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学七年级美术下(黑白世界)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微能力2.0认证-中小学作业设计大赛目 录作业设计方案撰写:TFCF优秀获奖作品3一、单元信息基本信息学科年级学期教材版本单元名称美术七年级第二学期湘美版黑白世界单元 组织方式重组单元课时信息1黑白世界第一课时初识版画及木刻版画中 黑白关系的特点2黑白世界第二课时黑白画的创作3黑白世界第三课时吹塑版画创作 ( 一)4黑白世界第四课时吹塑版画创作 (二)二、单元分析( 一) 课标要求本单元内容在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属于“造型 表现 ” 为主结合作品欣赏的综合课。根据课标要求,造型 表现学习领域是指有意图地 运用线条
2、、形状、色彩、肌理、空间和明暗等造型元素以及形式原理,选择传统 媒介和新媒材,探索不同的创作方法,发展具有个性的表现能力,表达思想与情 感。在本单元学习中通过多种工具媒介进行雕刻、拓印、拼贴等手段进行版画创 作的视觉形象美术活动,学生从创作中不断的探索,体验版画的制作乐趣,表达 自己的创作情感。(二) 教材分析时代在飞速的发展,多彩的世界也在不断更新不断的吸引着我们,我们在被 丰富的色彩吸引的同时却往往会忘记黑白的魅力;多彩的世界可以用简括的黑白 加以表现,黑与白的交错形成丰富的节奏和韵律,从而带领我们深刻的认识和理 解黑白的世界。在这其中,黑白装饰画和黑白木刻版画是我们了解黑白世界非常 好的
3、途径。本单元从黑白木刻版画的赏析展开,让学生感受理解黑白木刻版画中既单纯 又丰富、既深沉又明亮的艺术之美,通过黑白关系不同效果产生不同的情感倾向、 黑白对立与画面需求的关系、作品艺术效果与黑白点线面的组合以及黑白对比的第 1 页变化这些知识点的学习让学生理解黑白造型的特点,进而可以从刻刀的认识到刀 法产生的不同效果和拓印的艺术魅力了解黑白木刻版画创作中的相关知识,最终 通过点线面的组合和正确的黑白造型手法来绘制一张黑白画,检验学生是否基本 掌握了黑白造型的手法和技巧,以及作品里灰色层次的变化、画面形象与空间关 系等重难点的学习情况。(三) 学情分析本单元是以“造型.表现”为主结合作品欣赏的综合
4、课型,如果不认真分析 教材与当代学生的心理特点,很容易在课堂上进行技法的灌输,使学生被动、枯 燥地接受黑白木刻版画,这既违背新课标的理念,又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 趣,影响学生正确的审美情趣的形成。那么七年级的学生相对而言已经掌握了简 单的的绘画基础,在课堂上能够大胆想像创作,作品内容较为丰富。就学生角度 而言,学生正处于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转变阶段,教师要通过版画内容的多 样性和巧妙的教学设计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梳理版画的相关知识, 同时要注意因材施教,针对造型能力有差别的学生要把握好素材的难易程度,通 过课堂示范和微课的方式更完整的向学生呈现版画的制作步骤和技巧,让学生感 受
5、到版画的乐趣。三、单元学习目标与单元作业目标序号单元学习目标单元作业目标水平层次11、了解版画的种类、发展 历程、木刻版画制作步骤技 法以及我国版画发展现状。 2、通过作品赏析了解黑白 木刻版画中黑白关系的变 化。了解黑白木刻版画的制作工 具、材料、制作步骤以及黑白木刻 版画中黑白造型的特点。了解2正确的识读黑白造型 的相关特点,且能运用这些 特点正确的处理黑白画创 作中黑白关系的变化、画面 形象与空间关系以及灰色 层次的区分运用黑白造型特点绘制一张 黑白画 (造型能力较弱的同学可 以在书上选择素材临摹,其他同 学可以从静物风景等照片素材进 行转化或直接创作) ,作品要求 能运用点线面的组合变
6、化制造出 不同的灰色层次,能正确的处理 画面的形象与空间关系。理解3吹塑板画的制作 (画 版、刻版、上色、拓印)运用本单元所学习的黑白木 刻版画知识结合黑白造型的手法 和技巧, 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将完 成的黑白画作为素材创作一张吹 塑版画作品 (造型能力强的小组 可以使用木刻板创作) 。运用第 2 页自主学习任务单四、单元作业整体设计思路:设计教师任教的学校是两所偏远的农村中学,学生在小学阶段几乎都没有上 过美术课,造型能力有限,对图像的认知联想及创作思维也比较薄弱,所以我们 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从知识本位逐步转向发展本位,关注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 本单元我们按 4 个课时进行作业设计,除了小部
7、分预习视频以外大部分作业都在 课堂完成,尽量不占用学校晚上的学习时间,结合美术学科的核心素养我们的整 体设计思路包含以下三个层次:第一层次 (图像识读为主,培养审美判断和文化理解)本层是基础性内容,预习内容为教师提前发布在班级群里的版画艺术家倪 建明的纪录片,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获取纸版画、木刻版画的发展历程、制作材 料、方法步骤等相关知识,结合一课时黑白木刻版画的赏析结合教师的讲解,学 生可以系统的了解和基本掌握版画中黑白造型的特点,为后层打下了一定的基础。第二层次 (美术表现)本层为拓展性内容,学生小组讨论黑白木刻版画作品中的黑白关系变化、灰 色层次的表现以及画面形象与空间关系。教师以微课的形
8、式展示黑白画的创作步 骤,学生绘制一张黑白画 (造型能力较弱的同学可以在书上选择素材临摹,其他 同学可以从静物风景等照片素材进行转化或直接创作) 。第三层次 (美术表现结合创意实践)本层次为探究性内容,学生以两人小组合作的方式将完成的黑白画作为素材 创作一张吹塑版画作品,没有推荐使用木刻板有以下几点原因,一是因为木刻板 一套材料价格相对吹塑版要贵十几倍,农村学生家庭经济条件较差,吹塑版性价 比更高;二是因为木刻版画操作要求更高,对造型能力要求也比较严格,花费的 时间也比吹塑版要多 1-2 个课时;三是因为从方法步骤上来看,吹塑版画和木刻 版画的方法步骤几乎是一样的,主要区别在刻法上,其他的差别
9、不大,学生可以 通过更加简洁的方式更容易体会到版画的乐趣。五、课时作业:第一课时作业一:课前作业1、作业内容:课前- 自主学习任务单课前一、学习指南1、课题名称湖南美术出版社 七年级下册 黑白世界2、达成目标通过课前视频学习、自行查阅资料了解纸版画、木刻版画的发展历史、制作 材料、方法步骤等相关知识。第 3 页3、课堂学习形式预告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资料并整理。木刻版画作品赏析。教师对于部分木刻版画作品进行讲解。小组讨论黑白木刻版画中黑白造型的特点并分享给大家。二、学习任务通过观看教师分享的倪建明记录片加上互联网或书籍查阅资料,完成下 列学习任务什么是纸版画和木刻版画?黑白木刻版画的制作工具、材
10、料、制作步骤有哪些?在制作黑白木刻版画时应该注意什么?我国版画的发展现状。三、评价设计作业评价量表学生自评评价指标完成水平合格良好优秀了解版画的基本概念。理解黑白的对立关系,作品的主次、虚实、强弱的艺术 效果是由点线面的组合而成的。对版画的现状有一定的认识。2、时间要求:30 分钟3、作业分析教师分享的视频里完整的讲述了艺术家倪建明的版画创作过程,包含了纸版 画木刻版画创作材料的分析、创作过程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学生可从中获取相第 4 页关的知识,结合互联网的资料查阅,可以了解到中国版画的发展历史以及版画发 展到当代所面临的一些问题。4、设计意图课前的视频分享,可以解决课堂上时间不足的问题,视
11、频的内容也是学生从 未了解过的领域,学习任务单的整理也方便学生梳理自己所了解的知识,学生学 习的兴趣会提高;同时结合互联网资料的查阅,提升学生对互联网平台的使用技 巧,特别是当学生了解到版画的现状时,会产生疑惑,为什么版画发展到当代会 成为一个冷门学科? 以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作业二:课中作业1、作业内容:四人为小组讨论以下问题:黑白木刻版画中黑白关系的变化会对作品产生哪些影响?分析 P9 页文学作品插图和童年两幅作品的相同和不同之处。2、时间要求:10 分钟3、评价设计作业评价量表-学生互评、教师点评评价指标完成水平合格良好优秀了解黑白关系会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及情感倾向。基本掌握黑白
12、木刻版画的制作工具、材料、制作步骤。理解一幅作品中黑白的对比是不断变化且不断衬托的。作业三:课后作业1、作业内容 在互联网或课本上选择一张自己喜欢的黑白画作品 (静物或者风景) 尝试将一 幅自己喜欢的黑白画作品转换黑白关系创作出来,感受其中的视觉变化和情感倾 向的变化 (为了不占用过多时间,画面尺寸为 A4 纸的一半大小即可) 。第 5 页例如下图:从互联网或课外书籍中选择一张自己喜欢的黑白静物、风景或卡通人物图片, 用于下节课的黑白画创作。 (图片素材要求不可以是黑白画成品作品) 。例如下图:2、时间要求:约 20 分钟3、评价设计作业评价量表-学生自评评价指标完成水平合格良好优秀能通过转换
13、画面的黑白关系感受到作品情感倾向的变 化。能正确的分辨选取的素材是否适合创作成黑白画以及难 易度的适中。4、作业分析通过黑白关系的转化训练可以提升学生视觉观察的敏锐力,对作品情感的感 受更加深刻;素材的选取一方面考察了学生互联网获取资源的能力,另一方面也 可以了解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喜欢的内容有哪些倾向,可以作为教师以后课程改进 的参考。5、设计意图在进行黑白画创作前,学生通过黑白关系转换的练习可以提升自己对黑白画 创作的认识,让自己的手熟练起来,为下节课的黑白画创作做铺垫;第 6 页第二课时作业一:课中作业1、作业内容学生展示自己在家完成的黑白关系转换作业,并分享自己对转换关系产生的情感倾向变化
14、的感受。用点线面的组合结合自己喜欢的素材 (推荐静物、卡通人物或者风景) 来完成一张黑白画的创作,要求画面有不同的灰色层次,能运用黑白造型的手法正确处理画面形象与空间关系。2、时间要求:展示分享 5 分钟,黑白画创作 40 分钟3、评价设计作业评价量表-学生互评、教师点评评价指标完成水平合格良好优秀画面黑白关系明确,能表达作者的情感。能运用点、线、面的组合变化制造出黑白画不同的灰色 层次。能运用黑白造型手法处理画面形象与空间关系。4、作业分析关于黑白画的创作,素材的选择非常重要,静物和卡通人物的造型比较简单, 学生容易去处理;风景照片创作成黑白画有一定的难度,这时候学生要学会化繁 为简,用点线
15、面的知识去概括画面里比较复杂的树叶、枝干、草地等内容,同时 要把握好画面的空间关系,使画面有一定的层次感,画面效果才会出来。5、设计意图首先素材的选择,教师会推荐学生去使用卡通或动漫人物素材,因为这是学 生感兴趣的内容,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高,完成后的成就感很强烈;静物素材也比 较适合,因为找到的图片已经帮助我们确定好了构图,学生只需要考虑如何安排 画面里面的黑白关系即可。风景画的难度最高,但是处理得当的话画面效果会比 静物和卡通人物更加出色。其次黑白画的创作对于后面吹塑版的创作有两个作用,一是产生了连贯性, 通过黑白画的创作我们获得了合适的素材,可以直接用于吹塑版画的创作,不用 再去寻找其他素材
16、;二是可以让学生明确自己画面里的黑白关系、灰色层次、构 图布局等要素,再去创作起来会事半功倍。第 7 页作业二:课后作业1、作业内容观看老师分享的吹塑版画制作微课视频,观察教师使用了哪些工具以及吹塑版 画和木刻版画的制作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教师刻板作品如下:教师拓印成品如下:准备材料:吹塑版、丙烯颜料、水粉笔或小刷子纸张、粗头水彩笔、铅笔等 2、时间要求:10 分钟3、评价设计作业评价量表-学生自评评价指标完成水平合格良好优秀能理解阴刻和阳刻产生的不同的画面效果以及对应的黑 白关系变化。能初步了解吹塑版画的制作过程、方法、技巧和注意事 项。能分析出吹塑版画和木刻版画制作过程的相同和不同之 处
17、。4、作业分析教师的微课的内容包含两个吹塑版画人物,一个是游戏角色慕容紫英, 该吹塑版画色彩为黑白;另一个是火影忍者动漫里的人物宇智波 鼬,该吹 塑版画为彩色。微课内容完整的展示了教师制作吹塑版画的使用工具、制作过程第 8 页和技巧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项,使用动漫和游戏的内容会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而能认真的观看视频,并从中获取知识。黑白和彩色的分开,也是为了让部分同学希望赋予画面一定的色彩的时候不 知道应该怎么处理,提前让学生有了解,这样下节课再出上色的时候就可以做到 心中有数。5、设计意图首先微课是浓缩的精华,教师的整个制作过程学生都可以从中去观察和学习, 利用休息时间去观看,也不会浪费美
18、术一周只有一节课的宝贵时间。其次就是内容,教师的微课内容素材选择要贴近学生,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与 代沟,产生共鸣,从而让学生会认真的去研究教师分享的微课视频并从中获取知 识,感兴趣的内容会让学习事半功倍;材料的准备视频里也会详细列举出,方便 学生准备,以应对下节课的吹塑版画制作。第三课时作业一:课中作业1、作业内容根据教师分享的微课视频学习,以同桌为小组来完成一张吹塑版画的制作, 本节课完成刻版步骤,下节课完成上色和拓印。要求如下:内容在小组素材中选择最适合进行吹塑版画创作的一张。合理安排画面构图,可借助复印纸、临摹纸等辅助工具。 由于吹塑版材质的特殊性,刻板时阴刻为主,阳刻为辅,部分小范围区域
19、可以 阴阳结合,同时注意刻板时画面里点线面的组合使用。2、时间要求:45 分钟3、评价设计作业评价量表-学生互评、教师点评评价指标完成水平合格良好优秀内容在素材中选择最适合进行吹塑版画创作的一张。合理安排画面构图,可借助复印纸、临摹纸等辅助工具。由于吹塑版材质的特殊性,刻板时阴刻为主,阳刻为辅, 部分小范围区域可以阴阳结合,同时注意刻板时画面里 点线面的组合使用。4、作业分析吹塑版刻板不需要用到木刻刀,刻板工具可以使用粗细不同的铅笔,通过先 刻点再连线的方式来完成基本的造型,造型能力不强的同学一定要借助复印纸去 更加精准的完成制版,因为吹塑版容易破损和不可逆性,准确稳定的刻板不容易第 9 页浪
20、费课堂时间,可以提高课堂效率;同时在制版时要对阴刻和阳刻会产生的画面 效果要做到心中有数,再融入点线面的组合使用,画面的效果也会更加丰富。5、设计意图通过教师微课分享学习,本节课安排的内容为制版,下节课是上色和拓印, 因为学生之前没有接触过版画,两个任务一节课完成任务量过于巨大;两人为一 小组的人数最适合,四人的话资源过于浪费,一人创作一人辅助效果最佳。没有选择木刻版画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吹塑版画相对于木刻版画制作成本 更低,农村中学的学生相对来说经济条件不是很好,吹塑版画的一套材料成本大 约为 10 元左右,比较适合农村的中学生。二是从时间上来看,木刻版画一套流 程走下来大约需要 3-4 个
21、课时,美术学科一周只有一节课,周期过长,吹塑版画 相对更容易刻板也更容易拓印,同时制版的步骤和木刻版画也比较相似,学生通 过吹塑版画的制作也可以大致感受到木刻版画的制作流程。作业二:课后作业1、作业内容用一块小吹塑版 (长宽 10 厘米内即可) ,刻一个单独的简笔花卉或静物, 用学过的知识完成上色和拓印。并将作品分享到班级群或智慧平台上,同学之间相互学习交流。例如下图所示:2、时间要求:15 分钟3、评价设计作业评价量表-学生自评评价指标完成水平合格良好优秀熟悉上色和拓印的使用工具、材料。了解吹塑版画上色、拓印的过程和方法。能通过拓印出的作品分析出画面效果的不足之处4、作业分析:拓印练习的吹塑
22、版一定要小,刻板的素材越简洁越好,目的只是为了感受拓 印的过程,同时了解丙烯颜料的特性、吹塑版的不吸水性,以及颜料上的薄厚、第 10 页阴刻阳刻产生的不同画面效果;喜欢彩色的同学在练习时可以了解彩色作品拓印 时和黑白作品有什么区别和注意事项,以应对下节课的大版面上色和拓印阶段。5、设计意图在进行大版面的上色和拓印前,小版面的练习非常重要,因为无论是用宣纸 还是素描纸去拓印,如果不熟悉笔刷的大小就容易把颜料填到刻板的缝隙里,会 影响画面白色的呈现;不熟悉颜料里水分的多少甚至可能会让纸张和版面粘合在 一起,从而导致毁版,那样就得不偿失了。第四课时作业一:课中作业1、作业内容一、根据教师分享的微课视
23、频学习,小组合作完成一张吹塑版画的制作,本节课完成上色和拓印阶段。课堂实拍:2、时间要求: 45 分钟3、评价设计作业评价量表-学生互评、教师点评评价指标完成水平合格良好优秀能正确的使用合适的笔刷刷涂画面中大小不同面积的区 域。能正确的把握好丙烯颜料和水的比例关系,通过多次拓 印获得较好的画面效果。画面中有一定灰色层次的体现,有一定的空间感和层次 感。4、作业分析在上色和拓印阶段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笔刷的大小针对不同的区域上色要有变化。 刷涂效果的薄厚会产生不同的画面效果,可以根据画面需求来合理安排。 上色并非一次完成,由于丙烯颜料的浓度和吹塑版的不吸水性,要把握好水分第 11 页的添加多少
24、,多次拓印来完成作品。画面要适当的体现出灰色层次,从而丰富画面的内容。彩色拓印的小组要注意色彩的搭配使用,明度高的颜色拓印在白纸上如果没有 深色的分隔或者边缘线的处理画面可能会出现“曝光”的现象。5、设计意图本节课为单元的最后一个课时,也是最重要的上色和拓印阶段,之前设计的 两人合作优势在这里可以充分体现,一人上色一人辅助可以确保整个阶段都可以 从容应对。通过之前的拓印小练习,学生发现的问题在大版面的拓印中也可以尽量去避免,至少不会发生毁版的现象,就算有小的失误,吹塑版的不吸水性,也可以在 清洗版画之后继续拓印,最后的作品会让学生收获满满的成就感,激发学生对版 画的热爱之情。作业二:课后作业1
25、、作业内容小组分享拓印完成的作品到班级群或智慧教育平台,同学之间相互评价,教师给予点评和讲解。优秀作品:2、时间要求:15 分钟第 12 页3、评价设计作业评价量表-学生互评、教师点评评价指标完成水平合格良好优秀能熟练的将作品分享到班级平台或智慧课堂平台能正确的认识到自己作品的问题和不足之处能给予同学的作品正确的评价并反思自己作品应该如何 改进4、作业分析通过班级群或智慧平台,学生可以了解其他小组完成的作品,针对不同的内 容、色彩、处理方法和画面效果,学生可以收获到本小组作品以外的知识,来丰 富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5、设计意图互评和点评环节很重要,因为本单元已经用了4 个课时,这里教师就没有再
26、 去占用一个课时,而是通过班级群或智慧平台等互联网手段来完成互评和教师的 点评,合理的利用了学生的碎片时间,也可以获得不错的评价效果。单元质量检测作业1、作业内容校园吹塑版画展教师整理好各班级的作品,在校园内分时间段来展出各班级的吹塑版画作品, 并通过投票的方式来选取出最佳班级和最佳吹塑版画作品 (10 张) 。画展实拍:2、时间要求:无3、作业分析校园展览中的评价对象是学生和教师,这二者都有一定的审美素养,在这样 的展览中能突出的作品必然有它的优点,同时多班级的展览也可以让学生在众多 作品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反思自己的创作问题,提升自己创作经验的积累。第 13 页4、设计意图本单元的内容已经循
27、序渐进的在 4 个课时中完成了,最终通过一张吹塑版画 作品呈现出来;美术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不太适合用卷面的形式去考察学习到 的技巧,也不适合再让学生去创作一张来检验所学习的知识,所以我们采用了校 园展览的方式,让全校的同学和老师来检测同学们这单元的作业质量,这样做既 丰富了校园活动,也让学生的作品可以通过这次活动呈现给所有人,提升学生参 加美术活动的成就感和自豪感。表现性评价理论是与整体教育理论的内在精神是一致的新型教育评价理论,是支撑教育评价改革的基本依据。加涅指出“学习过程,得到教学条件的支持,就导致在学习者心里形成多多少少是持久的状态。这些状态当然是从观察他的作业而推论出来的,因为这些
28、状态是在许多场合下的具体情境里表现出来的。” 加涅认为学生的内在能力是能够通过外在的行为表现出来的,因此通过分析外在表现便可对学生的能力水平进行推断。美国教育评定技术处将表现性评价界定为“通过学习者自己给出的问题答案和展示的作品来判断学习者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麦格劳-希尔认为“应该让学生觉得他的努力的结果不需要符合教师的意见,或其他权威而且有相当大的活动自由包括选择表现的材料与其他要素的自由选择 。美术表现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美术学习的重要载体,从结果上而言,美术表现主要内容是“视觉造物”,在层次性上个体的美术表现能力应该是有不同的层次与发展水平的,但是又有阶段性的群体特征。从功能性上而言,美
29、术表现的功能应该能解决不同场景中的不同问题。美术表现性评价的内容上来看是指在美术测评中为学生设置的能够展示学生审美素养和视觉艺术表达能力的综合性、实践性的任务,是对学生美术表现素养进行评价的重要路径,能够真正体现出学生美术综合能力。表现性评价强调目的素养化、真实化、能力化,淡化单纯的知识本位和技能本位,不仅评价学生知道什么还评价学生能做什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表现性评价应有的价值理念和追求。最后就评价的价值取向而言,美术表现素养的表现性评价与应试教育和追求比赛的教育有本质的区别,表现性评价的手段更灵活,但不是完全摆脱基础知识与技能,而是就评价效果而言,评价不是为了排名。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评价
30、,需要综合的能体现核心素养所对应的学习效果的评价体系,为我们构建小学生美术表现素养测评模型提供了重要指引。对小学生美术表现素养进行测评离不开对小学生美术表现素养价值追求的追问,也就离不开价值观,而价值观是以哲学观为指导的基于人的一定的思维感官作出的认知、理解、判断是非的一种思维或取向。价值观是开展小学生美术表现素养测评首先要明晰的问题。价值是一种客观存在物,是一种可被认知、被评价的客观存在。美术表现素养是内隐、复杂的精神层面的素养,一般来说结果不容易量化评定,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小学生在美术表现过程中的行为表现、思维表现的外显以及美术表现与学习的关系来进行有效的价值判断。小学生美术表现素养测评应
31、秉持什么样的价值观,其根本目的何在,这是小学生美术表现素养测评实践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毫无疑问,“为了更好的学习”这一国际教育评价新理念是当下主流认同的理念。但是,当下关于学生艺术素质测评中存在着诸多功利主义倾向、管理主义倾向、简单化倾向,从本质上来说,这是因为对于小学生美术表现素养测评如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缺乏深度的沉思和追求。对学习主题“人”“美术”与“学习”内涵的理解把握是价值观的关键。笔者认为基于整体教育观的视阈,明晰小学生美术表现素养的内涵,借鉴整体教育的价值论来审视小学生美术表现素养测评模型构建,是建构“为了更好的学习”为核心价值理念的小学生美术素养测评模型的必然逻辑。斯马茨在整体论
32、与进化说,“即使累积了某部分,也决不能达到整体。这是因为,整体远比部分之和大。” 整体不能分割为部分,部分相加也不等于整体,分割了的整体总会丧失一些东西。整体教育指向的是完整的人,以及生命的完整性,强调整体的不可分割性,关注学习者之间的关系、年轻人与成人之间的关系,寻求学习者在智力、创造力、精神、社交、生理和情感等诸方面潜能的发展思维。而整体教育和模糊美学都意识到人类的活动涉及到身心、情感、物质等方方面面的关联与影响,艺术学习被认为是艺术经验获取的过程,是信息加工的过程。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时代的追求,美术教育是学生本真的彰显,基础美术教育的测评应该以人的整体性、全面性为价值根基。但是,对于学生艺
33、术素质测评将学生看作无生命的、割裂的存在物,纯粹概念化的测评,偏向考察学生对书本已有知识、信息的单纯记忆和掌握,以及单一的技能考核,割裂了学生作为一个完整的人的意义追求,削弱了学生的整体需求,进而导致了艺术学科的边缘化危机,还导致了艺术素养测评的“妖魔化”现象,由于价值取向的单一还导致了基础美术教育者乃至全社会都以“画得像不像”“题做得对不对”为标准,从根本上忽略了“学生是具有完整生命意义的人”的整体教育价值取向。整体教育主张“联结”,强调人不是机械的部分相加,而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克拉克认为宇宙中的任何事物都通过某种方式与其他事物相联 。人生而就处在各种关系与联结中,学习要联系到自我、身体、家
34、庭、环境等,知识诞生于一定的文化背景并且知识间是相互关联的,因此学习应是整体的,包含了线性思维与直觉的联系、身心的联系、跨知识群的联系、个人与社会的联系、人与自然的命运共同体。整体教育主张“转变”,其以永恒主义哲学为基础,认为世间万物是以和谐的状态存在、变化。整体教育视教育为转变的过程,学生不是被动的,接收式地学习,教育和学生是一个不断融合、互相依存的共同创造的过程整体教育还强调教育是“灵性”的努力,创造美好世界的教育要从探寻灵性开始,并非强迫接受的社会规范,灵性是生命互为联结的完美状态,不仅指人与人之间的心灵感通,也包含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而教育的目标就是要重塑人的精神纽带,通过“
35、慢学习”的形式建立学生的共情、同感、欢乐与希望等潜能,体验万物互通,敬畏宇宙。通过灵性知识的学习,人们充满了对生活的希望,成为人类精神的最高追求。美术表现是一种审美创造活动,也是一种复杂的审美认识、表现活动,美术表现作为一种视觉传达艺术行为,是绘画者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工具,通过美术表现的能力和技巧,在精神与物质、内容与形式相互作用下创造一定视觉艺术形象的实践活动 。所有艺术努力的核心是表达和体验作为人的意义 ,人们一直以来有一种共识,美术表现是一种敬畏和安慰的体验,认为美术表现是快乐和批判的重要源泉。科尔曼提出,“我们转向艺术,不仅是为了了解生活,而且是为了成为一个完全的人” 全面发展的人不
36、仅要会独立思考,更要会整合所有感官和能力,这也印证了美术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在美术中,学生可以自由提出问题和讨论思考宏观问题,学生所面对的现实生活与自我想象,都是学生在美术表现经验的组成部分。在整体教育中,学生的心灵、身体和精神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构思的过程,表现的探索、反思、批判、想象等都为探索心灵、身体与精神提供了更深刻、更真实的洞见。美术教育的包容性,让学生学会接受、拥抱,并最终同情他人,使共同点成为焦点,同时尊重每个人的独特差异。简言之,整体教育视阈中的小学生美术表现素养测评模型构建以“完整的人”为基本价值追求,更注重心灵、身体和精神共同作用的感性的个体“人”,更重视完整的“人”的意义与价值。知识备份(根据实际情况删减)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