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4哲学与文化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与测试卷汇编第三单元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第七课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文化的内涵与功能(一)什么是文化1、文化的内涵(1)广义的文化:指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及其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2)狭义的文化: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现象,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内容,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等非意识形态的内容。2、文化的特点 (1)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2)文化与经济、政治: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
2、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给予经济、政治以重大影响。(3)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但这并不意味着文化的发展始终与经济发展完全同步。不能简单地认为文化是经济、政治的派生物和附属品。(4)文化的核心: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支配和影响着人们的文化实践与文化生活。3、文化与文明区别:(1)文明与野蛮相对立,是人类进步和开化状态的标志。(2)文化有先进与落后的区分,反映先进的经济和政治的文化形成了先进文化,反映腐朽落后的经济和政治的文化形成了落后文化。联系:(1)文化与文明都是实践的产物,其创造主体都是人。(2)先进文化是人类文明的一项重要内容。4、文化载体(1)含义:是
3、指文化的记录、记载、标识、传承和表现的物化形式。(2)文化与文化载体的关系:文化要通过载体来呈现。文化载体承载、表达和展现着文化的内容。文化载体是多种多样的,器物、行为、制度等是文化的载体。(二)文化的功能1、文化的四项功能:文化具有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功能。(1)文化引导人们认识真善美,为人们提供精神指引,提升全民族的文明素养。(2)文化教化育人,帮助人们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3)文化服务社会,满足人们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为人们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4)文化推动发展,是国家繁荣振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对提高社会文明程
4、度具有重要作用。2、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着人 (1)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2)积极参与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3、文化的重要性: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当代中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以认同、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文化为前提。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二、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及特点1、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1)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勤劳智慧、自强不息创造得来的。(2)中华传统文化是我国各民族在交流、碰
5、撞、交锋中发展起来的,也是在与世界各国文化的交流、碰撞、交锋中发展起来的。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成为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中华文化注重吸收和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不断增强其包容性,促进了自身的发展。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1)核心思想理念:核心思想理念包括讲仁、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2)中华传统美德:包括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3)中华人文精神:包括促进促进社会和谐、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内容。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 (1)源远流长、博大精深。(2)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连续性,是
6、中华民族共同文化特质的体现,是世界文明古国中唯一没有中断而延续至今的文化。(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也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1、认识传统文化 中华传统文化主要产生于中国封建社会,是对中国古代社会经济、政治的反映,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受到当时人们的认识水平、时代条件、社会制度的局限性的制约和影响,因而不可避免地存在陈旧过时或已成为糟粕性的东西。2、正确态度(1)在当代中国,学习、研究、应用传统文化,既是一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也是一个“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过程。(2)今天,我们要坚持
7、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批判地予以继承,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3、当代价值(1)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办好今天的事情,推动国家发展。(2)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标识,涵养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观。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激发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有助于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的安全和统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诸如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惠民利
8、民、安民富民的思想,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等,能够为解决当代中国和世界发展中的许多问题提供有益借鉴。(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强调求同存异、和而不同、和平发展,这些思想和理念有助于正确认识和处理国际关系,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一)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1、创造性转化的要求: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必须按照当今时代的特点和要求,对传统文化中有借鉴意义的内涵和陈旧的表达形式予以改造,转化为符合时代特点的新内涵和新的呈现形式,使之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2、创新性发展的要求: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
9、必须按照当今时代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的进步和发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进行补充、拓展和完善,使之成为适合当今时代实践和社会发展要求的文化形式。(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1、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2、核心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它贯穿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相辅相成,体现着爱国主义这个主题。无论什么时候,爱国主义都是_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3、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1)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
10、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中国人民具有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2)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4、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与发展 (1)形成与发展 民族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结晶,其形成和发展既是长期历史积淀的过程,也是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的过程。(2)时代体现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主体,形成了“红船精神”、井冈山、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等。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中国共产党
11、人不断为民族精神增添新的新的时代内容,形成了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红旗渠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塞罕坝精神等。5、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1)在新时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第八课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一、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一)文化具有民族性1、地位: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2、作用:在一个民族的历史与现实中,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激发民族
12、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重要作用,是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3、核心:价值观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民族文化体现在民族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思维方式,以及民族节日、民族服饰等方面。(二)文化具有多样性 1、地位:文化多样性表征文化存在的丰富程度。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都扎根于本国本民族的土壤之中,各国和各民族的政治、经济等社会条件不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 2、意义: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不论是中华文化,还是其他民族的文化,都是人类实践创造的成果,都有其独特魅力和价值。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与活力。 3、要求:
13、面对文化多样性,我们要在坚持各民族平等的基础上,尊重差异,理解个性,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二、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一)文化交流与文化发展1、文化交流的意义 文化交流,构成了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和交流不仅不会成为文化发展和创新的障碍,反而会对不同民族文化的发展和创新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2、要求(1)坚持求同存异、取长补短的原则,积极推进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推动人类文化的发展。(2)我们应该维护各国各民族文明多样性,加强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而不应该相互隔膜、相互排斥、相互取代。(二)文化交融与文化发展
14、1、文化交融推动文化的发展。文化因交流而多彩,文化因交融而丰富。一个民族的文化成就,既是本民族人民劳动智慧的结晶,也融入了其他民族文化的有益成果;它不仅属于这个民族,而且属于整个世界。2、纵观几千年文化发展历程,人类正是通过文化交融,积极借鉴别国别民族思想文化的长处和精华,才为本国本民族文化的丰富发展汲取丰富营养,增强本国本民族文化的自尊、自信、自立,也为世界文化发展繁荣作出了贡献。推进人类文化交融,是让世界变得更加美丽、各国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的必由之路。三、正确对待外来文化(一)面向世界 博采众长1、对待外来文化的错误观点 文化复古主义:彻底拒斥外来文化。全盘西化论:盲目照搬西方文化。2、对
15、待外来文化的正确态度 文化发展必须保持开放的心态。我们要学习借鉴一切有利于加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一切有利于丰富我国人民文化生活的积极成果、一切有利于发展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经营管理理念和运行机制,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二)立足国情交流互鉴1、原因古代的学问不能直接解决今天的问题,外来文化也不能直接解决中国的问题。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只有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才能发挥积极作用。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动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发展。2、要求立足国情,实现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应当坚持“洋为中用
16、”,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吸收外来有益文化,推动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第九课 发展中国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一、文化发展的必然选择(一)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1、马克思主义的传入对中华文化发展的影响(1)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诞生后,把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写在自己的旗帜上,从根本上解决了中国的前途和命运问题,为中华文化发展指明了社会主义方向。(2)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是中华民族由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转折点。(3)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2、中国共产党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1)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既是
17、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2)在五千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革命文化承载着党和人民对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人民幸福的不懈追求,是中国革命的精神标识。3、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要求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
18、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历史必然性1、判断标准 看一种文化有没有生命力,就是要看它是不是代表先进文化发展的方向,就是要看它有没有生存发展的实践土壤,人民有没有对它的需求。2、决定因素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由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决定的,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的,是由我国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决定的,是由继承和创新中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要求决定的,是由我国文化自身发展规律决定的。3、意义 (1)才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2)才能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相适应。(3
19、)才能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相衔接。(4)才能与我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资源相匹配。二、文化发展的基本路径(一)坚定理想信念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1、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2、文化发展的主体 人民是文化发展的主体,文化发展要依靠人民。文化是在人民群众伟大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孕育和创造的。人民的生活是一切文化产品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要坚持以人民的创作导向,贴近人民的精神生活,热情讴歌人民群众的伟大
20、实践,生动展示人民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和创造历史的辉煌业绩。3、文化发展的根本目的 人民是文化成果的最终享有者和受益者。社会主义文化是为人民大众服务的。不断满足人民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文化道德素质,是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目的。4、文化发展的措施 (1)加强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2)生产创作出人民喜闻乐见的优秀文化作品,让文化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人民群众,(3)丰富高品质文化消费产品的供给,让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不断迈上新台阶。(二)立足时代之基回答时代问题1、文化与时代的关系 每一种文化都是特定时代的产物,打上了深
21、刻的时代烙印,是时代精神的展现。文化作品只有符合人类历史前进的时代潮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体现时代特征,反映时代风貌,才能具有恒久的魅力。2、文化创新和发展的关键回答时代问题,完成时代任务。(三)融通不同资源实现综合创新1、融通不同资源的要求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要融通古今中外各种资源,特别是要把握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外优秀文化等资源。2、实现综合创新的要求我们要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通过综合创新,形成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1)向内看,深入研究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课题,(2)向外看,积极探索关系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3)向前看,准
22、确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趋势,(4)向后看,善于继承和弘扬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三、文化强国与文化自信(一)建设文化强国 1、建设文化强国,要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或剔除落后文化,坚决抵制、依法取缔腐朽文化,是我们加强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2、建设文化强国,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魂聚力,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道德滋养。 3、建设文化强国,要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
23、有希望。要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要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激励人们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要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弘扬时代新风。 4、建设文化强国,要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建立健全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文化创作生产体制机制,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加快发展现代文化产业,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提升文化产品的质量。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让国外民众深化对中国的认识,加深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展示
24、中华文化独特魅力。 (二)坚定文化自信 1、坚持文化自信的原因 (1)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文化自信不仅仅是对历史发展某一阶段优秀文化的自信,也是对全部中华优秀文化的自信。 2、怎样坚持文化自信 (1)文化自信离不开经济的发展和政治制度的完善。我们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活力不断迸发,国
25、际地位不断提升,社会主义中国以前所未有的雄姿屹立在世界东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取得的巨大成就,增强了我们文化自信的底气。我们要继续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夯实文化自信的基础。 (2)我们要坚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 (3)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信,最根本的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特别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自信。 综合探究理论评析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国,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 发展中国
26、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定文化自信。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文化的进方向,围绕举旗积、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巩固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加强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全社会思想道德建设,繁荣发展社会
27、主义文艺,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4哲学与文化第三单元检测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2019年是甲骨文发现120周年,“证古泽今甲骨文文化展”于2019年10月22日亮相中国国家博物馆。近190件甲骨、青铜、玉石、书籍实物构成的叙事链条,共同讲述甲骨被发现与发掘的惊世过往,重温甲骨文背后的商周文明,致敬甲骨学者们的卓越成就。这说明( )物质载体为商周文化的传承发挥了重要作用发展文化产业能为社会的发展提供精神力量文字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传统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人民的重要力量A.B.C.D.2.“一
28、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这启示我们,在国际文化交流中( )必须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要认同其他民族文化必须汲取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要尊重差异,和睦相处A.B.C.D.3.中华民族从古至今讲仁爱、崇正义、尚和合。灾难面前,我们更需弘扬和合精神,树立平和气态,换位思考,相互理解,知恩感恩,守望相助,顾大局,讲大义,聚合力,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多加油助力,而不添堵添乱。弘扬和合精神可以( )传播正确的价值观,为民族振兴提供物质力量鼓舞人民团结奋斗,积聚实现中国梦的正能量发挥先进文化的作用,规定文化建设的前进方向凝聚强大精神力量,为国家富强提供重要保证A.B.C.D.4.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指出,建
29、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实施重大文化工程,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产业体系、文化市场体系。实施重大文化工程,我们必须( )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以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扶持国家机构和社会政治团体加大社会资本对社区和乡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繁荣文化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A.B.C.D.5.2020年是故宫建成600周年,故宫掌门人单霁翔院长的心愿是:把壮美的紫禁城完整地交给下一个600年,让“故宫”真正走向“故宫博物院”!让故宫“火”起来、“活”起来。这需要( )开发和推广文化创意产品凭借科技元素传播故宫文化植根于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开发故宫文物的经济价值A.B.C.D.6.第五届中
30、国诗歌春晚,艺术家们倾情演绎了李白将进酒等中国古现代诗歌名篇佳作,让观众感受了中国诗歌的无穷魅力。中国诗歌春晚的成功举办( )有利于彰显文化自信的力量,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说明文学艺术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深化了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有利于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A.B.C.D.7.英国哲学家罗素在中国问题一书中写道:“中国至高无上的伦理品质中的一些东西,对现代世界极为需要。”这些品质“若能够被全世界采纳,地球上肯定会比现在有更多的欢乐祥和”。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中华文化概括了世界文化的共性我国应加强与其他国家
31、之间的文化交流中华文化的个性中包含着世界文化的共性中华文化会同化世界其他文化A.B.C.D.8.央视节目中国谜语大会采用了中国独有的能唤醒国人文化记忆的元素来设谜,受欢迎程度远超预期。但像用“告别蛇年”打一机械名称(谜底:马达)这样的谜语,却难以让不了解生肖文化的外国观众感受到其中的趣味和意蕴。上述材料说明( )文化传播是知识传递的过程中国谜语文化得到国人认同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跨文化理解需要一定的条件A.B.C.D.9.小小红船承载千钧,播下了中国革命的火种。目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要把“红船精神”体现到精神状态上,落实到工作实际中,让“红船精神”在新
32、时代永放光芒。这说明“红船精神”( )是伟大民族精神在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的具体体现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先进性它的内涵和价值在当代社会得以保留和升华对增强人的精神境界起决定作用A.B.C.D.10.诗经小雅鹤鸣记载“它山之石,可以为错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意思是可以借助外力来提高自己的见识,改正自己的缺点、错误。“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文化依据是( )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文化交流、借鉴和融合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各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是文化创新的根基吸收外国文化有益成果有助于铸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A.B.C.D.11.在央视举办的魅力中国城评选活动中,来自贵州的黔东南脱颖而出。它以苗舞
33、、芦笙舞、铜鼓舞为代表的民族舞蹈,以生命树为象征的神秘芭莎,以蜡染、苗绣、侗布为典型的手工制作,以“天籁之音”的侗族大歌打动了大家,评委们在享受苗侗魅力的同时也希望黔东南在今后的社会经济发展中守住这块财富,使其永葆生机。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守住这块财富,使其永葆生机,应该( )以人民为中心,发挥其在文化发展中的基础作用推陈出新,实现苗侗文化与时俱进,使苗侗文化融入时代元素继承传统,立足苗侗人民的生产生活,提炼原汁原味的苗侗基因坚守本民族文化,拒绝外来文化的影响A.B.C.D.12.中国城市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从“拼经济、拼管理”到“拼文化”的阶段,城市竞争实际上已经成为城市文化的竞争,呈现出“以文
34、化论输赢、以文明比高低、以精神定成败”的新格局。如果你以此为主题写一篇小论文,可用到的关键词最合适的一组是( )一定的经济决定一定的城市文化文化是影响城市综合实力的长期战略性因素文化在城市发展中处于基础地位文化自信增强城市凝聚力和向心力A.B.C.D.13.“经历了无数次狂风骤雨,大海依旧在那儿!经历了5 000多年的艰难困苦,中国依旧在这儿!面向未来,中国将永远在这儿!”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这道出了中国和中国经济的坚韧不拔,道出了中华民族海纳百川的开阔胸怀,体现了中华民族高度的文化自信。这种自信表现为( )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中华文化发展前途充满信心
35、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充满信心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A.B.C.D.14.2019年春节档,国产科幻影片流浪地球实力圈粉,流浪地球摆脱了美式科幻片主导的逃离地球范式,独创出崭新的流浪地球范式,这种范式传承于愚公移山、精卫填海等中国神话所代表的保卫自身家园的精神。这告诉我们( )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彰显文化自信文化发展必须先继承传统文化再赋予时代精神中华文化包容性有利于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文化创新应当深深根植于中华民族文化的土壤A.B.C.D.15.2019年,围绕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电影数字节目管理中心利用大数据分析农村观众电影消费喜好和趋势,做好精准推送。通过电影将党
36、的声音和关怀传递到百姓心间,面向广大农村唱响礼赞新中国、奋进新时代的昂扬旋律。电影数字节目管理中心的上述做法( )体现了当代文艺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坚持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工作导向符合文艺工作要用明德引领风尚的要求表明文艺对时代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A.B.C.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5分)16.阅读材料,完成要求。在这场与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斗争中,以钟南山院士为代表的医学专家,还有全国各地应召出列、驰援武汉的医护人员,他们在生死安危的抉择面前,无畏逆行,冒死赴险,与时间赛跑,向疫魔宣战,忘我奋战在疫情一线,充分体现了医者仁心的大爱情怀和救死扶伤的职业担当。他们就像疫情与我们之间的一
37、道屏障,为我们提供庇护,是帮我们渡过难关的“摆渡人”。我们理应向他们致敬,为他们点赞,与他们心手相牵,互相加持,休戚与共,共克时艰。材料体现了什么精神?说明这种精神在抗击疫情中所起的作用。(11分)17.阅读材料,完成要求。敦煌,不仅是西北沙漠里的一片绿洲,是丝绸之路文明交流与融合的历史见证,也是外部世界认知和了解中国文化的窗口。让文物活起来,敦煌研究院积极推进“文物数字化互联网”多领域的深度融合。经过不断实践,形成了一套科学的敦煌壁画数字化工作规范,制定了文物数字化保护标准体系。先后上线中英文版本的“数字敦煌资源库”,实现了敦煌石窟30个洞窟整窟高清图像的全球共享。在国内外举办各类敦煌艺术展
38、览,成立文化创意研究中心,持续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文化遗产数字化科研成果转化和技术推广。此外还运用新媒体平台讲好“敦煌故事”,使敦煌文化艺术走出洞窟“活”起来。参考上述材料,说明让敦煌文化艺术走出洞窟“活”起来的文化意义。(12分)18.阅读材料,完成要求。2019年上半年,推动不同文明交流对话、和谐共生,成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一道亮丽风景。推动不同文明交流互鉴,中国理念赢得国际社会广泛认同。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上,习近平主席深入阐述中国的文明观,强调要以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打破文化交往的壁垒,以兼收并蓄的态度汲取其他文明的养分,为各国文明发展创造条件,不断创造出跨越时空、富有永恒魅力的文明成果。在
39、中法全球治理论坛、上海合作组织比什凯克峰会、亚信杜尚别峰会等多边舞台,习近平主席对文明交流互鉴重要性的强调一以贯之,不断推动世界文明多样共存、和谐共生、交融共享、繁荣共进。中国以实实在在的行动,引领不同文明交流互鉴的潮流。亚洲文化嘉年华和丰富多彩的亚洲文明周活动盛况空前,搭建起亚洲乃至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平台。习近平主席提出,中国将联合亚洲国家开展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行动,实施亚洲经典著作互译计划、亚洲影视交流合作计划,中意、中法将互办文化旅游年,举办“一带一路”共建国家青年学生“汉语桥”夏令营活动中国积极做推动文明交流互鉴的行动派,致力建设开放包容的美好世界。文明是多彩的、平等的、包容的。请结
40、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对此观点加以说明。(9分)19.阅读材料,完成要求。中国共产党成立98年,执政70年,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新中国成立70年来,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和习近平等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动摇,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具体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取得重大理论成果。我国70年社会主义的实践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性和旺盛生命力,有力地驳斥了全盘苏化、全盘西化或其他什么化的错误思想,充分证明了始终高举马克思主义中
41、国化的伟大旗帜,为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和精神力量,指明了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的人间正道,使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勃勃生机,使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经验表明,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完全正确的。结合材料并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知识对此加以说明。(12分)20.阅读材料,完成要求。2019年11月8日,上新了故宫第二季推出,这是首档聚焦故宫博物院的文化创新类真人秀节目。嘉宾作为新品开发官跟随故宫专家进宫识宝,探寻故宫历史文化,带领观众领略传统文化精粹。节目总制片人表示,第
42、二季上新了故宫相较上一季有了新的突破:我们是带着个镜子来看这档已经被观众喜爱的节目的。第一,带着望远镜升级节目视野,纵向看时间横向看世界,聚焦于紫禁城600年,放眼华夏五千年文明史;第二,带着显微镜升级文化内涵,我们跟着故宫的专家老师一起梳理研究成果,并以影像的形式将这些知识以深入浅出的方式输出给大众;第三,带着放大镜看升级产业格局,让传统文化焕新,不仅是文化层面的也是产业层面的,为传统文化走入大众生活开启更大的想象空间。结合材料,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知识,说明上新了故宫的成功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启示。(11分)答案解析一、1.【答案】B【解析】精神产品凝结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之中,
43、物质载体为商周文化的传承发挥了重要作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文字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故正确。甲骨文文化展不是文化产业;材料反映近190件甲骨、青铜、玉石、书籍实物构成的叙事链条,共同讲述甲骨被发现与发掘的惊世过往,没有涉及凝聚和激励作用,且优秀的传统文化才是凝聚和激励全国人民的重要力量,故不选。故本题选B。2.【答案】A【解析】尊重文化多样性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符合题意,是错误的;尊
44、重文化的多样性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符合题意;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故选A。3.【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文化作用。弘扬和合精神对于鼓舞人民团结奋斗,积聚实现中国梦的正能量,凝聚强大精神力量,为国家富强提供重要保证,具有重要意义,符合题意。中“物质力量”观点错误。中“规定文化建设的前进方向”观点错误,排除。故本题选D。4.【答案】C【解析】的措施与实施重大文化工程不匹配,故排除。说法错误,应该是加大国家对社区和乡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故排除。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5.【答案】A【解析】表述错误,与世界各国的文化无关。错误,要开发故宫文物的文化价值。题干中,“让故宫火起来、活起
45、来。”这需要开发和推广文化创意产品,同时要凭借科技元素传播故宫文化,故入选。故选A。6.【答案】B【解析】中国诗歌春晚的成功举办,有利于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有利于彰显文化自信的力量,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符合题意。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错误。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在材料中未涉及,错误。故本题选B。7.【答案】A【解析】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是个性与共性的关系,说法错误;中华文化与世界其他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不会同化世界其他文化,说法错误;题中观点说明我国应加强与其他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中华文化的个性中包含着世界文化的共性,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8.【答案】D【解析】中国谜语大会采用了中国独有的能唤醒国人文化记忆的元素来设谜,受欢迎程度远超预期,这说明中国谜语文化得到国人认同,正确;“告别蛇年”打一机械名称,是因为蛇年后面是马年,难以让不了解生肖文化的外国观众感受到其中的趣味和意蕴,这说明跨文化理解需要一定的条件,正确;本身正确,但与题意的指向性不符。故本题选D。9.【答案】D【解析】“红船精神”是伟大民族精神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具体体现,而不是社会主义革命时期,表述错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要把红船精神