社会中根本得不到实现和施展,找不到岀路,因此她才梦想到“三山”。由此可见她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她要到那没有离乱,没有悲伤,没有孤凄和痛苦的仙境中去,这也正反映出人间存在着战乱、杀戮、欺诈、孤独和寂寞的现实。五、本文主旨渔家傲一词写梦中海天迷蒙的景象及词人与天帝的问答,隐喻对社会现实的不满与失望,表达了词人烦闷的心情,充分地展示了她对幸福的追求、对自由的渴望。六、文本特色风格浪漫豪放这首词中,词人把真实的生活感受融入梦境,以浪漫主义的
6、艺术构思和奇妙的设想,倾诉隐衷,寄托情思。全词打破了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或情景交错的惯常格局,以故事性情节为主干,以人神对话为内容,实现了梦幻与生活、历史与现实的有机结合。用典巧妙,景象壮阔,气势磅礴,基调豪迈,充分显示了词人性情中豪放不羁的一面。课后作业1. 路途遥远,时光易逝,表达了词人理想难以实现的痛苦感受的诗句是:2.表达了词人决心像大鹏一样乘风高飞,寻求幸福的愿望:3.词中描绘了一幅海天相接的辽阔图画的句子是:4.词中表达词人希望能实现自己理想的句子是:5.下列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李清照的词以婉约细腻为主,渔家傲是其婉约词的代表之作。B.词中“归”字饱含作者经历人生道路上的流徙奔波后,希望得到一个理想归宿的热切愿望。C.“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表达了诗人空有才华,终遭逢不幸的深沉慨叹。D.本词通过记梦表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传达出积极进取的力量。答案:1.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2.九万里风鹏正举3.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4.风休住,莲舟吹取三山去!5.A项,“渔家傲是其婉约词的代表之作”说法错误,这首词是婉约派词宗李清照的另一类作品,具有明显的豪放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