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说“木叶”1.辨析“树叶”与“木叶”、“落木”与“落叶”的不同意味,理 解概括“木”在形象上的艺术特征。2.把握本文的基本观点,理解作者说理的层次和逻辑,体会文中所 举诗句的意蕴。3.学习这篇文章是如何从材料的梳理和考证中发现问题并运用恰当 的理论去加以解决的。林庚(1910 2006),字静希,福建福州人,诗人、学者。林庚的一生充满诗意。当年读清华大学中文系时的毕业论文就是他的第一本新诗集夜。此后,他陆续出版了几部诗集,被称誉给诗坛带来“一份晚唐的美丽”。现代诗人废名曾说:“在新诗当中,林庚的分量或者比任何人都要重些。”他笔耕不辍,90 岁高龄时还出了一本诗集。由诗人而学者,林庚对中国文学史
2、的研究独树一帜,其中对楚辞和唐诗的研究是他的“双璧”。他对唐诗做出了“盛唐气象”“少年精神”等经典概括。20 世纪40 年代以来,他曾三度撰写中国文学史,其中中国文学简史作为高校教材流传至今。主要作品有诗集春野与窗北平情歌冬眠曲及其他等,古典文学专著诗人屈原及其作品研究诗人李白唐诗综论等。“说”是一种议论文体。“说”就是“谈谈”的意思,以记叙、议论或说明等方式来阐述事理,大多是陈述作者对某个问题的见解,写法较灵活。说“木叶”就是谈谈古代诗歌中的“木叶”这个词,这个形象。题目解说写作背景 20 世纪30 年代,诗坛呈现出萎靡不振的景象,专门发表诗歌的报纸杂志寥寥无几。针对这种现状,林庚曾说:“当
3、代诗歌的路子不对诗歌的语言,是艺术的语言,诗化的语言,精练的语言,需要从日常的生活语言中不断进行提炼,既不能脱离生活语言,又要超越生活语言。”本文正是通过对古代诗歌中“木”字的解说,说明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特点。整体感知(一)关键句(一)关键句5.5.要说明要说明“木木”它何以会有这个特征,就不能不触及诗歌语言中暗示性的问题,它何以会有这个特征,就不能不触及诗歌语言中暗示性的问题,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还需要说到它的存在。还需要说到“木木”在形象上的第二个艺术特征。在形象上的第二
4、个艺术特征。6.“6.“木木”不但让我们容易想起了树干,而且还会带来了不但让我们容易想起了树干,而且还会带来了“木木”所暗示的颜色性。所暗示的颜色性。7.7.木叶木叶”之与之与“树叶树叶”,不过是一字之差,不过是一字之差,“木木”与与“树树”在概念上原是相去在概念上原是相去无几的,然而到了艺术形象的领域,这里的差别就几乎是一字无几的,然而到了艺术形象的领域,这里的差别就几乎是一字千金千金。整体感知(二)思路(二)思路第第1 1段:列举诗句,引出议论话题;段:列举诗句,引出议论话题;第第2 2段:提出古诗中用段:提出古诗中用“树树”“”“叶叶”“”“木叶木叶”而不用而不用“树叶树叶”的文学现象;
5、的文学现象;第第3 3段:提出要对段:提出要对“木木”的来历进行思索;的来历进行思索;第第4 4至至6 6段段:说明说明“木木”的两个艺术特征。的两个艺术特征。其一:其一:“木木”用于秋风叶落季节,含有落叶因素(外形);用于秋风叶落季节,含有落叶因素(外形);其二:其二:“木木”有微黄、干燥之感(色泽)。有微黄、干燥之感(色泽)。第第7 7段:说明段:说明 木叶木叶”与与“树叶树叶”在概念上相差无几,在艺术形象上的差别几乎在概念上相差无几,在艺术形象上的差别几乎是一字是一字千金千金。课文探究1.作者举杜甫“落木”的例子是为了说明什么?得出什么结论?说明自从屈原发现了“木叶”的奥妙,此后的诗人们
6、也就再不肯轻易把它放过。于是一用再用,熟能生巧,由“木叶”发展到“落木”。结论:古代诗人们在前人的创造中学习,又在自己的学习中创造,使得中国诗歌语言如此丰富多彩。2.诗人为什么钟爱一个“木”字呢?诗歌创作是用形象思维,不是用概念思维,“树叶”“落叶”虽然概念准确,符合逻辑,但是于形象的创造无助;“木叶”“落木”虽然从概念上看违背了逻辑,但是却有助于形象的创造。3.比较吴均和曹植的诗句,指出“高木”与“高树”的区别何在。“高树”没有落叶的形象,而“高木”有落叶的景况。在意境上不同,“高树”饱满,“高木”空阔。4.为什么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木”给人以“落叶”的暗示呢?因为“木”具有“木头”“木料”
7、“木板”等的影子,让人更多地想起了树干,把“叶”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5.从诗歌暗示性的角度,说说为什么古典诗歌中很少见“树叶”。“树”与“叶”都带有密密层层浓荫的联想,形象之间不但不相排斥,而且是十分一致的,“树叶”不比单独的“叶”字多带来一些什么,因而在习于用单词的古典诗歌中少见。6.“木”除了有落叶的暗示,还有什么暗示?作者是如何论述“木叶”的形象特点的?含有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作者先论述“木”的普遍性:透着黄色,在触觉上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然后从这一普遍性对“木”作为“树”的形象的左右作用,总结出“木叶”的形象特点:含有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
8、,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最后引用诗句说明“木叶”这一形象所达到的艺术境界。7.“落叶”“黄叶”与“木叶”在诗歌形象上有何不同?“落叶”是春夏之交饱含着水分的繁密的叶子;“黄叶”具有“木叶”微黄的颜色,却没有“木叶”的干燥之感,缺少飘零之意。8.“落木”与“木叶”在诗歌形象上有何不同?“落木”比“木叶”更显得空阔,它连“叶”字所保留下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木叶”乃是“木”与“叶”的统一,疏朗与绵密的交织。说“木叶”说 “木 叶”形象诗人们的最爱落叶(暗示性)黄(颜色性)、干(触觉)比较概念上相去无几特征古诗很少用树叶效果上一字千金 主题归纳这篇文章着重分析了中国古典诗歌中用“木叶”而不
9、用“树叶”,又由“木叶”发展为“落木”的原因,对“树”与“木”、“树叶”与“木叶”、“木叶”与“落叶”、“木叶”与“落木”所造成的诗歌的意境的差别,作了极为精细的美学辨析,从而阐发了古典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点。深入探究(1)“树叶”与“木叶”的不同:“树”与“叶”的形象之间不但不相排斥,而且十分一致,它们都带有密密层层浓荫的联想。因此“树叶”可简称为“叶”。“木叶”:“木”具有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使人常想起树干,很少会想到叶子。“叶”常被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木”与“叶”的形象之间是不一致的。“落木”与“落叶”的不同:以曹植美女篇为例,“落叶”是春夏之交饱含着水
10、分的繁密的叶子,而“落木”不仅触觉上有干燥之感,而且连“叶”字所保留的清秋气息和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1.试辨析诗歌中“树叶”与“木叶”、“落木”与“落叶”的意味的不同概括“木”在形象上的艺术特征。(2)“木”在形象上有两个艺术特征。“木”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它具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这使读者更多地想起了树干,而很少会想到叶子,“叶”因此常常被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这排斥暗示着落叶。例如,“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这里“扫高木”,显然是落叶的景况,显出“落木千山”的空阔。“木”还暗示了它的颜色,可能是透着黄色,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我们所
11、习见的门闩、棍子、桅杆等,就都是这个样子。于是“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至于“落木”,则比“木叶”显得更加空阔,连“叶”这一字所保留下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2.本文中大量援引了古代诗人关于“木叶”“落木”的诗句,这对于阐发道理起到怎样的作用?本文所引用的有关“木叶”“落木”的诗句,其意象都没有离开“秋”字。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作引子,引出议论的话题;二是作例证,使得对道理的分析有凭有据;三是调节文气,增添了文章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意蕴。林庚先生此文命中了诗歌创作与鉴赏的玄机,撩开了诗歌神秘的面纱。但是文章没有摆出“理论”的面孔,没有搬弄术
12、语,而是把深奥的文学理论渗透于对古诗“木叶”意象的捕捉和阐释中。更重要的是,作者把深奥的道理寄托在具体的诗句中,在对一个个鲜活的例句的解读中指导读者领悟诗歌语言暗示性的妙处。这样,读者会在不知不觉中参悟深蕴其中的道理。本文不仅仅是为了介绍“木叶”的艺术特征,而是为了阐述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点。启示:诗歌的语言富于暗示性,微妙的意味往往寄于言外。本文谈到,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它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所谓“概念中的意义”,大约是指在字典、辞典中可以查到的词语的意思,明了确定。而作为概念的影子的暗示性,指的是概念以外的意义,如象征义、深层义、言外义
13、等,这样的意义是不确定的,是有弹性的,是要依据上下文或整首诗来理解的。鉴赏诗歌,不但要理解表层意思,而且要品味言外之意。诗歌的语言是有尽的,但它包含的意思,给读者的暗示、启发则是无尽的。我们鉴赏诗歌,要从语言入手,但不要被语言局限,应当从言内到言外,品尝那些言外的微妙滋味。3.本文仅仅是为了介绍“木叶”的艺术特征吗?写“木叶”的真正目的何在?这对我们欣赏诗歌有什么启示?从林庚先生的观点看,“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中的“木叶”有什么独特的审美意味?课文是怎样说明这一意味的?提示:“木叶”是秋风中飘零的透些微黄颜色的叶子。这是由“木”的艺术特征决定的,“木”不但暗示着落叶,而且有落叶的微黄与
14、干燥之感。课文采用了举例说明、比较说明的方法:曹植诗中的“落叶”是春夏之交饱含着水分的繁密的叶子,是碧绿柔软的叶子;屈原诗中的“木叶”是窸窣飘零透些微黄的叶子,二者的颜色、质感、密度、动感均有差别。司空曙诗中的“黄叶”没有“木叶”的干燥之感、飘零之意,而且颜色湿黄而非枯黄。“木叶”是风中飘零的黄叶,是属于风的而不是属于雨的,属于爽朗的晴空而不属于沉沉的阴天,是典型的清秋性格。基础训练课堂迁移论述类文本阅读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所谓“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就是作者在文中流露出的对某一问题的见解、看法,这是作者思想间接或直接的流露,也是作者人生观、世界观的折射。一般说来,论述文中的作者的观
15、点态度是明确的,但有的文章作者的观点态度就不够明确。有的文章从总体上看作者的观点态度是明确的,但具体到对文中某一部分内容的观点态度,如引用、转述多人观点时作者本人的意图就比较隐蔽。所谓“分析概括”,就是要求考生将作者分散在文章各处的观点态度整合起来或者以更简略的文字准确地表达出来。需要注意的是,考生要分析概括的是作者的观点态度,而不是用自己的观点代替作者的观点。在做题时要对文中的信息进行辨别、比较、筛选,抓住重要信息材料,联系文章,根据题干要求,仔细推敲、揣摩,分辨正误,这样才能将准确的信息表述出来。该考点常见的考查角度有:1.从全文的整体性出发,辨析作者在文中表达出的观点态度。2.概括作者对
16、文中某一内容的观点态度,在筛选整合重要信息的基础上,对文中隐含着的作者的观点态度进行辨析和概括。3.比较作者在文中引述、转述的他人的观点,分析不同的观点之间的异同联系,以明确作者的观点态度。该考点在近几年的试题中主要以主观题形式出现,有的考题带有探究性、开放性。1.整体阅读,筛选出文中直接表明作者观点态度的语句一般来说,论述文的标题、起始段落的中心句、重点主体段落的起始句和收束句、全文总结性段落的总括句,往往直接表明了作者的观点态度。整体阅读时快速抓住这些语句,对于理清文章内容要点或分论点,把握文章内容的内在关联,具有全局性的定向作用。2.分析文章的中心内容,把握作者的基本观点态度阅读时,把握
17、文章的中心内容是理解作者观点态度的关键。有时还需要对文中各段内容进行综合分析,进而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3.分析文中材料,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论述文运用的材料包括事实材料和征引的文献资料,包括理论。这些材料,有的用来论证自己的观点,有的用来发表某种见解,有的用来反驳某种主张。分析这些材料,正确理解其本身的含义和在文中的作用,便成为把握作者观点态度的重要组成部分。4.从结构分析入手,把握作者的主要观点观点与结构的关系是互为依存的。我们可以按照引论、本论、结论三块来把握文章思路。弄清引论部分提出了什么问题,中间的本论有哪些分论点,用了哪些材料,结论部分如何收束、解决问题。弄清结构,还要分析本论部分各段
18、落中所用材料的关系,分析各段之间是并列、对照还是层进关系。这样,弄清了文章的思路和结构,有助于把握作者阐述的主要观点。5.分析作者对有关事物的评价,把握引述材料隐含的作者的真实意图这一点是论述文阅读考查的重点。阅读时要在筛选整合有关信息的基础上,抓住作者评论或议论性的文字,推求材料与作者的观点态度之间的关系。6.通过对文中不同观点、不同态度的比较,辨析作者的观点态度有两种方法:正反对比:通过上下文来对比两者或几者的观点,分析作者的观点态度。相似辨析:有些观点不是明显的对立,而是相容、相交、发展、递进中的一种或几种,这要仔细辨析。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中国诗歌一个最大的特色就是重视“兴
19、”的作用。所谓“兴”的作用,在中国诗歌传统上可分两个方面来看。从作者方面而言就是“见物起兴”。诗经上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雎鸠鸟“关关”的叫声,引发君子求得配偶的情意,就是“兴”的作用。但宇宙间不只草木鸟兽等种种物象能引发我们的感动,人世间种种事象也能引起我们的感动。诗经“靡室靡家,犭严狁之故。不遑启居,犭严狁之故”,是写对时代动荡不安的感慨,这也是引起人感动的一种重要的因素。“兴”的作用,不但作者有之,读者亦有之。只要你在读李白、杜甫的诗歌时也能产生与他们同样的感动,那么你也就有了与李白、杜甫同样的诗心。不过,诗在使人感动方面有很多不同的层次。第一层次是一对一的感动
20、,就是闻一知一,不产生更多的联想。陆放翁和他的妻子分离之后又在沈园相遇,他写了一首钗头凤,千百年之后,我们仍然为陆放翁的悲剧和他的感情所感动,这就是一对一的感动。可孔子说“诗可以兴”的感动则不仅是一对一的感动,更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无穷的感动。有一次,子贡问孔子:“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孔子回答:“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于是子贡就说:“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诗经里所说的是璞玉的切磋琢磨,与做人本不相干,可子贡却从中悟到做人的道理,这正是“诗可以兴”的感发。由此可见,诗的作用不仅是使作者有一颗不死的心,而且也使读者有一颗不死的心;不仅有一对一的感动,而且有一生二、
21、二生三、三生无穷的“兴”的感发。同样,西方文学理论中也有类似“兴”的说法。接受美学一个很重要的理论就是“读者反应论”,认为读者的兴发感动是十分重要的。他们认为读者可分成不同的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普通的读者:读明月就是明月,读清风就是清风,只从表面去理解。第二个层次是能深入一步的读者:他们能够从艺术的表达、文字的组织、形象的使用等各方面去欣赏作品。第三个层次是“背离作者原意”的读者:他们对作品的解释可以不必是作者本来的意思,而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无穷的引发。只有这第三个层次的读者,才是最能感悟生命的读者。南唐中主的词“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王国维从中看到了什么?看到一种“众芳芜秽,美
22、人迟暮”的悲哀和感慨。晏殊的词“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蝶恋花)写的是相思爱情,王国维说这是成大事业大学问的第一种境界!王国维的这种感发正是中国诗歌中让人心不死的“兴”的作用。(摘编自叶嘉莹什么是好诗)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对作品的理解越背离作者本来的意思,就越能体现读者具有生命感悟的能力。B.读明月即懂明月,读清风即懂清风,从表面理解作品,都是第一层次的读者。C.孔子的“诗可以兴”不是说诗仅仅能够感动一位读者,而是能感动无数读者。D.陆游的钗头凤和晏殊的蝶恋花,这都是能够使读者产生感动的好词。答案:D解析:A项,“越背离越能体现”的表述错误。结合文本内容“
23、第三个层次是背离作者原意的读者:他们对作品的解释可以不必是作者本来的意思,而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无穷的引发。只有这第三个层次的读者才是最能感悟生命的读者”分析可知,本项曲解文意,表述错误。B项,“都是第一层次的读者”中“都”表述错误。结合文本内容“他们认为读者可分成不同的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普通的读者:读明月就是明月,读清风就是清风,只从表面去理解才是最能感悟生命的读者”分析可知,第二、第三层次的读者也能够做到这一点。C项,“不是说诗仅仅能够感动一位读者,而是能感动无数读者”表述错误。结合文本内容“诗经里所说的是璞玉的切磋琢磨而且有一生二、二生三、三生无穷的兴的感发”分析可知,孔子说的“诗可以兴”,是说从诗歌所表达的本意中读出其他的含意,而不是感动的读者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