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李世民李世民六国论六国论苏洵苏洵是散文的一种,以论证为主,其特点是善于说理。是散文的一种,以论证为主,其特点是善于说理。政论政论,主要用于发表作者对于当时政治的见解和发表作者对于当时政治的见解和主张主张;史论史论,通过评论历史,总结历史教训,为当时统通过评论历史,总结历史教训,为当时统治者提供治国借鉴,治者提供治国借鉴,本文即史论本文即史论。解题论论论论在这里是一在这里是一个省略式短语,个省略式短语,实际应是实际应是“六国六国破灭之论破灭之论”,文章旨在分析六
2、国失败的原因。,文章旨在分析六国失败的原因。六国论六国论作者简介:苏洵(作者简介:苏洵(1009-10661009-1066)字字明允明允,号,号老泉老泉,四川眉山人,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北宋文学家。据说据说2727岁才发愤读书,经过十多年的闭门苦读,岁才发愤读书,经过十多年的闭门苦读,学业大进。宋仁宗嘉佑元年学业大进。宋仁宗嘉佑元年(1056)(1056)带领儿子带领儿子苏苏轼轼、苏辙苏辙到京城,以所著文章到京城,以所著文章2222篇篇:几策几策2 2篇篇,权书权书1010篇篇,衡论衡论1010篇,谒见翰林学篇,谒见翰林学士士欧阳修欧阳修。欧阳修很赏识这些文章,认为可以。欧阳修很赏识这些
3、文章,认为可以与贾谊、刘向相媲美,于是向朝廷推荐。一时与贾谊、刘向相媲美,于是向朝廷推荐。一时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文名因而大振。嘉祐二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文名因而大振。嘉祐二年,二子同榜应试及第,轰动京师。年,二子同榜应试及第,轰动京师。作者简介:苏洵(作者简介:苏洵(1009-10661009-1066)当年苏老泉,当年苏老泉,年已二十七。年已二十七。方知需用功,方知需用功,发奋读书籍。发奋读书籍。并同儿与女,并同儿与女,思究圣人语。思究圣人语。寒窗多少年,寒窗多少年,青丝根根白。青丝根根白。父子同进京,父子同进京,三人皆中举。三人皆中举。皇城咸震惊,皇城咸震惊,争诵苏洵名。争诵苏洵名。读书
4、从不晚,读书从不晚,辛勤为第一。辛勤为第一。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作者简介:苏洵(作者简介:苏洵(1009-10661009-1066)苏洵精于古文写作,尤长于策论,主张苏洵精于古文写作,尤长于策论,主张“言必中言必中当世之过当世之过”。为为文文见解精辟,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锋利见解精辟,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锋利,明快酣畅,雄奇遒劲,很有战国纵横家的风度。明快酣畅,雄奇遒劲,很有战国纵横家的风度。后人因其子苏轼、苏辙都以文学闻名,故称他为后人因其子苏轼、苏辙都以文学闻名,故称他为“老苏老苏”,将他三人合称,将他三人合称“三苏三苏”,均列入,均列
5、入“唐唐宋八大家宋八大家”。著著有有嘉佑集嘉佑集,本文选自,本文选自嘉佑集嘉佑集权书权书。权书权书都是评论政治和历史的,本文是其中第都是评论政治和历史的,本文是其中第8 8篇。篇。千古文章四大家千古文章四大家 一门父子三词客一门父子三词客北宋建国后,鉴于唐末藩镇割据和五代军人乱政,实行中央专北宋建国后,鉴于唐末藩镇割据和五代军人乱政,实行中央专制集权制度,制集权制度,军权、财权、人权均归中央,将帅不得专兵,甚至外军权、财权、人权均归中央,将帅不得专兵,甚至外出作战也必须按皇帝颁发的阵图行事;将官经常轮换,出作战也必须按皇帝颁发的阵图行事;将官经常轮换,将不识兵,将不识兵,兵不识将,军队没有凝聚
6、力兵不识将,军队没有凝聚力,这样的措施虽然杜绝了军阀拥兵作乱这样的措施虽然杜绝了军阀拥兵作乱的现象,但是也造成了军事上的衰颓。自宋朝开国到的现象,但是也造成了军事上的衰颓。自宋朝开国到英宗治平年间英宗治平年间(一百年间)(一百年间),宋军和,宋军和契丹、契丹、辽军、西夏军大小辽军、西夏军大小6060余战,败多胜少。余战,败多胜少。军事上的软弱无能导致了外交上的妥协投降军事上的软弱无能导致了外交上的妥协投降,只能靠割地赔款以求只能靠割地赔款以求和平。和平。到苏洵所处的时代,北宋每年要向契丹纳银到苏洵所处的时代,北宋每年要向契丹纳银2020万两,绢万两,绢3030万万匹;向西夏纳银匹;向西夏纳银1
7、010万两,绢万两,绢1010万匹,茶万匹,茶3 3万斤。这样万斤。这样“陪邻陪邻”的的结结果果,不仅,不仅加重加重了人民负担了人民负担,损伤国力,损伤国力,而且还,而且还助长助长了契丹、西夏的了契丹、西夏的气焰,气焰,带来带来了无穷的祸患。苏洵正是针对这样的现实撰写了无穷的祸患。苏洵正是针对这样的现实撰写六国论六国论的。的。写作背景 北宋中叶以来,我国境内东北的契丹和西北的西夏奴隶主贵族的势力逐渐强大,成为北宋王朝的严重威胁。1004年,辽(契丹)大举攻宋,直通黄河北岸的澶州城下,威胁宋都。宰相寇准力主抗辽,宋军在澶州城下打了胜仗,但北宋最高统治者面对于已有利的形势却屈辱求和,与之订立“澶渊
8、之盟”,每年向辽纳白银十万两、丝绢二十万匹。仁宗庆历二年即1042年,宋又在辽要挟割十县土地的情况下,应允每年增纳白银十万两、绢十万匹。澶 渊 之 盟澶 渊 之 盟北宋所处的时代和六国有何相似之处?北宋所处的时代和六国有何相似之处?分裂割据分裂割据、割地割地求和求和背景介绍北宋疆域示意图战国疆域示意图借古讽今六国论六国论 苏洵苏洵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赂l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丧sng,率率shui赂秦耶耶y?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援yun,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邑y,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
9、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厥ju先祖父,暴暴p霜露,斩荆荆jng棘棘j,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予y人,如弃草芥芥ji。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暴bo秦之欲无厌,奉之弥弥m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已y判矣。至于颠颠din覆覆f,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薪xn救火,薪薪xn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迁qin灭,何哉?与嬴嬴yng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丧sng,齐亦不免矣。燕燕yn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
10、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洎j牧以谗谗chn诛诛zh,邯邯hn郸郸dn为郡郡jn,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殆di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已y。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行xng,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量ling。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咽yn也。悲夫夫f!有如此之势,而为为wi秦人积积j威之所劫劫ji,日削削xu月割,以趋趋q于亡。为为wi国者无使为为wi积积j威之所劫劫ji哉!夫夫f六国与秦皆诸侯
11、,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苟gu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第二部分第二部分疏通文意疏通文意六国六国破灭破灭,非非兵兵不不利利 ,战不,战不善善,弊在,弊在赂赂秦秦。赂秦而力亏,破。赂秦而力亏,破灭之灭之道道也也。或或曰:六国曰:六国互互丧丧,率率赂赂秦秦耶?耶?曰:不赂者曰:不赂者以以赂者赂者丧,丧,盖盖失强失强援,援,不能独不能独完完。故。故曰:曰:弊在赂秦弊在赂秦也也。Paragraph1Paragraph1破灭破灭:灭亡判断句判断句,用“非”表示否定判断;2、3“也”判断句的标准。兵兵:兵器,武器。善善:擅长。赂赂:赠送财物。道道:道理,原因。或或
12、:有的人。互丧互丧:相继灭亡率率:全都、一概以以:介词,因为盖:盖:表原因,因为完完:形作动,保全。中心论点分论点一分论点二第一段第一段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不赂者以赂者丧。不赂者以赂者丧。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总领全文,引出下文议论。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总领全文,引出下文议论。六国破灭六国破灭弊在赂秦弊在赂秦中心论点中心论点故曰故曰:弊在赂秦弊在赂秦也也总总总总分分Paragraph2Paragraph2秦秦以以攻取之外,攻取之外,小小则则获邑获邑,大大则得城则得城。较。较秦之秦之所得所得,与战胜,与战胜而得者,而得者,其实其实百倍百倍;诸侯;诸侯之之所所亡亡
13、,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倍。则则秦之秦之所大欲所大欲,诸侯之,诸侯之所所大患大患,固固不在战矣。不在战矣。以以:介词,用,凭借小、大小、大:形作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则则:连词,就所得所得/亡:亡:得到/损失的土地 所+V./adj.=n.,指动作所支配的 对象,可译为:的东西/人/事 其实其实:古义:它实际上;今义:副词。则则:那么固固:本来。Paragraph2Paragraph2思思厥厥先先祖父祖父,暴暴(于)(于)霜露,霜露,斩荆棘,斩荆棘,以以有尺寸之地有尺寸之地。子孙。子孙视视之不甚惜,之不甚惜,举举以以予予人,如弃人,如弃草芥草芥。今日。今日割割五城五城
14、,明日割,明日割十十城城,然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境,而秦兵又至矣。思思:回想厥厥:代词,相当于“其”,他们的先先:对去世的尊长的敬称祖父祖父:古:祖辈父辈;今:爷爷暴:暴:通“曝”冒着以以:相当于“而”,才 2.连词,表目的,来视视:看待,对待举:拿。然后然后:这样以后。“今日今日”“”“明日明日”:割地之频繁:割地之频繁“五城五城”“”“十城十城”:割地之多、广:割地之多、广“一夕一夕”:时间之短暂:时间之短暂“又又”:体现秦国的贪婪:体现秦国的贪婪赂秦之可悲赂秦之可悲Paragraph2Paragraph2然则然则诸侯之地有限,诸侯之地有限,暴暴秦之
15、欲秦之欲无无厌厌,奉奉之之弥弥繁,侵之繁,侵之愈愈急。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判矣。矣。至至于于颠覆颠覆,理固,理固宜宜然然。古人云古人云:“:“以以地地事事秦,秦,犹犹抱抱薪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此言言得得之。之。然则然则:既然这样,那么暴暴:凶残的厌厌:通“餍”,满足奉奉:献,送弥弥:副词,更加;愈:愈:更,越判判:决定、确定至于至于:古:由于上述的情况,引出下文的结果“以致、以至于”今:表另提一事。颠覆颠覆:灭亡、覆灭宜宜:动词,应该;然然:这样。以以:用;事事:侍奉。薪薪:柴草;得得:正确,合适。对比论证对比论证第二段的中心句是哪一句?论证
16、了什么观点第二段的中心句是哪一句?论证了什么观点?用?用了哪些论证方法?了哪些论证方法?以地事秦,犹抱薪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火,薪不尽,火不灭。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比喻论证比喻论证引用论证引用论证道理论证道理论证第二段第二段诸侯:诸侯:战败所失战败所失赂所失赂所失得土地难得土地难献献土地土地易易矛盾:矛盾:地有限地有限欲欲无厌无厌结果:结果:奉之弥繁奉之弥繁侵侵之愈之愈急急薪不尽薪不尽火不灭火不灭秦:秦:攻取所得攻取所得受赂所得受赂所得态度:态度:一夕安寝一夕安寝秦兵又至秦兵又至处境:处境: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固不在战
17、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至于颠覆对比论证对比论证Paragraph3Paragraph3齐人齐人未尝未尝赂秦,赂秦,终继终继五国五国迁灭迁灭,何哉何哉?与与嬴而嬴而不助五国不助五国也也。五。五国国既既丧,齐亦不丧,齐亦不免免矣矣。燕。燕赵之赵之君,君,始始有远略,能守其土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义不赂秦不赂秦。是。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斯用兵之效也用兵之效也。至。至丹丹以以荆卿荆卿为为计,计,始始速速祸焉。祸焉。未尝未尝:不曾终继终继:最终;接着、随后迁灭迁灭:灭亡与与:亲附,亲近既既:已经免免:幸免始始:副词,当初、起初义义:名作动,坚持正义斯斯:代词,这以以-:把作为。始始:才。速
18、速:招致。秦国灭六国的顺序秦国灭六国的顺序前前230230灭韩灭韩前前228228灭赵灭赵前前225225灭魏灭魏前前223223灭楚灭楚前前222222灭燕灭燕前前221221灭齐灭齐秦灭亡的秦灭亡的时间时间前前210210秦始皇病逝,秦始皇病逝,胡亥即位胡亥即位前前209209陈胜吴广起义陈胜吴广起义前前207207秦灭秦灭Paragraph3Paragraph3赵尝五战赵尝五战于于秦秦,二败而三胜。,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后秦击赵者再再,李牧连,李牧连却却之。之。洎洎牧牧以以谗谗诛诛,邯郸为郡,邯郸为郡,惜其惜其用武而不用武而不终终也也。且。且燕赵处秦燕赵处秦革革灭灭殆殆尽尽之际,可谓之
19、际,可谓智力智力孤孤危危,战败战败而而亡,亡,诚诚不得已。不得已。状语状语后置后置句句“赵尝于秦五战”再再:古:两次 今:又一次 却却:使动,使退却,击退洎洎:及、等到以以:因为诛诛:被杀,被动句被动句终终:坚持到底革灭革灭:消灭殆:几乎,差不多智力智力:古:智谋和力量 今:认识、理解事物的能力 而而:表顺承。诚诚:副词,确实、实在。指路:以燕齐为鉴,要用兵向:向:副词,从前,过去使使:连词,表假设,如果三国三国:韩魏楚三国都曾割地赂秦爱爱:爱惜、吝惜附附:亲附,依附不行不行:古义:不去,没有出发 今义:不可以数、理数、理:天数,命运 胜败存亡的命运;互互文文当当:通“倘”,假如、如果较较:较
20、量,抗衡或或:或许易量易量:轻易;判断,估量。Paragraph3Paragraph3向向使使三国三国各各爱爱其地,齐人勿其地,齐人勿附附于秦于秦,(燕国)燕国)刺客刺客不行不行,(赵,(赵国)国)良将犹在,则良将犹在,则胜负之胜负之数数,存亡之存亡之理理,当当与秦相与秦相较较,或或未未 易量易量。假设论证齐、燕、赵灭亡的原因分别是什么?齐、燕、赵灭亡的原因分别是什么?第三段第三段诸侯诸侯国国直接原因直接原因根本原因根本原因感情色彩感情色彩齐国齐国燕国燕国赵国赵国与嬴而不助五国与嬴而不助五国以荆卿为计以荆卿为计牧以谗诛牧以谗诛盖失强援,盖失强援,不能独完。不能独完。鄙夷鄙夷赞美赞美惋惜惋惜(假
21、设论证)对策对策不赂者以赂者丧不赂者以赂者丧Paragraph4Paragraph4呜呼!呜呼!以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臣,以事秦之心礼礼天下之奇才,天下之奇才,并力并力西西向向,则吾恐秦人,则吾恐秦人食食之之不不得得下下咽咽也也。悲。悲夫!有如此之势,夫!有如此之势,而而为为秦人秦人积威积威之之所所劫劫,日日削削月月割,以趋于亡。割,以趋于亡。为为国者国者无使无使为为积威之积威之所所劫哉劫哉!以以:介词,用礼礼:名作动,礼遇,礼待并力并力:合力,指六国联合西西:名作状,向西食食:名作动,吃饭;之:主谓取之:主谓取独独下下:名作状,向下;判断句判断句为为所所:固定
22、句式,表被动表被动积威积威:积久而成的威势劫劫:胁迫,挟持日、月日、月:名作状,每日,每月为国者为国者:为,治理;明指:六国的统治者 暗指:北宋的统治者 一语双关Paragraph5Paragraph5夫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其势弱于于秦秦,而,而犹有犹有可以可以不赂而不赂而胜胜之之之之势势。苟苟以以天下之大天下之大,下下而从而从六六国破亡之国破亡之故事故事,是是又在六国又在六国下下矣。矣。夫夫:句首发语词,表议论于于:比;状语后置句“其势于秦弱”可以可以:可以凭借胜胜:形作动,战胜苟苟:如果;以以:凭借;定语后置句“苟以大之天下”下下:V.降低身份;而而:连词,表转折,却从
23、从:跟随故事故事:旧事、旧例是是:这下下:N.下面借古讽今,讽谏北宋统治者应以史为鉴,坚决抵御外敌,不可屈服退让。曾巩:曾巩:“其指事析理,引物托喻,侈能尽之约,远能使之近,大能使之其指事析理,引物托喻,侈能尽之约,远能使之近,大能使之微,小能使之著。繁而不乱,肆能不流。微,小能使之著。繁而不乱,肆能不流。”由此可见,苏洵文章的感染由此可见,苏洵文章的感染力与逻辑性力与逻辑性兼具兼具。但有熟知历史的同学提出他的但有熟知历史的同学提出他的六国论六国论观点偏颇,史据失实观点偏颇,史据失实,他难道,他难道不知道吗?难道不知道吗?难道不怕引起人们的批判吗不怕引起人们的批判吗?我我想,烛灯下的老苏一定都
24、想过了。但是,他还是要拿起笔,勇敢地写想,烛灯下的老苏一定都想过了。但是,他还是要拿起笔,勇敢地写下下“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为了大宋的江山,为了大宋的江山,为了大宋的子民,为了大宋的未来为了大宋的子民,为了大宋的未来。苏洵苏洵写写六六国国论论的的目的不在于总结六国灭亡的教训,而在于警告宋朝目的不在于总结六国灭亡的教训,而在于警告宋朝统治者,勿蹈六国灭亡的统治者,勿蹈六国灭亡的覆辙。覆辙。明代何仲默说过:明代何仲默说过:“老泉论六国赂秦,其实借论宋赂契丹之事,而卒以老泉论六国赂秦,其实借论宋赂契丹之事,而卒以此亡,可谓深谋先见之识矣。此亡,
25、可谓深谋先见之识矣。”问题探究问题探究第一段第一段弊在赂秦弊在赂秦数量上数量上程度上程度上道理上道理上齐亡之事实齐亡之事实燕亡之教训燕亡之教训赵亡之悲剧赵亡之悲剧(第二段)(第二段)评评古古(并(并 列)列)总总 分分赂秦赂秦力亏力亏(第三段)(第三段)不赂者以赂不赂者以赂者丧者丧总总 分分总总 分分第四段第四段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分总分总(递进)讽今讽今第五段第五段毋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毋从六国破亡之故事过渡过渡全文结构全文结构 本文着重论述了六国破灭本文着重论述了六国破灭的原因的原因“弊在赂秦弊在赂秦”。借古讽今借古讽今,批评北宋王朝,批评北宋王朝对辽、西夏的军事袭
26、扰采取以对辽、西夏的军事袭扰采取以贿赂求和荀且偷安的退让态度;贿赂求和荀且偷安的退让态度;讽谏宋王朝统治者要以六讽谏宋王朝统治者要以六国为鉴,不为外族国为鉴,不为外族“积威之所积威之所劫劫”,要要“礼天下之奇才礼天下之奇才”,上下团结一心抵御外侮,以维上下团结一心抵御外侮,以维护和巩固宋王朝的统治。护和巩固宋王朝的统治。北宋疆域示意图主旨归纳主旨归纳现实启迪现实启迪 以史为鉴,总结教训,砥砺前行 不要畏惧强国,不要屈服于霸权主义、强权外交;不要屈从于强权政治;不要为权威所吓倒“三苏三苏”同文对比同文对比苏轼的苏轼的六国论六国论,针对六国久存而秦速亡的对比分析,突出强调了,针对六国久存而秦速亡的
27、对比分析,突出强调了“士士”的作用。苏轼认为,六国诸侯卿相皆争养士,是久存的原因。只的作用。苏轼认为,六国诸侯卿相皆争养士,是久存的原因。只要把那些要把那些“士士”养起来,老百姓想造反也找不到带头人了,国家就可以养起来,老百姓想造反也找不到带头人了,国家就可以安定了。安定了。苏辙的苏辙的六国论六国论,则是针对六国不免于灭亡的史实,指出他们相继灭则是针对六国不免于灭亡的史实,指出他们相继灭亡的原因是不能团结一致,共同抗战,灭国是咎由自取。亡的原因是不能团结一致,共同抗战,灭国是咎由自取。苏洵的苏洵的六国论六国论,不同于以上两篇。苏洵不是就事论事,而是借题发不同于以上两篇。苏洵不是就事论事,而是借题发挥。苏洵的写作目的不在于总结六国灭亡的教训,而在于警告宋朝统治挥。苏洵的写作目的不在于总结六国灭亡的教训,而在于警告宋朝统治者勿蹈六国灭亡的覆辙。借古喻今,以谈论历史供当今统治者借鉴,这者勿蹈六国灭亡的覆辙。借古喻今,以谈论历史供当今统治者借鉴,这是苏洵高出其二子的地方。苏洵此文,奔腾上下,纵横出入,气势犹如是苏洵高出其二子的地方。苏洵此文,奔腾上下,纵横出入,气势犹如江河决口。他见识深远,眼光犀利,议论精辟透彻,足警世人。无怪乎江河决口。他见识深远,眼光犀利,议论精辟透彻,足警世人。无怪乎本文近千年来盛传不衰!本文近千年来盛传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