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李世民作者简介作者简介 魏征,字魏征,字玄成,玄成,谥号谥号文贞文贞。唐朝著名。唐朝著名政治家、史学家、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文学家。隋末参加李密义军。隋末参加李密义军,掌管文檄。太宗时任掌管文檄。太宗时任谏议大夫谏议大夫、检校侍中。领导周、隋各史的修撰工作,书成,升任左光、检校侍中。领导周、隋各史的修撰工作,书成,升任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魏征敢于犯颜直谏,被称为禄大夫,封郑国公。魏征敢于犯颜直谏,被称为“诤臣诤臣”,所言多被太宗采纳。有诗文流传于世。所言多被太宗采纳。有诗文流传于世。贞观十七年,魏征病卒。太宗自制碑文,并为书
2、石。对贞观十七年,魏征病卒。太宗自制碑文,并为书石。对侍臣说:侍臣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没,朕亡一镜矣!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没,朕亡一镜矣!”征状貌不逾中人,而有胆略,善回人主意。每犯颜苦谏,或逢上怒甚,征神色不移,上亦为霁威。尝谒告上冢,还,言于上曰:“人言陛下欲幸南山,外皆严装已毕,而竞不行,何也?”上笑日:“初实有此心,畏卿嗔,故中辍耳。”上尝得佳鹞,自臂之,望见征来,匿怀中;征奏事固久不已,鹞竟死怀中。(选自资治通鉴)【注】回:回转扭转。上:指唐太宗李世民。霁威:息怒。谒告:请假
3、。鹞:猛禽。臂:手臂,这里的意思是用手臂架着。固:故意。太宗怀鹞 太宗得鹞,绝俊异,私自臂之。望见郑公(魏征),乃藏于怀。公知之,遂前白事,因语古帝王逸豫,微以讽谏。语久,帝惜鹞且死,而素严敬征,欲尽其言。征语不时尽,鹞死怀中。写作背景写作背景 唐朝初年,唐太宗常以隋朝的暴政为戒,不敢过分使用民唐朝初年,唐太宗常以隋朝的暴政为戒,不敢过分使用民力,能够节私欲明赏罚,广开言路,积极纳谏。力,能够节私欲明赏罚,广开言路,积极纳谏。到了贞观中期,生产有了较大发展,人民生活逐渐富裕,加到了贞观中期,生产有了较大发展,人民生活逐渐富裕,加以对外战争年年胜利,边防巩固,国威远扬,于是在一片文治武以对外战争
4、年年胜利,边防巩固,国威远扬,于是在一片文治武功的武欢呼声中,唐太宗渐渐骄奢,功的武欢呼声中,唐太宗渐渐骄奢,“喜闻顺旨之说喜闻顺旨之说”,“不悦不悦逆耳之言逆耳之言”,追求珍宝异物,兴建宫殿苑囿,四处游玩,劳民伤,追求珍宝异物,兴建宫殿苑囿,四处游玩,劳民伤财财。尽管。尽管“百姓颇有怨嗟之言百姓颇有怨嗟之言”,可是这声音早被朝野上下歌功,可是这声音早被朝野上下歌功颂德的欢呼声淹没了。颂德的欢呼声淹没了。魏征对此深感担忧,贞观十一年(魏征对此深感担忧,贞观十一年(637637)从三月到七月,五个)从三月到七月,五个月内他一连给唐太宗上了四疏,劝太宗月内他一连给唐太宗上了四疏,劝太宗“鉴彼之所亡
5、,念我之所鉴彼之所亡,念我之所以保以保”,励精政道,巩固统治。,励精政道,巩固统治。谏太宗十思疏就是其中第谏太宗十思疏就是其中第二疏,因此也称二疏,因此也称“论时政第二疏论时政第二疏”。谏太宗十思疏谏谏十十思思太太宗宗劝谏(多为直言规劝,使改正错误)劝谏(多为直言规劝,使改正错误)唐朝第二位皇帝李世民的庙号唐朝第二位皇帝李世民的庙号十条值得深思的建议十条值得深思的建议疏疏 疏通事理,分条陈述。疏通事理,分条陈述。属古文体的奏议类,古代臣属向国属古文体的奏议类,古代臣属向国君分条陈述意见的一种君分条陈述意见的一种专用文体专用文体。从十个方面分条劝谏唐太宗的疏文从十个方面分条劝谏唐太宗的疏文 臣闻
6、求木之长zhngzhng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jnjn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zhngzhng,德不厚而思国之理,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dngdng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ss源而欲流长chchngng者也。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ynyn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岂取之易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ff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
7、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zizi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车朽索,其可忽乎!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l l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yngyng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chch恶 ,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mimi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总此十思,宏兹z z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争驰,在君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
8、,亏无为之大道哉!阅读第一段,思考以下问题:阅读第一段,思考以下问题:1.这一段魏征想要和唐太宗说的是什么道这一段魏征想要和唐太宗说的是什么道理,请从文中找到句子回答。理,请从文中找到句子回答。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居安思危,戒奢以俭。2.魏征是如何摆出道理的,为什么要用魏征是如何摆出道理的,为什么要用这样的方式阐述?这样的方式阐述?臣闻求木之长者,必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德不厚而思国之理理,臣虽
9、,臣虽下愚下愚,知其不可,知其不可,而况而况于明哲乎于明哲乎!之:助词,放在主谓间,之:助词,放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取消句子独立性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使牢固牢固其:代词,它们的其:代词,它们的根本根本:古义:树的根部古义:树的根部 今义:事物的本质今义:事物的本质 远:形容词作动词,远:形容词作动词,流得远流得远疏通疏通而:连词,表转折,却而:连词,表转折,却固:形容词,牢固固:形容词,牢固而:连词,表转折,却而:连词,表转折,却而:连词,表转折,却而:连词,表转折,却理:安定理:安定 虽:虽然虽:虽然下愚:最愚昧无知的人。下愚:最愚昧无知的人。愚:形容词作名词,
10、愚昧愚:形容词作名词,愚昧无知的人无知的人而况:何况而况:何况德:德行德:德行 义:道义义:道义代词,自己的代词,自己的固固:地势险要:地势险要牢固(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根深蒂固)牢固(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根深蒂固)巩固、使巩固、使安定(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安定(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坚定、坚决、坚持(固辞)坚定、坚决、坚持(固辞)顽固(汝心之固,固不可彻)顽固(汝心之固,固不可彻)原来、本来(人固有一死;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原来、本来(人固有一死;其闻道也固先乎吾)臣闻求木之臣闻求木之长长者,必者,必固固其其根本根本;欲流之;欲流之远远者,必者,必浚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其泉源;思国之安者
11、,必积其德义德义。源不深源不深而而望流之望流之远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国之理理,臣虽,臣虽下愚下愚,知其不可,知其不可,而况而况于明哲乎于明哲乎!我听说:想要树木我听说:想要树木生长得高生长得高,一定要,一定要使使它的它的根部牢固根部牢固;想要;想要泉水泉水流得远流得远,一定要,一定要疏通疏通它的源泉;想要国家安定,一定要它的源泉;想要国家安定,一定要厚积他们的厚积他们的恩德和道义恩德和道义。源泉不深源泉不深却却希望泉水希望泉水流得远流得远,根系不稳固却要树木长得高,根系不稳固却要树木长得高,道德不深厚却想要国家道德不深厚却想要国家安定安定,我虽然(
12、是)最愚昧无知的人,我虽然(是)最愚昧无知的人,(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更何况更何况(您这)明智的人呢!(您这)明智的人呢!2.魏征是如何摆出道理的,为什么要用这样的方式阐述?魏征是如何摆出道理的,为什么要用这样的方式阐述?木长木长固根本固根本流远流远浚源泉浚源泉国安国安积德义积德义喻喻体体本本体体源不深源不深流不远流不远德不厚德不厚国不理国不理根不固根不固木不长木不长喻喻体体本本体体正反对比论证正反对比论证人君当人君当神器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将崇极天之峻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永保无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
13、其厚,情不胜其欲,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塞源而欲流长者者也。也。当:掌握当:掌握(如:当家)(如:当家)神器神器:帝王帝王 重重:形容词作名词,形容词作名词,重要职权重要职权 大大:形容词作名词,形容词作名词,重大地位重大地位崇:推崇崇:推崇休:美好、福禄休:美好、福禄(如:休戚与共)(如:休戚与共)安:形容词作名词,安:形容词作名词,安定的环境安定的环境危:形容词作名词,危:形容词作名词,危险的境况危险的境况以:用、实行以:用、实行其:代词,自己的其:代词,自己的斯:代词,这斯:代词,这以:连词,表转折,以:连词,表转折,却却而:连词,表转折
14、,却而:连词,表转折,却长:形容词作动词,长:形容词作动词,流得远流得远判断句判断句这也(像)是砍断树根却要求树木茂盛,堵住泉源却想要水流流得远啊。这也(像)是砍断树根却要求树木茂盛,堵住泉源却想要水流流得远啊。胜:克制、制服胜:克制、制服德行不能处在他应德行不能处在他应有的有的深厚境界深厚境界至高无上的皇权至高无上的皇权定语后置句定语后置句人君人君当当神器神器之之重重,居,居域中域中之之大大,将将崇崇极天极天之峻之峻,永保无疆之永保无疆之休休。不念居不念居安安思思危危,戒奢,戒奢以以俭,俭,德不处其厚,情不德不处其厚,情不胜胜其欲,其欲,斯斯亦伐根亦伐根以以求木茂,塞源求木茂,塞源而而欲流长
15、欲流长者者也也。不考虑居于不考虑居于安逸的环境安逸的环境中想着中想着危难的境况危难的境况,戒奢侈,戒奢侈,行行节俭,节俭,道德不能保持他应有的厚度,意志不能道德不能保持他应有的厚度,意志不能克服克服自己的欲望,自己的欲望,这这也(像)也(像)是是砍断树根砍断树根却却想求得树木茂盛,堵住源泉想求得树木茂盛,堵住源泉却却想要泉想要泉水流远啊。水流远啊。国君国君掌握帝位的重权掌握帝位的重权,居于,居于天地间重大的地位天地间重大的地位,应该,应该推崇推崇至高无上的皇权至高无上的皇权,永远保持无止境的,永远保持无止境的美好美好/福禄福禄。2.魏征是如何摆出道理的,为什么要用这样的方式阐述?魏征是如何摆出
16、道理的,为什么要用这样的方式阐述?木长木长固根本固根本流远流远浚源泉浚源泉国安国安积德义积德义喻喻体体本本体体源不深源不深流不远流不远德不厚德不厚国不理国不理根不固根不固木不长木不长喻喻体体本本体体正反对比论证正反对比论证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处其厚,情胜其欲德处其厚,情胜其欲比喻论证(浅显易懂,生动形象)对比论证(逻辑严密,无可辩驳)阅读第二段,思考以下问题:阅读第二段,思考以下问题:1.第二段中魏征用什么论据来进行论证。第二段中魏征用什么论据来进行论证。2.魏征用什么方法论证魏征用什么方法论证“积德义积德义”、“居安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思危,戒奢以俭”的必要性?的必要性?凡百
17、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岂取之易而守之难乎岂取之易而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足,何也?凡百:所有凡百:所有景:大景:大(如: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如: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莫:没有谁莫:没有谁殷:深(如:殷切)殷:深(如:殷切)殷忧:深切地忧虑殷忧:深切地忧虑而:连词,表转折,却而:连词,表转折,却善:美好善:美好克:能够(如: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克:能够(如: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岂岂乎:难道乎:难道吗?吗?而:连词,表因果,因
18、而而:连词,表因果,因而2.魏征用什么方法论证魏征用什么方法论证“积德义积德义”、“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必要性?的必要性?历史规律:善始者繁历史规律:善始者繁克终者寡克终者寡对比对比(取之易)(取之易)(守之难)(守之难)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怨不在大,可畏惟人;,可畏惟人;载舟载舟覆覆舟舟,所宜深慎。所宜深慎。奔车朽
19、索奔车朽索,其可忽乎!,其可忽乎!以:连词,表修饰,不译以:连词,表修饰,不译既:既:之后之后行路行路:古义:路人古义:路人 今义:走路今义:走路虽:即使虽:即使董:监督(如:董事长)董:监督(如:董事长)振:通振:通“震震”,震慑,震慑苟:苟且苟:苟且貌:名词作状貌:名词作状语,表面上语,表面上其:副词,表反问,难道其:副词,表反问,难道奔:使奔:使奔跑奔跑(以)以)怨恨不在大小,怨恨不在大小,可怕的只有百姓。可怕的只有百姓。百姓(像水一样)可以百姓(像水一样)可以承载船只,也可以承载船只,也可以使使船船只只翻转,翻转,这是应当深切谨慎的。这是应当深切谨慎的。状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纵情纵情:古
20、义:放纵情感古义:放纵情感 今义:尽情今义:尽情心:名词作状语,心:名词作状语,在内心在内心物:人物:人(如:待人接物)(如:待人接物)殷忧:深深的忧患殷忧:深深的忧患援引经典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 大雅怨不在大,亦不在小。尚书 康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 王制2.魏征用什么方法论证魏征用什么方法论证“积德义积德义”、“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必要性?的必要性?历史规律:善始者繁历史规律:善始者繁克终者寡克终者寡对比对比因因果果分分析析殷忧:竭诚待下殷忧:竭诚待下功成:纵情傲物功成:纵情傲物(取之易)(取之易)(守之难)(守之难)竭诚:吴越一体竭诚
21、:吴越一体傲物:骨肉行路傲物:骨肉行路载舟覆舟,所宜深慎载舟覆舟,所宜深慎(以民为本)(以民为本)第二段总结:从历史规律入手,进一步说明君王厚积德义的重要性,告诫君王要“竭诚待下”,切忌“纵情傲物”,否则“水亦覆舟”。阅读第三段,思考阅读第三段,思考:1.1.魏征提出哪些具体的做法呢?魏征提出哪些具体的做法呢?尝试用自己的话概括。尝试用自己的话概括。君人者,诚君人者,诚能见能见可欲可欲则思知足以则思知足以自戒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君:名词作君:名词作动词,统治动词,统治诚:表假设
22、,如果诚:表假设,如果可欲:动作名,可欲:动作名,想要的事物想要的事物连词,表目的,来连词,表目的,来作:兴建,建造。作:兴建,建造。这里指大兴土木,营这里指大兴土木,营建宫殿苑囿等。建宫殿苑囿等。知止:知道适可而止知止:知道适可而止安:形容词使动,安:形容词使动,使使安定安定谦冲:谦虚谦冲:谦虚牧:修养牧:修养满溢:容器满溢:容器中水满而溢中水满而溢出,比喻骄出,比喻骄傲自满傲自满下:名词作动词,下:名词作动词,居于居于之下,之下,如:礼贤下士如:礼贤下士君人者,诚君人者,诚能见能见可欲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作则思知止则思知足以自戒,将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以安人,念高危则
23、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统治统治百姓的人,百姓的人,果真果真能够看见(自己)能够看见(自己)想要的东西想要的东西,就要想到知足,就要想到知足来来警戒自己;将要警戒自己;将要兴建宫室土木兴建宫室土木,就要想到适可而止来,就要想到适可而止来使使百姓百姓安宁安宁;想到(君位)高高在上,就要想到想到(君位)高高在上,就要想到谦虚谦虚,修养修养自身;自身;害怕(自己)会害怕(自己)会骄傲自满骄傲自满,就要想到江海,就要想到江海居于居于百川百川之下之下(而能容(而能容纳百川)。纳百川)。乐盘游乐盘游则思则思三驱三驱以以 为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敬终,
24、终,虑虑壅蔽壅蔽则思则思虚心虚心以以纳下,想纳下,想谗邪谗邪则思则思正正身以身以黜恶黜恶,恩所恩所加加则思则思无无因喜因喜以以谬谬赏,罚所赏,罚所及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则思无因怒而滥刑。乐:形容词意乐:形容词意动,以动,以为乐为乐游乐,这里指田猎。游乐,这里指田猎。盘,快乐。盘,快乐。三驱:网三面,三驱:网三面,留一面(放生)留一面(放生)(之)(之)敬:慎,谨慎。敬:慎,谨慎。(如:此皆慎易以避难,(如:此皆慎易以避难,敬细以远大者也。)敬细以远大者也。)壅蔽:壅蔽:堵塞蒙蔽堵塞蒙蔽以:连词,以:连词,表目的表目的把(它)当作把(它)当作邪邪:形作名,形作名,邪恶小人邪恶小人正:形容正:形容
25、词使动,词使动,使使端正端正恶:形容词恶:形容词作名词,邪作名词,邪恶小人恶小人黜:排斥黜:排斥加:施加加:施加无:同无:同“毋毋”不要不要以:连词,以:连词,表因果,表因果,因而因而谬:错误谬:错误及:到及:到古:古:使使心心空空今:不自以今:不自以是,能接受是,能接受别人的意见别人的意见乐盘游乐盘游则思则思三驱三驱以以 为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敬终,终,虑虑壅蔽壅蔽则思虚心则思虚心以以纳下,想纳下,想谗谗 邪邪则思则思正正身以身以黜恶黜恶,恩所恩所加加则思则思无无因喜因喜以以谬谬赏,罚所赏,罚所及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则思无因怒而滥刑。(之)(之)以以狩猎狩猎为乐为乐,
26、就要想到,就要想到网三面,留一面网三面,留一面,把它作为把它作为限度。限度。担心意志松懈,就要想到担心意志松懈,就要想到(做事做事)要慎始要慎始慎慎终;终;担心(耳目被)担心(耳目被)堵塞蒙蔽堵塞蒙蔽,就要想到虚心采纳臣下的意见;,就要想到虚心采纳臣下的意见;担心担心邪恶小人邪恶小人,就要想到,就要想到使使自已的品行自已的品行端正端正来来排斥奸恶小人排斥奸恶小人;施加施加恩泽,就要想都恩泽,就要想都不要不要因为高兴因为高兴以致错误以致错误奖赏;奖赏;动用刑罚,就要想到不要因为发怒以致滥用刑罚。动用刑罚,就要想到不要因为发怒以致滥用刑罚。第三段第三段:魏征提出哪些具体的做法呢?请魏征提出哪些具体
27、的做法呢?请概括。概括。3.3.念高危念高危4.4.惧满溢惧满溢5.5.乐盘游乐盘游6.6.忧懈怠忧懈怠7.7.虑壅蔽虑壅蔽8.8.想谗邪想谗邪9.9.恩所加恩所加10.10.罚所及罚所及 1.1.见可欲见可欲2.2.将有作将有作思知足以自戒思知足以自戒思知止以安人思知止以安人思谦冲而自牧思谦冲而自牧思江海下百川思江海下百川思三驱以为度思三驱以为度思慎始而敬终思慎始而敬终思虚心以纳下思虚心以纳下思正身以黜恶思正身以黜恶思无因喜以谬赏思无因喜以谬赏思无因怒而滥刑思无因怒而滥刑戒骄傲自满戒轻信人言戒奢侈扰民戒赏罚不公戒纵欲怠惰做到这做到这“十思十思”,有什么好处?从原文找到句子回答。,有什么好处?
28、从原文找到句子回答。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争驰,在君无事,可以文武争驰,在君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总总此十思,此十思,弘兹弘兹九德,九德,简能简能而而任之,择任之,择善善而从之,而从之,则智者则智者尽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惠,信者信者效效其忠。其忠。总:总括,总:总括,归纳归纳弘:光大,弘扬弘:光大,弘扬兹:这兹:这简:选拔简:选拔能:有才能的人能:有才能的人而:表顺承而:表顺承善:形容词作名善:形容
29、词作名词,好的意见词,好的意见尽:形容词作动尽:形容词作动词,竭尽,用尽词,竭尽,用尽惠:恩惠惠:恩惠信者:诚信信者:诚信的人、忠诚的人、忠诚的人的人效:献出效:献出(如:效力)(如:效力)总总此十思,此十思,弘兹弘兹九德,九德,简能简能而而任之,择任之,择善善而从之,而从之,则智者则智者尽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惠,信信者者效效其忠。其忠。总括总括这十件应该深思的事,这十件应该深思的事,弘扬这弘扬这九种德行九种德行,选拔有才能选拔有才能的人的人任用他,选择任用他,选择好的意见好的意见采纳它。采纳它。那么有智慧的人就能那么有智慧的人就能竭尽竭尽他们的谋略;勇敢的
30、人就能竭尽他们的谋略;勇敢的人就能竭尽他们的力量;仁爱的人就能散播他们的他们的力量;仁爱的人就能散播他们的恩惠恩惠/仁爱仁爱,诚信诚信的人就能的人就能献出献出他的忠心。他的忠心。做到这做到这“十思十思”,有什么好处?请概括。,有什么好处?请概括。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人尽其能人尽其能文武争驰,在君无事,可以文武争驰,在君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文武争文武争驰驰,在君无事,可以,在君无事,可以尽豫游尽豫游之乐,可以之乐,可以养养松、乔松、乔之
31、寿,鸣琴之寿,鸣琴垂拱垂拱,不言而,不言而化化。何必。何必劳劳神神苦苦思,思,代代下下司司职,职,役聪明役聪明之耳目,之耳目,亏无为亏无为之大道哉!之大道哉!驰:奔驰,驰:奔驰,奔波效劳奔波效劳尽:形容词作动尽:形容词作动词,尽情享受词,尽情享受豫游:出游,游玩。豫游:出游,游玩。帝王秋天出巡为帝王秋天出巡为“豫豫”,春天出巡为春天出巡为“游游”养:颐养,保养养:颐养,保养赤松子、王子乔,赤松子、王子乔,传说中的仙人。传说中的仙人。垂衣拱手,指不垂衣拱手,指不亲自处理政务。亲自处理政务。化:教化化:教化劳:使动用法,劳:使动用法,使使劳劳苦:使动用法,苦:使动用法,使使苦苦司:管理司:管理代:
32、代替代:代替役:役:役使役使聪明:聪明:古义:视觉灵敏。古义:视觉灵敏。今义:智力强今义:智力强亏:破坏亏:破坏无为:无为:无为而治无为而治文武文武争驰争驰,在君无事,可以,在君无事,可以尽豫游尽豫游之乐,可以之乐,可以养养松、乔松、乔之寿,鸣琴之寿,鸣琴垂拱垂拱,不言而,不言而化化。何必何必劳劳神神苦苦思,思,代代下下司司职,职,役聪明役聪明之耳目,之耳目,亏无为亏无为之大道哉!之大道哉!为什么一定要为什么一定要使使(自己)神思(自己)神思劳苦劳苦,代替代替臣下百官臣下百官管理管理职事,职事,劳劳损损自己自己灵敏的灵敏的耳朵和眼睛,耳朵和眼睛,违背无为而治违背无为而治的自然法则呢!的自然法则
33、呢!文臣武将文臣武将争着奔波效劳争着奔波效劳,国君没有杂事,(国君)就可以,国君没有杂事,(国君)就可以尽情享尽情享受出游受出游的快乐,可以的快乐,可以保养保养(身体),(使自己)像仙人赤松子、(身体),(使自己)像仙人赤松子、王子乔那样的长寿。(可以)弹奏琴瑟,王子乔那样的长寿。(可以)弹奏琴瑟,垂衣拱手垂衣拱手,不必多说,不必多说,(百姓就能得到)(百姓就能得到)教化教化。做到这做到这“十思十思”,有什么好处?请概括。,有什么好处?请概括。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人尽其能人尽其能文武争驰,在君无事,可以文武争驰,在君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文武并用文武并用垂拱而治垂拱而治一、固本浚源一、固本浚源居安思危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戒奢以俭提出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分析问题载舟覆舟载舟覆舟所宜深慎所宜深慎本课小结本课小结垂拱而治垂拱而治解决问题解决问题 比喻比喻正反对比正反对比积德义积德义二二总结历史总结历史善始者繁善始者繁克终者寡克终者寡 对比对比分析原因分析原因竭诚竭诚纵情纵情对比对比引出警告引出警告引用引用 比喻比喻三、提出十思三、提出十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