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背景简介 北宋中期,三冗问题加剧,社会矛盾尖锐。宋神宗启用在地方试用新法成功的王安石,在全国实施编发,力图通过整军理财以求富国强兵。新法的实施,抑制了大官僚大地主和豪强的特权,激起既得利益者的强烈反对。保守派代表人物司马光一再致书王安石,要求罢黜新法,恢复旧制。王安石读信后只回复了一封短信未就司马光的问题做实质性回答。司马光心有不甘,又写了第二封信,进一步阐述青苗法的不当,旨在规劝王安石放弃新法。王安石接信后,就司马光的内容,做了总结并逐条驳斥对方责难,并进一步揭示保守派反对的实质。人物介绍 王安石,字介甫介甫,号半山半山,临川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
2、)人,封荆国公荆国公,世人亦称王荆公王荆公。北宋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唐宋八大家之一。王安石夙有“矫世变俗之志矫世变俗之志”,力求变法。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保守派反对,熙宁七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赠太傅。绍圣元年,获谥“文”,故世称王文公王文公。王安石的散文大多直接为其政治服务,风格雄健峻拔雄健峻拔,有临川先生文集临川先生文集。司马光,字君实君实,号迂叟迂叟,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省夏县)人,世称涑涑(ss)水先
3、生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自称西晋安平献王司马孚之后代。宋仁宗宝元元年,进士及第,累迁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编年体通史资主持编纂了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治通鉴。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官至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元佑元年,去世,追赠太师、温国公温国公,谥号文正文正。名列“元佑党人”,配享宋哲宗庙廷,图形昭勋阁;从祀于孔庙,称“先儒司马子”;从祀历代帝王庙。常识拓展 1、唐宋八大家:唐代:韩愈(首)、柳宗元;宋代: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轼、苏洵、苏辙(三苏)2、温国公、荆国公:爵位等级的第一等,公、侯、伯、子、男荆国公:爵位等级的第一等
4、,公、侯、伯、子、男五级。五级。3、人物称呼:称名、字、号、官职、爵位、籍贯、书斋名等。司马光(名),君实(字)迂叟(号)司马谏议(官职)、涑水(籍贯)文正公(谥号),温国公(爵位)王安石(名),介甫(字),半山(号),临川(籍贯),王文公(谥号),王荆公(爵位)解题导入答司马谏议书1、答:答复2、司马谏议:司马光,因为当时任翰林学士、右谏议大夫,故称司马因为当时任翰林学士、右谏议大夫,故称司马谏议谏议。称官职,既有着对司马光的尊重,又有着表明公私分明态度用意。书:书信,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作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作书信、文件书信、文件讲,说明写给谁。讲,说明写给谁。在接收到司马光的信后给他的回信。
5、在接收到司马光的信后给他的回信。学习活动一、情境导入:国家的孱弱、同僚的反对、好友的不解,纠缠着拗相公的新法,面对昔日好友接连不断的诘难,身为变法主导的王安石,在这样半公开的通信中,是如何答复,如何为自己的变法辩护,表明自身立场的呢?二、文本探析1.初读通文意:结合课下注释,初读课文,把握音准、节奏,提升语感,读通顺后二次诵读,翻译文本,解读文意。2、再读找观点:概括各段观点。3、三读理思路:梳理文本的思路。4、再读析手法:分析作者是如何说理的。文本解读 某启:昨日某启:昨日蒙(蒙(承蒙承蒙)教(赐教)教(赐教)。窃窃(私下,谦词私下,谦词)以为(认)以为(认为)与君实游处为)与君实游处(ch
6、)(ch)(交交往、往、相处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往往,常常往往,常常)不合,所操()不合,所操(持,坚持持,坚持)之术()之术(方术,方法,这方术,方法,这里指政治主张里指政治主张)多异故(缘故)也。)多异故(缘故)也。虽欲虽欲强强(qingqing)聒聒(gu,聒聒噪噪)(勉强作解释勉强作解释),终必不蒙见察终必不蒙见察(被动,被理解被动,被理解),故略,故略(简略简略)上报上报(写回信写回信),不复一一自辨,不复一一自辨(同同“辩辩”,辩解,辩解 );重重(chngchng)念(念(又考虑到又考虑到)蒙君实视遇()蒙君实视遇(看待,对待看待,对待)厚,于反)厚,
7、于反复(复(指书信往来指书信往来)不宜卤莽()不宜卤莽(简慢无礼简慢无礼),故今具(),故今具(详细地)详细地)道道所以,所以,冀冀(希望希望)君实)君实或或见恕(见恕(原谅我原谅我)也。)也。昨天承蒙(您来信)指教,我私下认为与君实您交往相好的日子很昨天承蒙(您来信)指教,我私下认为与君实您交往相好的日子很久了,但是议论起政事来(意见)常常不一致,(这是因为我们)久了,但是议论起政事来(意见)常常不一致,(这是因为我们)所所坚持坚持的政治主张的政治主张多有不同多有不同的缘故啊。的缘故啊。虽然我勉强作解释虽然我勉强作解释,(但),(但)最终最终一定一定不能被(您)理解不能被(您)理解,所以,所
8、以只简略只简略地给您地给您写写回信,不再一一回信,不再一一为自己辩解了。为自己辩解了。又又考虑考虑到到君实君实您待我优厚您待我优厚,在书信往来上不应该简,在书信往来上不应该简慢无礼,所以现在详细地说出我之所以这样做的理由,希望您或许慢无礼,所以现在详细地说出我之所以这样做的理由,希望您或许能够能够原谅原谅我吧。我吧。1 1、说明自己写信的原因,也点名了分歧的原因:政治主张不同;、说明自己写信的原因,也点名了分歧的原因:政治主张不同;2 2、对全文内容的概括:解释变法措施。、对全文内容的概括:解释变法措施。3 3、用词委婉谦逊:蒙教,窃,强聒,冀,或见恕,变现出对司马光、用词委婉谦逊:蒙教,窃,
9、强聒,冀,或见恕,变现出对司马光的尊重,也展现了良好的个人素养。的尊重,也展现了良好的个人素养。4 4、表现了坚定的变法信念:、表现了坚定的变法信念:终必不蒙见察终必不蒙见察。必字,展现出对现状预。必字,展现出对现状预估与初心不改。估与初心不改。盖(句首发语词)儒者(泛指读书人)所争(名词性结构,争论的问题),尤(特别)在于名实(名义和实际名义和实际)。名实已明(明确),而天下之理(根本道理)得(清楚清楚)矣。今君实所以(.的原的原因因)见(我我)教者,以为(认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因而招致)因而招致)天下怨谤(怨恨和毁谤)也。某则(却)以谓(以为,以为,认为认为)受命于人主(君主
10、,皇帝君主,皇帝)(状语后置状语后置),议(商议商议)法度而修(修修定定)之于朝廷(状语后置状语后置),以授(给,与)之于有司(负有专责的官吏负有专责的官吏),不为(wi)(是)侵官;举(施行行)先王之政,以(来)兴利除弊,不为(wi)生事;为(wi)天下理财,不为(wi)征利;辟邪说(批驳不正确的言论批驳不正确的言论),难(nn)(排斥)壬(rn)人(善于巧言献媚、不行正道的人),不为(wi)拒谏。至于(讲到、提起)怨诽(fi)(非议)之多,则固(本来)前(预先)知其如此也。读书人所争论的读书人所争论的(问题)(问题),特别在特别在于名义和实际(是否相符)。如果于名义和实际(是否相符)。如果
11、名义和实际的关系已经明确了,那么天下的道理也就名义和实际的关系已经明确了,那么天下的道理也就清楚清楚了。现在君了。现在君实您指教我的实您指教我的原因原因,是认为我(推行新法),是认为我(推行新法)侵夺官吏侵夺官吏职权,职权,生事扰民生事扰民,与民争利与民争利,拒绝,拒绝接受不同意见接受不同意见,因而招致天下人的怨恨和诽谤。我却,因而招致天下人的怨恨和诽谤。我却认为认为从皇帝从皇帝那里接受命令,那里接受命令,商议商议法令制度,又在朝廷上修正法令制度,又在朝廷上修正,把它交,把它交给负有专责的官吏(去执行),不算是侵给负有专责的官吏(去执行),不算是侵夺官吏夺官吏职权职权;施行古代贤明施行古代贤明
12、君主的政策,君主的政策,来兴利除弊来兴利除弊,(这)不能算是,(这)不能算是生事扰民生事扰民;为天下治理整;为天下治理整顿财政,(这)不能算是(与顿财政,(这)不能算是(与民民)争利;批驳不正确的言论,)争利;批驳不正确的言论,排斥排斥巧巧言谄媚的小人,(这)不能算是拒绝言谄媚的小人,(这)不能算是拒绝接受他人的规劝接受他人的规劝。至于(社会上至于(社会上对我对我产生产生)那么多怨恨和诽谤)那么多怨恨和诽谤,那是我本来预先就知道它会这样的。,那是我本来预先就知道它会这样的。1 1、儒者,读书人,在此代指官员、士大夫阶层;与下文的士大夫相应。、儒者,读书人,在此代指官员、士大夫阶层;与下文的士大
13、夫相应。2 2、先为争执定性:在于各自政治主张所导致的、先为争执定性:在于各自政治主张所导致的“名实之争名实之争”,名,政,名,政治主张,见解;实,变法的举措。治主张,见解;实,变法的举措。3 3、先据实驳斥,从天子、先王、天下为变法措施正名,再驳斥保守派,、先据实驳斥,从天子、先王、天下为变法措施正名,再驳斥保守派,进而强调决心:早就预料到了怨诽之多,言外之意,不在乎,不屑于进而强调决心:早就预料到了怨诽之多,言外之意,不在乎,不屑于反驳。反驳。人习(习惯)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把)不恤(忧虑,顾念忧虑,顾念)国事、同俗(附和世俗,流于世俗)自媚(献媚讨好)于众为善(形作名,美德),上(
14、皇帝)乃欲变此,而某不量(考虑考虑)敌(政敌,反对者,这里指朝中保守派)之众寡(多少多少),欲出力助上以抗(抵抗,斗争抵抗,斗争)之,则众何为(wi)而不汹汹然(形容声势盛大或凶猛的样子)(宾语前置宾语前置)。盘庚之迁,胥怨(相怨,指百姓对上位者的怨恨)者民也,非特(不仅)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wi)(因为)怨者故(原因)改其度(d,计划),度(du,估计,揣测)义(适宜)而后动,是(认为正确)而不见可悔故也。如(如果)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wi)(作为),以(来)膏泽(名作动,施加恩惠)斯民,则某知罪矣;如曰今日当(应当)一切不事(动词,做)事(名词,事情),守(墨守)前所为
15、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敢于领教的事情)。人们习惯于得过且过(已)不是一天(的事)了。士大夫们多数把不人们习惯于得过且过(已)不是一天(的事)了。士大夫们多数把不顾念顾念国家大事、附和世俗(的见解),向众人献媚讨好当做国家大事、附和世俗(的见解),向众人献媚讨好当做美德美德,皇,皇上上却想却想改变这种改变这种现状现状,而而我不我不考虑政敌考虑政敌的多少,想的多少,想要尽要尽力帮助皇上来力帮助皇上来抵抗他们抵抗他们,那么那些人又,那么那些人又为什么为什么不(对我)大吵大闹呢不(对我)大吵大闹呢?盘庚迁都盘庚迁都(的时候),(的时候),对上位者怨恨的是老百姓对上位者怨恨的是老百姓,不,不仅仅仅仅是朝
16、廷上的士大夫是朝廷上的士大夫(加以反对)(加以反对)而已而已;盘庚不因为有人怨恨就改变自己的计划;盘庚不因为有人怨恨就改变自己的计划,他考虑他考虑到(事情)适宜就采取行动到(事情)适宜就采取行动,认为认为正确正确就看不出值得反悔的地方。如就看不出值得反悔的地方。如果君实您责备我是因为(我)在果君实您责备我是因为(我)在此此位任职很久,没能帮助皇上干一番位任职很久,没能帮助皇上干一番大事业,大事业,施加恩惠给人民施加恩惠给人民,那么我,那么我知罪了知罪了;如果说现在;如果说现在应当不做任何应当不做任何事事,墨守前人的陈规旧法,墨守前人的陈规旧法就行了就行了,那就不是我敢领教的了。,那就不是我敢领
17、教的了。1 1、点明保守派反对的本质:自身堕落,维护自身的既得利益。、点明保守派反对的本质:自身堕落,维护自身的既得利益。2 2、举例论证:盘庚迁都,只要对国有利,反对者不仅官僚更有百姓,、举例论证:盘庚迁都,只要对国有利,反对者不仅官僚更有百姓,尚且不变更计划,而历史也证明了盘庚迁都是正确的。言外之意,变尚且不变更计划,而历史也证明了盘庚迁都是正确的。言外之意,变法是于国有利,前途光明的;其次,现在反对的仅仅是既得利益的保法是于国有利,前途光明的;其次,现在反对的仅仅是既得利益的保守派,不足为虑;从而表明改革的守派,不足为虑;从而表明改革的“名正名正”和自己的决心。和自己的决心。3 3、以退
18、为进,进一步揭示出保守派不事事的保守作风。、以退为进,进一步揭示出保守派不事事的保守作风。深究技巧:梳理思路 作者首先阐明写这封信的原因和目的作者首先阐明写这封信的原因和目的,接着以接着以为论证的立足点为论证的立足点,分别对保守派谬论进行驳斥分别对保守派谬论进行驳斥,表明表明自己坚持变法的立场。接着进一步明确自己的立场和态度自己坚持变法的立场。接着进一步明确自己的立场和态度,紧承上紧承上段结尾处怨诽之多早在意料之中的无畏声言段结尾处怨诽之多早在意料之中的无畏声言,作者对作者对“怨诽怨诽”的来的来历做了一针见血的分析。最后以客套语做结尾历做了一针见血的分析。最后以客套语做结尾,与书信开头体现的与
19、书信开头体现的君子以君子以形成有力的呼应。形成有力的呼应。深究技巧:方法探析 1、论证方式:先立后驳。提出“名实”之争,将保守派的反驳归结为名实之争,占据大义,将争执所在限定为变法措施“师出无名”,从而将观点引入正名,而非对错。然后依据名实关系进行逐条的反驳。2、论证方法:举例论证,盘庚迁都,既能表现变法的正确性,“名正”,又表明了自己变法的决心,极具针对性;3、语言谦逊而又果决。“见教”“君实”“或”等词表现出对司马光的尊重,而“必”“固”等词使用又表心出变法的绝不屈服。学有所得:主旨探究本文本文针对司马光认为新法针对司马光认为新法“侵官、生事、征利、拒谏、致怨侵官、生事、征利、拒谏、致怨”
20、的指的指责逐一反驳,并责逐一反驳,并批判了士大夫因循守旧、苟且偷安、不恤国事的保批判了士大夫因循守旧、苟且偷安、不恤国事的保守思想,表示了坚定不移地推行新法的决心。守思想,表示了坚定不移地推行新法的决心。学有所得:素材体悟 君子和而不同。王安石与司马光作为改革派与保守派的代表,所持之术多异,以致议事每不合。虽欲辩解而终不能彼此妥协。然而在激烈的政治交锋中,他们却保持着良好的私下情谊,不以私废公,也不因公废私。在书信往来中,保持着君子风度、文人风骨,真正做到了君子和而不同儒家要求,为后世之人的相处之道塑造了典范。为国为民,不惜己身。面对国家的积贫积弱,“三冗”缠身,他义无反顾的擎起改革大旗,欲为圣明除弊事,肯顾名誉惜残年。面对士大夫不恤国事、通俗自媚、守旧不事事的现状,半山先生毅然站出助皇帝抗汹汹抗议。面对铺天盖地的怨诽,一句“则固前知其如此”将他为国为民不惜己身的决然形象隽刻在煌煌史书,撑起半壁江山,挺立捐躯赴国难的民族脊梁。小结大宋三冗国孱弱,步履维艰外敌侵。书生苦思治国策,苦耕地方探良方。变法维新多磨难,士民豪强泥潭深。为国为民为社稷,不惧不怕不顾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