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时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的主题是“我们的守护者”,共两节。第一节“感受生活中的法律”,让学生对法律有了基本的了解。第二节“宪法是根本法”,普及宪法的基本常识,强调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法律权威、法律地位。本课时是围绕“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设计,需要重点让学生理解宪法是根本大法,是国家的总章程,是国家其它法律制定的依据。二、 学情分析本班学生在五年级下学期听过一场“普法”专题活动的讲座,由一位专业律师主持,对宪法有个初步认识。学校在国家宪法日的晨读课,也有组织全体学生读法学法。但是学生对宪法的认识比较浅,对
2、于宪法的校领导法律效力、权威以及地位并没有深入。依据以上学情设计本课时。三、 教学目标情感与态度:理解宪法是根本大法,是国家的总章程,感受宪法的法律效力。行为与习惯:理解宪法保护公民基本权利,同时公民必须履行基本义务。懂得将生活现象和宪法联系起来看待,逐步形成学法知法守法好习惯。过程与方法:课前探究学习宪法材料,课中观察与发现课本图文材料。运用宪法相关条文,解读生活现象,加深对宪法的理解。四、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理解宪法是根本大法,是国家的总章程,是国家其它法律制定的依据。五、 教学方式家校联动、知识比拼、观察发现、讲练结合、查阅资料六、 教学资源宪法全文 PPT课件 平板七、 教学过程(一)
3、课前探究活动社会问宪法 播放学生采访视频家庭聊宪法1、 准备宪法原文,和家长一起通读。2、 对自己感兴趣的或者有疑问的地方进行圈划,和家长交流,做好谈话记录。(二) 课堂导入活动学校学宪法展示学校“我向法官学宪法”普法活动本班同学讲座现场照片,激发兴趣。(三) 课堂教学活动活动一:宪法知多少宪法知识竞答(学宪法)通过平板推送竞答题目,反馈学生作答情况。(最后一题是难度问题,带着问题进入新课)判断下列说法正误,对的打“”,错的打“”在法律规定下,我们享有人身权、财产权、受教育权等权利,学习知识、快乐成长。( )在超市购物,我们享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权利和义务。( )家庭受到宪法的保护
4、。我们今天接受父母的抚养,但将来不一定要赡养父母。( )宪法规定了行使国家权力的各个国家机关,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法律权威、法律地位。我国现行的宪法是1982年12月4日颁布的。( )2014年,我国将12月1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 )我国每年的国家宪法日都有活动主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部宪法是1954年颁布的。( )俄罗斯的宪法日是9月17日。( )除宪法外,中国的大多数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 )活动二:宪法结硕果观察树形图,拓展法律知识,小组合作回填树形图。(知宪法)观察发现三部法律的共同点,把自己知道的法律写好贴上大树周边。引出毛泽东语录: 一个团体要有一个章程,一个国家也要
5、有一个章程,宪法就是一个总章程,是根本大法。播放罗湖普法宣传片活动三:宪法在身边思考第19页活动园,独立连线,说明理由。(守宪法)观看生活场景文字、图片,通过宪法资料找依据。(用宪法)(四) 课堂总结活动1、 教师小结:同学们,在今天课堂上,我们进一步加深了对宪法的认识,明白了宪法就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同时也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我们要多学习并了解法律知识,做一个知法守法的新时代接班人。2、 课后探究:“全会认为,我国宪法必须随着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完善发展。这是我国宪法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也是一条基本规律。”这句话应该怎样理
6、解呢?板书设计: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教学反思:课堂内外对接,激发学习兴趣上节课课后,布置学生通过采访,反馈市民对宪法的熟知情况,调动学习宪法的积极性。还准备宪法资料和家长一起探讨,上学期参加过普法讲座。从社会到家庭,从家庭到学校,带着学生通过采访视频、图片一起回顾,调动学生课堂学习兴趣。生生参与互动,提升学习效率运用平板信息技术,反馈每个学生普法学法情况,组织精准教学。通过观察P17页“宪法树”图片,学习法律知识,理解宪法为根本大法。进行小组合作回填,当堂检测学生学法情况,以动促进,熟悉更多的法律常识。理论联系实际,落实学以致用结合活动园3的练习,再提供两个生活场景,让学生依照宪法,查找相关条例。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把宪法和生活联结起来,培养法律意识,养成学法用法好习惯,服务于生活。带着问题上课,带着思考下课知识竞答中最后一题为高难度问题,课堂实录也证明95%的同学做错。达到了预设目标要求,能更好引入新课学习,使新课内容更有学习意义,学生是因为主观需要而学习,学习兴趣得到提升,课堂学习效果显著。结课给学生提出疑问,引发思考,让课外延伸能真实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